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跃力实在是太恐怖,而他也发现跳跃十分轻松,没有丝毫阻碍,这一切都是因为负重物解下,没有束缚的李宽自然跳得高跑得更快。

    “将我教给你的招式一一使出来!”

    李宽再次点头答应下来,毫不犹豫的提起兵器便使出了钱武传授于他的刀法,搭配上鸣鸿刀,每一招每一式都虎虎生威,而且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他的动作也更快了。

    “现在你的外功达到了顶峰状态,就算再负重也没有效果。”钱武看着李宽迅速的使出自己教的刀法、枪法等武功,就连轻功身法都比之前要快了不少,心满意足的点点头:“所以这些外物对你而言没什么作用了,与其继续绑着倒不如彻底解下!”

    李宽轻盈的步伐,每一招每一式使出的力量十足,加上削铁如泥的鸣鸿刀,可以说面对几人一起围攻,李宽都不觉得自己会输。随着负重物的解除,李宽的武功再次提高了一个层次。

    至于内功方面还是没有丝毫进步,对此李宽倒是不着急。因为这事急不来,要是他的内功也能进步,那么鬼门十三针将会彻底被他激活,也就意味着李宽使用时也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或是其他不适。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只能选择其一!

    内功没有更进一步提升,外功倒是达到了顶峰状态,李宽心满意足。至于内功能否提升,李宽抱着的是顺其自然,不会刻意的提升。现在负重物解除,李宽也算是解放了,就算是与钱武一对一的情况下也毫无怯意,反倒是让钱武有些应接不暇,主要是李宽出招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力量又大使得钱武只得暂避锋芒,默认了李宽的实力。

    当年李渊命让他收李宽为徒,钱武还有些犹豫,认为养尊处优的李宽根本受不了这份苦。现在回想起当年经历,钱武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不仅尽得真传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全本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的孙儿长大了!

    贞观十年,李宽奉诏回京行加冠礼,不得不住在长安城中。与此同时,荆州再次从大都督降为都督府,从三品官衔。并且,辰州从荆州管辖范围划分出来,改为黔州管辖。

    随着荆州的改制,使得荆州仅有硖、澧、朗、岳四州,领江陵、枝江、当阳、长林、安兴、石首、松滋、公安等八县。盖文达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州之首,李宽的荆州大都督虚职也被撤销。

    对此李宽倒是不在意,本来就是挂着名字,又没权力的官员,有倒不如没有。回到长安城已有半个月,李宽带着武珝一起,王槐、钱武、赵谦三人陪同之下前往献陵祭奠李渊。

    原本李宽回京后的第二天便来,奈何王府琐事还得由他点头才行,加上杨氏已经回到长安城,又考虑到武珝与李宽之间的关系,杨氏主动提及要离开楚王府另寻他处居住。

    李宽不舍武珝离开,武珝也不愿意离开,杨氏去意已决,李宽只得答应。回京后的第三天,杨氏便带着武珝姐妹三人离开回到自己的老宅,李宽亲自派人前去帮忙收拾屋子。

    虽说杨氏出身于前隋皇室宗族,不过隋朝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她嫁给武士彟十几年,长安城的老宅虽有族内亲人整理,还是脏乱差。李宽只得重新为她们母女四人布置,这才拖了半个月才有时间前来。

    杨氏得知李宽是去献陵祭奠先皇李渊,默许武珝随他出门。

    由于献陵距离长安城约有五十七公里,必须出城才能抵达献陵。李宽记忆中最清楚的便是献陵的位置,不需要任何人指点,也不需要人带路,轻车熟路的走在最前方。

    李宽自出发以后便一直保持沉默,就连同坐在马车内的武珝都能看到李宽眼里的哀伤。或许是回想起曾经的一切,李宽一路上不发一言,面色沉重,武珝也没打扰。

    李宽脑海中浮现出儿时的记忆,有关于祖父的点点滴滴都记得格外清晰,思念愈来愈深,他的眼睛瞬间湿润起来,两道泪水悄悄地从脸颊上滑过,武珝静静地坐在一旁任由李宽沉浸在思念的情绪中。

    武珝清楚李宽心中最大的伤痛是什么,祖父李渊待他如何她也从李宽口中知道的一清二楚,包括前世中李宽也曾与她说过儿时的事情。悲痛的情绪更加难以自拔,武珝脑中也想起来父亲武士彟在世时画面,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默默地流泪。

