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匾M保彩歉嫠吣蟹郊宜堑奶龋媚蟹郊液煤枚源约旱呐H羰怯腥魏挝蚴遣皇士伤媸被啬锛遥饫镆廊皇撬募摇

    武珝羽扇掩面挡住自己的脸庞,而她穿着青绿色嫁衣,又是精心装扮下使得更加美艳动人,就算看不清容貌。武珝的容貌早已刻在李宽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让李宽无法忘怀。

    李宽偷偷地从马车里看向武珝,心中感慨万千,他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能娶她为妻。上辈子没有做到的事情,这辈子真的做到了,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两人心照不宣的心声望着彼此,眼里均是含情脉脉,除了彼此再无他人。

    回来之时道路两旁的火堆已经点燃,钱武便是传递消息的那个人。他与王槐、赵谦分工明确,钱武负责传递消息,赵谦负责嫁妆,王槐负责花轿事宜,三人通力合作下,这场迎亲过程波澜不惊的进行着。

    全本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繁琐的礼仪

    迎亲回来的途中,沿途的火堆纷纷点燃,如同白昼一样,漆黑的夜晚瞬间被火光照亮。迎亲队伍经过一处后方的火堆便会熄灭,避免走水。一路上迎亲的队伍没有想象中的锣鼓喧天的热闹劲,反倒是很平静。

    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直到花轿即将抵达王府,讨论声才少了很多。与此同时,王府正大门早已打开,张灯结彩的等候多时,奏乐也随之响起,迎接着花轿到来。

    李宽从马车中下来,昂首挺胸,面带笑容的望着花轿,在那里有自己心爱的女人,心情自然大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紧接着,花轿停下后,便有一名五六岁盛装打扮的少女走到花轿前,细嫩的小手从帷幔中微微拉着武珝的衣袖三下。

    武珝这才从花轿中下来,而那少女便是李达勒的小女儿,名为李思香。武珝与她也不是第一次相见,两人很熟悉,可以说武珝完全是把李思香当成妹妹看待。

    当初李达勒被李宽买下时,她年仅一岁,之后阿依努尔一直代为抚养,可以说她的出生以后除了那之前的一年时间外,接下来的时间都是在王府中度过,与武珝自然很熟悉。

    另外,她的名字亦是李宽亲自取的,因为她母亲难产而死,李达勒那时候还是奴隶身份,没有资格拥有名字。之后因缘际会,被李宽买下,这才有了现在的李思香。

    李宽对她的教育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除了读书习字外,还得教她礼仪等,也可以说李思香的一切都是李宽给予的。当李宽成亲的消息传遍整个王府,李思香便毛遂自荐的担任这次的出轿小娘“出轿小娘”角色,不负重托完美完成任务。

    李思香扶着武珝,在她们面前摆放着一只朱红色漆的木制马鞍,两人都没有动,静静的等待着李宽的出现。此时,李宽正被李达勒的长子李启祥请回来。按照礼仪,两人佯装避开,实际上李宽哪里会真的做,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李启祥正准备去寻找时,李宽自己送上门来。

    片刻后,李宽与武珝两人手牵着手站在一起,武珝的脸被红色纱巾阻挡,只露出一双迷人的眼睛,看得李宽心痒难耐。李启祥、李思香一男一女,一左一右的站在李宽、武珝身后。

    “跨马鞍”便是他们第一道关卡,寓意“一世平安”。当他们两人跨过马鞍以后,站在前方的人便是此次赞礼者魏徵,他是受了皇上指派担任李宽大婚的赞礼者。

    至于主香者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六弟荆王李元景,因李宽之前继承李智云封号是为楚王,而荆州在楚地之内,可以说楚王的爵位比荆王要大得多,而李宽担任荆州大都督时,李元景便是荆州都督,接替因病去世的武士彟之职。

    因李宽前往封地,李世民便将其调任至鄜州担任刺史,比之都督更有吸引力。主香者本是长辈担任,李世民考虑到两人有这层关系,顺理成章的让李元景回京参加李宽婚礼并作为主香者出席。

    魏徵微笑的点头示意,李元景同样如此。紧接着,李宽、武珝二人一起从正大门进入,代表着明媒正娶之意。在大门后面摆放着一个火盆,而他们必须携手跨过,寓意着晦气尽除,福气降临。

    跨过火盆之后又是跨过米袋,寓意着丰衣足食。至于李思香、李启祥两兄妹则是跟随在李宽、武珝身后一路撒着五谷杂粮,相当于后世的鲜花,不过区别在于现在是身后而不是在身前。

    这次两人大婚的喜堂则是放在王府正殿,居于高堂之上的便是当今皇上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原本李世民、长孙皇后没打算前来,最后还是放心不下,放下手中一切前来。

    魏徵高喊一声:“行庙见礼!”

