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臼稻荨

    “郑大人,此事烦请多多留意!”李宽同样小声回答,郑夕川点头答应下来,正如李宽猜测的那样,他也是听下面的人说的,毕竟内侍省并不是他一人管辖,有些事情也是鞭长莫及,唯一能做的是弄清楚有些小人的打算,在宫外郑夕川无能为力,要是在宫中发生的事情他还是有办法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当郑夕川平步青云之时,他就已经成为李宽这方的人,身上烙印着楚王的印记。在内侍省官员之中,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有些人隐藏的很好,一直未曾暴露,那些暴露的郑夕川都知道。

    幸运的是郑夕川在内谒局有些日子,李宽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滔天之人,使得他的话语权极大,也偶尔听说一些事情。比如此次李宽带兵出征,他就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甚至有人暗中下手。

    郑夕川没有多做停留便离开了,如今已经是正月初二距离出征之日仅有两天时间,李宽思索再三决定入宫一趟。郑夕川所言之事,李宽也不得不小心提防,要是没有足够的军需粮草等物,这场仗打下来绝对是惨胜。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黄泉路

    自古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

    李宽深知粮草对于两军交锋的重要性,要是粮草护送出现问题,别说惨胜要想不败都难。李宽不敢用全军将士性命以及前程去赌,必须牢牢占据主动,如今知晓江夏王李道宗是此次征北大元帅,不论怎么说都需要与他商量。

    距离出征尚有两天时间,李宽也不急于一时,必须有完整对策再进宫,磨刀不误砍柴工。于是,李宽设宴款待众人,大过年的总不能赶他们走,这事他做不出来。

    郑夕川提醒的话,李宽并未与众人说,一如往常的吃喝。直至亥时方才散去,郑夕川传诏的事情,李宽也没隐瞒一一与武珝等人说了,武珝听闻再过两日李宽便要出征,心里一惊,焦虑的眼神,满面愁容,轻咬嘴唇好不容易控制自己情绪。

    李宽寻个借口支开武珝先行休息,余下的只有王槐、张冲等人,这是他真正的心腹之人。接着,李宽将郑夕川的提醒与他们说了一遍。顿时,王槐等人均是眉头紧锁,全都保持沉默。

    此事说大就是自毁根基,说小就是为了争夺位不择手段!

    “公子,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王槐突然抬头看向李宽,李宽沉默片刻,道:“费廉他们四人以及善道与我出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我打算与王叔先行商量,从他们五人分出两人再加上处亮、遗直等人一同先行护送粮草,至于兵部、吏部之中有没有他们的人,这个暂且不谈,不过英国公倒是可以相信。”

    王槐点头,道:“此法可行!”

    “此次护送粮草我也随他们一起吧!”钱武主动请缨,李宽坚定地否决:“师傅,您就在府中,外面的事情由我们几个就够了。至于你们几个到时候另有安排,待我离京之前会与你们单独说!”

    张冲、李达勒等四人点头答应下来。

    钱武见李宽等人都不赞成自己前往,心中一阵气恼,可他也无能为力。若是十年前,钱武一起李宽自然不会反对,眼下他的身体李宽还是很清楚的,钱武已经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奋不顾身,而且李宽离京以后,有些事情的确需要他们三人镇守。

    “你们有什么事呢?”

    廖凡悄悄地询问张冲等人,其他人也都看向他们四人,之前费廉、李珍四人跟随李宽练兵,等他们回府以后,张冲等人也回来了,直觉告诉他们张冲等四人肯定有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论他们怎么试探,四人三缄其口,始终避而不谈。

    “废什么话,都回去歇息!”钱武吼了一句,大小廖凡等人的好奇,而李宽早已起身离开前往江夏王府。

    虽说大年初二,依旧灯火通明,大街小巷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李宽避开所有人的耳目悄无声息的前往江夏王府。当他出现在李道宗面前时,李道宗十分惊讶,又见李宽凝重的脸色,李道宗带着他前往书房中商议。

    于是,两人商议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李道宗支持李宽的想法,两人决定明日便入宫面圣。他们是正月初五从京城出发,可是护送粮草必须先行出发,而且筹集粮草之事必须在朔州才行,所以摸清楚情况也十分重要。

