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差点被淹死!这事他本就没打算就此结束,到底是何人所为,必须查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事关人命的大事,绝不能轻易地就算了。
全本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视
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绝无仅有,李宽对此倒是很意外。李承乾乃是嫡长子,自他出生起便是正统继承人身份,尚且年幼时便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对他期望很大。
如今得知李泰备受恩宠,这让李宽有些惊讶。对他而言,李世民的宠爱有没有都是一样的。在他心里最亲的人是李渊、武珝、王槐、赵谦、钱武,其他人次之。
事已至此,李宽也只能接受,冠礼之事不是他能决定的。若是依他的性子来,这次冠礼之事能免则免。现在李宽的酒肆已经生意兴隆,吃喝不愁的他自然不愿意多出现在公众面前。
冠礼的吉日定下来,贞观十三年六月二日卯时一刻!
距离冠礼日期不到七日,这段时间赵谦主动教导李宽在冠礼进行时的礼仪。因为冠礼乃是人生最重要的大礼,必须慎重而慎重。与此同时,王槐、钱武也从旁监督,这让李宽想偷懒都不行。
冠礼的程序十分复杂,不仅对冠者的衣着服饰等做要求,还得学会最基本的应答语。这就要求李宽必须死记硬背下来,要不然冠礼进行过程中出了差池,乃是大大的忌讳。
整整七天李宽将基本的礼仪才学会,就连走路姿势都有严格要求,决不能向平日里昂首阔步或大步流星的行走,必须缓慢而坚定地迈着步伐,这对于李宽来说是最难受的。
他习惯大步流星的走路,想要改变习惯还是有难度的,又在王槐、钱武两人的监督下,李宽蹩脚的步伐让三人哭笑不得。虽然有些别扭,总比之前要好得多。
七日后的冠礼之日,李宽脱下平日所穿衣服,必须身着白衣。并且,头发必须要用黑色发带系着垂直下来,整个人也必须在冠礼前洗漱装扮,以示庄重,全程不言苟笑。
李宽对于这些初步动作早已轻车熟路,他的头发上有两个发髻,就像是女孩子小时候头发会扎成两个小辫子。李宽从铜镜中看到自己的身影,瞬间傻眼了,心里有苦说不出。
眉头的跳动,嘴角抽了抽,看到这样的自己,李宽都有逃离冠礼的想法,这副模样根本见不得人。若是孩童还好点,可他再过两天便是二十岁,扎着孩子的发型多少心里不痛快。
李宽乘坐马车,朝着太庙走去。
唐朝的太庙沿用隋朝太庙旧址,就在皇城南门东南隅的宫殿内。太庙的规模并不大,这对于太极殿来说,就算不大也比寻常百姓家的房舍还要大几分,太庙正门前后都有影壁,让人看不见屋内的情况。
李宽身为亲王外面将领自然不敢阻拦,所以他大摇大摆的进入太庙中。
太庙就像是百姓家族的祠堂一样,每个长方形的高脚长柜台上放着从宣简公道元皇帝的神主牌,李渊的神主牌也在其中,居于最后一排的中间,牢牢占据着最核心的位置。
李宽毫不犹豫的磕头,这些神主牌是木头做的,古代相信鬼神传说,认为人死后灵魂会附着于神主牌上。李宽对此嗤之以鼻,可他不一言,按照规矩先是向列祖列宗神主牌跪地磕响头,以表心中敬重之意。
礼毕,李宽站直身体就在外面等候。片刻后,同样穿着的男子满脸肃穆之色的款款走来。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均是没有打招呼。李宽是不认识眼前的男子,后者却认识李宽。
这次冠礼的正主只有三人,眼下李宽穿的衣服一样,后者自然知道他。然而,两人已经多年未见,彼此不熟悉,又在太庙这个庄严肃穆之地,绝不能像平常那样打招呼或是多说话。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王李恪!