    李元景身为主香者便与新郎李宽、新娘武珝一起跪地,随着奏乐响起,魏徵又接着说道:“上香!”李元景连忙取来一对香,点燃以后分别递给李宽、武珝两人,直接跪地上香。

    “叩首!”李宽、武珝两人跪地行大礼,魏徵继续说道:“二上香!”

    上了三次香,行了三次顿首礼,这还没完。魏徵又接着说道:“升,平身,复位!跪,皆脆!”

    李宽、武珝两人只得站起身来,听从魏徵的指挥,按照他说的去做,起身、躬身作揖,然后跪地行礼。接着魏徵又让他们两人起来,这次没有跪地礼,而是躬身行拜礼即可。

    最后魏徵又让他们行跪拜礼,三跪九叩大礼之后便是六升拜礼这部分的礼仪才是结束,而这是拜堂成亲的大礼。当然他们夫妻两人跪拜的对象自然是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

    第一次上香行跪拜礼乃是敬天;第二次上香则是敬地,最后一次才是李世民、长孙皇后。至于三跪九叩大礼之后的六升拜礼则是李宽与武珝两人的夫妻对拜之礼,这可比世人皆知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要复杂的多。

    因为封建时期礼多人不怪,成婚乃是人生大事,礼不可废,是以更加看重且繁琐。今日大婚,李宽没有与李世民争锋相对,第三次跪拜时没有丝毫犹豫,两人拜堂成亲大礼结束。

    魏徵高喝一声:“礼毕,送入洞房!”

    李宽终于舒了一口气,成个亲仪式太过繁缛,让他有些迫不及待。乍听到魏徵说的话,陡然来了精神,恨不得立即送入洞房。但是,拜堂成亲的礼仪结束了,接下来送入洞房还有礼仪。

    在前方开路的是两个十三四岁的女娃,两人手捧着龙凤花烛引路,而新郎官必须以彩绸带牵着新娘进入婚房。并且,两人的脚还不得落地,必须在麻袋上行走,一般是五只麻袋,也有十只麻袋,寓意“传宗接代”。

    当两人走到青庐的婚房时,两人都没有丝毫惊讶,不过接下来又是一番礼仪,搞得两人都有些疲倦了,总之成个亲的礼仪实在是太多且复杂,而且不能有丝毫的差错,这绝对是一种考验。

    :。:m。x

    全本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不是皇上吗?

    李宽本以为成婚礼仪到此结束,事实上他多想了。古代成亲的礼仪远远没有结束,两人一前一后走进青庐中,又以男左女右的次序坐在床沿。武珝用羽扇遮住脸庞,直到两人进入青庐方才拿走。

    接着,武珝、李宽两人将自己的头发剪下一缕,又用红线绑着放在锦囊中,也就是俗称的结发之礼,而发妻便是以此习俗而传下来的称呼。李思香面带笑容的端上酒盘,一壶酒、两只酒杯,倒满以后两人手勾着手的喝着交杯酒。

    交杯酒要喝完,不能有余留,所以两人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李思香又酒盘放在桌上,李宽望着盛装打扮的武珝,娇艳欲滴的容颜,在胭脂水粉的衬托下更显得美艳动人。

    李宽本想与武珝说说话,或是做些什么事情,李启祥恭声道:“公子,该见客了!”

