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逢喜事精神爽,武珝从出来那一刻脸上都是笑容。

    听到这话,武珝白了一眼,反问道:“上一胎你看过吗?”

    “这……没看过!”李宽忽然想起上一次武珝怀孕,没多久就离开了,还真没看过武珝挺着孕肚,当他回来时正好赶上武珝临盆,不过这次好在还有时间陪在武珝身边,也算是弥补遗憾,“怎么两次怀孕都是在特殊情况呢?”

    武珝脸色一红,上一次怀孕是她故意的,这次怀孕同样是她有意为之,不过她没打算解释,说出去实在太丢人,总不能跟自己丈夫说趁他不备下得手,武珝做得出来可是说不出口。

    “老婆,是不是……”李宽话还没说完就被武珝红着脸打断,“当然不是!”

    李宽转头看着满脸羞红的武珝,恍然大悟,诡异的笑笑也没继续追问,武珝羞红着脸狠狠瞪了一眼,奈何她的凶狠此时在李宽眼里那是万般风情与温柔,在别人眼里赤裸裸的秀恩爱。

    “爹爹!”

    两人含情脉脉的四目相对,突然被两个儿子的喜悦声惊扰,两人转头便见李熹、李暾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武珝怀孕他们两兄弟可不敢往母亲腿上靠,就算武珝没怀孕,这个时候他们俩更愿意扑向父亲,一人抱着一条腿,微微颤抖的身体,哽咽的声音中还夹杂着啜泣。

    李宽温柔地摸了摸两个儿子小脑袋,很想抱抱两个儿子,可他又不放心挺着孕肚的武珝,最后还是武珝看出他心思,微笑的点头柔声道:“去抱抱他们俩吧!”

    李宽当即抱起两个儿子,李熹、李暾看着父亲平安回来了,心里很高兴,脸上都是笑容,还是感动的哭了鼻子。费廉、廖凡的死,他们俩心里不好过,因为府中上下对他们俩极好,平日里有空都会陪他们俩玩耍。

    费廉、廖凡战死,让李熹、李暾两兄弟担心自己的父亲会不会有危险,哪怕平时不待见的李熹心里莫名的担心。为了不让自己母亲担心,两个孩子将那份担忧深埋心底。

    “好了!”李宽眼中满是柔情,望着血浓于水的儿子笑中带泪,他心里一阵感叹,想起昨晚回来去看熟睡的儿子听到他们俩的梦话,轻轻地擦干儿子的泪水,笑呵呵地说:“爹回来了!咱是男子汉不哭哟!”

    “嗯嗯!”李熹、李暾狠狠地点头,破涕为笑的靠在父亲怀中。

    昨晚李宽回来的消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整个大安宫再次热闹起来,李宽并未出去,一直陪在两个儿子及妻子身边。直到夜幕降临,钱武悄然而至,低声道:“可以了!”

    李宽点点头,又看向武珝,道:“等会我出去一下,晚点回来!”

    武珝没有说什么,她知道李宽肯定有其它事情,叮嘱了两句以后便回房休息了。之前没有好好休息,现在李宽回来了,武珝彻底放心下来调养,反倒是李熹、李暾整天都精力充沛,要不是武珝要求他们去睡,恐怕还要继续玩。

    李宽、钱武两人悄悄地出了大安宫,趁着夜色直接绕开所有巡逻军,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去了苏氏母子三人居住的别院。这座院子位于修德坊西北角,靠近景耀门附近。

    修德坊纵横交错的路较多,钱武领着李宽穿梭在坊间,许久过后抵达别院门口。钱武敲敲门,两人从侧门进入院内。当他们进入院内,李宽发现这处院子僻静了点,不过院内的布局及装饰倒是不差。虽然不像之前苏氏居住的地方,有宫殿等建筑,不过厢房倒也不少,而且府中也有三三两两的下人,估计是钱武安排的。

    现如今苏氏回京的消息并未走漏,所以她不能抛头露面。接着,钱武又唤来一名婢女,吩咐道:“让女主人去一趟偏房中!”

    那名婢女转身离去,李宽看着婢女的步伐稳健,像是会些功夫,略微诧异的看着她的背影。钱武看出李宽猜到了,坦率的说:“这里的人都是从奴隶市场买来的战俘,均是会些本事的人,由他们在至少能保护苏氏母子。”

    “谢谢师傅!”李宽道谢一声,从府中的下人安排来看,李宽觉得之前师傅说得事情十有八九真的不简单,要不然怎么会安排会功夫的人进来,普通的婢女不就够了?

