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赦,故满门抄斩,家产充公,唯有少儿不知事被免去死罪,改判流放岭南,近亲家属等同罪流放岭南为奴;其四:昭告天下改立楚王宽为当朝皇太子。
四道诏书同时下达,昭示天下,朝野震荡,之前归属于长孙无忌系的大臣更是惊慌失措,生怕被牵连进此案之中,尤其是听闻长孙无忌涉嫌叛唐而且密谋暗杀楚王等事情平地惊雷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身为太子的李治同样参加大朝会,昨夜彻夜未眠的他精神萎靡,当诏书下达那一刻整个人都傻眼了。愣了片刻,李治无可奈何的接受,心里满是忿忿不平,他做梦没想到昨日的不寻常居然成真,而他的太子之位被罢黜,回想起那日太宗皇帝教他如何做个未来储君,仅仅不到一个月就物是人非。
另外,吏部尚书杨师道直接削职为民,而弘农杨氏一族其他人也同样受到严惩,罢官的罢官,降职的降职,有不法之人也全都送往大理寺狱羁押,可以说杨师道一脉损失惨重。
至于其他五部尚书,倒是怎么变动,反倒是像是许敬宗、于志宁等与李治关系甚密的大臣同样被调迁至地方为官,褚遂良再次被调离中书令,贬为地方官员。
尚在大安宫的李宽对于朝中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他并未参加此次大朝会,浑然忘了还有这事。至于长孙无忌的事情,李宽倒是十分清楚,得悉此事略微惊诧,随即准备动身前往大理寺狱,张冲、冷锋两人陪同左右。
当他们三人出了大安宫以后,长安城街道两旁的行人议论纷纷,李宽倒是不为所动。此次前往大理寺狱见长孙无忌,除了询问当日之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让他不得去。
长孙无忌为了李治能顺利继任太子,欲要除掉他,李宽十分理解,不过有人与大度设密谋勾结这才是让李宽气愤的真相。李宽猜测那人绝不是长孙无忌或是李治,究竟是谁一直隐藏在幕后,他猜测长孙无忌或许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全本
………………………………
第七百七十二章 谁才是幕后之人?
大理寺狱乃是李宽官场生涯的起点,对于这个地方他感触颇多,扫视一眼还是当初的建筑,就连大理寺狱的官差都没变动过,负责大理寺狱的衙役换了不少人,不过他们的牢头依旧是何修齐、贺季同两人。
“殿下!”
当李宽出现在两人面前时,何修齐、贺季同难掩激动之情,主动前来招呼,恭恭敬敬的行礼,正月初一他们同样坚守岗位,就连大理寺狱丞郝处俊同样在岗,以及当初被冤入狱的夫妇陈玉柳、张玲英及子女,俨然将大理寺狱视为自己的家一样,所有跟随他的那些人均在。听闻李宽前来,众人齐齐出来迎接拜礼。
李宽命张冲、冷锋两人准备好红包,不论是不是跟他一起的,总之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得到赏钱。众人也没客气,欣然接受,郝处俊躬身道:“殿下您来此有何事?”
“长孙无忌在哪间牢房?”李宽追问,郝处俊回答:“天字号,下官为您带路!”
李宽等人紧随其后,何修齐、贺季同等人在外守候,李宽叮嘱他们不得有外人前来,两人唯命是从点头答应。在郝处俊的带领下,李宽等人来到长孙无忌所在的天字号牢房。
长孙无忌的牢房是单独,就像是豪华套房似的,床、被褥等一应俱全,甚至好酒好菜招待着,只不过这些饭菜长孙无忌都未动,昨夜被关进牢房以后,长孙无忌心事重重没有胃口。
郝处俊略显歉意,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不对付他也知道一些,不过长孙无忌的身份不同,无法调配牢房这也是按照规定办事,李宽对此也没多说什么,又吩咐他将牢房打开,随后李宽低声道:“你们跟郝大人去做该做的事情!”
张冲、冷锋点头称是,郝处俊也躬身拜别离去,带着张冲、冷锋两人去了地牢、苦牢。
“赵国公别来无恙啊!”李宽微笑的看着呆若木鸡的长孙无忌,脸色复杂的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躬身行礼,道:“罪臣拜见太子殿下!”
