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声哭笑不得,更多的是鄙夷与嘲笑!
李泰刚才愤怒的心情瞬间舒展开来,他笑得很得意,其他人嘲讽的看着李宽。
男儿志在四方,岂能因女子、家庭而牵绊,耽误自己的前程。
说白点就是鸿鹄之志,在场的那个人会赞同李宽的想法,除了知道他想法的那几人外,其他人无一例外认为李宽没有志气,一个没有志气的男人还算男人吗?
自始至终李世民都没说过一个字,目不转睛的打量着李宽,猛地回想起程咬金转述的话,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脸上有些感慨。当权力、财富都有了,最想要的是其乐融融的家,李世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可他不明白李宽才二十多岁正值热血沸腾的年纪,这个年纪的男人不都是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吗?李世民着实想不通为何李宽会思考他这个年纪想的事情,可以说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国事上。
此时此刻,李宽脑中突然浮现出一段话:“清风十里花香,碧水烟波浩渺。看尽人间繁华,三千浮生若水。半生仗剑天涯,归田携酒伴花。觅得良人相顾,共度夕阳西下。”
若非被逼无奈,他也不会入仕为官,更不会起起伏伏直至今天这个位置,对于官场之道李宽不懂,或者说他只做自己分内之事,至于官场上的门门道道他不在乎。
因为他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李宽,追求的理想也不是顺应潮流。正是上辈子经历过人世间的浮浮沉沉,权力、财富等皆可抛之,唯有在乎的人在身边足矣,所以他不愿意参与任何斗争之中,不是他怕而是觉得没必要,自己的追求与他们都不同本就没有冲突,何必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斗争之中?
全本
………………………………
第六百三十二章 争帅旗
突然,李世民厉声道:“李赟听诏!”
李宽连忙躬身回道:“臣在!”
“朕敕命你为国效忠,此次挥师北上你身为皇子,又是镇国大将军责无旁贷!”李世民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命令李宽参与此次对外战争之事,有些事情不逼逼他真的不行。
“臣遵命!”李宽无奈的答应下来,心想:“怎么与想的不一样?”
在李宽想来,他都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怎么转眼间就变了卦。说李世民没听进去,李宽不相信,要不然李世民怎么会直接下诏而不是询问之语?
“正如懋功所言,此时并非出兵良机,故朕决定明年正月挥师北上。”李世民没理会李宽的疑惑不解,接着说:“距离明年正月前后还有三个月时间,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你们展现自己本事的时候。”
李宽、李恪等人均是抬头疑惑的看着李世民,“朕知道你们都是好儿郎,然此次事关重要,绝非儿戏。你们有效忠朝廷之心,朕深感欣慰;但,效忠之心也要看你们的能力。”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说,“既然你们都想立下功绩,那朕给你们这次机会,所有皇子每人统领千人,三个月后进行一场正式的比试,谁能夺得帅旗便是讨伐薛延陀部将帅。”
“陛下,这是?”李宽诧异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解释道:“简而言之,就是你们八人每人统领千人,不论你们用什么方法,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一支纪律严明、无所畏惧的千人军队,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若千人军队纪律不严明,直接剥夺参战机会;当然要是现在退出也没事,同样剥夺参战机会。现在给你们三个呼吸时间考虑,要是三个月后朕没看到的话,你们作为将领担负责任,必会受罚。”
李宽连忙追问:“敢问陛下,这千人军队是从各府军自行挑选,还是由兵部调拨?”
“兵部调拨,还有其它问题吗?”李世民望着李宽,就他的问题最多,不过李世民很喜欢,问题越多证明他越上心了。
“有!”李宽连忙点头,又问:“陛下,可不可以带上副将帮忙一起?”
