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谝谎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也探听到了一些事情,他第一次被当今皇上排除在外,没有参与进大事之中,这让长孙无忌眉头紧锁,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当今皇上像是在防备他似的。

    晋王李治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少年,在高季辅、许敬宗等人教导下,他明白了自身权力的重要性,以致于李承乾发配黔州时,他并未亲自前往东宫探望。

    李治是长孙皇后幼子,长孙无忌又是他的舅舅,在长孙无忌刻意安排下,李治近来表现俱佳。长孙无忌之所以扶持李治,不完全是因为他是嫡出之子,更多的是两人血缘关系上。

    长孙无忌首次被排挤在外,让他心中不安,长年累月在官场上的作风让他冷静面对,他没有心急前往晋王府,反而不动声色佯装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为官之道。

    只要皇上一天没有亲口下诏,那么一切都有机会,长孙无忌在第二天悄悄前往晋王府,与他随行的还有岑文本、杨师道等人,美名曰考察功课,实则是商量应对之策。

    李治尚未成年,有些事情他只能听之任之,几乎不会有任何反对之词。因为他清楚,长孙无忌、岑文本等人都是为了自己前途考虑,任何决定都会欣然同意。

    “情况如何?”翌日早朝,李世民并未宣布昨晚商议的事情,一如既往的上下朝,散朝以后,李世民意味深长地询问吴公公,“一切遵照陛下指示,现在想必都有安排,另外赵国公今日前往晋王府。”

    李世民点点头,宫中的动静李世民当真不知道?那他这个皇上做的也没用了,有些消息他是故意放出去的,就是想看看每个人的本事,说白点这场大戏幕后之人乃是李世民,而他是否真的想立李宽为太子,就连吴公公都无法确定真假,其他人又如何知道?

    :。:m。x

    全本


………………………………

第六百三十章 大战将至

    “传诏诸王明日朝会!”

    吴公公躬身问道:“陛下,蒋王、越王等是否传诏?”

    “传!”李世民正声道,“既是朕之子嗣,责无旁贷!至于赵王、代王不必传了,其他人一律传诏,朕也想瞧瞧他们意欲何为!”

    “唯!”吴公公躬身告退,转身便去了内侍省,立即与内谒局郑公公交接,郑夕川立即着手安排官员前往各王府传达敕命。

    与此同时,各大王府也陆续接到皇上的诏令,命他们次日上朝入殿参与朝会。众人大喜过望,他们虽有亲王身份,并无任何官衔,也就意味着朝政大事与他们无关,明日朝会能参加如何不高兴?

    “明日朝会?”李宽听闻诏令,心中万般不不愿意,他是真的不愿意参与朝政之中,要不然也不会挂着官衔几乎很少参加朝会,奈何这次朝会是皇上传诏,李宽不去也要去。

    传诏太监恭声回道:“回殿下,此次朝会非殿下一人,其他诸王均会参加,还请殿下明日莫忘了时辰,小的告退了!”

    “等等!”李宽诧异道,“其他诸王也参加?”

    传诏太监木讷的点点头,他是实话实说,不明白李宽为什么满脸的诧异?李宽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便命人取来赏钱,传诏太监哪敢要这钱,他不过是职责所在,跑跑腿罢了。

    但是,李宽还是让他收下,传诏太监当即眉开眼笑,说话更加恭敬了,悄悄的收下,小声说道:“殿下,明日朝会怕是有事发生,具体是什么事小的也不清楚。”

    “谢谢提醒!”

    李宽道谢一声,命人送他出门,如今他就在大安宫居住,距离皇宫较近,故而他是第一个接到传诏的亲王,待他离开以后,李宽哭丧着脸,喃喃自语:“这是闹得哪一出?”

