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殿下您是想与皇上打擂台?”马周失声惊呼。

    马周仍旧担任中书令之职,不过官职未变,可他接触的事情渐渐地变了不再那么关键,马周心知肚明却隐忍不发,再说他本就是兢兢业业的大臣,不论重要与否都竭尽全力完成,问心无愧就好。

    “不是我想与那位打擂台,而是他摆下擂台,我又如何不应战?”李宽平静的回答,锋芒毕露的他羽翼已丰,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纨绔亲王,心理素质更加稳重,思想也更加成熟,稍加分析就明白前因后果。

    “另外,这场擂台赛开打的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突然,李宽没头没脑的补充一句话,听得众人云里雾里,唯独李道宗一人清楚这个条件是魏王李泰的处理结果。若是依法严惩,那么证明当今皇上依旧是对李宽机器信任及宠信;若是徇私枉法,意味着李世民在嫡庶子嗣上选择嫡系子嗣,对于庶出的李宽死活无关紧要,也就表明李世民的选择是站在李宽的对立面,李宽从此孤军奋战,得不到当今皇上的信任及重用,说白点就是有意架空李宽的权力,给晋王李治上位做准备。

    李道宗清楚李宽身上流淌着皇上血脉,在他心中血浓于水都是屁话,真正维系血缘的则是那份亲情。若是李世民宁愿舍弃这份亲情而选择血脉,维系血缘之间的桥梁断了,李宽百分百会跟那位打擂台。虽然李道宗不知道李宽隐藏了什么手段,有这样的底气说出跟皇上打擂台的话来,不过李道宗相信李宽的实力远非表明上那么简单。

    :。:m。x8

    全本


………………………………

第七百四十三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房玄龄等人见李宽从容淡定,胸有成竹的模样,他们的心也落下了。没过多久,众人又陆陆续续的离开。

    “公子,你真的决定与皇上对着干?”王槐忧心忡忡的看着李宽,眼里满是担忧。

    李宽点头:“不是我想与他对着干,是他逼我这么做的!”

    “不是还有转机吗?何必弄得那么僵?”赵谦出声相劝。

    “他是什么人,想必您三位比我更清楚!”李宽冷冷一笑,“若是他心里真有我这个儿子,就不会有心偏袒。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是废话,他如此做法就已经表明我被他摒弃了。”

    “需要我的时候全心全意的支持我,不需要我时弃如敝履。真的以为我很稀罕朝廷官职似的,说到底他心里根本没有我的位置,我不过是为大唐效命的工具罢了。”

    王槐等人沉默不语,自古帝王最无情,不是他们真的想要无情无义,一切从大局出发考虑,稳固自己的帝位不得已为之。现如今李世民左右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还是选择手心的肉。

    李宽非薄情寡义之人,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李世民想要保住其他几个儿子的性命,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奈何李宽根本不会答应,他们的生死由李宽说的算,哪怕是当今皇上也管不着。

    钱武早已闲赋在家,不再过问任何事宜,他是三人中唯一清楚李宽隐藏的那股势力到底有多大。历经数年持续不断的发展,早已遍布大唐各州县,只要李宽想随时都能得到有用的情报。

    自薛延陀之战以后,钱武明显感觉到势力已经悄然活动,张冲等人时常莫名其妙的消失数日乃至半月之久,钱武清楚他们去干什么。现在的势力情况如何,就连钱武也不清楚。

    “唉,希望陛下莫要寒了他的心啊!”钱武默默念叨一句。

    房玄龄等人陆陆续续进入楚王府的消息不胫而走,李世民得悉此事,心里涌出愤怒及苦涩,不是他愿意偏袒李泰,而是李泰始终是嫡系子嗣,更是他与皇后所生的儿子,不得不保下。

    次日早朝,李世民当众下诏曰:“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

    “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僭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是故野心日长,争结朝士,竞引凶人。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亲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故解魏王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之职,并降爵封东莱郡王,无诏令不得回京。”

    崔仁师等人闻言色变,他们虽有心理准备,仍然难以置信。

    从他们的职位调动来开,众人心知肚明魏王李泰必有大事发生,要不然也不会让他们也跟着一起受牵连。随着晋王党的大臣逐一站稳脚跟,崔仁师等人心知肚明,夺嫡之事魏王李泰彻底出局了。

    长孙无忌等人像是早已料定似的,不悲不喜的默默躬身领命,房玄龄等人亦是惊诧不已,朝中文武百官唯有李道宗脸上浮现出担忧,悄悄地瞥了一眼李宽,见他神色漠然,目光冰冷,心里暗叹:“陛下,这次您真的选错了!”

