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
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闻言都沉默了,尤其是李世民更加没想到自己从未考虑过李承乾的想法。正如李宽说的那样,李承乾早就不想做什么太子,他心中的愤怒、怨恨全都是压力太大,真的无法承受了。
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都反思自己俩对他的关心真的不够多,或者说疼爱是有,更多的是爱之深责之切。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他们都会以太子身份而说教,不像其他人那样得到完整的关爱。
刹那间,长孙皇后掩面而泣,后悔不已;李世民低着头沉默不语,心中苦涩,十分懊悔。并且,李宽恳请李世民保李承乾一命,他知道李承乾心中痛苦,无法承受压力而为之,李承乾真的大逆不道吗?李宽不敢苟同,所以他决定求皇上饶他一命。
长孙皇后满脸期待的望着李世民,她身为母亲何尝不是如此想,这个时候什么大局为重的话都是屁话。纵然长孙皇后是一国之母,当母仪天下,可她同样是一位母亲,试问哪个母亲真能做到目睹亲子死亡而无动于衷?
“是我错了!”李世民心中苦涩,就算李宽不说,他也没想过要杀了李承乾,李佑的死已经无法挽回。随着年龄增长,李世民心中更加渴望亲情,而不是所谓的权势。
现在天下他已经得到,最想要的还是亲情,然而有些事情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知道珍惜。当年的李世民为了帝位,同样敢行他人不敢之事,可是时间的流逝他已经慢慢老了,早已收敛当年的锋芒与锐利,也过了那个年纪,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就在这时,杜正伦等人进宫求见,说是东宫出了大事。李世民连忙让他们觐见,杜正伦等人看见李宽也在,眉头一皱,也顾不得其它,急忙将东宫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世民、长孙皇后、李宽三人都愣住了,当即匆匆忙忙的摆驾出宫前往东宫太子府。李宽在来的路上已经想通李承乾为何会如此做,因为大局已定,有没有他们都无所谓,何必继续留下后患,倒不如亲自了结。
自从李承乾自甘堕落,颓废以后,太子妃苏氏就深居简出,除了崇文馆以外的地方几乎不去,甚至到了后来连后宫都不出去。今日听闻婢女说太子疯了,正在血洗整个东宫时,苏氏也呆住了,急匆匆的赶来。
李承乾并不在嘉德殿,也不在光天殿,而是在西池院。
苏氏看见轻松惬意的李承乾,刹那间有种错觉让她仿佛看见昔年的那个少年郎。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不凡气度,让苏氏怦然心动。苏氏缓缓地走了过来,躬身行礼:“妾身见过太子!”
“你我乃是夫妻,不必如此拘礼!”李承乾侧着头满脸笑容的望着苏氏,眼中有一丝愧疚之色,对于自己选择的路李承乾丝毫不悔,“这些年苦了你了,是我李承乾有负于你!”
“太……夫君此话何意?”苏氏想了想还是改了口。李承乾笑笑没解释,亲自为苏氏斟酒,吓得她花容失色,心中更加疑惑:“这是怎么了?”
“这杯酒算是我的赔罪!”
李承乾一饮而尽,苏氏茫然不知的也喝了一杯,不等苏氏开口,李承乾自言自语的说:“我很羡慕二弟,他能看尽宫中以外的景色,而我被束缚在此地却不曾看过更美丽的风景,要是我这次能活下来,我也会陪着你跟象儿他们去看看……”
苏氏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难以置信的望着李承乾,曾几何时他说过这样的话?更让她吃惊的是李承乾说他会死,这让苏氏心中焦急不安,她几乎不管府中事务,根本不知道李承乾到底做了什么,还以为他真的疯了。
这一刻的李承乾,苏氏看不懂,也不明白他话中深意,只觉得发生大事却不知是何事?苏氏的惊讶,李承乾没有在意,他眼中只有那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因为那里才是他向往之地。
如果不是长子,那他就不用背负这么大的责任,也不用背负巨大的心理负担,这样的负担让他承受不起。李承乾想要逃,可是无路可逃,唯有破釜沉舟,釜底抽薪才能了结一切。
全本
………………………………
第六百零八章 朕错了!
