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恨。

    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李泰颤颤惊惊的道出经过,说是他去灾区安抚百姓,却不想那些人就像是疯了似的朝他扑了过来,就是这样才染上疫病,至于何种疫病太医也没说,总之这疫病比之前的还要来得快。

    为了让李泰安心养病,李世民三令五申命众人不得将实情告知李泰,另一边他直接下敕令命全国上下召集名医前来为李泰治病。因为李泰的病情是稳定了,可他并无完全脱离危险,而这事李泰毫不知情,他以为自己被治愈了。

    由于李泰故意诱导李世民认为是李宽在背后搞的鬼,使得李世民对李宽成见越来越深,更是召见六部尚书直接下诏任何事宜不必上报尚书令,说白点就是剥夺了李宽的一切权力。

    正因如此,李宽索性也不去上朝了,反正也没权力。奈何他的做法更是激怒了李世民,认为李宽恃宠而骄,父子的关系越来越僵,彼此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李宽从李道宗口中得悉李泰染疾的经过,心里泛起一阵狐疑,仍然从容不迫的像是不知道似的,因为他在等待张冲回京,唯有他回来了才知道在庐州发生了什么事。

    全本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爱子情深

    太宗皇帝下诏严令东莱郡王李泰的事情外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泰染疾的消息犹如春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整个京城,人尽皆知李泰早已秘密回京。皇上诏令全国遍寻名医,为得是治愈李泰病情。

    事态发展越发难以控制,朝堂之上流言蜚语口口相传,像是李泰染疾半身不遂,又或是染疾之事与楚王有关等等传言比比皆是。作为流言中的当事人,李宽已经许久未曾上朝,俨然不愿置身其中。

    奈何此举在他人眼中,认为楚王李宽做贼心虚,就连太宗皇帝亦是如此想法。李世民因李泰染疾而劳心劳力,过度操劳之下,情绪起伏不定,暴躁不安的他下敕命,没有任何征兆的解除李宽尚书令及大行台之职,遂了其心愿闲赋在家。

    魏徵当即反对,直接被李世民驳回,而他也被一并责罚闭门静思己过。如今的朝堂之上,晋王党完全占据上风。随着魏王李泰降爵退出朝堂以后,楚王李宽也因李泰染疾之事发酵而被李世民记恨在心,解除其官职仅留爵位,意味着他在朝堂之上的势力锐减。

    众人心知肚明未来的大唐皇帝将会是晋王李治,继而成为大唐第三任帝王。

    身居宫闱的长孙皇后也从宫女、太监等人耳中听闻李泰染疾的事情,得悉爱子染疾,心急火燎的长孙皇后立即动身前往甘露殿找太宗皇帝当面询问,婢女、太监等人知道的不多,唯有李世民最为清楚,她想知道李泰染疾之事是真是假。

    李世民下诏遍寻名医已有数日,仍旧不见任何回应,乃至京城名医全都被召见仍然不见起效。正在为此事忧愁之时,长孙皇后急匆匆的赶来,开门见山的追问:“皇上,青雀染疾是真是假?”

    “是真的!”李世民言语中有些无可奈何,他隐瞒李泰染疾的消息便是不愿意让长孙皇后知晓,奈何天不遂人意,消息仍旧传进长孙皇后耳中。既已知晓,李世民也没准备隐瞒下去。

    毕竟,李泰染疾群医束手无策,此事早晚会传出去,也没办法隐藏一辈子,还是坦白说出来较为妥当。

    顿时,长孙皇后心里一紧,泪流满脸,忧心忡忡道:“皇上,那青雀在何处?如今尚且安否?”

    “在京城东北隅的一处宅邸中秘密休养,性命暂可无忧!”长孙皇后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颤抖地说:“皇上您的意思青雀身体有恙?”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神色复杂的犹豫片刻,如实回答:“青雀染疾过于严重,又从庐州回京一路颠簸之下,虽有诊治却无根治,乃至病情时常复发,以致于回京方才医治,然为时已晚矣!”

    长孙皇后再也无法保持镇定,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死死地咬住嘴唇,不让自己痛哭失声,继续全神贯注的听着李世民的述说爱子病情,“我虽遍寻名医,然群医束手无策,如今人醒了,性命也保住了,可他再也站不起来,恐终其一生唯有拐杖、轮椅相伴。”

    听到此处,长孙皇后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当即失声痛哭流涕,李世民轻声安慰,可他心里也不好受,眼睁睁的看着爱子躺在病榻上无法动弹,这滋味真是痛彻心扉。

    “我去探望青雀!”