“可以!”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宽,又看着其他人,道:“朕允许你们带人协助自己训练,不过要记住与你们一起的人同样签下军令状,要是在三个月后考察结果让朕不满意,那么他原有的职位一律削去贬为下等士兵,而你们自己同样受惩罚。”
朝中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低头沉思,就连李勣、房玄龄、程咬金等人都觉得有些棘手。其实,他们虽然提议这个方法刺激李宽的争强好胜之心,不过李世民说的与他们商议的有些不同,或者说出入极大。
简单来说,帮忙可以,同样担负责任!比方说,某个军中将领协助李宽,帮忙一起训练,要是李宽在抢夺帅旗时输了,或是表现不佳的话,原本的将领职位就会被削,贬为普通的士兵。
试问有几人敢用自己前途去赌无法确定的事情?立下赫赫战功才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谁也不会贸然答应帮忙,与自己前程相比有些东西是可以忽略的,李世民的做法很无情,却又是最简单直接的,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担负起这个责任,而不是借助他人之手。
“陛下,臣退出!”纪王李慎与李治同年出生,而他母亲则是韦贵妃,虽说母亲是四大妃嫔之一,可他在朝中并无任何支持的大臣,故而毫不犹豫的选择退出。
蒋王李恽、越王李贞、蜀王李愔三人也相继退出争斗,至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因年纪尚幼直接淘汰出局,真正留下参与抢帅旗的只有吴王李恪、魏王李泰、晋王李治,他们三人坚定不移的目光让李世民甚是欣慰。
“陛下,臣也退出!”李宽见有人抢了先,心中暗自后悔,而且李世民都同意了他们四人请求,准许他们退出此次抢帅旗的比试,心想着自己有机会,毫不犹豫的高声恳求。
“不准!”李世民瞥了一眼兴奋的李宽,一句话让李宽笑容僵硬了,气呼呼地质问道:“为什么啊?”
“此乃朕的诏令,你必须参加!”李世民淡淡地说,“你是镇国大将军,这次抢帅旗要是不参加,那岂不是让众人嘲笑朕的眼光有问题?另外,朕再下一道诏令,你若敢半分懈怠,阳奉阴违朕的敕命,那么朕就收了李熹、李暾的封号。”
李世民真的担心李宽出工不出力,直接断了李宽的后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抿嘴偷笑,唯有长孙无忌、杨师道、岑文本等人面露凝重之色,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就连李恪、李泰等人均是低着头保持沉默。
“算你狠!”
李宽真想破口大骂,自己想退都不行,有这样做父亲的吗?逼着自己儿子上战场,别人都恨不得自己儿子留在身边,没想到李世民比他还狠,直接出言威胁,这让李宽有苦难言,只得硬着头皮默默地站在一旁,心里叫苦不迭。
“你们四人每人统帅两千人!”李世民将人数扩大至一倍,本来他想着每人带兵五千,李勣等人反对这才作罢,总计八千步兵刚刚好,就算多了一千也在可控制范围内。
接下来,李世民又让他们四人抽签分配练兵之地。李宽抽到骁骑军,李恪抽中豹骑军,李泰抽到熊渠军,李治则是羽林军。骁骑将军李孝逸等人都与李宽较为熟悉,此次抽中就连李宽都有些意外。
“这也太巧了吧!”李宽有些怀疑,看看李恪、李泰等人脸色如常,而且他们各自前往不同的外军大帐练兵,李恪、李泰等人都没说话,也就证明他们对于抽签结果很满意,“难道是刻意安排的?”
“三个月后,朕会亲自考察你们训练的结果!”李世民补充一句,李宽等人纷纷躬身听着,随即李世民便散了朝,谁也没看见他离开之时嘴角微微上扬,可见他心情很不错。
………………………………
第六百三十三章 众口如一
散朝以后,文武百官退出太极殿,就在此时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走到满脸沮丧的李宽身边,每个人都跟他说一句话,仿佛一把刀插进李宽心脏,尴尬的让他想要吐血。
“殿下,好好努力啊!”房玄龄说。
“加油,我们看好你!”李道宗说。
“拿出你镇国大将军风采,别丢人现眼啊!”程咬金说。
……
“呵呵,一定努力!”面对众人的勉励,李宽欲哭无泪,硬着头皮一一点头回应,看见众人脸上看戏模样,其他人也就算了,猛地拉住程咬金、李勣两人,笑呵呵地说:“既然您们都如此看重我,不如向你们借个人用用咋样?”
