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拔灼、颉利苾等人被俘,大战已经落下帷幕。用时七个月时间,战死沙场的数万将士,终于灭了薛延陀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薛延陀国,而这片疆土将属于大唐王朝。

    :。:m。x

    全本


………………………………

第六百八十章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拔灼必杀,谁敢拦我?”

    李宽霸气十足的对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面对强势且霸道的李宽,薛万彻、阿史那杜尔等人退缩了,他们可以据理力争,却不敢与李宽正面交锋,如今李宽今非昔比,一战成名也激发出李宽心中的争夺之心,有些责任无法逃避必须承担起来。

    纵然李道宗是大元帅,李宽为副帅与薛万彻、宋君明等人平级。若是以军心而论,无疑是李宽更胜一筹。自从数次大战,唐军将士亲眼目睹李宽的强大以后,俨然把他当成神的化身。

    只要李宽振臂一呼,整个大军立即听从他的调令,谁敢不敢从?

    此刻大帐之中,众位将军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拔灼、颉利苾等人的处理。面对颉利苾及其他部族首领处决,众人意见一致均选择上报朝廷由皇上定夺;李宽对此没有异议,唯独面对拔灼处理时,李宽终于发声,大多数都觉得拔灼身为薛延陀国多弥可汗,理应交由陛下决定,可李宽不答应了,这才出现尴尬的场面。

    现如今谁敢与李宽正面交锋?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就连自己部下都心向李宽这个副帅,面对这样的情况,众人均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沉默以对,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为何杀他一人?”李道宗倒是不反对李宽的决定,只是好奇饶了颉利苾等人,为何独独拔灼不饶?

    “因为他该死!”李宽低声说道,“颉利苾等人虽有罪,也不是罪魁祸首,要杀就杀犯罪之人。本意是将他们全部杀了,因为他们屡屡进犯我大唐王朝边境,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又造成多少其本国子民伤亡?”

    “若是他们全部死了,虽能震慑住薛延陀,却未能收归人心,也无法让他们真心臣服于我大唐管辖。如今放他们一条生路,说白点了就是给予他们恩惠,让他们忠心为大唐效命,若是再敢反叛必杀无疑!”

    众人大惊失色的看着神色平静的李宽,就连李道宗都心里一惊,他们没想到李宽真的有将他们全部杀了打算,要不是有所顾虑,以及他们另有用处,或许真的可能全部杀了,这让李道宗眉头一皱,心里有些担心李宽杀业太重,着实不妥。

    “至于其他人如何处理,我不过问也不插手,是死是活均有陛下决定!”李宽扫了一眼众人,淡淡地说:“唯独拔灼不行,要是有任何异议不妨提出来,不过就算提出来也没用,因为拔灼我杀定了!”

    李宽不理会众人复杂的神色,说完便拂袖离开,完全不给任何人面子。

    “大帅,真的杀了怕是无法向陛下交代啊!”薛万彻语气中有些气愤,李宽实在是太嚣张了,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让薛万彻如何受得了,没想到李道宗看着薛万彻,淡淡地说:“薛将军要是有异议,不妨跟李副帅说吧!”

    薛万彻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心中更加怨恨李宽,连带着李道宗一起,心里寻思着回京以后必定要参奏李宽不顾圣谕,李道宗袒护李宽,徇私枉法之罪。

    李道宗人老成精,一眼便看破薛万彻心中所想,可他仅仅是笑笑并没有点破。宋君明、薛孤吴、执失思力等人见状,也全都不说话了,反正拔灼是李宽抓回来的,决定权本就在他手中,要是没有生擒,谁又能说什么?

    众人各怀心思的出了大帐,李道宗望着疾驰而去的薛万彻,喃喃自语:“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翌日,太阳高高挂起,炙热的阳光比之中原更加毒辣。凡是参与此次大战的将士,无一例外全部黑了一圈,除了衣服遮挡的地方外,其他部位就像是从非洲来得一样,主要是他们晒太阳的时间太久了。

    李宽负手而立,面朝巍峨的燕然山,背向宽阔的大草原,整个人就像是雕塑一样久久未动。直到大军集结结束,李宽才转身看向大唐将士,就连李道宗这个主帅都成为陪衬,今日的主角只有李宽一人,锋芒毕露的李宽无人能与其争锋。

    “带上来!”李宽厉声喝道,李歙、李珍两人一左一右的将拔灼给押了上来,“跪下!”