    五十多公里的路,李宽用了两个时辰才抵达。虽说坐马车速度没有骑马快,也不至于耗费这么久。其实,在李宽看见献陵的那一刻便没有继续坐马车,凝重的脸色下了马车,一步步的朝着献陵走去。

    武珝紧随其后,王槐等人也只得跟着一起一步步的向献陵走去。守卫皇陵的军队远远的瞧见楚王李宽一行人前来,他们没有丝毫阻拦。因为这几个人他们太熟悉了,不敢阻拦也不会阻拦。

    献陵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参照前朝皇帝陵墓规格修筑,献陵虽是陵墓却有内外两城之分,内城便是陵墓核心,包括寝殿、献殿与地下宫殿等建筑,在内城四周有墙垣围绕,又开辟出四道门,以道家中的四象命名。

    献陵陵冢为覆斗形,坐北朝南,在墙垣的四道门前都放置着一对石虎,在内外城之间矗立着大型华表,还有体态雄健、昂扬的石犀。另外,在整座陵园外还有几十座陪葬的陵墓,犹如众星捧月一样,象征着李渊身前乃是帝王的身份。

    李宽穿过石犀、石华表等物抵达内城外,又从朱雀门进入内城,也就是陵冢中心偏东方向,这里便是李渊真正的陵墓所在地。此地东西长一百三十九米,南北宽为一百一十米,顶部东西长三十米,南北宽十米,高为十九米。

    在陵墓前矗立着巨大大理石墓碑,李宽仰望着李渊的陵墓,顿时百感交集,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的向前走去,抵达墓碑前双膝跪地,泪水止不住的流淌下来,王槐、赵谦、钱武三人也默默地擦拭着眼泪。

    “祖父,您孙媳妇我给您带来了!”李宽又哭又笑的介绍着武珝,武珝双膝跪地,陪着李宽一起重重的向李渊磕头,“她是应国公次女,也是孙儿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李宽深情的看了一样武珝,又继续对着李渊陵墓说话,仿佛再与李渊对话一样,没有丝毫的惧色,反倒是有些失落:“您为孙儿挑选的对象,我很满意,真的很满意!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争取多生几个曾孙!”

    祭奠先人时,所有人都保持庄重、肃穆,众人听闻李宽后面这句话,不禁哭笑不得,武珝当着李渊的陵墓不好发作,可她还是给了一记白眼,直接被李宽无视。

    李宽说了很久很久,从他离开京城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全都一一说出来,绘声绘色的说着自己的经历,脸上时而欢喜时而激动,就算再怎么高兴众人都知道他心里不好受。

    如果李渊看得见听得见,一定会用手摸摸李宽的脑袋,慈祥的说道:“我的孙儿长大了!”

    瞬间,李宽的眼泪就像是决堤的河水似的,越是强忍着泪水,眼泪越是流出来,最后就像是洪水一样从眼眶中流淌出来,泪水滴在地上,李宽哭得很伤心。

    武珝也不知该怎么说,陪着李宽一起放声痛哭。王槐、赵谦、钱武三人湿润的双眼凝望着陵冢久久不语,仿佛看见了李渊似的,和蔼可亲的笑容挂在脸上,正在笑眯眯的看着李宽述说着自己的经历一样,时不时的点头赞同,那眉宇间的欣赏肉眼可见,那一瞬间三人都傻了,最后的坚持也被打碎,情不自禁的喃喃道:“先皇!”

    上一世他未能见爷爷最后一面,这一世他依然让祖父看见自己的成长,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在慢慢成长,而身边的亲人却慢慢的老去直到离你而去。

    李宽来到献陵的消息很快便传回长安城,李世民得知后身体一震,很快又再次投入批阅奏章的工作中。至于李宽则留在献陵整整半个月才回到自己的府上,武珝陪着他一起,哪怕回去以后被母亲批评也必须陪在李宽身边,这个时候的李宽需要人陪着,武珝不放心他一人留在这。

    :。:m。x

    全本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整改

    李宽在献陵待了半个月后这才回到现在的王府中,在长安城不像荆州地区,他是最高官员,哪怕是个名义上的,有名无实,地方官员也不敢怠慢。但是,在长安城里他不过是沧海一粟,没有官员前来拜会,李宽也乐得清闲。

    “公子,咱们去哪?”