    魏王李泰被降爵位东莱郡王,身上的官职赐封等全部解除,可以说除了爵位外再无任何权力,还被驱逐出京,远离朝堂之上。李世民亦是无可奈何,唯有如此才能保住李泰的性命。

    李世民想法虽好,可他忽略了朝堂上李宽的心情。

    此刻,李宽听闻诏令不禁冷笑起来:“果然嫡子才是儿子啊!”

    李宽早已猜到这样结果,心中仍然愤怒不已。从宣读的诏令上,并未详细说明李泰所犯何罪,仅仅是野心膨胀而勾结朋党的罪名判罚。说白点就是避重就轻的说明被贬原因,其它的提都没提一下。

    若是诏令中提及了,势必会引起朝野震荡,李宽也会趁此机会发难,故而李世民不得不如此下诏。当他偷偷看向李宽平静的脸色时,心里的担心好转了许多,自认为这个方法是最妥当的。

    众人散朝以后,李宽连尚书省都没去,他的权力几乎被架空了,李宽对此也没在意。如果他真的想争权,就凭六部尚书根本拿他没辙,不论怎么样他依旧是尚书令,也就是他们的上级官员。

    官大一级压死人!

    李宽猜到李世民的用意,遂了他心愿,主动离开权势,让李世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使得李世民对于他的官职并未有所改动。与此同时,李宽回到大安宫立即找到张冲,阴冷的声音下令:“开始执行!”

    张冲躬身退了下去,随即从大安宫出去。

    “你做初一,那我便做十五!”李宽喃喃低语,淡漠的脸上浮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寒意。

    针对李泰的布局其实一直都有,只是这次是最佳时机。随着李世民避重就轻的诏令下达,这场擂台赛已经开始了,故而李宽也不再有任何顾忌。对于李恪他留情未取他性命,不过李泰的性命李宽也可以不要,但是他绝对不会像李恪那般轻松自在,李宽定要让他付出最沉重的代价以泻心头之恨。

    当初李承乾尚是太子之时,李泰就因为皇上的宠爱而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之后更是变本加厉,还有幼年时溺水的事情、匈奴河时的杀手等,桩桩件件要与李泰清算他有十条命也不够。

    大安宫外遍布眼线,李宽心知肚明,不过他并未放在心上,因为那些眼线李宽想要除掉轻而易举,不过是懒得动手,也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张冲接到命令以后立即执行,经过伪装巧妙的避开他人眼线,悄悄地出城执行任务。

    全本


………………………………

第七百四十四章 诱导成功,成见加深

    自张冲离京以后,次日李宽依旧照常上朝,看不出任何异样。除了上朝外,其它事务一概不管不问,任由六部尚书自主奏报,尚书令俨然成为一种挂职。即便是辽东战事紧张,李宽仍旧漠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己不操心的态度。

    朝廷各部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反倒是李宽无所事事。

    五日后,一道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不胫而走,传进李宽耳中,让他有些莫名其妙,又有几分诧异。

    东莱郡王李泰从庐州被护送回京!

    此消息迅速在京城传开,李宽人在大安宫中,仍旧听闻不少消息。与此同时,李世民一道敕令下达整个大唐上下犹如发了地震一样,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皇叔,您说什么?他染了疫病?”李道宗匆匆赶往大安宫,将具体的情况说与李宽听,因为他还有另一种怀疑,李泰的情况十有八九是李宽动的手脚,说白点无非是提醒及探听口风。

    李道宗深知当日之事李泰参与其中,要说当今大唐谁最恨李泰非李宽莫属,此事不得不让李道宗亲自前来,而且两人也是秘密谈话。另外,李道宗独自一人前来就算被人知晓也不会说三道四。

    “千真万确!”李道宗铿锵有力地回答,沉默片刻,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宽,低声道:“此事与你有关否?”