    拔灼颤颤惊惊的双膝跪地,面如死灰,空洞的眼神中满是求饶与畏惧,他自知今日必死无疑了。昨夜李宽曾与他私底下见过面,追问匈奴河之战的内情,可是拔灼丝毫不知发生何事,最后李宽只跟他说了一句:“明日便送你上路!”

    拔灼听闻自己明日被斩首,连连跪地求饶仍旧于事无补,李宽没打算放他一条生路。拔灼彻夜未眠,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憔悴,他还不想死,却又不得不迎接他的审判。

    此时不仅大唐军队集结,就连俘虏也全部出现,看着自己曾经仰望的大汗如今跪在李宽面前,就像是一条丧家之犬似的,他们的心情很复杂,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我便用你的血告诉四夷所有人,凡是与我大唐作对的下场!”李宽高亢的声音犹如洪钟一样,惊得拔灼大脑一片空白,“我大唐乃礼仪之邦,愿意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更愿意与各部族百姓和睦相处,我朝非暴虐之朝廷,我朝君主亦非暴君,我朝百姓亦非盗匪。”

    “我朝派兵讨伐薛延陀,实乃被逼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汝身为薛延陀可汗,不思本部族子民生活富裕,屡屡进犯我大唐边境,造成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汝身为薛延陀国之主,若非汝三番五次挑衅我大唐底线,我朝天子又如何下定决心灭了汝之国?”

    “汝为我朝俘虏,汝国亦不复存在,借你的血告诉那些想要挑衅我朝之人,凡是挑衅我朝底线者就得承担起我朝大军铁蹄。犯我中华者,哪怕是天涯海角亦要杀之。”

    “之前汝屡屡率军犯境,我朝均以礼相待,非我朝惧之,实乃不不愿无辜百姓受到战火牵连;两国交锋,战死沙场的将士数以万计,又有多少家庭流离失所?若非汝之当初种下之因,又怎么会得今日之果!”

    “死的人太多了,今日我只杀你。你若不死,必会卷土重来,又有多少百姓无辜受累?”话音刚落,不等拔灼求饶,一刀便砍了下去,顿时拔灼便身首异处,李宽提着刀目不斜视,盯着那些战俘,沉声道:“至于你们的罪则由我朝陛下判罚,是生是死与我无关。若你们生还回到此地,要是日后再敢犯我大唐,或心生反叛,他便是你们下场。”

    那些战俘哪敢反叛,就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了,颤颤惊惊的望着如同杀神似的李宽。李道宗等人不由自主的笑了,因为李宽就像是一座大山永远得压在这些人心中,至少他们的子孙听闻李宽的名号只会闻风而逃,接下来收复这片疆土也极其容易。

    :。:m。x

    全本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偏袒

    拔灼已死,薛延陀国已灭,然大唐王朝的军队并未立即撤离。薛延陀国虽灭,然其国疆土均纳入大唐王朝之中,故而大军必须继续坐镇燕然山牙廷内,确保其它敌国不会趁虚而入。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太极殿正在商议其它大事。突然,一道急促且激动地声音传来:“陛下,征北军有战报传来!”

    “快准!”李世民阴郁的眼神中露出一丝紧张,低沉的脸色浮出激动之色。

    自从征北大军出征以来已过七个月,每次传来的战报都让李世民龙心大悦,哪怕是遇到烦心事也能抛诸脑后,刚才廷议之事便是出征良久,每月军需耗费极大,户部尚书已经上奏从全国各地调运粮草支撑,甚至打算征兵入伍,前往薛延陀的地步。

    “臣征北大元帅麾下参将拜见吾皇陛下!”参将躬身行礼,李世民哪有心情顾及这些繁文缛节,开门见山地说:“前方战况如何?”

    “回陛下,幸不辱命!”参将恭敬地笑道。

    李世民猛地从龙榻上站了起来,惊呼出声:“什么?”

