《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宽为李承乾治疗足疾这事,武珝一开始不知情,后来李承乾好了,李宽也就和盘托出,武珝闻言满脸的震惊后又是大喜过望。

    “傻老婆!”李宽满脸宠溺的笑道,武珝顿时炸开了锅似的,怒目而视的瞪着李宽,很不高兴的反驳道:“你才傻呢!”

    “我傻!”李宽很干脆的承认,武珝气得不行,直接背对着李宽佯装熟睡了,李宽打趣道:“这么快就睡了?看样子我还是不够努力,得更加努力才行!”

    李宽与李承乾本就没什么交集,要不是治好他的足疾,就算有兄弟情分,两人也是形同陌路,最多也就是见面点点头。说到底,皇子间的兄弟姐妹关系复杂,远非寻常百姓家那么简单。

    武珝还没理清头绪就被李宽的话说得哭笑不得,接下来也没那么多心思去思考皇室中的相处之道。李宽在李渊身边,耳闻目染之下,有些事情能独善其身还是得独善其身,要不然一个不慎就被莫名其妙的牵连进去,自己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兴许就被定了罪。

    身在繁华的京都,李宽却觉得没有以前自由,晚上的宵禁,白天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看待事情的态度与处理方式等都必须三思而后行,要不然走错一步表示万劫不复。

    李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什么,面对的危险又是什么,毫无根基的李宽所面临的局面以及抉择都十分关键。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李宽躺在床上,搂着武珝,突然一阵感慨,有些时候真的身不由己,大势所趋只得随波逐流。

    全本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直言不讳

    自从足疾痊愈后,李承乾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朝堂之上除非皇上李世民询问他的意见,几乎不发一言。只要开口均是自己所思所想之意见,不再摇摆不定或是随波逐流。

    即便是朝中半数以上的人都认为正确的事情,李承乾只要开了口都会有不同的见解。退朝以后,李世民将李承乾留在身边处理奏章,李承乾也没有半点不耐烦,反倒是耐着性子认真的批阅,要是觉得不对的地方会主动与李世民提出来。

    李世民看见李承乾的态度转变,脸上的笑容多了许多,父子间的隔阂渐渐消失。李承乾再次被李世民重用,甚至可以说对他极为看重,之后几次甚至让李承乾站在前面处理事情,李世民则是在后面看着,有不妥之处再提出来。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李承乾处理事情井井有条不说,还能理清头绪分析的头头是道。李世民喜出望外,他盼望着有一日李承乾能独当一面,眼下看到李承乾的表现让他格外满意。

    退朝以后,李承乾也不再拒人千里之外,动不动就发脾气,除了那几人外几乎都是以礼相待,从不以太子身份自视甚高,整个人变得谦逊有礼不说,还对他们十分敬重,这让朝中大臣对李承乾之前所作所为忘得一干二净。

    七日后,李宽、武珝两人再次前往东宫太子府,这日他们是在李承乾休息时前来。昨日,李宽已经命人送来拜帖,李承乾等待了七天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李宽。

    得知李宽、武珝两人前来,李承乾放下手中所有事务,更是亲自命人准备吃食招待,又让太子妃苏氏也在次日准备迎接李宽前来。太子妃苏氏有些不解,可她没有问明原因,一切听从李承乾的命令。

    次日,李宽、武珝如约而至,李承乾早早在府门外等候,看见两人的马车前来,亲自前去迎接。冷锋见太子亲迎,惊得他连忙将消息告知李宽,后者听闻后也是大吃一惊,两人纷纷从马车走出来。

    “大哥,你怎么亲自来了?”李宽哭笑不得说道,“你这样我下次还敢来吗?”

    武珝见了礼却被李承乾阻止,李承乾笑着说道:“二弟及弟妹来了,我当然得亲自迎接才是。”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能让李承乾亲自出府迎接的人除了皇上、皇后外,也就是朝中的几位老臣。但是,李宽今日前来,李承乾亲自出迎,这绝对是最高的礼遇,李宽一时间还没缓过来。

    李承乾亲切的请李宽、武珝入府叙旧,李宽、武珝两人紧随其后走了进去,李承乾更是吩咐亲卫任何人不得打扰他们兄弟叙旧,也就是说李宽、武珝来了其他人都拒之门外。

    在李承乾的带领下,三人直接来了正殿,太子妃苏氏从正殿走出来迎接,李宽、武珝齐声喊道:“大嫂!”苏氏面带笑容一一回应,不等李承乾吩咐下去,她已经提前安排人送来早已备好的吃食。

    李宽诧异道:“大哥,搞得那么隆重干嘛?”