“高明吾儿!”
长孙皇后人未到声先至,李承乾闻声身子僵硬,转过头看着忧心忡忡的长孙皇后,李承乾手中的酒杯也掉了,眼眶微微湿润,悄悄地撇过头擦拭泪痕,再次回头面无表情,心里却泛起阵阵浪花。
紧随长孙皇后的当今皇上李世民同样满脸惆怅,李宽则是眉头紧锁,心中哀叹不已。当李承乾看见李世民时,眼中闪现出怨恨,太子妃苏氏心中大惊,又不动声色的连忙行礼。
长孙皇后疾步走来,直至李承乾身前,泪水迷糊了双眼,复杂的眼神注视着许久,道:“吾儿你怎么那么傻啊!为什么要走上绝路,不给自己留条活路呢?你让母后该如何处之?”
李承乾心中隐隐作痛,可他亦是无可奈何。不论过程是什么,至少结果是他想要的。即便伤人八百自损一千,李承乾也在所不惜。李世民望着许久未见的长子,他心中颇为懊悔。
皇宫与东宫相隔不远,可他真正来到东宫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长孙皇后亦是如此。当初李承乾在府中养伤时,他们来过以后,以及李象出世时前来,寻常时候几乎没来过。
李世民恨铁不成钢,朝中重臣基本上都曾担任过李承乾老师,越是如此越是适得其反,如今逼得李承乾走上一条不归路。若非李宽与他们说出来,李世民万万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生为人父,可李世民回想除了给李承乾压力外,真的没给过什么。当年未曾登基称帝时,他的心思都在与李建成等人斗法,争夺皇位之争;当他得到天下,心中又念叨着江山社稷;当他稳坐龙椅,国泰民安时,李承乾已经长大成人,而他的关怀给的是其他子嗣。
李宽自幼不被李世民喜爱,可他有位疼爱自己的祖父,又有教导有方的王老三人在旁边指点,可以说李世民对李宽很亏欠。反观李承乾,又何尝不是如此?甚至还是李世民亲手一步步的将他从身边推开。
“母后!”李承乾表面上很平静,可他声音中有些颤抖,一直以来他期待着母亲能看望自己,现在梦想实现了,可他明白这次将会母子两人永别,心情很是复杂。
苏氏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茫然无知的站在原地,直到李宽让她坐下方才回过神来。
“为什么你拦着他啊!”
长孙皇后很喜欢苏氏的性子,知大体且贤良淑德,可她知道李承乾做的一切以后,心中就有火无处发,她总不能斥责李世民,而苏氏是李承乾的枕边人,居然无动于衷任由李承乾由着性子胡来,长孙皇后很生气。以苏氏的性子就算阻挡不了,她也会跟自己说得,也不至于连她都蒙在鼓里。
“母后!”苏氏心中苦笑,她真的没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说:“此事与她无关,她真的毫不知情,而且也是我故意为之,不想他牵扯其中。”
“你……唉……”长孙皇后欲言又止,苏氏很想知道发生什么,在场的都知道只有她毫不知情,这让苏氏既无奈又痛苦。
“高明,是朕错了!”就在此时,李世民的声音传进众人耳里,李承乾闻言眼中闪现一丝讶然,之前的怨愤慢慢的散去,低着头不敢与李世民直视,“是朕不曾考虑你的感受,亦是朕忽略你了,是朕错了!”
“……”李承乾低着头沉默不语,一滴泪水从眼眶中滴落在地上瞬间消失无踪。
“朕知道你心有怨愤,可是我真的是疼爱你的!”李世民诚挚的眼神望着李承乾,“我从未想过另立皇储,你是朕的长子,哪怕你不在了,太子之位亦是李象的,绝不可能是其他人。但是,我用错了方法,我也忽略你的感受,是我的不是。”
李承乾心中悲愤,哽咽的质问道:“若是真的疼爱,当我足疾时就应该另立他人为皇储!我不是你稳住朝堂,避免手足相残的挡箭牌!为什么就不能另立他人为太子?难道就因为我是长子吗?”
