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格。

    唐朝的王爷也有规格限制,在江陵时是匆匆忙忙,府邸规格与李宽身份不匹配,少了近两百亩地,眼下府邸的规格又再次超出规定,这次不是占地面积不够,而是内影壁的事情。

    如果是其它内影壁,李宽倒是不介意,而且内影壁在大点的官员府邸都会有。毕竟内影壁是为了挡住寒气,也是为了挡住府内的情况不被外人一眼看到而设立的。

    这座府邸的匾额也改为楚王府,李宽自然看见了也知道,不过他还是无法相信,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好感觉,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地方,而他没有立足,稍有风声便会走漏。

    王槐经过几日的摸底也将整个王府的房间布置等都了解的十分清楚,占地面积比之前要大了一倍,除了房间的家具是新的,其它地方都有打扫的痕迹,自然知道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的。

    为了方便记忆以及众人熟悉,王槐干脆带着府中仆役与钱武、赵谦两人一起彻底按照都督府的设计布局重新修改了,又将一些配殿、后殿、正殿等都改了名字。

    由于府上的人都是从江陵城随李宽回京,所以他们的房间也按照之前的习惯分配。赵谦掌管库房,经过他的一番重新安排也提高了府库的安全性,就连李宽自己都不清楚府库里到底有多少钱财、布帛等物。

    这些都是在李宽还未来之前三人分工明确的将各自事情处理好,眼下麻烦的是李宽倒是退怯了。毕竟这与礼制不符,要是真的有什么事那真的后悔莫及,万事小心为上。

    荣国夫人杨氏见李宽仍然犹豫不决,她走了进来看见那副双龙戏珠的壁画,微微一愣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轻声道:“公子放心,这壁画乃是这座府邸原本主人,亦是前隋皇帝赏赐的,或许当今陛下并不知道此事。若是公子不放心,可以将此事如实上报,要是圣上不介意,公子何须在意这些?”

    武珝等人也纷纷看向杨氏,他们都不知道的事情为何杨氏一介女流居然知道的如此清楚。并且,这事还涉及到前隋之事,这让众人不得不怀疑杨氏肯定知道其中缘由,就连李宽也投来好奇的目光,等待杨氏回答。

    :。:m。x

    全本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止乎于礼

    杨氏见众人目光齐聚在自己身上,深深地叹息一声:“其实这座府邸的原本主人是前隋的元德太子杨昭,而他是隋炀帝杨广长子,更是隋文帝最疼爱的长孙,深得文帝宠爱。”

    杨氏提及杨昭时,眼里满是哀伤,故意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奈何天妒英才,仁爱有礼的元德太子年仅二十三岁便去世。至于如何去世,众说纷纭,唯一确定的是隋炀帝杨广因此事也曾后悔,并命内史侍郎虞世基写下悼文追思。”

    武珝听闻母亲所说有关于杨昭的事情,突然想起李宽与李渊的事情来,两人有着类似的经历。杨昭被隋文帝杨坚宠爱有加,李渊又何尝不是宠爱李宽?从字里行间里听得出来,杨广并不真心喜爱这个太子,就算是杨昭死后也仅仅是追悼一番,之后依旧过得潇洒自如,有关杨昭的事情记载甚少。

    杨氏出身于前隋杨氏皇室宗亲家族,自然清楚一些事情。虽说吃斋念佛,不代表两耳不闻窗外事,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至于杨昭的死因为何,没有人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杨氏猜测可能是被人谋害的机率较大,杨昭身为太子却有仁爱名义,相反隋炀帝杨广却是臭名远扬,父子两人关系可见一斑。但是,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李宽对于杨昭的记忆还真的没有,不论是演义书籍或是电视剧相关记载少之又少,不过听闻杨坚对待杨昭的态度,他的确沉默了,脑中突然涌现出祖父李渊的身影来,就连追问这内影壁的事情都忘了。

    “母亲,您如何知道这座宅邸原来的主人是前朝元德太子?”武珝帮着李宽追问母亲,杨氏瞪了一眼也不好明说,解释道:“这座宅邸是文帝赏赐给元德太子,这影壁还是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寓意想必猜到了!”