    李宽当即摇头否认:“当然无关!”

    “真的?”李道宗不确定的目光再次打量李宽,李宽哭笑不得:“皇叔,难道您莫非怀疑是我派人动的手脚?”

    李道宗不可置否的点点头,李宽郁闷不已,心里一阵无语:“皇叔,这事真的与我没什么关系!”

    “与你无关就好!”李道宗郑重其事地观察许久确定李宽没隐瞒,这才缓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既然不是你做的,那我就回去了。若是时间久了,怕是有些不妥!”

    “那我送您出去!”李道宗点头同意,李宽亲自送李道宗出府,两人并肩而行时,李道宗悄悄地提醒道:“不过李泰与你的说得恰恰相反,虽然没有直接点名说是你派人前去,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相信不久以后圣上便会命你前去为其诊治,切记不可对着干,小不忍则乱大谋,该忍耐的时候还得忍忍。”

    “我知道了!”李宽感激的回道。

    临出门时,李道宗再一次说了一句:“真的与你无关吧!”

    李宽哭笑不得的狠狠点头,李道宗这才放心的离开,他就怕这事真的与李宽有关。若是那样所有的一切都白做了,甚至还会直接面对当今皇上的怒火,李宽也从李道宗话中得知事情经过。

    李泰染疾以后日以继夜的送回京城,追随李泰同时前去救济疫病的太医等人直接回来了三人。从他们口中表述的经过,李泰亲自去疫病重灾区安抚慌张的百姓,回来以后就高烧不退,上吐下泻,呼吸不顺,而且脸色青紫泛黄,昏死过去。

    经过太医诊治病情好转,却无法痊愈,不得已的情况连夜启程护送回京。由于李泰是从疫病州县回京,故而被单独安置在一处宅邸,四周被严密防护,避免疫病祸乱京城。

    乍闻李泰染疾的消息传进皇上耳中,当即准备前往被众人劝阻,说是疫病为除恐会传染。心忧爱子的安危,李世民亲自下敕令命太医院的人全部出动诊治,众人经过一夜的会诊,又经过一天的诊治好不容易控制住病情恶化,而且也确定并无传染性,故而李世民立即出宫前去探望。

    死里逃生的李泰面色蜡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淤青的眼眶犹如被人打了似的,而且眼眶下沉就像是一处低洼似的,看得李世民心疼不已,当即就红了眼默默地陪伴左右。

    李泰见父皇探望自己,喜极而泣,失声痛哭,李世民钻心的疼痛,隐隐后悔降李泰的爵位,李泰醒来哭诉自己的无能,给皇室丢脸,这让李世民更加感动。

    紧接着,李泰哭着告别,犹如生离死别似的,直接上演一出父子感情大戏。李世民心有不忍,心疼李泰吃了苦的他,直接下诏推迟离京的决定,让其安心在京休养。

    于是,李泰痛哭流涕,说他不舍得父皇母后,李世民感动之余又询问起李泰为何会染疾的经过。没想到李泰居然遮遮掩掩,似乎有难言之隐,这让李世民觉得事有蹊跷,一再相逼之下这才道出原委。

    “父皇,此事与楚王没有任何干系,是儿臣自己的问题!”

    李泰撇清不是李宽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故意设套诱导李世民往李宽身上去想,这让李世民心疼爱子的同时,对李宽恨之入骨,他没想到李宽如此狠毒,居然真的对李泰下狠手,完全不顾手足之情。

    “这个逆子,真不应该让其活在人世!”李世民气愤不已,口无遮拦的怒斥李宽不是人,反观李泰心里一阵洋洋得意,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故意挑唆他们的关系,说白点就是为自己报仇雪恨。

    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李泰颤颤惊惊的道出经过,说是他去灾区安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