李恪身体稍弱,与李宽比起来有些病怏怏的模样,李宽从他脸上的憔悴猜测昨日李恪未眠,或是睡眠不足,“不就是冠礼吗?有必要睡不着吗?”李宽满腹疑惑的摇摇头,他昨晚睡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好。
如果不是赵谦叫醒来,李宽怕是一觉睡到天亮,误了冠礼的时辰。李恪做完李宽之前的一系列动作,缓缓地退出太庙,又再次站在门前。李恪对于李宽不熟悉,两人沉默以对。
气氛显得有些怪异,两人互相不看对方,又悄悄地偷瞄对方一眼,上下仔细的打量着对方,心中又作了比较。若是李宽知道眼前之人是李恪,肯定早就离他远远的,决不会多看他一眼。
在李宽的记忆中李恪常常说自己是野孩子,时常与其他人一起欺负自己,可以说关系极差。李宽之所以观察是因为要追查当年自己失足落水的事情,想说话却又不知说什么。
“三哥!”与此同时,一个肉乎乎穿着采衣的男子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李宽见他满头大汗,心里不禁有些诧异:“这才多少路,居然气喘吁吁,累得不行!”
对于这人李宽倒是有记忆的,因为从小到现在李泰的身材始终不变,就算容貌变化极大,可是身材不仅没有减反而比小时候更重了,这让李宽哭笑不得,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泰随意看了一眼李宽就像他是空气一样,直接无视,转头与李恪说说话。在李恪的催促下,李泰这才前往太庙先行施礼。李泰进入以后,不到一刻钟便出来了。
“四弟,你这么快就好了?”李恪疑惑不解的追问一句,他们都是半个小时以上时间,没想到李泰居然用了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着实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李泰点头称是,反问道:“难道要求慢吗?”
李恪真不知该如何解释,李恪与李泰两人聊得起劲,直接将李宽晾在一旁,反倒是后者不以为然。毕竟,他与两人不熟悉,又是外放过的王爷,入不了他们的眼睛很正常。
李宽可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宁可自己一人安静的待在一旁,也不想跟他们东扯西扯,浪费口水是小,还影响自己的情绪,倒不如佯装不认识,免得尴尬。从李泰下车时就呼喊李恪,绝对有意为之,就是给李宽好脸色看。
:。:m。x
全本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安公主
李泰自持李世民、长孙皇后的恩宠,对于李宽这个堂兄根本不放在眼里,小时候跟随李恪、李承乾等人没少欺负这个堂兄,尤其是看见李宽直到现在还戴着金色面具,阴阳怪气的讽刺李宽:“三哥,你猜不以真面目示人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李恪很配合得说道:“我猜是长得难看,露出真面容怕是吓倒人!”
“不是!”李泰一本正经的摇摇头否决李恪的回答,李恪又接着说道:“莫不是容貌尽毁?”李泰又摇摇头,李恪连续说了好几个答案,全都是嘲讽的词语,这些都不是李泰想要的,最后李泰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宽,故意提高声音:“没脸见人才会不敢以真面容示人!”
“没脸见人!”
李恪故意重复一遍,两人心领神会的哈哈大笑起来,俨然不顾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太庙,反倒是李宽对于他们两人的对话没放在心上,或者说他根本就没听两人的一唱一和,满脑子想的是冠礼结束以后的事情。
“没脸见人的人!”李泰与李恪调侃李宽,见后者无动于衷,这让李泰很是气恼,胖乎乎的圆脸上满是愤怒,就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似的,开门肩上的嘲讽李宽,后者根本没听见,气得李泰直接走到李宽面前,低沉的说道:“我说你呢!”
李宽抬头看了一眼全身肥肉的李泰,直接无视他的存在,又继续低头沉思不语。李泰之前无视李宽的存在,没想到李宽居然敢当着自己的面无视自己,这让他从小备受宠爱的李泰如何受得了,当即准备动手却被李恪及时制止,使了眼神让他注意四周,李泰这才收回自己的手,指着李宽的鼻子说道:“就凭你这个野种也配来太庙?”
李宽最恨的就是“野种”两个字,这是李恪、李泰等人都知道的,尤其是在小时候他们每次嘲讽或是故意刺激他的时候就会刻意提出这个,每次都是李宽主动出手,而他们本欲受罚却佯装无辜,导致李宽自幼不被重视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顿时,李宽的眼神变得阴冷,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变了,可是他没有动手,不是忌讳这里是太庙,而是因为这里有祖父李渊的神主牌。如果真的动手,那么他绝对会以不孝之名受罚,严重的话会被打入大牢。
既然不能动手,那就动口不动手!