    即便传诏太监不提醒,李宽也觉得此次朝会绝非那么简单。若是想要打听什么事情,李宽轻轻松松就能知道,可他没有这么做。只要被发现,那就犯了大罪了。

    “怎么了?”看着李宽满脸惆怅的模样,武珝也跟着紧张起来。

    “没什么!”李宽苦笑的摇摇头,将传诏他明日上朝的事情说了一遍,武珝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道:“你说你,占着茅坑不拉屎,上朝难道不是你应该去的吗?我看你就是在家休息的时间太久了,自己都忘了职责所在。”

    李宽尴尬不已,回想起他的确许久未上朝了,至于其他诸王也参与朝会的事情并没有提及。对他而言,其他人参加与否都与自己无关,总之做好自己就是。

    “你们俩以后要是学你父亲,当心我打你们屁股!”武珝苦笑的摇摇头,语重心长的告诫李熹、李暾,两个小家伙莫名其妙的被母亲训斥一顿,满头雾水的互相对望一眼,乖巧的听着母亲的教诲。

    李宽满脸的尴尬,暗道:“幸好他们不懂,要不然糗大了!”

    翌日,朝会准时开始,不过这次朝会事宜与众不同,准确来说是气氛不对劲。

    李宽与李道宗、长孙无忌等人站列一排,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站列一排,他们是亲王身份参与其中,不像前太子李承乾,他是有权在太极殿站着,每个人都时不时的看向李宽。

    纵然李恪、李泰等人是亲王,可他们并无官衔,最多也就是领个都督的头衔,无法与李宽相提并论,使得他们所站位置在第二排,还是独立出去的。既不在文臣之列,也不在武将之中。

    遵照朝会的惯例,众人俯首参拜,李世民面带笑容的点点头,接着说道:“自大唐立国以来,历经二十余载好不容易换的天下太平,然居于漠北的薛延陀部狼子野心,对我中原虎视眈眈,两国多次交锋之下,朕念及旧情不曾赶尽杀绝,可薛延陀部贼心不死,屡屡侵我边关。”

    “前不久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合力抵御住薛延陀部军,大挫敌军锐气。如今薛延陀部夷男病重危矣,怕是命不久矣,其子嗣争夺汗位,使得内部极其混乱,想必之前入侵我边关敌军也只是其中之一。”

    “既然薛延陀部贼心不死,朕也不想再与这等狼子野心之人为伍,故决定出兵攻打薛延陀部,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李勣作为兵部尚书责无旁贷,而且他们几人早有算计,第一个站出来躬身说道:“回陛下,臣以为此时攻打薛延陀部怕是有些不妥。虽说薛延陀部屡屡侵犯,着实背弃盟约,我军挥师北上亦是师出有名。但,入秋将至,此时发兵攻打薛延陀部,所耗费财力、兵力等增加,臣以为此时不宜出兵,待来年时机正好。”

    “诸位以为如何?”李世民点点头,又扫视众人。

    “臣等附议!”长孙无忌、岑文本等人心知挥师北上是不容改变的事实,看情况皇上心中有数,他们肯定不会反驳,还是兵部尚书李勣开了口,意味着这场仗可以打。

    “既如此那便依照懋功所言,明年正月挥师北上攻打薛延陀部。”李世民接着又问,“大唐铁骑也该出来练练手了,朕问你们可愿意为国立功?”

    李恪、李泰等人一愣,慌忙回道:“臣愿意!”

    “攻打薛延陀部,此战必定进入漠北才行,漠北是个贫瘠苦寒之地!”李世民淡淡地说,“你们是朕的子嗣,肯定不能落后于人,今日朕给你们这个机会,此次挥师北上你们可愿意带兵作战?”

    “臣等愿意!”李恪、李泰等人早就有此想法,眼睁睁的看着李宽风生水起,他们哪敢落后于人,恨不得立即准备出发攻打薛延陀部,说白点就是争取功绩,好让自己在争夺皇储时有底气。

    “镇国大将军李赟,你可愿意?”李宽愣了片刻,犹豫不决,支支吾吾地说:“陛下,您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是什么,假话又是什么?”李世民乐了,其他人也觉得好笑,李道宗、魏徵等人则是摇头苦笑。

    “先说好,实话实说您可别生气啊!”李宽没有第一时间解释,反倒是很认真的望着李世民,等待他的回答。

    “啰嗦什么!”李世民哭笑不得,面对这样的儿子,他的心真累啊!

    :。:m。x

    全本


………………………………

第六百三十一章 看尽人间繁华

    “那臣就说了,望陛下恕罪!”李宽提前打好预防针,免得李世民翻脸不认人,“假话是我不愿意,真话就是我肯定不愿意!”

