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占据的便是地理优势,至于人和那根本就是扯淡,不论是大军上下一心,还是兵力来说薛延陀部都占不了便宜。

    “话虽如此,不过咱们御寒之物必须得准备充足啊!”李宽出言提醒,李道宗同样点头赞成,他们在关中地区都有些冷,更别说更远的北方,绝对无法想象的寒冷。

    燕然山处于今天蒙古国中部,亦是薛延陀部牙廷地,背靠燕然山抵御漫长的寒冬,寒冬时间较长,每年有四个月时间都处于零下,最寒冷的莫过于十二月、一月、二月,最高气温也都是在零下十度,最冷达至零下三十度。

    每年冬季来临,对于薛延陀部而言绝对是一场天灾,冻死的牲畜数十万计,有些贫苦百姓难以挨过漫长的寒冬,冻死的数以千人。此时是正月,也是漫长冬季的中间。

    于是,两人亲自前往察看军需装备,尤其是抵御寒冬的冬衣、冬裤、冬靴等必不可少。李歙、李珍、程处亮、郑玄果等人也不敢马虎,每一件都必须查清楚,他们办事李宽倒是信得过。

    天寒地冻的天气,没有足够的冬衣御寒,别说打仗就连走路都难。接下来的大军休整时间,便是检查一切军需装备,为了耽误行军以及保证士兵战斗力,李道宗与护送军需粮草随军一起出征,要是先行必会遭受重创,李道宗不敢赌,每一步都要算计好才会行动,现在他们的方针就是一路向北。


………………………………

第六百五十六章 行军受阻

    三日,大军整顿完毕,李道宗、李宽等人亲率大军挥师北上。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部大军挥师南下攻打突厥,逼得突厥可汗派使臣向大唐求援。正是贞观十五年的那一次交战,诺真水之前的地形等全部熟悉,十余万大军整整齐齐挥师北上,此消息迅速传至薛延陀部。

    “据边界探子来报,大唐军正朝我牙廷攻来!”

    当探子裹着厚厚的裘衣,急慌慌的抵达牙廷向沙多弥可汗禀报,而沙多弥可汗拔灼正与颉利苾可汗等突厥贵族把酒言欢,而牙帐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牙帐打开一阵寒风吹来,沙多弥可汗顿时面色阴沉,犹如一条毒蛇的眼神望着那人,后者冷汗直流,低着头不敢多言。

    沙多弥可汗拔灼生性多疑,自夷男可汗死后拔灼从不用原来旧臣,全都重用自己的亲信旧部,迫使突厥贵族纷纷不服,拔灼冷血无情,对于那些不服之人一律杀之,杀得人人胆寒不得不屈服。

    正因如此,拔灼的性子多疑且冷酷,那些突厥贵族是敢怒不敢言,担心一个不慎就要被杀的下场。自从夷男可汗死后,拔灼身为嫡系继承汗位,而他的另一个庶出兄弟大度设曳莽则成为其它部落首领,不论拔灼如何传诏,始终不愿进牙廷。

    当初两人争夺汗位时,就已经撕破脸皮,以拔灼睚眦必报的性子,大度设岂敢入牙廷,要是真来了就是羊入虎口,无法回头。并且,今日设宴招待颉利苾可汗等人,也是一场鸿门宴。

    拔灼刚愎自用,他不想薛延陀部还有另外一个人被称为可汗,哪怕这人是他部族首领也不允许。正在筹划杀了对方时,这个将士闯入其中,破坏他的大计,要不是他刚才说的话,拔灼绝对杀之而后快。

    颉利苾可汗闻言皱眉,“唐军挥师北上?此事是真是假?”

    “回可汗,此事千真万确!”那人颤颤惊惊的回答,“据前方探子回报,大唐军队已经从漠南向北而来,穿过戈壁沙漠,越过阴山。以唐军行程怕是抵达阴山北面,进入我薛延陀疆土!”

    拔灼目空一切,冷笑道:“纵使唐军越过阴山又如何?现如今我薛延陀国境内大雪纷飞,以大军兵力一日能行几何?此时怕是早已冻死在路上不计其数,如今大唐皇帝不顾盟约擅自派遣大军入我国,那就休怪我让他们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颉利苾连忙说道:“大汗切莫小觑唐军!”