    文武百官等人均是心惊不已,他们刚才还在说这个事,转眼间就突然传来大捷,而且看参将兴高采烈的模样,众人心情有些复杂,不过李勣、程咬金等人倒是笑逐颜开。

    “陛下,镇国大将军、征北副帅于前不久生擒薛延陀国多弥可汗拔灼、颉利苾等人,现如今薛延陀国已经不复存在。”参将提及李宽之名,脸上油然而生出自豪,“此乃大帅奏禀的战报,还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李世民声音都有些颤抖,眼中止不住的狂喜与骄傲,脑中浮现出李宽单枪匹马活捉拔灼的画面,想想都激动人心,心中同样骄傲,五官因笑容而挤在一起,笑得很开心。

    吴公公连忙将战报拿过来递给李世民阅览,李世民也没坐着就这么站着,看着战报上面写明的一切,这份战报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其中记录着稽落山之战、龙城之战等事宜,唯独没有提及匈奴河之战的详细情况,不是李道宗不想写,而是李宽请求之下。

    看着战报上对李宽的军中称谓,李世民笑了;看着他单枪匹马杀入敌营,又让敌军闻风丧胆,他又笑了。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总之他现在心情前所未有的好;当他看见上面战死的将士,李世民笑容消失脸上露出哀伤,为战死的将士哀悼。

    “拔灼、颉利苾等人均被生擒,薛延陀已经被灭了!”李世民掷地有声地宣读战报内容,随即仰天大笑,文武百官这个时候才相信是真的成功了,至于之前商讨的事情已经没必要了,“征北大元帅请奏朝廷接管薛延陀国疆土、百姓,至于如何处理那些战俘等事宜,诸位爱卿如何看待?”

    随着薛延陀被灭,接收其国内一切资源等事宜,以及处理战俘、颉利苾等人同样成为廷议话题。此次朝会首次开了三次,早会群臣商议没有统一意见,接着午朝、晚朝依旧继续讨论。

    众人各抒己见,历经两日依旧没有统一下来。直至第三日,李道宗又派来参将前来传达前方战报抵达京城,而他同样直奔皇宫方向而去。并且,他带来的战报让李世民等人都愣住了。

    因为拔灼被李宽就地处决之事,以及他说过的那些话,让所有人瞪大着眼睛,他们真的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纵然薛延陀国被灭,拔灼曾是可汗身份,朝廷未做决定情况下,直接杀了敌国国君,真不知道说李宽胆色过人,还是故意为之。

    “镇国大将军此举乃是大罪,无朝廷诏令擅自斩杀敌国君主,此乃有违我朝律令。”

    “杨大人所言甚是,臣以为镇国大将军罔顾法纪,无视君令,依法严惩!”

    李宽的行为让那些守着旧制的大臣纷纷谏言其罪,认为李宽胆大包天,枉顾朝廷诏令。现如今薛延陀已经灭了,拔灼曾经是可汗,又是俘虏的情况下,唯有朝廷诏令私自处决是犯罪。

    “殿下为国尽忠,杀了拔灼怎么了?难道拔灼不该杀吗?殿下说得对,拔灼屡屡进犯我大唐边境,造成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依我老程看就连那些为虎作伥的人都一并杀了才好。”

    李勣、程咬金等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随即话题越扯越远,从原本商议接收薛延陀国土事宜愣是变成定李宽罪责,这下使得朝中大臣分成三派,中立、支持、反对。

    “都闭嘴!”李世民见众人吵得不可开交,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那些谏言治李宽罪责的大臣,怒斥道:“杀了拔灼又如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此次灭了薛延陀,其功当列首位。别说杀了拔灼,就算是颉利苾等人都杀了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说的不对吗?”

    众人争执声在李世民大力支持李宽的情况下偃旗息鼓,谁也不敢继续讨论治李宽的罪。另外,那些支持定罪的大臣猛然想起李宽现如今军功赫赫,在军中彻底立足根基,又想到他之前在各部的行事风格,心中有些惧意,生怕李宽回京秋后算账,随即也闭嘴不言。

    “传朕诏令,薛延陀战俘等事宜均有镇国大将军、征北副帅李赟定夺!”李世民语出惊人的下了诏令,接着又任命兵部尚书李勣即可前往漠北传达朝廷诏令,以及安排接收薛延陀事宜。

    随着薛延陀被灭,漠南漠北均由大唐控制,大唐的疆土面积变得更大,身为大唐王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如何不高兴。并且,李勣传达诏令时,其中详细说明薛延陀处理接收事宜安排。

    原薛延陀国消失,设立燕然都护府,治所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