“太师大人是不是糊涂了?”面对李宽的讥笑,长孙无忌苦涩的摇摇头,也没有做任何解释,心想:“此事他居然不知情,也就是说是圣上自作主张,到底是什么原因?”
长孙无忌从昨夜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无论他怎么想都想不通,好不容易见到李宽,躬身问道:“殿下能否为罪臣解惑?”
“若你能回答我的问题,那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李宽见长孙无忌也是有事前来,两人心里都有疑惑,正合彼此心意,长孙无忌道:“殿下尽管问,罪臣必会如实相告!”
“当日我率军绕至薛延陀军背后截断其粮草,被敌军将领大度设率军围攻在匈奴河!”李宽回想起当日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残酷画面,心里很不是滋味,“你或是李治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又是如何策划的,而且其中还有人与敌军直接勾结叛国,此事你又知道多少?”
长孙无忌大惊苦笑道:“殿下您果然早就知道了,那您为何不在回京以后立即展开行动?”
“如果那样岂不是太便宜你们了,我要的是你们生不如死!”李宽冷笑道,“如今你们长孙一族均因你而难逃干系,怕是以后大唐王朝再无长孙家族身影,就算没有入狱我也必会让你身败名裂,乃至整个家族都难逃厄运,至于你的好外甥李治同样如此。”
长孙无忌沮丧的叹了一口气,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事到如今,长孙无忌已经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他也有事询问李宽,就算死也死得明白才行。
事实上这起事件其中的关键人物是薛万彻,因为他本就是李治的安祺,也是长孙无忌扶持起来的大将军,自然是支持李治争夺太子之位。当初薛万彻探听到以后,就连忙着手安排将其中所有要对李宽出手的势力人员全都穿插进那支队伍中。
说白点薛万彻是整个计划的核心,其中有吴王李恪的亲卫,也有蜀王李愔安排的刺客,还有魏王的亲卫及刺客,甚至李治及长孙无忌安排的刺客及亲卫全都混在一起,他们目的都是一致的,所以薛万彻作为内应悄无声息的安排下去十分容易,也不会引起他人察觉。
李宽恍然大悟,为何当日薛万彻违抗帅令不愿驰援自己,因为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整个计划他都知道更是参与者之一。现在薛万彻也被关押大佬,因念起战功而判了死刑。
“那你们是谁与敌国将领勾结,还有那斥候又是谁的人?”长孙无忌断然否定,斩钉截铁道:“纵然我等想你死在战场,不愿让你回京,也不可能做出通敌叛国之事,至于那斥候及通敌是谁我等也不知,只是听薛万彻说过有这么一个势力暗中操作一切,似乎是借着我们的手除掉你,而且与敌军勾结之事也是他们联系的。”
李宽见长孙无忌否认通敌叛国,让他不禁猜测会不会是李世民安排的?想了想又否定自己的猜测,要真是李世民安排的也不可能与敌人勾结,岂不是功亏一篑,这其中必有隐情,低头沉思:“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一切?”
“不知殿下能否回答罪臣一个问题?”长孙无忌出言询问,李宽点头同意,“当初宫中谣言说殿下单枪匹马杀进皇宫,欲要弑君之事,到底是不是谣传?”
李宽笑着反问:“大人心中不是有了结论吗?”
长孙无忌不可置否的默认了,因为他确信那件事不是谣传,就连李治也知道是真的,就算他们笃定也不敢在那个时候站出来说三道四,只得佯装不知罢了。
“皇叔曾跟说最大的错误是招惹殿下,还说一切都是我当年种下的因,不知此话殿下能否与我说清楚?”长孙无忌最大的疑惑便是这事,他自诩除了上次出手针对过李宽外,之前还真的没有亲自出谋划策,为何李道宗会如此告诫自己?
“因为你,我母亲才去世!”
李宽冷笑连连,长孙无忌是真的听不懂,直到李宽说出母亲名讳时,他才恍然大悟,凄惨一笑,一切都已经豁然开朗,正是因为当年做的事情被翻出,李世民得知真相自然不会放过他。但是,长孙无忌对当年之事没有丝毫悔改。
全本
………………………………
第七百七十三章 皇位,我不稀罕!【加更】
“命也!”