    “唐军又如何?”拔灼不以为然的讥笑道,“纵然是他李世民亲临我又有何惧?在我国境内,唐军还敢张狂,那不是找死做什么?传我军令,立即派遣一万大军南下抵御唐军。”

    “一万大军?”颉利苾愣住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区区一万大军就能抵挡唐军十余万大军,要是薛延陀部大军真有如此战斗力,怎么可能居于燕然山,早就挥师南下离开这苦寒之地。

    “此时天气寒冷,漫天飞雪,别说打仗就是走走都难以前行!”拔灼当然不会天真以为就凭一万大军就能战胜,而是选择智取,不是力敌,“凡是遇见唐军,无法力敌则滋扰,给予他们一次重击,另外唐军深入我国腹地,不知其地形,你等尽可自行拿主意伺机而动。”

    颉利苾点头赞同,真的要交战也不可能在大雪纷飞时交手,不论是谁都无法与大自然抗衡,天气寒冷之下就连握住兵器的手都会冻僵,而战马也无法承受寒冷,冻死的也不少,如此恶劣环境下如何能打仗?

    “唐军来犯之事立即传达至大度设,立即传令命其率领部族前来牙廷支援。若不驰援则与整个部族为敌,那他便是我国千古罪人!”拔灼阴冷的笑容让颉利苾不寒而栗,他始终没有放弃杀了大度设想法,拔灼心中更是兴奋,“没想到上苍眷顾,这次看你还有何借口避而不见!”

    拔灼想杀了大度设的想法,世人皆知,在争夺汗位时大度设落败,拔灼登上大汉之位。两人虽是兄弟,却非一母同胞,在拔灼眼中大度设始终是个隐患,必须除掉才能高枕无忧,哪怕唐军来犯拔灼也不认为自己会败,相反趁此机会杀了大度设才好。

    与此同时,唐军从雁门关出关向北,穿过戈壁,越过阴山,终于抵达阴山北面,望着眼前白皑皑的积雪,阴沉的天空飘落着杂乱的雪花,李道宗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就地驻扎在阴山以北休整。

    李道宗、李宽等人虽说心有算计必定有雪,没想到亲眼见到完全是雪国一样,恶劣的天气下根本无法行军,要是遭遇敌袭,浑身僵硬的将士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即便是马匹都忍受不了如此寒冷,纷纷躁动不安,大口喘息的气息清晰可见,他们不得不增添衣物抵御寒冷,就连战马都披上一层厚厚的衣服保暖。若是继续向北前行,就会抵达至诺真水一带,而四周并无隐蔽地方,完全是暴露人前,这样的天气保不准他们会遭受敌袭,之前跨过阴山山脉就与薛延陀部军交战。

    虽说小规模的战斗是胜了,可那是出其不意之下偷袭成功,要是真的硬碰硬绝对是一场硬仗。于是,李道宗迫不得已之下只得下令休整,走出营帐外看着白茫茫的积雪,李道宗眉头紧锁,李宽也走了出来,沉声道:“大帅,这样的天气怕是耽搁行军了!”

    “等积雪融化了再走吧!”李道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李宽摇摇头道:“等雪融化了,怕是我们便要失去先机了!再说此地如此寒冷,积雪融化温度必然降低,待地面结冰就更加难以行走,所以得寻找一处适合之地成为我军进攻薛延陀部大本营。”

    “何地?”李道宗问。

    “诺真水!”李宽亲生经历过那一战,也熟知诺真水的地理优势,不过雪下的确实不是时候,他们从出关已经过去了二十天,如今临近正月底,眼看就要进入二月了居然还在下雪,这是李宽始料未及的事情,这让李宽摇头苦笑。

    全本


………………………………

第六百五十七章 事不容缓

    “说说看!”李道宗沉吟片刻,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宽,等待他的回答。

    身为征北大元帅,李道宗才是此次征讨薛延陀部最高长官,可他不认为李宽信口雌黄,或是随意说出的话。对于诺真水的情况,李道宗从地形图上窥见一二。

    具体如何,唯有李宽清楚。

    “贞观十五年那次大战便是在诺真水!”李宽如实说出想法,“诺真水乃是一处战略高地,退可守,进可攻。若是我军在诺真水设下营帐,以此为据点在挥师北上必能一举破之。”

    李宽曾参与诺真水战役,说明原因以后,又将诺真水的地理优势及情况一一说明。诺真水乃是古称,今称艾不盖河,是内蒙古达茂草原的内流河,自西向东流又在此地折返向北流,最终归入腾格尔诺尔,形成面积约有二十余平方千米,且水深在一米二左右的湖泊。

