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允许,甚至言辞凿凿,让他烦不胜烦,就连他最宠爱的太常乐人都因他们而死。虽说他并非真心,却也因此受到牵连,李承乾没找他们麻烦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初处处受限,皆因他一直隐忍、退让,而且患有足疾之下让李承乾一忍再忍,现在一切都变了,他再也不需要忍受自己接受不了的人或事。
李治乘马车前来看见吃了闭门羹的于志宁等三人,心里一阵担心。既然到了门前,李治总不能不进去,只得命人前去传话。片刻后,李治时隔数年终于再一次进入太子府。
于志宁等三人见晋王李治入府,面面相觑,均是明白李承乾是不想再见到他们三人,这让三人心里有些怒火,二话没说立马改变方向,直接前往皇宫面见皇上李世民,他们三人谁都不服谁,各个都认为是在为李承乾考虑,可他们没有问过是不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
李世民看见三人一起前来顿感意外,还没开口询问缘由,三人一个个的向李世民禀报,数落着太子李承乾的不是,各个都觉得自己说得很对。
“太子足疾好了?”其它的话直接被无视,这事才是李世民最关心的事情,放下手中一切直接前往太子府,他想亲自看看是不是真的。
虽说皇宫与太子府相隔不远,可是李承乾并未向他透露半句,使得李世民到现在都不知道李承乾的足疾痊愈了。
“皇上,乾儿的足疾好了!”李世民正准备出宫便看见迎面而来,行色匆匆的长孙皇后,李世民看着她眼里的泪水,安慰一句便一起前往太子府一探究竟。当今皇上亲临,太子府的下人自然不敢阻拦,打开中门让李世民入府。
李世民、长孙皇后急匆匆地入了府,远远的看见李承乾与李治攀谈,时不时露出笑容。两人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他们在乎的是李承乾的足疾是否真的好了。直到看见李承乾不借助任何工具的站起来,脸上带着笑容,长孙皇后喜极而泣,李承乾是嫡长子,亦是她的亲生骨肉,看见儿子好了身为母亲的她如何不激动?就连李世民脸上都挂着笑容!
全本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笼中鸟
李承乾正与李治闲聊未曾看见李世民、长孙皇后前来,直到长孙皇后轻声呼唤他的名字,两人这才回头连忙起身施礼,长孙皇后喜极而泣的快速走到李承乾面前,再次仔细端详李承乾的双腿,见他真的站起来,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高明,你真的好了吗?”李承乾激动地点头回答,“母后,儿臣痊愈了,真的好了!”
长孙皇后失声痛哭,她最怕的便是李承乾不能好起来,如今得偿所愿,萦绕在心头上的心结解开了。李世民微笑的站在一旁,看着重新站起来的李承乾,眼里仍有一丝湿润。
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三人是跟随在李世民身后这才进了太子府,三人看见昔日行动不便的太子李承乾重新站起来,行动自如均是瞪大着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李世民追问道:“皇儿,你的足疾真的是因在神鹿坊射得一头鹿而治愈?”
李承乾掷地有声,肯定的回答,这事已经传遍整个京城,李世民本来不曾关注,奈何于志宁三人在他面前告状,又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足疾真的好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抱有很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父子两人隔阂已经产生,眼下相安无事不代表彼此真的可以不计前嫌,眼下李承乾对李世民的态度亦是不冷不热,你问我便答,你不问我便沉默。
至于长孙皇后,李承乾有问必答不说还会主动地与她闲聊,这让李世民心里有些不高兴,最后想了想李承乾大病初愈,李世民也没有在这件事上放在心上。
“高明,为何不让于詹事三人入府?”长孙皇后与李承乾聊了许久,这才恍然想起刚刚李世民与她说的事情,加上李世民不停地给她使眼色,心领神会的点头示意。
李承乾冷冰冰的看了于志宁三人一眼,道:“我为什么让他们入府?这里是东宫太子府,儿臣想让谁进来就让谁进来,不想让他进来自然不欢迎,不像有些人厚着脸皮的跟着进了府。”
李承乾对于志宁三人冷嘲热讽,三人又岂会听不出来,可他们没半点不好意思,反而很是坦荡的与李承乾对视。长孙皇后见气氛有些紧张,也就没有继续追问缘由。
李世民接话问道:“于詹事他们是我带入府的,难道说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有资格吗?”
