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满是畏惧。
“你们是?”当李宽率领骁骑军前来,看见懂得浑身青紫的薛延陀部的人,有些人身上鲜红的血迹已经凝结成冰晶,抬头扫视了一眼发现只有十四人,其中妇女有六人,余下的便是孩童及少年。
那些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李宽等人苦笑,语言不通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时有一年轻的女子居然懂得大唐官话,说得不是很流利至少能听得懂,经她转述他们都是逃出来的人,从她口中李宽也算是知道了诺真水已经被人提前占领。
虽然李宽心知薛延陀部不可能不行动,只是没想到他们动作如此迅速,李宽知道此事不能耽搁,又吩咐十人骁骑军将士送他们回军营,至于他则是亲率余下的将士前往诺真水,绝不能给对方喘息机会,要不然又是一番血战。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再战诺真水
当李宽率领骁骑军急匆匆赶来,正如那几个逃亡的难民所说,诺真水果真被薛延陀部军队占据。面色骤然变冷,派遣探子打探情况,那人去了大约一个时辰返回。
“将军,据末将观察敌方兵力在数千人,均是骑兵!”李宽低头深思,这些人应该就是薛延陀部骑兵,不过只有数千人倒是让李宽有些意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据末将推算,敌军应该是刚刚抵达不久,未做任何整顿便急匆匆的搜刮,眼下正在忙于军需安排。”
李宽点头,又看向另外几人,“你们探查的结果?”
“末将探查上游并无任何敌军踪迹!”随着其中一人开口,其他两人同样点头附和,经过四人初步探查,李宽知道这支数千骑兵必定是长途跋涉匆匆抵达,这是他们出击的好机会。
若是从燕然山出发至诺真水,沿途道路崎岖且有风雪阻挡,就连他们都是在雪停以后才出来探查情况,而且李宽断定这些人肯定是在得知己方军队有异动才贸然前来,能迅速前来必定是冒着风雪而来,绝对人困马乏,又加上刚才在附近搜刮之物。
李宽没有派人回去请示大元帅,当即拍板决定:“传我军令,立即攻打敌军。费廉、廖凡你们两人各自率领七百人从左右两侧杀至,我亲率余下兵力从正面进攻,待冲散敌军阵营,你们再出手,切记不可漏掉一人。咱们今天就给他们来个左右夹攻,让他们有来无回,退我可退!”
“诺!”费廉、廖凡两人领命,各自率领七百余人先行离去,从左右两侧夹击敌军。
与此同时,薛延陀部骑兵将领正在牙帐内唉声叹气,满面愁容。原本一万骑兵有过半死在半路,余下的骑兵兵力根本不足以滋扰唐军队伍,要是唐军主力军一拥而上,他们插翅难逃。
现在他们驻扎的地方便是那片河州之上,以方向而论他们背靠湖水,所以不用担心敌军从后方突袭,唯一需要防备的便是左侧与正面,而右侧是他们逃回路线。
此时他无暇整顿大军,筋疲力尽的他们早就丧失意志,就连他这个将军都心力交瘁,眼下是补充体力及取暖。就在他思索如何应对之时,牙帐外传来凄惨的惨叫声。
“难道是敌袭?”
他心中大骇,匆匆忙忙拿起兵器冲出牙帐正好看见从正面杀来的唐军,李宽握着鸣鸿刀犹如死神似的,残忍的屠杀己方将士,众将士刚刚抵达诺真水还未做休整就遭遇敌袭,早就吓破了胆,根本不是气势如虹的唐军对手。
廖凡率领七百人从左侧杀出,与李宽汇合一处,横中直撞,闯入敌军牙帐内,不论遇到任何人,举起手中兵器就杀,没有丝毫犹豫。转眼间,唐军已经杀至他的牙帐外,吓破胆的他无心恋战,二话不说便骑着马从右侧逃了,其他将士见将军都跑了,哪敢反抗纷纷丢盔弃甲的从右侧逃跑。
费廉率领七百人不说全都是神箭手,大部分都是例无虚发,没有丝毫犹豫拉弓射箭无情的收割逃走士兵性命,不是从背后放冷箭,而是正面挡住去路射杀敌人。
顿时,那些逃窜的突厥骑兵面如死灰,第一批逃走的人全部被射死,第二批也死了七成,存活下来的人纷纷弃械投降不敢再战,失去斗志的骑兵就算遇到平民百姓也只能束手投降。
因为他们想活下来,面对死亡威胁哪敢反抗!