    李宽从江夏王府出来回到大安宫时,已经深更半夜,然而屋内的烛火依旧亮着,李宽心里一怔。他知道武珝依旧在等着自己没有睡,李宽推门而入,听见外面的脚步声武珝猛地起身,看见李宽进来连忙从床上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扑向李宽。

    李宽愣了半晌,紧紧地抱住武珝,轻轻地拍拍她的后背。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意相通。当天晚上,武珝又再次主动爬了上来,李宽当然乐不思蜀,直到武珝筋疲力尽,然而天已经蒙蒙亮了。

    李宽温柔地搂着累趴的武珝,不发一言的起来,随即入宫面圣。与此同时,不仅李道宗来了,就连李勣也匆匆忙忙的赶来!

    三人均是沉默不语地进宫面圣,当李世民得知三人一同入宫,心中疑惑:“他们怎么一起来了?”

    纵然如此,李世民依旧接见三人,李宽开门见山的询问护送粮草的将领是谁?李世民当即说出名字,李宽还没开口,李勣便出言反对,李道宗也是点头附和。

    初时李世民不知道三人来意,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李世民也知道了。于是,三人共同谏言更换护送粮草的将领,李世民也反对便同意了。并且,三人在皇宫整整待了两个时辰才出宫,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当天晚上,程处亮、李景仁、李震等人均接到诏令,立即动身前往朔州,准备筹集粮草事宜,就连李珍、李歙两人也一同离去。经过重新调整,李宽相信粮草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初四,休假的文武大臣纷纷入朝参加朝会,李宽同样前来。朝会期间,长孙话给堵死:“朕已经安排妥当,诸位爱卿不必多言!”

    众人全都愣住了,他们没有第一时间知晓护送将领是何人,这件事已经不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人纷纷谏言护送粮草的将领人选,却被李世民一句同寻常了,甚至透露着一丝诡异。

    李宽、李道宗散朝以后便回府准备明日出征之事,另外骁骑军两千将士也同样准备。因为诏书也同时下达至骁骑军,也就是说李道宗、李宽离京带领的将领除了秦善道、费廉、廖凡三人外,唯一依仗的就是这两千骁骑军将士。

    与此同时,在一处别院之中,一对主仆秘密商议着大事。

    “看样子他应该知道我们会在粮草上动手脚!”

    “现在此事怕是难以完成,主人接下来该怎么做?”

    “既然他想玩,那咱们就陪他玩玩!真以为能平安归来吗?……此去必死无疑,要他命的人可仅仅是我们,还有其他人也会出手。若是行事遇到志同道合之人,直接与他们联手,我要让他永远留在薛延陀部,永远别再回来!”

    “是否起用安插在军中的人?”

    “善,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诺!”

    奴才悄无声息的离开,仿佛他从未出现过似的,而在他面前摊开一张上好的宣纸,一个大大的君字出现在眼前,当他写完最后一笔,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渐渐地笑容愈发冰冷,狞笑:“真以为你做的一切,我不知情吗?……你以为掌握全局,殊不知我才是那个运筹帷幄之人,为了这出戏我可是煞费苦心,没想到你自己倒是主动进入,谁让你挡我的路!……我的好二哥,为了送你上路,我特意准备了一份大礼,或许其他人也会,就算你死了,黄泉路上也不会一个人,还有人等你一起,你不会寂寞的!……”

    :。:m。x

    全本


………………………………

第六百五十五章 战前分析

    正月初五寅时,李宽猛地睁开眼睛,撇过看着熟睡中的武珝,深情的眼神中满是不舍,今日便是出征之日。此次前往薛延陀部,长途漫漫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一声轻叹,李宽蹑手蹑脚的起床,温柔乡是英雄冢,心中满是不舍得李宽本欲亲一下武珝脸颊,又担心惊醒好不容易睡着的武珝,小心翼翼的下床穿衣,又缓缓的开门出去。

    微弱的光从门缝中穿过,李宽回身看了一眼床上的武珝,随着光芒一点点的消失。殊不知,光芒消失的刹那,熟睡中的武珝睁开眼睛,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决堤而出,死死地用被子捂住自己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她心中又何尝舍得李宽离开,身体在被子中不断地抽搐。