    众人瞠目结舌,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

    虽说李宽开口说话就没什么好话,众人心里都猜测会是什么话,不出意外再次语出惊人。众人纷纷露出古怪的神情,因为这话听上去没什么差别,不就是一个意思:“我不愿意!”

    简单地几个字,怎么在李宽嘴里就变得不一样?

    李道宗等人一个趔趄,险些平地摔跤,他们也被这样的答案给雷到了,悄悄地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李世民,心里按自己焦急,可李宽像是没事人似的一点都不紧张,而且与李世民对视,眼中满是委屈,像是再说:“父皇,是您让我说的!”

    众人好气又好笑,无奈的摇摇头。

    “李赟,你放肆!”李宽微微皱眉,顺着声音望去却见李泰直接蹦出来了,他性子急没有半点掩饰心中愤怒,不等李宽开口,李泰又是指责李宽之言:“明明一样的意思,为何哄骗父皇,你这是欺君大罪!”

    “关你屁事!”

    李宽阴沉着脸,当今皇上都没开口,李泰居然跳出来还给自己扣上一个天大的罪名,这让李宽心情很不好,而且李泰这话他像是在哪听过似的,也没多想反正李泰主动挑事,李宽当然接下,不屑一顾的表情让李泰心里一阵恼怒,碍于皇上面前保持自己的形象。

    李泰在意的事情,李宽丝毫不在意,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泰,反问道:“陛下问我有你什么事吗?你不过是魏王罢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皇上都没开口,你倒先跳出来指责我的不是?”

    “别忘了我是你兄长,论资排辈你还在李恪后面,你跳出来算几个意思?现在还没当太子就别在我面前耍威风,就算你做了太子我照样压着你爬不起来!给脸不要脸,非要自己跳出来找骂!”

    “你……”李泰气得满脸通红,指着李宽想要反驳,奈何他顾及身份及气度,支支吾吾半天愣是没说句完整的话来。

    “你什么你,不喊一声兄长就算了,最起码也得尊称一声大人吧!”李宽毫不犹豫的怼了回去,丝毫不怂,就连李世民这个皇上,还是他父亲的面子,李宽心情不爽的时候同样不给。

    若是在现代逃到天涯海角总有一天会被抓住,这个时代李宽怡然不惧,大不了收拾细软拍拍屁股走人,躲进深山老林里,谁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不说别的至少命保得住。

    “行了!”李世民见李宽滔滔不绝的破口大骂李泰,说实话他心里不仅不怒反倒是很开心,嘴角微微上扬,其他人看到这结果心里一惊,李泰也注意到自己父亲的神情,咬牙切齿的闭上嘴。

    李宽还想继续骂,有个人自己跳出来找骂,他还没觉得骂够。既然皇上都开口,李宽只得乖乖闭嘴不说话了。其实,他敢骂李泰也是因为瞧见李世民想要开口询问居然被李泰跳出来,要是长孙无忌等人说话倒是没办法说什么,李泰凭什么跳出来质疑?

    论身份地位,李泰远不及李宽,要是礼貌的质疑合乎情理,偏偏李泰上来就给他扣个帽子,李宽最恨那些喜欢扣帽子的人,不论是谁都照样怼回去,这个时候要是认怂他还是李宽吗?

    “朕也好奇你刚才所言,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李世民没有追究两人的责任,谁都看得出来他有意偏袒李宽,李泰暗恨不已,眼中都快喷出火来,这让李世民目光一冷,李泰瞬间老实了。

    李宽恭声回道:“意思是差不多,不过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那你说来听听!”顿时,李世民倒是来了兴致,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李宽回道:“假话说白点就是违心的话,要是陛下有命就算不愿意也得愿意;真话不愿意是真实的想法,放着荣华富贵不享,为什么要去贫瘠寒冷的漠北受罪,那不是找罪受?”

    “再说了薛延陀部是什么地方,两军交锋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活下来,这份功绩说白点我真的不想要。现在的我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建立更多功勋,还不如多留点时间陪着妻子儿子呢!”

    “陛下,臣说的句句属实,还请陛下恕罪啊!”说完心里想法以后,李宽还不忘告罪。

    众人闻声哭笑不得,更多的是鄙夷与嘲笑!

    李泰刚才愤怒的心情瞬间舒展开来,他笑得很得意,其他人嘲讽的看着李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