顿时,程咬金、李勣两人心里一紧,对望一眼心里有种不好预感。
“借令郎用用,我想二位不会介意吧!”李宽笑呵呵的模样,让程咬金、李勣脸上的肌肉都有些颤抖,他们可不敢做主,说白点就是不敢拿儿子前程去赌,两人又对视一眼,李勣率先开口:“殿下,这个不太好吧!我是兵部尚书,你们几人争夺帅旗,要是我把儿子借给你,哪怕是赢了也会落人话柄,咱不能给人有话说不是?”
“卢国公,您的意思呢?”李勣理由合乎情理,李宽没办法反驳,猛地看向想要溜走的程咬金,笑眯眯的找他借人,程咬金打个哈哈,佯装没听懂似的,“殿下说什么呢,年纪大了耳朵有些不好使,我想起来了还有事要忙,先行一步了!”
说完就溜之大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哈哈大笑,李宽也是无可奈何,说实话他不过是玩笑之言。既然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无论如何也得扛起来,谁让他答应了,总不能让他们几人都跟着自己承担风险,李宽干不出来。
“殿下,你有什么打算?”魏徵一本正经的询问。
李宽憋着嘴,苦笑道:“还能怎么打算,只能硬着头皮上呗!”
众人都没说话,认真的打量着李宽,随即便各自散去了,他们心中有数。只要李宽答应做的事情,百分百会全力以赴,决不会偷奸耍滑。李宽耷拉着脑袋回到大安宫,武珝等人见状询问起来。
李宽只好把朝堂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见武珝满脸担忧,连忙解释道:“老婆,这个真不是我主动请缨的,我是被坑儿子的爹逼的,不信的话可以问其他人!”
“不用跟我解释什么!”武珝见李宽在乎自己的感受,事已至此她也无能为力,“既然皇上如此倚重,那你便全力以赴吧!至于能不能夺得帅旗还是未知数,不过还是得小心为上。”
李宽点头答应下来,他觉得武珝时常进宫以后有些不同了,以前她担心自己安危,这次虽然有些担心却没有说出口,听语气像是在支持自己全力以赴似的,李宽满脸惊诧摇摇头也没说什么。
“公子,驸马都尉程处亮及清河公主就在宫外等候!”下人躬身回答,李宽有些纳闷,他前脚进府没多久,后脚他们便来了,李宽亲自去迎接,未曾想当他出了门,发现秦善道、郑玄果、房遗直也在,就连马嘉运也到了。
李宽连忙请他们入府,自从李宽搬至大安宫居住以后,他们便没有登门过。此次全部到齐,着实有些意外。就在李宽关门时,李景仁、魏叔瑜等人居然也来了。
“你们怎么也来了?”魏徵次子魏叔瑜、马周长子马载、李景仁、尉迟宝琳等人都见过面,李景仁微笑道:“莫不是殿下不欢迎?”
“岂敢!”李宽治好打开门又请他们进府叙旧,刚想关门又有人来了,这次来的人是李靖长子李德謇,这让李宽更加疑惑了,因为李德謇与李承乾关系很好,而且他们也见过面。
“是承乾让我来的!”李德謇见李宽很诧异,低声说明原因,李宽一怔:“是大哥让你来的?”
李德謇点头称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李宽也请他入府。李宽担心又有人来,故意等了片刻,见确实没人了,这才关门。张冲、李珍等人自然前来作陪,他们八人与程处亮、秦善道等人十分熟悉,而且也是钱武的命令。
“他怎么来了?”
李德謇的出现众人都是面面相觑,李靖在军中地位极高,在世的将领之中除了李勣、李道宗两人外,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而李勣、李道宗两人与李靖相比又差了些许,李靖是真正的军神。
李靖与魏徵等人一样,始终保持中立,不论谁做太子,或是朝中有什么事发生都不曾关注过,至于子女之间的选择他从不过问。正因如此,李德謇与李承乾关系交好,后来受到牵连而被贬时,李靖依旧没说什么,说白点李宽与李靖之间并不熟悉,尉迟宝琳的出现也让他很意外,之前他去拜会时被尉迟敬德婉拒,如今尉迟宝琳出现不就表明他的态度吗?
“你们是商量好的吗?”李宽坐在主位上,扫视一眼众人,加起来也有二十来人,这些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