“儿臣不敢!”嘴上否认,心里就是如此想法,李世民如何看不出李承乾口是心非,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免得再次刺激李承乾,要是腿脚再有什么闪失,那就真的不好办了。
“儿臣恳求父皇解除三人的詹事之职,我太子府着实容纳不下!”李世民本想息事宁人,奈何李承乾不答应了,话已经说出口,李承乾敞开心扉放开了说。
李世民闻言沉声道:“为何?”
“父皇,儿臣已经成年了,是否道理等都有自己的判断。”李承乾不卑不亢的回答,“我不想成为笼中鸟,永远在父皇的庇护下成长,按照父皇早已安排好的路去走。”
“那你想走什么样的路?”李世民阴沉着脸追问一句,看见此时敢于自己争辩的李承乾,从他身上像是看到了李宽几分模样,同样的敢直言不讳,甚至敢质疑自己的决定,这让李世民脸色阴沉就像是要狂风暴雨要来了。
“儿臣虽是太子,却事事被安排的妥妥当当,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稍有差池就会换来父皇更加严苛的管教。”李承乾目不斜视的与李世民对视,道:“父皇,儿臣不是孩子,也不是那个冲动莽撞的少年郎。凡是做错了事情都有父皇、母后为儿臣挡风遮雨,被安排好的人生就像是傀儡一样,儿臣除了压抑就是来自他们这些老臣的压力,整天食不知味寝不能眠又如何养好身体?”
“儿臣感觉自己就像是笼中鸟一样,关在笼子里一辈子都出不去。若是父皇、母后真的为儿臣考虑,那就撤了所有老臣的詹事之职,他们不适合在太子府,也不适合我。”
李世民沉默了,第一次听见李承乾的心声,这让李世民、长孙皇后都有些惊讶。在他们眼里李承乾是最听话亦是最有希望的太子,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直隐忍不发的李承乾的行事风格。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反思自己的做法,看着李承乾眼神中的坚定不移,最后还是李世民妥协了,按照李承乾说的那样撤掉了朝中老臣担任太子詹事的职责。
于志宁面面相觑,从一开始都是李承乾与李世民、长孙皇后的谈话,他们都没有插上嘴,李世民也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直接顺从了李承乾的意思,这让三人有些难以置信。
正如李承乾自己说的那样,他这个太子就像是笼中鸟一样,想飞都飞不高,被关在笼子里一切都得听他们的话,仿佛他们的话永远是对,完全忽略李承乾自己的想法。
之前的教育方法错了,李世民立即改变,自然是安抚李承乾的情绪,也是对自己之前安排的一种反思。李承乾已经成年了,他可以独立思考作出决定,不过结果如何都欣然接受。
若是被他人在耳边时时刻刻的絮叨,就算是吃斋念佛的人也做不到。偏偏李承乾每天都能看见三人的嘴脸。李承乾已经不止一次将他们拒之门外,以前行动不便李承乾只得听之任之,现在他好了也就不再听命行事,有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撤掉太子府詹事,不过他的话也没说满,也没有保证以后坚决不用朝中大臣成为李承乾的老师。李世民已经太多时间与精力与李承乾周旋,他也想轻松许多,奈何李承乾不争气。
没想到今日再见时,李世民在李承乾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李宽的影子,同样的无所畏惧,同样的胆大包天。任何不痛快的事情统统抛诸脑后,眼下关键是李承乾重新振作起来,这让李世民十分欣慰。
全本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答应你的请求,那你也得答应我的要求!”李承乾点头答应下来,李世民说道:“太子府詹事一事,我不再过问,至于以后人员则由你自己挑选,不过你得答应我好好监督崇文馆的事情,若是明年开春考试未有入得弘文馆者,朕拿你是问!”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李承乾铿锵有力的回答,李世民说到底对李承乾还是偏爱的,要不然岂会说出简单的条件。