    长孙皇后哭了一阵,强忍心中悲伤,坚强的提出看望儿子的病情,李世民本欲拒绝,只因他不愿意长孙皇后看见如今的李泰而受刺激,要是有什么万一就真的追悔莫及,奈何长孙皇后坚定不移的目光看得李世民心里一颤,唯有点头答应下来,立即传令下去备马车两人同去。

    当长孙皇后来到一处严密防守的宅邸后,心里有些诧异,却也没多想,当即推门而入朝着李泰的房间疾走而去,李世民快步跟了上去。在路上他已经交代长孙皇后关于李泰染疾之事并未告诉李泰本人他的下半身已经不能动弹,长孙皇后心领神会没有告知李泰。

    当她看见瘦骨嶙峋,满脸憔悴沧桑的爱子躺在床上时,双眼立即湿润了,强忍着心中悲伤柔声轻唤:“青雀!”

    “母后!”

    李泰当即听出是母亲的声音,猛地转头望去欲要起身却被长孙皇后阻止,李泰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犹如大海中的浮萍找到港湾似的,哭得稀里哗啦,李世民亦是悄悄抹泪,母子两人又聊了许久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母后,待儿臣好了就能像以往那样陪在母后左右!”长孙皇后想起李泰跟自己说的话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她的心像是被虫咬似的疼痛,可她仍然得保持情绪不让李泰看出端倪。

    回到马车上以后,长孙皇后彻底崩溃大哭,李世民何曾见过妻子如此伤心,奈何他也无能为力。哭了许久以后,长孙皇后猛然说道:“皇上,群医真的束手无策吗?”

    “我何时骗过你?”李世民疑惑不解的望着长孙皇后,还以为她伤心过度头脑不清醒怀疑自己说的话。突然,长孙皇后肯定道:“青雀的病情唯有楚王李赟能治。”

    顿时,李世民眉头紧锁,面色低沉,心里泛起一阵巨浪。

    李泰没有告诉长孙皇后有关于李宽的事情,故而她也不知道。但是,李世民心里清楚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长孙皇后说的那根救命稻草,故而李世民没有回话,因为本就与李宽有关他岂会出手相救?

    “皇后,为何你会认为李赟能救青雀?”

    李世民没有挑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忧心过度而忘了当初两人在凌烟阁说的话,李泰可是想让李宽死,而李宽又何尝不希望李泰死,换做任何人也绝不会以德报怨,这可是面对生死仇人。

    长孙皇后连忙说出自己的肯定原因,从她被李宽治好以后已过七年都安然无恙,而长子的足疾亦是李宽治愈,群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仿佛李宽都能治愈,所以她才肯定李宽能治好李泰的病疾。

    “他,不会出手治青雀的!”李世民于心不忍还是说出他的想法,长孙皇后大惊:“为什么啊?”

    “难道皇后你忘了我与你说过的吗?”

    李世民不得不提醒长孙皇后让她回忆起来,长孙皇后愣了片刻随即想起当日的谈话,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可是为了爱子能好,长孙皇后毅然决然的坚信她去求情,这让李世民心里更恨李宽,堂堂一国之母居然纡尊降贵要去求自己儿子,别说长孙皇后愿意,李世民也不可能答应,怒火中烧的他道出原因:“青雀之事与他脱不了干系,皇后还觉得他会出手救治?”

    顿时,马车中的空气像是凝固似的,长孙皇后张大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李世民同样心乱如麻,两人像是被人点了穴似的,傻傻的望着彼此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全本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相信!

