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答应李佑最后的请求,让阴妃得以安享晚年。阴妃得知李佑自缢的消息,心中悲痛的她直接昏死过去,可她身在冷宫无法亲自前往。随着李佑的死亡,阴氏一族彻底衰落再无翻身之日,自此以后阴妃变得颓废,一夜之间浓密的黑发中生出白发,她的心彻底死了。

    与此同时,李世民下诏李佑的尸身存放于祠堂中,想起李佑常年在齐州等地,心中愧疚便让人在长安城西南郊外的高阳原寻一处地方修建墓穴,弥补生前不在京城的亏欠,待墓穴修建成功以后,又以国公之礼安葬。

    由于李佑无子,则国除;并且,李世民为李佑亲自写了墓志铭:“天汉疏源,紫震流庆;地惟帝子,享兹嘉命。宠秩斯隆,徽章式映,剖符攸属,维城在咏。既荒幽蓟,奄有河济。朱绂斯煌,彤扉洞启。方期善乐,终骞置醴。数属祅氛,衅成藩邸。甸师遂往,江陵不归。泉扃永夕,庭露沾衣。皇情轸悼,崇兹等威。舟移谷徙,无泯玄扉。”

    自此,齐王李佑谋反之事落幕!

    楚王府,李宽得知李佑死于内侍省,尸身安放在李家祠堂中陈列,身穿缟衣前去祭拜。其他文武百官及亲王等人纷纷前往,死者已矣,李佑又被授予国公之礼葬之,他们不得不前去拜祭。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因为李佑死亡而罢朝,依旧每日朝会不曾例外。并且,此次平定齐州叛乱有功之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加官进爵,像是杜行敏被授予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刘德威则被授予齐州刺史,直接掌管齐州之地的军政要务。

    “此次代天巡狩,御史大夫、黜陟使李赟等人均有功于朝廷!”早朝上授封杜行敏、韦文振等人以后,李世民又当众宣布李宽等人的赏赐,吴公公宣读诏令:“翼国公三子秦善道,有乃父之风,不弱于其父之功。今,翼国公不在;然,三公子犹如其父一般无二,深入敌营刺探而不惧生死,尽忠职守,朕甚为欣慰;故授予汝为勋卫羽林中郎将之职,封轻车都尉之爵,归于左领军大将军、虢国公张士贵麾下。”

    “末将领命,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秦善道恭敬地回道,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宽,要不是李宽让他跟着自己,还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此地位,如今算得上一步登天。

    “上柱国郑仁泰子玄果,汝为省试榜中之人,本为尚乘奉御之职。汝为大唐江山社稷,心甘情愿舍弃本职,更不愿依仗汝父之功勋,立下如此功绩,当真青出于蓝也,此次代州之行果敢而正直,故授鸿胪寺少卿之职,封同安郡公之爵。”

    “臣谢陛下!”郑玄果终于有底气正面跟父亲郑仁泰说,“父亲,就算没您的功绩我也能做到!”

    “江夏郡王之子景仁,汝初封黜陟副使,兢兢业业倒是让朕有些意外,汝父为礼部尚书,故授予宗正少卿之职。”李景仁郑重其事地领旨谢恩,他没有封爵也是情理中事,李道宗也是老怀安慰的频频点头赞赏。

    “邢国公之子遗直,汝令朕甚为意外。若非黜陟使、御使大夫李赟发现,朕都不知汝有此本事,故授予户部侍郎、正议大夫之职。”房遗直躬身领旨谢恩,四人官职中就他品阶最高,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上,而且又有散官之职,可以说他同样有出入宫廷的资格。

    “卢国公之子、驸马都尉程处亮,汝是驸马却有乃父之风,与秦善道倒是相仿,故授予左监门卫中郎将,封上轻车都尉。”程处亮感激不尽,程咬金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而且左监门卫中郎将正好在他麾下,程咬金如何不高兴。