    李宽欲哭无泪,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武珝,无奈的转身离开。李宽作为新郎官自然要出去见客,武珝作为新娘也得陪着一起。但是,武珝必须换下婚服换上另一套更方便的喜服穿上。

    虽然李宽在京城没有熟悉的朋友,可他身份摆在那里,楚王大婚的消息不胫而走,又有皇上、皇后亲临,使得京城官员不论大小纷纷送上贺礼,就连太子李承乾、吴王李恪、魏王李泰、襄城公主、长乐公主等兄弟姐妹都来了,不论是出嫁或是待字闺中的。

    王槐作为王府的管家,李宽大婚更是忙前忙后,没有一刻空闲,脸上均是掩盖不住笑容,可见他心情很好,赵谦、钱武两人同样如此,逢人不论官位高低一律笑脸相迎。

    李宽姗姗来迟,王槐没有半点责备之意,反倒是满脸含笑,给了一个李宽意味深长的眼神便跟随在其身旁,又接着说道:“公子,等会你与王妃一起敬皇上、皇后。”

    李宽脸色一变,没有说什么,只是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接着王槐又说道:“皇上、皇后之后,你便与太子、吴王等人敬酒。”

    “开什么玩笑?”李宽顿时不乐意了,李世民的子女众多,光是儿子就有十几人,女儿也有二十多人,子女加在一起有三十多人,这一顿敬酒下来自己怕是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哪里还能办正经事。

    王槐笑道:“不必一一敬酒,太子、王爷等一起,公主等一起便可。”

    李宽这才放心下来,道:“这还差不多!”

    “他们与你是同辈不必如此拘礼,但是皇上、皇后的酒必须要遵守礼仪去做,不能有任何闪失。”赵谦再次强调一遍,“但是,郑国公魏徵、荆王李元景这两人必须得敬三杯。”

    “为何?”李宽倒是听说过魏徵的大名,至于李元景真的不清楚,就算是自己的亲叔叔也没什么感情。

    “郑国公乃是大婚的赞礼者,荆王李元景乃是主香者,皆是长辈礼。”赵谦解释道,“虽说贺郎酒是以亲疏关系划分的,不过介于公子与他们都不熟悉,再说有些人未到,也不必拘泥于旧礼。”

    李宽顿时感到庆幸这些人没来,要不然光是敬酒就让他有得受的。虽说有很多皇室宗族的人没来,不过来得都是直系亲属,还有跟随李世民开疆扩土的大臣,像魏徵、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赫赫有名之人。

    贺郎酒也就是俗称的喜酒,王槐、赵谦两人嘱咐李宽待会敬酒事宜,武珝也换好衣服从青庐中走了过来。喜酒的地方放在王府正殿内,整个王府也只有正殿能容纳的下这么多人。

    赵谦将皇上李世民、长孙皇后安排在正殿的正上方,现在不是朝堂之上,故而两人的位置是一起的。若是在朝堂上,长孙皇后的位置便会下移一点,不能与李世民平起平坐,如今两人是以父母的身份自然有资格在同一位置。

    魏徵身为赞礼者,首当其冲的坐在右手第一排一座的位置,李元景在第第二排第一座;太子李承乾是左手第一排第一座,襄城公主则是第二排第一座的位置。

    太子乃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是亲王之首;襄城公主是长女,是公主之首。原本百官之首乃是长孙无忌、房玄龄两人,不过今日李宽大婚之日魏徵却坐在首位,乃是名正言顺,而房玄龄、长孙无忌分别坐在第二、第三位。

    第二排则以李元景为首,下首坐的是尉迟敬德、侯君集等武将,可以说整个京城大大小小的都送了贺礼,真正参加婚宴的只有朝中重臣。此时,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比平时都要多,而且喝得也不少。

    长孙皇后倒是与他不一样,她的目光时不时地盯着正殿的大门有没有被推开,心急如焚的想要见见武珝这个儿媳。就在长孙皇后看了不下数十次后,李宽、武珝两人结伴而来,王槐、赵谦紧随其后。

    刹那间,觥筹交错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只见穿着婚服的李宽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的向前;盛装打扮的武珝简直美得不像人,凹凸有致的身材,精致的五官,脸上的笑容,犹如天仙下凡似的。

    纵然是见多了美女的李世民也不禁惊讶,更何况是其他人,尤其是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等望着武珝的眼神满是惊讶,又看向李宽的眼神满是犀利之色,仿佛就像是一把刀插进他的心脏。

    身为女人的长孙皇后看向武珝时也仅仅是略微惊讶,之后她的目光却看向了李宽。因为眼前的李宽就像是二十多年的李世民一模一样,同样是穿着婚服的李世民迎娶自己的那一天,他同样是牵着自己的手,两人如出一辙的表情让长孙皇后有些感慨万千。

    算算时间她与李世民成婚已有二十多年,回首往事依旧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李世民很快从武珝的美貌中醒过来,他的目光也看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