李宽打定主意后,毫不犹豫的反击道:“你这头猪都能来,为什么我不能来?”
李泰最忌讳的便是这个字,他体型臃肿肥胖,年仅十九岁却有一百九十斤的体重,偏偏他的个头又不高,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头行走的猪肉,这样的刺激让李泰瞬间暴走。
李恪也被李宽的话给惊到了,以前都是动手不动口的他居然变了,这让李恪有些摸不着头脑,就在他愣神之际李泰抬手便打向李宽,李宽早已今非昔比,微微向后一退,轻而易举的避开李泰的攻击,反倒是李泰自己因惯性来不及收手直接摔倒在地。
“四弟!四弟!”李恪眼睁睁的看着李泰肉滚滚的身体摔倒在地,急忙上前搀扶,一百九十斤的李泰被李恪不费力的拉起来,李泰身上的采衣满是灰尘,而他的手也与地面摩擦破了一块皮。
自幼受宠的李泰再次受刺激,毫不犹豫的朝着李宽扑了过去,一副要将他杀了眼神,李恪慌忙阻拦却无能为力。虽然李泰身体肥胖,可是力气也不小,唯一的缺陷就是不够灵活,基本上都被李宽轻而易举的避开,就像是戏弄他似的。
李恪看向李宽的眼神满是沉思,还有一丝惊讶,暗暗地皱了眉头,又继续劝阻李泰。此时的李泰哪有之前的意气风发,完全一副刁民的形象,暴怒的李泰却不知他的一切被一老妇人看得一清二楚。
老态龙钟的老妇人本欲前去,发现李宽轻易的避开李泰攻击,这倒是让他有些惊讶。紧接着又看见李宽都不曾出手,李泰已经摔倒几次,每次都是李恪将他拉起来,随后又继续找李宽的麻烦。
如此反复,倒是让那老妇人眉头一蹙,冷冷的说道:“住手!”
李泰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别人的话,又继续缠着李宽要与他算账。后者避开李泰的攻击,余光瞥了一眼,心里一惊,急忙丢下愤怒的李泰,出现在那老妇人面前,恭敬地喊道:“姑祖母!”
当初,李渊去世时,李宽见过她,也知道眼前的老妇人是祖父的亲妹妹,这声“姑祖母”她受得起。
李宽话音刚落,李泰闻声望去果然看见老妇人正是自己的姑祖母,也是李世民的亲姑姑,李渊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如今已经年过七旬。武德元年被封为同安公主,又因年事已高,故李世民特意升起为长公主。
李世民对于这个亲姑姑十分敬重,李泰回想起刚刚他的无礼举动,又看见同安公主满脸愤怒的脸,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虽然他备受恩宠,可是面对同安公主心里仍然发憷。
李恪、李泰两人先后向同安公主施礼,后者看向李泰的眼神满是愤怒,她是大唐目前最年长的长公主,身份地位尊崇,就算是李世民都不得不给她面子,就在刚才李泰居然无视她的话,毅然决然的找李宽的麻烦,这让同安公主怒火中烧。
“魏王好大的架子啊!”同安公主训斥李泰之前的无礼之举,又接着怒骂三人不知礼数,当着李氏家族的列祖列宗神主牌位敢如此做,这让同安公主很是气愤。
李泰有苦难言,只得在一旁赔着笑脸。与李世民相处时间最久的李泰自然清楚自己父亲性子,要是此事传扬出去就算是父亲李世民、母亲长孙皇后再怎么宠他,这事要是知道了一样会惩罚他。
想到此处,李泰有些忐忑,李恪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暗自着急却又无能为力,唯有李宽坦然处之。同安公主冷冷的看了一眼李泰,对他没半点好感,李泰依仗着父母的宠爱居然在太庙动粗,还是同宗同族的兄弟,掷地有声地说道:“此事我必会如实告知陛下,让其决断。”
丢下一句话,同安公主不理会李泰的慌张与无措,径直走向向太庙走去。
全本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毫无准备
同安公主乃是李渊的妹妹,是李世民的姑母,亦是李宽、李恪、李泰三人的曾祖母,而她亦是目前李渊同辈中唯一在世的长辈。李宽、李恪、李泰三人的冠礼,必须由李氏家族的长辈担任“正宾”,也就是为冠者加冠之人。
通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