“父皇,你可知我足疾时的心情如何吗?当我以皇太子自居,准备扛起责任时却患有足疾,使我空有太子之名却无任何人是真心待我。即便他们教我再多,我已经是个废人,又如何有用?”
“如果你真的爱我,那我曾说过不想做太子时,为何你对我是批评、责骂?李泰等人对我的讥讽,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我心有不甘啊!当我足疾好了,我想重新担负责任时,没想到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是错,一个又一个的数落我的不是,难道我真的错了?如果有错,那我就不应该当这个太子!”
李承乾歇斯底里的声音,让李世民心中愧疚万分,长孙皇后心里也不好受,苏氏则是惊诧不已,唯有李宽满脸惆怅,他能理解李承乾心中的痛楚,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走来的?
李宽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也无需李世民太多的关爱,因为他身边就有王槐等三人,还有最爱的人相伴。相反李承乾一直孤身一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李承乾宣泄自己的不满,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李世民,沉声道:“我是乱臣贼子,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若是父皇依法论处,我欣然接受,不过此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并不知情还请父皇明断。”
“高明!……”
长孙皇后不忍,她没想到李承乾性子如此执拗,根本不听劝,这个时候只要认错皇上绝对不会真的杀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留他一命,可李承乾根本不在乎似的,一再激怒甚至斥责皇上,这让长孙皇后不知如何说了。
“母后,儿臣累了!”
李承乾不愿再面对自己的母亲,更不想看见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浑然不顾什么礼仪,而这一刻的李承乾与李宽真的很相似,或者说兄弟之间真有共通之处。
李世民望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张张嘴却又不知说什么,只得目送着他离开。长孙皇后示意苏氏跟上去,她担心李承乾有什么事,苏氏歉意的施礼随即追了上去。
全本
………………………………
第六百零九章 顺水推舟
“皇上……”爱子情深的长孙皇后,双眼通红的望着李世民。
李世民沉声道:“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朕也要保高明一命!”
李宽自始至终沉默寡言,听闻李世民的话,不禁深表赞同。因为李宽也不想看见李承乾被处斩,不论是手足情也好,还是还当年之恩也罢,李宽都不希望见到李承乾血洒长安街西市口。
“传诏敕命长孙无忌、萧瑀、李勣、李道宗四人入宫觐见,崔仁师、唐临及马周、魏徵即可入宫!”吴公公急急忙忙的转身离去,李世民站起身望着李承乾离去的方向看了片刻,“你也随朕入宫吧!”
“唯!”李宽躬身答应。
李世民本想追问李承乾为何血洗东宫,如今也没这个必要了。至于贺兰楚石等人则继续留守在东宫任职,名义上是看押,实则是保护李承乾安全,以免他想不开而走上绝路。
长孙皇后急忙道:“皇上,妾……”
“皇后就不必去了,此乃国事而非家事!”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皇后,面色沉重的回答,李承乾意图发动兵变,已经不是他们皇室自家的事情,后宫不得干政此乃历朝历代严令禁止。
长孙皇后有心参与其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失望的叹了一口气,求助的看向李宽,李宽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长孙皇后心中暗想:“若吾儿能逃出生天,必定全力以赴助你!”
房玄龄、杜如晦均因亲属而避嫌,不参与此次参议。虽然房遗爱没有参与谋反,可他唆使刺杀张玄素的事情是真,房玄龄自然脱不了干系;杜荷则是参与其中,杜如晦也逃脱不了责任。
李世民、李宽父子俩一前一后均是面色凝重,一言不发的向皇宫方向走去。长孙皇后回到立政殿,立即派身边的婢女前去甘露殿打听消息,尤其是关于李承乾处置之事有了结果立即回禀。
长孙皇后、萧瑀、李勣、李道宗四人为首,唐临、崔仁师、马周、魏徵等人则全部入宫。当他们紧急接到诏令,马不停蹄的前后脚入宫,众人齐聚甘露殿。
李世民开门见山的说:“皇太子承乾勾结宿卫中郎将李安俨、驸马都尉杜荷、汉王李元昌等人意图发动兵变,此事证据确凿。如今相关人等悉数关押,诸位以为朕该如何处置承乾?”
顿时,甘露殿鸦雀无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