    钱武带着李宽去了偏房等待苏氏到来,两人刚刚坐下不久就听见急匆匆的脚步声,当他们抬头便看见一身素衣的苏氏出现在眼前,李宽连忙起身行礼,道:“大嫂!”

    “殿下!”

    苏氏听闻婢女告知楚王殿下来了,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当她看见李宽的那一刻,强撑的苏氏没人控制住情绪,崩溃的失声痛哭起来,李宽尴尬的不知说什么,钱武默默地退了出去,留他们两人在房中。

    “大嫂,大哥到底怎么回事,还请如实相告!”

    李宽尴尬的站着,直到苏氏平静下来,这才追问李承乾的事情。苏氏乃是前太子妃,修养、见识等均是不差,迅速的调整情绪,而她在李宽面前失声痛哭,确实有些失礼,歉意的说道:“你兄长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他有封信让我亲自交给你,还叮嘱不得被任何人知晓。”

    李宽接过苏氏递过来的信,迫不及待的拆开,迅速的取出信,在微弱的烛火下看了许久,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叹息,时而震惊,时而阴沉,惹得苏氏满腹疑虑:“难道信中说了什么事吗?”

    至于信中内容,李宽并未对苏氏提及,反倒是询问起兄长与其离京前往黔州的事情。苏氏面对李宽肯定和盘托出,当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以后,整个人彻底解放,比之前更加喜悦,而且在黔州之时,李承乾陪伴在他们母子身边许久,完全就像是变了人似的,不再饮酒作乐,除了陪他们还会教导两个儿子功课以及陪着苏氏出去游玩,完全沉浸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这样的日子让苏氏享受其中,然而好景不长就发生变故,苏氏直到现在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

    全本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太子的遗书

    苏氏边说边流泪,李宽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想要安慰两句却又如鲠在喉,没有说出口。直到苏氏说完李承乾最后陪她度过的时光,李宽这才开口:“大哥已经走了,人死不能复生,你若不坚强,那李象、李厥怎么办?”

    苏氏强忍心中悲痛,咬咬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李宽看着苏氏眼眶湿润,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黔州不必去了,你们母子三人就留在京城,至于其它的就不必担心,一切我来安排。”

    “这……绝对不行!”苏氏连忙摇头拒绝留在京城,她已经嫁给李承乾为妻,李承乾被贬为民,流放于黔州,哪她就是有罪之身,万万不可久留京城,李宽的好意心领了。

    “放心,天塌了有我顶着!”李宽不容置疑的口吻让苏氏的心狠狠地颤抖一下,苦笑的点头答应下来,“至于大哥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让他迁回京城祖地安葬,还有两个侄儿的功课我也会安排下去。”

    苏氏脸上的肌肉略微颤抖,要是李承乾能迁回京城安葬,那是最好不过了。现在她的心思扑在两个儿子身上,李象已经十三岁了,李厥也有五岁,所以他们俩的学业的确不能耽误。

    李宽又与苏氏说了几句便起身离开,苏氏回房歇息,李宽看了一眼别院的婢女、家丁等,道:“师傅,这里用不着他们了,全部换成普通人吧!另外,这座宅子就让他们一直住着。”

    钱武明白后面的话中意思,不明白前面那句话,诧异道:“什么?”

    “此事说来话长,待回去以后再说吧!”李宽脸色有些古怪,钱武狐疑地看了一眼没有继续追问原因。接着,两人又迅速的回到大安宫,钱武当即追问缘由。

    “这是大哥留下来的信,看过就明白了!”钱武接过李宽递过来的信,认真的看了一遍以后,他的脸上与当初李宽看到的表情一模一样,惊诧、皱眉等,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怎么想的?”