    李宽情不自禁的走近一些,仔细的看着上面平整的浮雕图案,用手触摸时没有任何的凹凸感,从侧面看才能看出图形是镶嵌在影壁砖块里面,正面看上去根本看不出端倪。

    从双龙戏珠图形上,李宽一眼望去皆是青色纹路,仔细触碰下还有一些墨黑色漆一样从上面掉下来碎成几个小块。李宽拿起来放在手里看了又看猜测应该是原本的颜料褪色以后才会变成这样,之前这影壁看上去更加的威严肃穆。

    这座府邸的打扫工作不是官府,而是李宽府上的仆役,包括王槐等人在内,唯独这面影壁不曾动过,上面灰尘很多。李宽摸了一下手上都是灰尘,杨氏说的记在心里,没有丝毫犹豫便让王槐将这面影壁的事情告知于李世民。

    如果身为皇上的李世民同意他继续留在此地居住,李宽便可放心大胆的住下,反之则离开。虽然这座府邸占地面积很大,李宽丝毫不在意这些,眼下是能避免麻烦就避免。

    现在他们已经身在长安城,李宽回来了自然要进宫面圣,王槐陪同左右前往。王槐曾经是殿中监管事,就算离开皇宫,可他的威名在宫里依然存在,所以也没人阻拦他分毫。

    从府中出发到皇宫也不过半个时辰的路,两人不紧不慢的进宫面圣。李宽再次与李世民见面,两人就像陌生人似的,除了君臣之礼外没有其它话可说,反倒是王槐主动说起府中的情况。

    吴公公闻言面色大变,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低头沉思不语。李宽见他犹豫不决,躬身说道:“若是圣上同意,臣搬出另寻他处即可。毕竟此府逾礼,乃大不敬之罪!”

    李世民没有回答,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李宽,两人四目相对,李宽轻松自然没有半点拘谨,李世民面无表情就这么看着。片刻后,李世民叹息一声:“罢了,你就住在那里吧!”

    李宽、王槐都愣住了,就连吴公公也是疑惑不解的看着李世民,都不明白他怎么会同意李宽使用逾礼的府邸。虽说那是前隋元德太子杨昭的府邸,又有双龙戏珠的壁画,可那是以前的事情。

    再说李世民已经下旨将这座府邸赐予李宽,金口玉言的李世民就算心有不悦也不好说出去的话又收回来,那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威信?事已至此,李世民只能将错就错。

    隋朝统治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李世民也不会因为这事治李宽的罪。毕竟这事怨不得他,一切都怨自己未能了解宅邸的情况。李宽随即躬身道谢,王槐知道李宽在皇宫不习惯,故而起身告辞,李宽顺势而为,也起身离开。

    “你,等等!”李世民看见李宽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皇宫时,板着脸的他也绷不住了,下意识的出声问道:“你就没别的事要与我说说?”

    李宽郁闷了,“这老头是不是秀逗了?我跟他又不熟,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就算有事也不能跟你说啊!”心里如此想,李宽可不敢当面直说,只得如实回答:“没有!”

    李世民对李宽的感情很复杂,就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看着长大成人的李宽。虽然常年戴着面具,不露真容,可是李世民看见李宽那双眼睛时,心里都有种淡淡的忧伤。

    好不容易询问想与李宽说说话,奈何他根本不愿意,这让李世民有些气愤,脸色再变,低声道:“没事就走吧!”

    李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的不解与诧异,之前还好好的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反正得到允许离开,李宽自然不会多做停留,迅速的离开太极殿,出了皇宫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李宽不知道的是自己离开没多久,长孙皇后便急匆匆的赶到太极殿,李世民看见她来,疑惑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长孙皇后白了一眼,昨日明明再三叮嘱的事情,没想到李世民还是忘了,这让长孙皇后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平日里都是端庄贤淑的长孙皇后,第一次露出哀怨眼神就这么看着李世民,也不说话,搞得李世民十分尴尬。

    后知后觉的李世民方才想起长孙皇后来此是为了什么,尴尬的笑了笑,“皇后,这事不着急,以后有的是机会!”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终于想起答应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到,哀怨的眼神更浓,搞得李世民束手无策。幸好此时没有外人,只有他们夫妻两人,要不然李世民真不知道怎么解释,李世民只得陪着笑脸。