    李承乾郑重其事地说道:“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罢了!”

    李宽急忙说道:“得,大哥你这样子下次我还真的不敢来了!”

    “不行!”李承乾当即否决,又补充道:“大不了下次随意点便是!”

    李宽这才笑着点头答应下来,他最怕的便是这些,只有他一人特殊待遇就算没什么也不会被人误解,他可不想做这个出头鸟。李承乾身为太子,看着他的人太多了,李宽不想惹来麻烦事。

    李宽看着琳琅满目的吃食摆在自己面前,反倒是李承乾自己面前没有多少,李宽看了一眼见他还是坚持自己叮嘱的事情,心里多少有些欣慰。如果李承乾还像以前那样胡吃海喝的话,神仙都难救。

    李承乾接着问道:“二弟,为何前些日子你没有来?”

    “不合时宜!”

    李宽随意的吃着吃食,边吃边回答,李承乾没想到他直接了当的便说了出来,正如李宽说的那样,前些日子他来真的不合适,也因为李宽没有来而让李承乾对他更加欣赏,今日又直言不讳的说明原因没有半点虚情假意,这让李承乾很是感动。

    “说真的这次我也不怎么想来的,耐不住府中的王老他们劝说,这才迫不得已前来避难!”李宽想起王槐等人逼着自己前来探望的样子都是满脸苦笑,他是真的被逼的没办法了,只能前来看看说白点也就是走走过场,免得又被王槐三人指着鼻子破口大骂。

    李承乾没想到李宽会说出这么一句话,苏氏也是瞠目结舌的看着与众不同的李宽。自从李承乾足疾痊愈,府上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拜会,几乎都是朝中重臣,有时候皇上也会亲自前来,除了皇上外其他人来的目的自然是想与李承乾多走动走动好有个依靠,李宽却不按常理出牌这是苏氏最不明白的地方。

    “为什么?”李承乾沉着脸说道,“难道是我的府上不好吗?”

    “的确如此!”李宽如实回答,“这里除了规矩还是规矩,哪有我府上自由自在的。”

    李承乾哭笑不得,身为当今太子要是府上没有规矩那还得了,这么一说还真的没什么好的地方。紧接着,李承乾又说道:“正好今日有空,不如我带你们去崇文馆看看如何?”

    李宽顿时来了兴致,武珝倒是没什么兴趣,她上次前来时苏氏已经与她说过,还带着她去过一次。不过李承乾盛情相邀,武珝也不好拒绝,李宽看出她的不喜欢便说道:“老婆,你便与大嫂说说话,我与大哥去看看!”

    武珝点头答应下来,李承乾有些疑惑却也保持沉默,紧接着只有他们两人前往崇文馆。在去得路上,李宽这才言归正传询问他双腿的情况,李承乾说是没什么问题后李宽这才放心,不过他还是叮嘱李承乾要有任何情况随时派人前往王府找他。

    李承乾感动至极,当着众人的面时,李宽不好明言,私下里这才说出此次前来的目的。李承乾很是感动,两人一路上不停地说着,很快便到了崇文馆所在的位置。

    全本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图书馆”

    李宽从嘉德殿出来,向北走大约一刻钟穿过崇教门,远远地看见崇教殿,又向走了半个时辰这才看见“崇文馆”三个大字。紧接着,两人又走过一段鹅卵石的路方才抵达“崇文馆”前。

    从远处看与近处看到的情景大不相同,距离不足百米的地方便是“崇文殿”,相当于唐朝的教学之所。李宽并未直接前往崇文馆,反倒是先去崇文殿走了一遭。

    李承乾向李宽介绍道:“这里便是学子们学习交流的地方,要是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这里讨论。”

    李宽透过窗户看着约有百人聚集一堂,每个人都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的看着堂前的学士讲解文章,李宽抬头看去只见木板上用黑炭写有“国与家”,猜测这些学子定然是以此为题而展开讨论。

    “你们认为国是什么,家又是什么?”