崇文馆是李世民专门设立的东宫学馆,太子妃苏氏一直掌管,在她的带领下崇文馆的学子入弘文馆的比比皆是。李世民让李承乾亲自接管,也就意味着他知道这些年都是苏氏打理,睁只眼闭只眼从不过问,今日突然提出自然是期望李承乾自己做出来的成绩。
既然你不要我给你安排的朝中大臣担任太子詹事,那便用你的实力向我证明,这也是李世民的最后底线。若是李承乾还像以前那样,李世民就真的不对他抱有任何希望,反之则更加委以重任。
“你不准从旁协助,明白吗?”李世民看着苏氏,特意强调她不允许帮忙,苏氏躬身答应,李承乾见状没有一丝慌乱,镇定自若的笑着。
“好了!高明刚刚痊愈不久,你就不能让他好好歇息一阵子再说正事?”长孙皇后爱子心切,也不顾旁人在,当面嗔怪李世民不知轻重缓急,李承乾足疾好不容易痊愈,要是再累倒了那可怎么办。
李世民方才恍然大悟,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了,尴尬的不知该怎么解释,李承乾微笑的说道:“母后不必为儿担心,儿臣歇息够久了,是该做些事了。”
李世民赞许的点点头,这样积极主动,有上进心,愿意为君分忧的李承乾已经许久未见了,心想:“不要让朕失望啊!”
随着皇上、皇后前往太子府的消息传出,众多皇子、公主、驸马接二连三的前来探望。
李承乾数日来连续接待来客,不论是否真心实意地前来,他都笑脸相迎,热情的接待。早已看尽人间冷暖的李承乾深知这些人中没有几人是真心的,可他身为太子,李承乾面子上必须做到。
这些人前来自然是因为李承乾再次受到皇上重视,原本患有足疾的李承乾已经失宠,眼下最受宠的皇子非魏王李泰莫属。但是,李承乾足疾已经治愈,行动自如与寸步难行犹如天与地差距。在李承乾彷徨无助时,真心期望他振作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就像是一个月前他以崇文馆有比试为由邀请皇子、公主等人,欣然赴约的只有李宽一人,其他人找各种借口不来,李承乾嘴上不说心里有本帐。
“楚王来了没?”李承乾有些疲倦了,为了应付这些阿谀奉承之人,他不得不强装笑脸热情欢迎,眼看来得差不多了,唯独李宽没有前来,这才有此一问,卫率摇头表示没有,李承乾眉头一紧,暗想:“为何二弟没有来?莫不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按照惯例,这个时候李宽肯定会前来,可是李承乾盼了好久不见人影。事实上,李宽根本没有前来探望的打算。为此,王槐等人费尽心思说服他前来,奈何李宽软硬不吃,我行我素的愣是没听进半句。
“老公,为什么你不去大哥府上?”深夜时分,寂寥无人,武珝躺在床上温柔似水的与李宽共枕而眠,她也好奇李宽为什么没去。
“我去做什么?”李宽反问一句,武珝回道:“大哥是当今太子,大病初愈,理所应当前去探望,这不是很正常吗?”
“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唯独现在这段时间不能!”李宽的话让武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疑惑不解的看着李宽等待着他的回答,李宽轻轻的挂了一下她的鼻子,武珝顿时不乐意了,气呼呼的瞪了一眼,李宽笑着解释道:“现在前去的人不过是趋炎附势罢了,真心实意的又有几人?兄弟姐妹之间本就是血缘关系,加上利益纠葛的话,那就不再是单纯的手足情谊,这里面掺加了太多了复杂东西,就算去还有意义吗?”
“喔!”武珝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想通其中关键自然不会反对李宽的做法,她随李宽前往太子府几次,与苏氏相处的很愉快,太子李承乾待自己也不错,感受到亲情温暖的武珝对他们也是掏心掏肺,还央求李宽为李承乾治疗足疾。
李宽为李承乾治疗足疾这事,武珝一开始不知情,后来李承乾好了,李宽也就和盘托出,武珝闻言满脸的震惊后又是大喜过望。
“傻老婆!”李宽满脸宠溺的笑道,武珝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