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时候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也能压得住六哥,一直到六哥成年以后不顾父王反对毅然决然的离开家族,气得父亲直接将他的名字从宗谱中剔除,逐出家门。”

    李宽全神贯注地听着外公的事迹,杨师道也像是回忆起当年往事,他还记得自己等几个兄弟怎么劝都没用,甚至父亲动用家法也改变不了杨恭道的想法,逐出家门也是一气之下,并非杨雄真实意愿。

    “过了十年,六哥带着一位女子回到祖宅,父亲当即喜不自胜,得知六嫂的出身风尘,更是急火攻心,再次闹得不欢而散。在此以后的十年内,六哥从未踏足家族半步,直到父亲身体不适而去世,六哥再次回来时身边带了一位小女孩,长得跟六嫂一般无二。我问过六哥才知道六嫂早已病逝,唯一留下来的血脉仅有这位女儿,取名蕙兰。自此以后六哥独自一人照拂女儿,我也从未听说过另娶他人。”

    李宽急忙追问:“那我外祖父如今在何处?”

    “我也不知道!”杨师道苦涩地摇摇头,“我最后见六哥是在蕙兰嫁给还是秦王的陛下时,之后再无任何联系,也不知这些年他身在何处,如今是否安好。”

    “我母亲又为何嫁给秦王?”李宽心里有些失落,又再次追问。

    杨师道回答:“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不过蕙兰是与杨妃同时嫁给秦王的,不过你母亲是配嫁过去的,好像是公主出嫁要要配嫁之女,就从我们这一脉选人,你母亲年岁较为适合而且亭亭玉立,便让她陪当时的公主嫁给秦王为妾。”

    李宽目光阴冷的盯着杨师道,应该是其他人都不愿意自己女儿配嫁,就从已经逐出家族的杨恭道身上下手,流落在外数十年的杨恭道重新回到家族的代价就是女儿的终生幸福,兴许他根本不知情,其中必定有杨师道等人的推波助澜,共同决定出来的结果。

    :。:m。x8

    全本


………………………………

第七百五十五章 再问三老,道明死因【加更求推】

    “我母亲又因何而死?”

    李宽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杨师道,他追查的就是母亲难产而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母亲死亡,而且母亲受了那么多苦,李宽必须讨回来,也是他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个我真不知道!”杨师道连忙解释道,“你母亲嫁给秦王以后,那个时候天下混乱,你母亲等一众王妃全都居住在皇宫中,我又如何知道其中原因,只是后来听说你母亲难产而死,其它的也不知道。”

    “你真的不知道?”

    李宽冷漠的目光盯着杨师道,杨师道小鸡啄米似的拼命点头,冷汗顺着他后背流了下来,杨师道可不敢赌,李宽面对李世民这个父亲都敢动手,更何况他们两人还真没什么关系,再三重申自己不知情外,还说了一句:“知道具体事宜的仅有寥寥数人,当年我又不是朝中重臣焉能知晓其中内情啊!”

    “王老他们肯定知道!”

    李宽收敛气势,若有所思的低着头,脸上有些无奈,要说真正知情的人恐怕在世的只有那几位了,杨师道被震慑住以后绝对不敢隐瞒,因为他有隐瞒必定会被李宽出手教训一顿,现如今王老等人知情奈何他们不愿意说出口,这让李宽实属无奈。

    接着,李宽起身告辞离开,他要回府逼问王槐等人,否则他心有不甘!

    杨师道颤颤惊惊的亲自送李宽出府,直到他们的背影从眼前消失这才松了一口气,神色复杂的喃喃自语:“没想到他是六哥的外孙……”即便知道李宽与他有那么一点关系,杨师道也无法回头,接着又命下人将儿子找回来,避免他继续惹火烧身。

    李宽出门许久未归,王槐等人坐立不安,他们担心李宽控制不住脾气再次惹祸。直到李宽回来了,三人这才放心下来,还不等他们开口,李宽便先一步说话:“您们三位随我来一趟书房!”

    王槐等人面面相觑,疑惑不解,还是跟随李宽来到书房,当三人坐下以后,李宽扑通一声双膝跪地,三人大吃一惊吓得连忙站起身来,完全被李宽的行为给吓住了,只听李宽郑重其事地恳求道:“王老,我知道您们三位都是宁折不弯的人,我也不敢对你们不敬,但是此事与我而言十分重要,恳请三位松口告诉我母亲去世的真相!”