    李宽提议的驻扎地便是在诺真水流域形成的河州,以流域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而言,这片河州占地仅有三四平方公里,远不及十分之一。但是,这片河州才是最佳驻扎地。

    当初大度设正是占据此地,摆开阵势与唐军对峙而不落下风,后来均因大意且考虑不周而落败,却不能忽视此地的战略位置。诺真水的上游区域则是山地地形,河水阻断而形成宽约两公里的河谷,要想从上游攻打难上加上;中游则是丘陵与石山交错地带,同样有宽约四百米的河谷;至于下游则是一片戈壁沙漠。

    可以说诺真水既是天然屏障,又是最佳战略位置,要想攻打薛延陀必须徐徐图之。现在唐军驻扎在阴山北面,遭遇雨雪天气,难以前行必须首先选择好驻扎地。

    “若是遭遇雨水等恶劣天气,此河州怕是被淹没啊!”李道宗听闻李宽介绍,也觉得那片绿洲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抬头看向阴沉的天空,也不知这雪什么时候能停,会不会在雪停了以后会有雨水,这也是李道宗最为担心的。

    毕竟河州是河流历经长时间冲刷而成的暂时之地,绝非天然之地。李道宗虽是北方人,可他也经历过雨水带来的洪灾,绝对是无法想象的恐怖,而他也不知此河州能否经得起暴涨的河水冲刷,甚至会被淹没。

    “大帅不必担心,我敢断言此河州绝不会有事!”李宽肯定的回答,自信满满的笑容让李道宗有些诧异,李宽之所以坚信不疑均以为此地雨水再多能有江南水乡的雨水多吗?

    河州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算是被淹没也会存在,除非是遭遇特别的气候才会发生这样情况。至于未来此河州是否还存在,李宽无法确定,唯一确定的是这次绝对不会有事。

    距离上次大战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只要这次前去探查依旧存在,那就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既如此那便依你之计行事!”李道宗选择相信李宽的决策,不遗余力的支持,李宽愣了片刻,随即微笑的点点头。在两人商议之下,决定诺真水便是攻打薛延陀部驻扎地。

    此时天气不宜出兵,一切静待雪停才行!另一方面,薛延陀部一万大军从燕然山疾驰而行,整整一万骑兵一直南下。

    燕然山大雪纷飞,越是往南走,雨雪越小。原本拔灼打算派遣步兵前往,可是长途跋涉以步兵脚程,别说一日数里,怕是走上两三里都快被冻僵,不得已只得派遣骑兵以最快速度冒着风雪南下狙击唐军。

    可惜他们还是小觑了大自然的厉害,大雪纷飞,寒风肆掠,一万骑兵的战马冻死在半路的有一半,而原本一万兵力也因天气寒冷而冻伤冻死的六千人,余下的四千人好不容易抵达诺真水,迫不及待的建立牙帐。

    来去匆匆的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次出行居然损失一半以上兵力,领头的将领心中苦涩,如今他们来到诺真水附近驻扎,可是没有取暖之物,而且军需之物根本无法补充,不得已之下他只得下令前去附近部族搜刮粮食及取暖之物。

    为了度过寒冬平民百姓家都会备足过冬之物,而且此地距离漠南较近,基本上没有贵族愿意待在此地附近,几乎都是平民百姓甚至奴隶等,他们拿出自己的食物或取暖之物,那就相当于自己的性命不保,生与死面前他们不得不反抗。

    无奈之下,将领只得下令强取豪夺,散落的部族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而南逃之人顾不得其它,拼命地跑走,冻死在路上的不计其数。对于他们的生死,身为突厥将士的他们根本不在乎,在他们眼中平民百姓就跟奴隶没什么区别,至于奴隶就像是牲畜似的。

    “将军,前方好像有人!”

    费廉率领一支骑兵打探情况,此时的天气好转,至少不在下雪,不过还是寒冷的让人瑟瑟发抖,费廉、廖凡两人便随李宽率领骁骑营两千将士出来打探情况,恰好费廉作为先锋营发现前方情况不对劲。

    “去看看!”

    李宽一声令下,众将士立即策马奔腾赶了过来,黑压压的铁骑惊得那些仓皇逃窜的人瑟瑟发抖,存活下来的人以为追捕自己的人,苍白的脸上露出惊恐神情,眼中满是畏惧。

    “你们是?”当李宽率领骁骑军前来,看见懂得浑身青紫的薛延陀部的人,有些人身上鲜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