长孙无忌满脸惊骇的望着李宽,无奈、惊诧、绝望均有,豁然开朗的长孙无忌已经明白原因,不再怀揣不安,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纵横官场三十载,最后栽在李宽手中,他心服口服,李宽的深藏不露及实力让他惊惧。
当初李宽被调任至吏部任职时,长孙无忌切身感受到李宽的不按常理出牌的能力,深思忧虑,仍旧组挡不住李宽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步伐,长孙无忌知道他若继任皇位,自己家族必定受到株连。
之前李宽羽翼未丰,不足为虑;当他决定出手压制时,李宽已经羽翼丰满,展翅高飞,不得不铤而走险,兵行险招,到头来还是被李宽知晓自己的布局,心中万般苦涩,艰难的张开嘴:“您是如何查出我的谋划?”
“太师大人您说错了!”李宽意味深长地冷笑,也未做解释,转身出了大牢,背对着长孙无忌,道:“一路走好,恕我不送了!”
长孙无忌还是不明白李宽如何查到的,他自问做的十分隐秘,这事只有他与李治、薛万彻三人知晓,像于志宁、褚遂良、杨师道等人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直到被处斩当日才明白,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忽然仰天大笑,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啊!……”
“殿下,他们是……”李宽从天牢出来以后,便去找张冲、冷锋两人,郝处俊将没想到他们两人居然是将罪犯带出大理寺狱,这让他这个大理寺狱丞十分为难,瞅见李宽来了更加吃惊。
“拜见主人!”
被张冲、冷锋单独找出来的人足足有二十人,当他们看见李宽时第一时间双膝跪地,一副奴才神情,李宽点点头,又见满脸震惊的郝处俊,淡淡的说:“郝大人,他们都是我的部下,要是其他人问起就让他来大安宫找我。”
郝处俊半点没反应过来,李宽来了以后张冲便出去了,很快又回来手里提着大包袱。当着郝处俊的面,那二十人将身上的囚服脱了换上楚王府的亲卫便服,然后光明正大的从大理寺狱离开。
“唉!”郝处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李宽对他有再造之恩,就算为难他也不得不帮忙遮掩,再说牢狱中病死的犯人也不少,找个合理的借口就这么瞒了过去。
李宽带着他们回到楚王府后,王槐等人吃惊不已,武珝也是疑惑不解:“老公,这……”
“你们先下去沐浴更衣,休息好以后去找他们俩自有安排!”
那些人在张冲、冷锋的带领下沐浴更衣,李宽则是向武珝、王槐等人稍作解释,当然不会说实话了,主要还是不想他们知道的太多为自己担心,所以早就想好以费廉、廖凡两人为借口搪塞过去。
于是,这二十人顺理成章的进入大安宫成为楚王府中的亲卫。
“老公,朝廷派人传诏来了!”武珝忽然想起李宽出去以后,很快就有人前来传诏。
李宽见武珝等人神色异常,疑惑道:“怎么了吗?”
“母亲被追封为文惠皇后,迁葬在昭陵!”武珝小心翼翼的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李宽的表情,见他目光渐冷连忙安慰道:“母亲终于沉冤昭雪,此乃皇上的忏悔之一。”
李宽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母亲葬在何处,李世民也未曾说过,以当时那种情况绝对不可能厚葬绝对随便找个地方下葬。并且埋葬的地方只有李世民知道,所以这诏书的意思是让他前往,李宽怒火中烧,人都死了,追封有个屁用,不过母亲背负了二十多年的冤屈终于洗去也是一件好事。
“另外,皇上还昭告天下改立皇储立楚王为太子,原太子李治不仅被废黜还被降爵至南平郡王。”现在整个大安宫上下都觉得像是在做梦,王槐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个孩子,接着说:“并且,皇上还下诏加封他们为亲王及公主身份,间接地表示自己禅让帝位的决心,由你继任大唐皇位。”
“我靠!”李宽听到这里已经不是激动及喜悦,而是愤怒不已,“他下诏可曾问过我愿不愿意答应?什么狗屁的太子之位,我根本不稀罕;他想让位,我还不愿意做皇帝呢!”
赵谦沉声道:“此事乃是今日大朝会时当众宣布的敕命,现如今怕是昭告天下。纵然你不愿意做皇帝,也不愿意做太子,世人皆知你将会是未来的大唐皇帝,而他们几人也是大唐亲王及公主身份乃是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