    “无论如何我都要去试试,也比现在眼睁睁的看着青雀受罪强!若是无能为力也罢,此乃命数,我绝不怨天尤人;若是能医好,岂不是对不起青雀?纵然亲自前往求他,也要尽力试试,否则身为母亲寝食难安。”

    李世民的话不无道理,长孙皇后心里也没底,可是什么都不做她做不到。既然群医束手无策,她也要略尽绵薄之力,李世民放不下架子,放不下皇上尊严,可长孙皇后都已经死过一次早已不在乎什么脸面尊严,只要李泰能痊愈比什么都重要。

    长孙皇后心意已决,任何人劝说都没用,李世民自知无法阻止,也就由着长孙皇后去了。若是有痊愈的机会,李世民也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李泰下半辈子如同废人一样。

    “若他愿意出手,我便答应他的任何要求!”李世民最后关头还是无法狠下心,给了长孙皇后一个承诺,让她能以此为条件邀请李宽出手救治李泰,长孙皇后点头沉默不语。

    李世民思绪万千,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让他难以保持平静。因为他打从心底不愿李宽出手,故而下诏遍寻全国名医,却无人应诏,迫于无奈之下长孙皇后唯有纡尊降贵前往大安宫请李宽出手救治李泰。

    早知如此,李世民就不该与李宽闹得太僵,至少李泰病情未愈前不该如此。现在李世民心里有些懊悔,真不应该那么早闹僵。自从关系急剧而下,李世民从未踏入大安宫半步,就连自己的孙子都不曾看过一眼,李宽也从未踏进皇宫半步,两人距离不远犹如相隔万里之遥,中间有条深不可测的沟壑。

    李世民独自回宫,长孙皇后则只身前往大安宫,两人分开而行。

    近来无所事事的李宽专心致志的陪在妻子孩子身边,享受难得的惬意生活,日子过得很安静,也无人打扰他们的宁静。武珝隐隐猜测李宽身上必有大事发生,可她没有多此一问,默默地陪在李宽左右,两人除了带孩子就是带孩子。

    “殿下,皇后娘娘来了!”李宽一家人正在蓬莱阁、瑶池等地玩耍,突然下人前来通传,李宽惊诧不已,很快便猜到长孙皇后来此原因,来者是客,李宽也不好拒之门外。

    长孙皇后并无过错,错的是人她儿子及丈夫,李宽也不可能将怒火迁移在她身上。李宽亲自入正殿与长孙皇后见礼,长孙皇后也是许久不见李宽,再次看到他时也是吃了一惊。

    现在的李宽更加成熟稳重,言行举止间透露出的强大气场,以及脸上的自信笑容,仿若看见当今的皇上一样。刹那间,长孙皇后的眼神都有些呆滞了,很快又回过神来,笑着问道:“楚王妃如何不在?”

    “内人正在照看孩子,无暇分身前来见礼,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李宽不卑不亢的回答,长孙皇后闻言心里一惊,她从李宽的话中听出淡淡的疏远之意,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不由得想起今日来此目的,心里一慌:“皇上所言非虚。”

    “楚王殿下不必见外!”长孙皇后勉强的露出笑容,有心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奈何李宽依旧风轻云淡的一笑置之,刻意疏远两人的关系让长孙皇后颇为无奈。

    “皇后娘娘今日来府,怕不是与我说这些的吧!”李宽脸上挂着笑容,意有所指的望着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脸不红气不喘,平静如常的笑道:“许久未见孩子了,故而前来看看他们。”

    李宽嘴角含笑,笑而不语的看着长孙皇后,沉默片刻,道:“明人不说暗话,皇后娘娘今日到访必有要事与我说吧!若是仅仅是看看孩子,那我就不陪了,孩子就在瑶池那边玩耍,我带您前去便可。”

    长孙皇后心里大急,因李泰的病情让她心绪不宁,听李宽的口气及态度,长孙皇后已然明白此事很难,为了儿子就算再难她也得请李宽出手。李宽躬身邀请,长孙皇后不为所动,犹豫道:“楚王,今日我来的确是有事相求。”

    “皇后此话言重了!”

    李宽是真心不敢当,不论怎么说长孙皇后也是一国之母,千金之躯,他不过是晚辈如何担当得起,而刚才那话也不过是顺着长孙皇后话接下去的,他本来想挑明奈何长孙皇后不愿意,他也无可奈何。

    “我儿青雀在庐州染疾,虽保住性命也治好身上染疾,然而不知何故下半身动弹不得,群医束手无策,故而我此次前来是想请楚王前去为我儿救治,无论如何条件我均答应下来。”

    长孙皇后一股脑的说明来意,不出李宽意料之外,长孙皇后心念李泰病情,之前李宽的话已经对她不敬了,长孙皇后仍旧没放在心上,可见她心地宽仁,又或是自知理亏不敢得罪李宽,怕是激怒于他导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