    “起来再说吧!”

    王槐等人心里同样不好受,慈祥的扶起李宽,奈何李宽坚决不愿意站起来,摆明就是逼着他们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三人对视一眼均是点头,王槐叹息一声:“罢了,我们告诉你真相!”

    “真的?”李宽大喜,心里还有些狐疑,钱武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为师何时骗过你?”

    李宽小声嘀咕一句:“您骗我的次数还少吗?”

    钱武差点没气得吐血,赵谦接着说道:“行了,我们告诉你,起来再说!”

    “好勒!”

    李宽迅速站起身来,王槐等人哭笑不得的摇摇头,不过答应了他们自然会做到,待众人坐好以后,李宽全神贯注地听着,王槐主动开口:“其实你不问,我们也准备告诉你,现在的你已经足够成熟,言行举止均有上位者气势,时机也成熟了。”

    李宽满脸的不相信,这话他都听了不知多少遍了,每次都说时机成熟了,事实上总是说一半留一半,就像是迷宫似的,你以为找到路口,实际上根本就是新的陷阱。

    “当年高祖皇帝看到你的模样后,就已经知道关于你母亲的流言蜚语全都是人造谣的,故而命我们着手调查当年之事。”王槐徐徐道来,“经过我们多番追查,确定关于你母亲的流言是假,是有人在背后传播谣言。”

    “杨德妃?”李宽说出一个人,王槐等人均是点点头,赵谦接话:“杨德妃乃是前隋炀帝之女,贵为公主身份,而你母亲乃是同族之女,与其同时嫁进秦王府为夫人,不过你母亲则以陪嫁之妾身份,故而与其相比低人一筹。”

    “当时的秦王妃是长孙氏,秦王常年领兵作战,故而高祖皇帝便命人将秦王妃及众位夫人一并安置在承庆殿居住。至于杨德妃当年也不过是嫉妒你母亲独得秦王宠幸而联合其他夫人,及你母亲身边的侍女联合造谣,加之你母亲与其同族有些私事也清楚,借由他人之口慢慢的传开了,挑唆你母亲与秦王的夫妻关系,偏偏秦王还相信了宫中流言蜚语,逐渐对你母亲越发冷落甚至到了厌恶地步。”

    李宽冷笑连连,之前宫中流言蜚语他已经猜到一些,如今更加确定此事与杨德妃脱不了干系。现在他也算是知道为何自己会遭遇溺水险些死亡的事情,以及李泰当日与他比试输急了以后对他的说过野种之类的话,现在已经彻底清楚了。

    “当年你的母亲嫁进秦王府,深得秦王喜爱,甚至超过当年的秦王妃,而且其美貌绝伦,蕙质兰心,完全是理想中的贤内助。”赵谦赞不绝口,“琴棋书画等样样皆通,就算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其所学甚广,而且其书法也是上乘佳作。”

    王槐、钱武两人对此也没反对,事实上杨蕙兰的确学究天人,就连秦王府的财务也交给她打理,不仅管理的井井有条,还能为秦王府带来利润,这让李世民更加欢喜。

    李宽从王槐三人口中得知母亲的相关事迹,又想起李世民之后疏远甚至厌恶母亲,这其中必有原因。思索片刻,李宽沉声道:“当年他派遣何人调查关于我母亲的流言蜚语?”

    “当时任秦王府记室的长孙无忌及祭酒苏世长、参军蔡允恭三人!”钱武接话,“苏世长、蔡允恭两人死于贞观初年,说来也奇怪,苏世长是落水而亡,蔡允恭则是辞官归乡死于家中。”

    钱武有种直觉这两人的死必有蹊跷,李宽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兴许是有人刻意隐瞒真相而故意为之,唯一值得怀疑的人那就是尚在人世的长孙无忌,李世民肯定不会听信谣言,除非是真凭实据,那个时候的李世民绝对英明神武,之后疏远甚至厌恶的转变表明有证据证明那些流言蜚语是真的,要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如此确定。

    “我母亲真的是难产而死么?”王槐等人不约而同的点头,这事是没有争议的,杨蕙兰的确是难产而死,李宽闻言亦是悲从心起,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让他有些难受。

    全本


………………………………

第七百五十六章 单枪匹马,血洒皇宫【四更求票】

    “母亲生产时,他是不是不闻不问?”