    每次李宽离开时,武珝心忧他的安危,可她知道对方的路不能因为自己而阻挡,默默的哭泣中夹杂着武珝的祝福:“老公,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跟儿子会等你的……”

    王槐等人亲自送李宽出府,费廉、廖凡被再三叮嘱定要保护好李宽安全,两人拍着胸脯保证哪怕自己身死也要保护李宽。紧接着,李宽带着费廉、廖凡扬长而去,没有多余的话留下,待他凯旋而归时再说亦是一样。

    “你们几个各自忙去吧!”当李宽身影彻底消失以后,钱武转头看向张冲、李达勒四人,默不作声的点头,随即四人也消失无踪,昨夜李宽已经吩咐他们四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李宽率领费廉、廖凡两人与李道宗在玄武门汇合,李世民亲自相送他们离京。两千骁骑军在李宽带领下,从玄武门出发直接前往朔州,众人均是骑马奔驰,速度极快。

    此次出征兵贵神速,李宽命众人轻装出发,经过三日路程便抵达朔州,李道宗、李宽两人在雁门关处整顿兵马,又从薛万彻等人处了解薛延陀部情况,原地休整三日兵发薛延陀部。

    既然大唐皇上李世民有意攻打薛延陀部,肯定做好充足准备,首先是对薛延陀部当地地形勘察。此事交由突厥可汗暗中查探,突厥最强盛之时对薛延陀部的地形也多少了解,所以对他而言是分内之事。

    李道宗、李宽根据地形图不断的分析此次出征路线,朔州乃是关中地区,再向北则是河套平原及西突厥的北庭牙帐,在北上便是薛延陀部疆域。由于薛延陀部属于游牧民族,疆域虽大并非每个地方都有军队镇守,加之上次攻打突厥落败使得临近北庭牙帐疆域数个城均划分至北庭。

    战败被迫退至漠北,而漠北指的是瀚海沙漠群,也就是今天蒙古高原,南边则是戈壁为界,亦是天然屏障。薛延陀主要活动区域,图勒河、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以及贝加尔湖。

    历史上多称呼漠北为大漠,又称极北,是贫瘠苦寒之地,每年冬季天气寒冷冻死冻伤者数不胜数。正是难以抵御的寒冷,迫使每逢冬季整个薛延陀会向南迁移,或是寻找肥沃之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通过地形图看出薛延陀部境内地形复杂,河流、山脉、戈壁、沼泽、沙漠等。

    李道宗看过以后,眉头紧锁,薛延陀部就像是难啃的骨头,食不知味,弃之可惜。首先十余万大军挥师北上,又有薛万彻等人率领大军协助,可以说这十三万大军完全就是先锋部队,而他们主要任务是摸清楚路线以及逼迫薛延陀部退至漠北贫瘠地带。

    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作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步都必须稳扎稳打,要不然前功尽弃。与此同时,薛延陀部大军占据先天地理优势,就算大唐军所向睥睨也不得不慎重。

    打持久战最耗时耗力,也极其耗费物力,通过地形图分析得出此时不宜攻打漠北,主要是漫长的冬季依旧存在,李道宗身为主帅不得不慎重,李宽听着李道宗分析之言,深感钦佩,仅仅是从地形图就看出这么多,甚至还想到后面之事。

    “功成名就的名将,真的没有一位是运气!”李宽感叹不已,沉声道:“大帅,此事依末将看反倒是幸事!”

    “说来听听!”李道宗诧异的看向李宽。

    “漠北冬季漫长且寒冷,此时正值正月然我大唐疆域辽阔,各地均有温度差异。”李宽指着地形图分析道,“薛延陀部牙帐及主力军必会向南迁移,越过戈壁抵达至燕然山附近驻扎。我军挥师北上,就算是遇到薛延陀部军又有何妨,以现在的情况他们有余力与我军抗衡?”

    说完,李宽露出狡黠的笑容,李道宗如梦初醒,他只看见其中的弊端却未曾发现优势。若是依照李宽的说法,占据天时的薛延陀部根本站不住脚,唯一占据的便是地理优势,至于人和那根本就是扯淡,不论是大军上下一心,还是兵力来说薛延陀部都占不了便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