李宽、廖凡两人合力攻击之下,敌方四千骑兵将士居然被杀了一半,伤了一千多人,就连敌方将领也被射杀而死,失去将领的他们早就不想反抗了,直接投降没有任何犹豫。
原本李宽以为此次突袭应该会遭遇顽强的抵抗,最后他发现自己错了,这些骑兵早就失去斗志,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任由他们斩杀,生死全都由他们掌控,这是李宽始料未及的事情。
“你们将军呢?”李宽扫视一眼,终于有那么几人会官话的人,那人颤颤惊惊的指着中箭而亡倒地不起的人,说:“他便是!”
李宽也愣住了,没想到这次收获如此大,这个时候他们哪敢有丝毫隐瞒,有问必答。李宽也从他们口中知道为何此次胜的如此轻松,完全是意料之外,经过长途跋涉死了一半以上的兵力,早就身心俱疲的他们,面对横冲直撞的唐军早就不想打了。
他们刚从附近部族中搜刮来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遇到这次突袭,试问谁还有心情去反抗?这个时候别说什么忠心为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忠心早就被他们抛诸脑后,更别谈什么浴血奋战。
经过询问李宽也知晓薛延陀部早就防范,而他询问沿途是否其他敌军时,众人也不知道,不过此次骑兵死了那么多,李宽不仅有些唏嘘。若是他们均在的话,此次突袭不仅不会成功,还会死伤无数,甚至有可能自己都得栽跟头。
“求将军绕我等一命,我等愿意归顺大唐!”随着一人跪在冰冷潮湿的积雪上,其他人也纷纷跪地求饶,刺骨的寒意从膝盖传遍至全身,浑身颤抖不已,比寒冷更害怕的是死亡。
“将你们知道的一切说出来便饶了你们!”
李宽大喝一声,冰冷的目光扫视跪在地上的敌军将士,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眼前这些将士罪不至死,可他不是圣人,两军交锋互有死伤在所难免,如今本就大战在即,这些俘虏没有价值不介意全部杀了,而且留下俘虏他们安置也是个问题,不可能在己方阵营中留有不稳定因素,这次战争事关重大决不能有任何纰漏。
他们看着李宽脸上的杀意,没有任何犹豫,争先恐后的拼命求饶,李宽直接审问有关于牙廷的情报以及此次他们途径的路线,经过整整两个时辰终于整顿好。
与此同时,李道宗也接到李宽传出去的捷报,立即率领大军前来。兵贵神速,这个时候不能丝毫犹豫。当李宽从俘虏口中知道的情况呈报给李道宗时,他也十分吃惊。虽说这些人级别不够,知道的情况不多,不过本国的地形、兵力等情况还是十分清楚,这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情报之一。
全本
………………………………
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白道,入青山
通过俘虏得来的情报有限,并非一无所获:首先他们知晓从燕然山往返与诺真水的路线及必经之路,包括沿途中的地形;其次,薛延陀部正遭受风雪自然灾害,漠北更是重灾区,冻死牲畜不计其数,眼下粮草短缺;然后,薛延陀部兵力在三十余万,经过风雪灾害能征战沙场的不过二十余万,至于步兵、骑兵、重骑兵等不知;最后,薛延陀部多弥可汗拔灼生性多疑,与其它部族首领关系较差,而大度设曳莽更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据斥候来报,此地正如你之前所言那样,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驻扎地!”李道宗率领主力军抵达河州,立即派遣斥候方圆百里四处探查地形,务必摸清楚诺真水附近情况,另外安营扎寨。
至于军需粮草单独存放至营帐,避免粮草被敌军知晓,李道宗故布疑阵,没有派遣重兵把守,如同寻常营帐一样,不过安放在众将士营帐中间,目的是真有情况可以随时支援。
在粮仓中存放的不仅是军需粮草,还有取暖之物及衣物等,十三万大军每日耗费财物就不是小数目。既然打持久战,拼的就是双方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三者缺一不可。
此次征北之行已过一个月,眼下才抵达诺真水,距离燕然山还有上百公里路程,又有风雪阻挠,每一次休整就是耗费钱财。同时,还得考虑大军能否适应如此恶劣天气,以及牲畜大规模冻死而引发的瘟疫等情况,这让身为大元帅的李道宗满脸愁容。
“半个月!”