    费廉疑惑的问了一句,他与廖凡两人陪同李宽从王王府出来,便漫无目的的在街道上走来走去,时不时地在东市古玩市场转悠,要不就去西市看看,两点一线的闲逛了七天。

    李宽留在府上不出门不是他的作风,在江陵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转变确实有些为难。在京城可不想地方那么轻松自在,就算是街道上行走,也时不时地遇见巡逻的士兵。

    若是在长安城内发生任何事情第一时间便会被缉拿带走审问,由于长安城实行宵禁,这也导致白天时间很多百姓都会出来,就连小贩、店铺老板都会出来招揽生意。

    如果说江陵是夜生活,那么长安城与之相反,夜晚整个京城的各个街道上空无一人,除了巡逻的士兵任何人不得出门半步,违者按罪论处。对于初来乍到的李宽而言,这样的生活真的太无趣。

    “去天下楼吧!”

    钱武出去一段时间刚刚回来,便与他说了天下楼的现在情况,几乎是江陵城的店盈利,占据着九成利益,其它分店的生意勉勉强强维持,这七天无所事事的李宽一边闲逛着,一边观察着人群,包括长安城百姓的消费习惯。

    长安城百姓生活富足,比之江陵城要好得多,按照道理这样的情况生意绝对不会差,这让李宽有些疑惑,寻思着是不是天下楼的酒水或是菜色有什么问题。

    于是,趁着这次出府李宽便决定亲自实地考察一下!

    廖凡、费廉两人对于京城也算是熟悉的,天下楼在什么位置还真的不知道,茫然的对视一眼,均是苦笑一声。既然李宽想去天下楼,那么他们俩只得想办法问路才行。

    片刻后,两人知道路以后便赶着马车朝着天下楼的方向走去!

    “公子到了!”

    李宽从马车中走了出来,抬头看了看写有天下楼招牌的酒楼,又看了看四周的情况,顿时皱了皱眉头,这里不是东、西市,而是开化坊,距离皇城也就隔了一条路,这样的地理位置李宽立即就察觉到问题所在。

    开化坊店铺有很多,也有一些官员居住的府邸,周围卖得最多的不是酒肆,反倒是米行、书肆等居多,天下脚下的坊间戒备森严不必说,偏偏这个位置就算是有官员想来也不敢来,那些富甲一方的商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进来吃喝,李宽脸色阴沉,这样的选址完全是自取灭亡。

    李宽冷着脸进了天下楼,发现分店的店铺掌柜与伙计等都有气无力地坐在那里,放眼望去也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人用餐,至于二楼、三楼完全是个摆设,当他们三人前来时,掌柜立即使了眼色让伙计上前招呼。

    伙计热情洋溢的找带着李宽,这样的服务态度让他很是欣慰,开门见山的说出要去三楼。顿时,伙计脸色有些为难的看向掌柜,掌柜见状也急忙上前说道:“客官,三楼还未修好,不如在二楼如何?”

    “掌柜的,难道三楼不能用吗?”李宽狐疑地说道,“江陵的天下楼美名天下知,我曾吃过几次味道很不错,怎么江陵的天下楼三楼都可以进入,你这怎么就不能进入?”

    掌柜面红耳赤的尴尬的笑了笑,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支支吾吾半天就是没说出个理由来。李宽见状也不等他说话,径直从楼梯上去了二楼,随意的扫视一眼发现二楼的环境还算可以,可他来到三楼整个人更加气愤了。

    掌柜的见李宽三人不顾阻拦的非要上三楼,连忙招呼着伙计阻拦,廖凡、费廉两人都是行伍出身,这些寻常百姓如何能拦得住他们,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李宽上了三楼,掌柜的急匆匆的跟了上来。

    之前掌柜的话的确是托词,他不想李宽上三楼也是因为这层楼完全被当做库房一样,不仅脏乱差,而且什么东西都有,宛如垃圾场似的,应该比垃圾场要好点至少没有腐臭味道。

    李宽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之前的好印象一扫而光,二话没说当即转身便离开。掌柜见李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一直不知道他的身份,直到他们三人离开才想起李宽是楚王,因为整个长安城只有楚王李宽才会整天戴着金色面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