    :。:m。x

    全本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出于蓝

    “王老,您说皇上他是不是……”

    李宽与王槐两人乘坐马车回府,出了皇城的李宽想起刚刚发生的事情就觉得不对劲,意有所指的话让王槐眉头紧皱,神色紧张,他真的担心李宽会说出大不敬的话来,幸好及时打住。

    虽然李宽没有明言,王槐岂能不知他心里想法,见他没有说出口,提着的心才放下。王槐想起刚刚李世民对李宽欲言又止的模样,脸上露出笑容来,暗暗的念道:“先皇,殿下在您安排之下已经回来了,日后必会让皇上震惊的,他会明白您当年的苦楚!”

    李宽见王槐傻笑的样子,一副心事重重,李宽又再次沉默了,他总觉得自己回京以后一些事情发展与自己所想的完全不同。初来乍到就摊上自己的府邸逾礼,又接着面对当今皇上李世民奇怪的话,这些都超乎于料之外。

    两人半个时辰回到府中以后,李宽屁股没坐热就连最想念的武珝都没见到就被钱武强拉硬拽的拖进练功房,这座府邸布局按照昔日的都督府一样,除了占地面积大了不少外,其它的倒是没什么改变。

    “师傅,您能不能让我歇歇再练功啊!”

    李宽面对皇上时提起十二分精神,就是担心自己言多必失,惹恼了皇上,自己的小命就不保了,所以他看似不拘谨,实际上还是很担心的,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是真的懂了,心里更加迫切希望远离这里。

    “这次不是练功!”

    钱武一本正经的回答让李宽有些好奇,平日里自己要是偷懒片刻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有时候还会出手给予教训,怎么今天师傅突然变了性子一样,这让李宽好奇的追问道:“不是练功那是干嘛?”

    “我问你,你练功多少年了?”钱武面色不变的问道,这话可把李宽问住了,他自己都忘了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练武的,回想起那些年度过的日子,实在是过得太快了,快得他都忘了时间存在,想了一会回道:“八岁半开始,正式练功应该是九岁,如今过了差不多十一年光阴!”

    “亏你还是我的徒弟,居然想那么久才想起来!”钱武嫌弃的嘲讽一句,又言归正传的说道:“满打满算十年时间,对于练武的人来说十年是一个阶段,从最初的毛头小子到现在的成年人,你的武功已经大有长进。如果是在同龄阶段绝对无人能与你相提并论,就算是我当年像你这么大时候也没有做到。”

    钱武不是第一次称赞李宽,这次说得格外认真,李宽思绪有些恍惚,他练武居然有十年时间,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十年练武除了最初的基本功艰苦外,待他适应以后几乎没觉得辛苦,反倒是每天都乐此不疲的练功。

    若非近段时间事情耽搁,李宽也停了一段时间没有练外功,内功依旧雷打不动的练习,从未停下脚步。内功与外功完全不同,外功通过勤学苦练可以达到高手,内功则需要缓慢提升,一点点的进步,不能操之过急。

    “十年时间足矣,接下来漫长的岁月中只能靠你自己不间断的勤学苦练才能迈入更高的境界。”钱武接着说道,“从即日起,你四肢上绑缚的负重物可以取下来了。”

    李宽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绑着的铅块,他早已适应现在的重量,浑然不觉有什么,犹如他身体的一部分似的。直到钱武提及才想起来,从最初的负重十几斤到现在的百来斤,一点点的增加,尤其是百来斤的负重物时间最长。

    李宽自从绑着负重物起就没有取下来过,现在要是解下来,李宽反倒是觉得有些奇怪,像是失去了什么。挥舞着手臂比之前更加轻松,整个人也是轻飘飘的,这种感觉怪怪的,让李宽有些不适应。

    “现在你跳起来试试!”

    钱武微笑的说道,李宽点头称是,随即用力的垂直跳了起来,瞬间感觉自己脱离地心引力似的,跳起来的高度比钱武还要高出一截,足足有两米多高,这样的跳跃力实在是太恐怖,而他也发现跳跃十分轻松,没有丝毫阻碍,这一切都是因为负重物解下,没有束缚的李宽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