李道宗深思熟虑后决定在诺真水休整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再继续向北攻打,这个时间亦是最大范围内。每一次战争发生,几乎都是巨额消费,要是再拖李道宗无法向朝廷交代。
“李副帅,半个月内大军操练等相关事宜你来负责!”
李宽躬身领命,这是帅令不得不听从,李宽也深知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适应这样恶劣天气,要是等春暖花开,温度逐渐上升以后再交战,死伤人数将会增多,而且薛延陀部本就以骑兵著称,在他们地盘上比拼骑兵毫无胜算,唯一的方法就是趁他病要他命。
十三万大军真正作战的主力军只有十万余人,至少两万人镇守大本营,余下的一万护送军需粮草运送,所以李宽责无旁贷,身为副帅统帅大军作战是他本分。
半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转眼间便过去了!
唐军在大本营中每日适应训练,大部分人都坚持下来,少部分人无法适应。毕竟一千米海拔上训练绝对不是轻松的事情,直到众将士逐渐适应,李道宗当即决定大军继续北上,至于沿途的薛延陀部族百姓等全都成为俘虏,而他们全部被送至漠南北庭交由突厥可汗看管。
与此同时,多弥可汗拔灼得知派出去的一万骑兵在诺真水被击败,原本不以为然的拔灼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本想借此机会除掉自己眼中钉,眼下不得不放下私人恩怨,整顿兵马。
经过半个月时间,燕然山的天气虽冷,可他们早已习惯,只要不是雨雪等天气,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如今唐军来犯,拔灼传达可汗令,命令周围部族立即献上粮食。
谁敢不从者直接被屠杀殆尽,拔灼的狠辣让薛延陀部族其他人敢怒不敢言,整顿大军立即派兵增援。
李宽既是征北副帅,又是先锋元帅。此次,李宽亲率骑兵一千,步兵八千,重骑兵一千,弓箭手一千挥师北上抵达至阴山山脉中段白道城地段,再向前便是大青山。
若是一路向北而行,很显然会中敌军埋伏,故而李宽拉长战线,从四周发动战争,率先攻打薛延陀部军驻扎地。第一站便是白道城,白道城亦是进入青山的通道。
白道城位于山谷口,而此地的行宫则是前朝修建。如今更是被鸠占鹊巢,李宽决定收回白道城。
“副帅,此地就一个入口,要想攻打白道城就必须得入谷才行!”斥候探查回报,“此谷口有敌军重兵把守,易守难攻。若是强行攻打,以目前兵力有些难度。”
“难也要打!”李宽沉声道,“此山谷非必经之路,而且我军真的进入山谷中就如同瓮中捉鳖,插翅难飞。因而,正面迎战是不可能的,而他们占据地理优势,我军贸然冲进去非死即伤。”
李宽对于此地地形不是很熟悉,却也大致看清楚了基本情况。白道城绝对是重要战略高地,不用猜也知道薛延陀部军必会把守,而且斥候来报从燕然山已有援兵抵达,具体兵力几何尚且未知。
“你们各率领一千人从山谷两侧上去!”李宽观察许久以后,决定冒险一次,将一万余兵力一分为三,他率领大军从正面吸引敌方注意,费廉、廖凡两人则率领其他人从两侧上去,以烟火为讯。
定下计策以后,李宽从军中挑选出身手敏捷的将士随他们两人连夜出发。此时海拔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要想拿下白道城就必须从山谷口两侧偷袭,以此为契机让大军安全通过山谷,直接抵达白道城下。
费廉、廖凡两人各自率领一千人连夜出发,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个不小的挑战。虽说已经进入二月份,气温有所回升,而他们登山潜入就必须脱下厚厚的冬衣,轻装上阵。
李宽彻夜未眠,率领大军与敌军对峙在山谷口,不论敌军如何嚣张他始终不予理会,心中一直在等待机会。直到天蒙蒙亮时,一道绚丽多彩的烟火亮起,李宽大喜过完,大喝一声:“杀!”
余下的大军犹如潮水一样的朝着山谷涌来,镇守山谷口的敌军看见这阵仗连忙反击,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