    学士一本正经的询问学子,他没有指名道姓的让谁回答,反倒是让所有人主动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李宽本欲离开听到此处也忍不住停下脚步,全神贯注地听着,李承乾同样如此。

    “国即大家,家是小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名学子站起身来躬身施礼回答,学士摇摇头点评道:“前半句对,后半句牛头不对马嘴,我说的是国与家,非治国齐家之道也!”

    又一学子站起身来,回道:“国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为大家!”

    “很好,还有没有其它看法?”学士点头称赞,又继续追问其他人,等了片刻见没有人说话,接着说道:“国是大家,家是小家,舍小家而为大家此乃大道也。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以民为本,家国天下,以家为其本。不论是国或是家,始终离不开民,故而国与家均是以民为本方能长治久安,国家方能繁荣昌盛,小家亦可丰衣足食,反之亦然。”

    李宽本以为这些学子聚集一堂不过是纸上谈兵,纯粹是浪费时间,如今看来倒是他想错了。这些人聚集一堂集思广益,反倒是一种进步,尤其是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渐明白身上肩负的责任,何尝不是一种贡献?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他之前几乎从不出现在崇文殿,别说踏进这里好好地听着这些学子的交流,就连大门都没进来过。可以说,李世民在东宫设立崇文馆实际上就是让他招揽人才,奈何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如此做的目的,一直以来都不曾关注过。

    两人悄无声息的来,又静悄悄的离开。崇文馆与崇文殿中间以长长的走廊连接,穿过走廊便可到达崇文馆。走廊上又有歇脚的亭子,除了石凳外,还有一些写满文人墨客的诗句,长廊外侧栽种着花草树木。

    崇文馆便在长廊的尽头,李宽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至于崇文馆内到底有什么,不仅李宽不知道,就连李承乾自己都不甚了解,这些都是苏氏代为管理,除了她以外也就是崇文馆的学士、校书郎知道里面有什么。

    崇文馆大门紧闭,仅有一处小门敞开,也没人守卫,两人自然而然的从小门走了进去,这一次李宽彻底傻眼了,李承乾瞠目结舌,他们两人都没想到这里居然堆满了书籍,完全是书的海洋。

    李宽瞬间想起自己在大安宫时,祖父李渊为了培养他也曾专门开设一间房用作书房,密密麻麻的书籍让他看得眼花缭乱,然而与这里的藏书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眼望去均是书籍,除了书架外看不到其它任何东西,就连花卉等都没有摆放,生怕浪费了一丝位置。李宽看了一遍已然明白崇文馆更像是“图书馆”,市面上的书籍,以及一些藏书等都被珍藏在崇文馆内。

    可以说整座崇文馆内除了书还是书,要知道崇文馆可是三层建筑,就算顶层不用,以占地百亩来计算,这里的书籍总数绝对超过任何一个地方,哪怕是国子监都无法相提并论。

    “大哥,你真的没来过?”李宽狐疑地看着李承乾,李承乾苦笑的摇摇头,他是真的没有踏足这里一步,要不然也不至于如此震惊,这些书堆放在这里,他自己都不知情,这让李承乾自己都懵了。

    虽然苏氏与他稍稍提及过,李承乾也有准备,还以为只有一些书籍,眼下根本看不到边的地方都是书,李承乾回想起之前苏氏一直打理这里,禁不住对她佩服不已。

    若是换做是他的话,别说看书了,就连来得勇气都没有,他真不知道自己的府上要这么多书干嘛。两人在书海中随意的走着,脚步都不快,看着书上的名字,有一部分李宽记得自己都读过。

    经史子集四部全都有,甚至是皇宫中的藏书拓本或临摹著作等都摆放在崇文馆内,尤其是宫中的拓本那绝对是最珍贵的。两人走了半天实在是有些累了,也不想继续看了,正准备离开却看见有两人翻看着书籍,很认真的比对着,然后一点点的记下来,完全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