    李宽摇头苦笑,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回答。

    前太子李承乾留给他的信乃是一封遗书,在李承乾弥留之际亲笔所写,其中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李承乾的托付,最让他们两人难以理解的是李承乾居然在遗书最后让李宽照顾苏氏,不是单独的照顾生活起居,而是让苏氏成为李宽的妾室。

    李宽看到遗书时,整个人都晕了,脑子一片空白,他真的想不通李承乾的脑回路怎么与众不同,居然让他纳前太子妃苏氏为妾室,这事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

    其实,李承乾之所以如此决定,也不过是想让苏氏有个依靠。另外,唐太宗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不也同样娶了自己弟弟的妃子,还生了皇子。当然,这事属于皇室秘闻,就算知道也不会公开讨论。

    遗书中提及到李承乾亡故的原因,他的确是因病而亡,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钱武派人前去接苏氏母子回京,途中遇到的刺客也确实是有人想要毒害李承乾,不过他们晚了一步,李承乾先一步病逝。

    当初李承乾尚在东宫时,距离被贬黔州还有时日,提前携家带口的离京,一来是不愿意李宽等人相送,也不想给他们带来麻烦;二来便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过他从未与人提及过,一直隐瞒病情。

    原本李承乾的病情还没那么严重,要不然李宽为其把脉也不可能没发现。李承乾本欲前往黔州,好好享受人生最后一段时光,陪着苏氏及两个儿子身边,奈何天不遂人意。

    初到黔州,李承乾身体不适激发体内的隐疾,使得他身体渐渐变差,遍寻当地名医都无济于事,最后病死在郁山。李承乾濒死之前,让人传信回京,主要是他知道必有人暗害自己,哪怕他死了,妻儿也会跟着受累,便想着让李宽保护他们母子周全。

    原本李承乾打算让苏氏带着孩子回娘家,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除非事情彻底完结以后否则暂时隐藏起来才是最稳妥的办法。李承乾下葬没多久,苏氏母子三人便从郁山消失无踪。

    “吾弟,兄自知时日无多,念及吾弟之情谊,兄甚是感激,故恳请弟照拂内子三人。若弟愿意,可娶之为妾,李象、李厥均可为嗣,不胜感激。另,兄知弟性也,然天降大任于斯人,非弟汝之能改之,故兄望弟能以大局为重,担当重任,肩负起兄未能完成之大任,开疆扩土保我大唐万世基业,待日后焚香烧纸告知兄,吾泉下有知亦能含笑九泉。”

    回想起来遗书内容,李宽嘴角略微抽了抽,他照顾苏氏母子乃是理所应当之事。即便他不出面,当今皇上也不可能真的冷血的让苏氏母子流落街头,人死为大,李承乾已经不在人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李世民焉能狠下心看着自己亲孙子流落在外?

    李宽深知李世民非冷血无情,尤其是对嫡长子李承乾更是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因此而废朝三日。只不过需要一个台阶,李宽知道时机尚未成熟,待李道宗、李勣等人回京上朝接受封赏时,他再提出来就可以让李世民有个台阶下,苏氏母子顺理成章的留在京城,或是回到苏氏娘家都可以。

    自从太子之位被废,李承乾看开了许多,不再沉迷于酒色,也不再稀里糊涂,仿佛看穿了人世间超凡脱俗。纵然因病而死,也毫无惧色,坦然面对死亡,唯一牵挂的是苏氏母子三人。

    曾经李承乾的确没尽到责任,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尽力去弥补,就算人不在了心仍然惦记着苏氏母子及国事。虽然李承乾的死是个意外,李宽却知道有人想要借他的身份生事,或是说不想李承乾活着,这样的做法让他想到了自己在匈奴河之战时经历的一切,手法何其相似。

    “欠我的我亲自上门讨要,谁也跑不了!”

    李宽冷笑一声,李承乾的遗书钱武看完以后,李宽便将它毁了,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钱武也没阻止,试问这样的遗书要是被人知道了,尤其是怀有身孕的武珝知道以后,会不会心生猜忌?李宽不敢赌,毁了才是最稳妥的处理方式,仿佛他从未见过似的。

    :。:m。x

    全本


………………………………

第六百九十章 娘,爹跟哥哥欺负我!

    李宽回京的消息被全面封锁,除了大安宫内的众人,外人不得而知。

    李道宗、李勣等人尚未回京,李宽也不必急于入宫面圣,怡然自得陪在武珝身边。当武珝小憩时,李宽又会陪着李熹、李暾玩耍,日子过得轻松自在,李宽难得有时间静下心陪家人,至于其它事情全都抛诸脑后。

    “爹,您说娘会生个弟弟还是妹妹呢?”李熹歪着脑袋,斜看着父亲,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脸上写满了喜悦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