    李宽艰难的开口,苦涩的滋味占据整个心房,泪水悄悄地滚出来,强忍心中伤痛。杨婕抒是李宽的生身之母,与如今的他虽无直接关系,身体内流淌的血液改变不了,而他也想起自己的妈妈,不禁潸然泪下。

    王槐等人沉默以对,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李宽的问题。事实上,杨婕抒生产时,李世民知情却不曾过问,任由她自生自灭,就算是难产也没有人去帮她,那个时候其他夫人更是幸灾乐祸,唯一的例外是当时的秦王妃长孙氏,她派身边的侍女前去请来女医帮忙接生。

    “长孙皇后帮忙了?”

    李宽闻言愣住了,他真的没想到长孙皇后那个时候还会选择帮助自己母亲,可惜的是他不知情,早知道的话就在之前提醒时帮其稳定病情,也不至于导致长孙皇后病逝了,悔之晚矣。

    “当时秦王妃亦是无可奈何,因为你母亲临盆在即,又无人照顾,她身边的一位贴身侍女自始至终都伴随左右,而她根本没有这方面经验,束手无策之时去求秦王妃帮忙,一直在她门前磕头,长孙氏于心不忍这才出手,要不然贸然出手必会被秦王责骂。”

    李宽心在滴血,咬紧牙根,目光阴冷,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居然是李世民,也是自己母亲的丈夫。他没想到李世民居然如此心狠手辣,不论怎么样孩子是无辜的。

    同时换个角度想想,李宽又能理解李世民的做法,因为他笃定杨婕抒背叛自己,没有亲自了结她的性命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任由她自生自灭也说得通。毕竟,任何人不论男女都不希望另一半给自己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传扬出去绝对是没脸见人。

    或许是念及当年的旧情,李世民始终没有亲自下手,故而将其囚禁在宫中,也就是那件犹如仓库的房间内,任由自己的母亲自生自灭,不管不问。李宽双拳紧握,想想那间房间的情况就悲愤不已。

    “秦王妃派人请来女医,杨婕抒独自一人将你生下,已经奄奄一息。本来她能被救活的,奈何那名女医乃是常年居于宫中的老人,偏偏杨婕抒怀的不是独子而是双子。”

    李宽大惊:“我有兄弟?”

    王槐等人均是沉默了,在当时怀有双子绝对不是好事,而且杨婕抒更是被李世民下令自生自灭,不予理会。那名女医思想陈旧,又担心被李世民知晓为杨婕抒接生双子,故而一直没有出手,任由尚未出生的孩子及杨婕抒一同死去,而那名侍女见主子死了,带着怨恨大骂李世民的不是,也被当场处死。

    “李世民,你该死!”

    李宽的情绪彻底爆发了,浑身杀气四起,看得钱武大惊失色,连忙站出来欲要安抚李宽悲愤情绪,然而一双赤红着的眼眸犹如死神一般回望着钱武,刹那间钱武等人动弹不得。

    那双满是血丝的双眼犹如杀人如麻的魔头似的,就像是走火入魔一样,钱武知道李宽的心魔被引发出来,像他们习练内功之人除非是达到临界点,否则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顿时,钱武就猜到李宽的内功恐怕早已超过他太多,兴许是在匈奴河之战就已经有了苗头,又遇到一连串的事情使得这种趋势直接爆发出来,眼下的李宽绝对是六亲不认的存在。

    李宽站起身来后就迅速消失在众人面前,钱武等人缓过神来已经不知道李宽的去向。双眼赤红的李宽朝着兵器库走去,取了一杆银色长枪及鸣鸿刀,就连盔甲也都换上了,唯一的信念就是为枉死的母亲讨回公道,这可是至亲之人,前世他未能尽孝,今生又是如此,李宽哪里能接受得了。

    “老公!”

    武珝见李宽迟迟未归,将孩子哄睡以后出来找他,便看见疾驰而去的背影,刹那间李宽的脚步停下来,可他没有回头继续向外走着,武珝愣住了,因为李宽的气势让她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像是与她告别似的,又或是让她惊惧,心惊胆战的武珝连忙去寻找钱武等人,他们也在寻找武珝,实际上是担心李宽心魔作祟牵连武珝母子等人。

    “不好!”

    众人见武珝安然无恙稍稍安心,又听她提及李宽不顾自己的叫喊径直离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