    至于张冲、李珍等八人,他们是楚王府典军,这个是朝廷授予的五品官职。虽说他们也在此次事件中取得功勋,不过李世民清楚他们八人不会轻易离开楚王府,再说李宽也不见得同意。

    于是,张冲、李达勒、史锐、冷锋四人被授予宣威将军;费廉、廖凡、李珍、李歙四人则被授予明威将军,八人都是武散官而且都是四品官阶,而他们八人没有任何意见。

    “御史大夫兼黜陟使、楚王李赟!”李宽的封赏则是李世民亲自宣布,“不论是代州之行,亦或是齐州均立下赫赫功勋,稳定大唐江山社稷,造福两地百姓安居,功不可没也。”

    李宽默默地低着头,心想:“能不能快点?咱还有事呢!”

    刘兰成三族被杀,虽是罪有应得,可是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何其无辜?丘行恭枉顾朝廷诏令,不仅全都杀了,还将刘兰成的心肝煮熟吃了,这事一直萦绕在李宽心中,他必须要讨回公道。

    “黜陟使不常设,且代天巡狩仅仅去了两个州便出现这等大事,可见太平盛世之下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故朕以为吏部、户部、刑部、大理寺等部门必须严查各地州县官员。若十余位黜陟使便能发现诸多问题,为何你们这些人没发现?”

    李世民话锋一转,训斥各部官员,搞得众人都懵了,“今日朕撤其黜陟使之职,你们这些尚书、廷尉等官员必须尽心竭力清查全国范围各州县,务必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

    “臣等知罪!”六部尚书、侍郎等纷纷躬身回答。

    李世民冷哼一声,目光看向李宽,眼中又浮现出笑意,搞得李宽有些莫名其妙,接着听到李世民铿锵有力地宣布:“御使大夫、楚王李赟,撤其黜陟使之职,代天巡狩结束,授予镇国大将军之职,朕希望由你守护大唐江山社稷,诸如贪官污吏、军中蛀虫及皇室中人均镇之。”

    话音刚落,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镇国大将军是散官不假,可是当今皇上李世民口中的意思不像是虚职,而是真实存在的官职,也就是说李宽自今日起有调动各府军的权力,更是名正言顺。

    全本


………………………………

第五百九十二章 讨债

    镇国大将军对于李宽而言兴趣不大,看到众人吃惊的眼神望着自己,李宽很诧异的看向身边的房遗直,小声问了一句:“镇国大将军很高吗?”

    房遗直哭笑不得,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宽的话,还是李景仁小声回答:“官阶从二品!”

    “不就是从二品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李宽闻言不以为然,满脸嫌弃的看着他们,那意思仿佛再说:“少见多怪,这才二品又不是一品官职,有什么大不了的,真没见过世面!”

    李世民见李宽傻愣的杵在原地,既不谢恩也没拒绝,李宽脸上还写着没什么大不了的神情,这让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心想:“估计他是真的不知道,这样也好!”

    “殿下,还不领旨谢恩!”程处亮碰了碰李宽,示意他赏赐还没结束呢,不能开小差!

    李宽慌忙道:“臣谢陛下!”

    李世民微笑的点点头,道:“代天巡狩之事就罢了,你便留在京城好好呆着吧,这些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另外,每个月初一、十五,你必须上朝,其它时间要是有事可随时入宫见朕,还有即日起你要出入各府军大营,至于具体做什么就让懋功、咬金他们跟你说吧!”

    “陛下,您不会是准备退朝吧!”李宽听出李世民话中有这个意思,顾不得其它连忙出声询问。

    李世民狐疑道:“该赏的都赏了,难道你还有事?”

    “当然有事!”李宽一本正经的说,“臣有奏表还请陛下御览!”

    “呈上来吧!”

    李世民有些意外,房遗直随即从袖中取出一份奏表,这是李宽之前就吩咐过的事情,原本是打算抵达京城就呈上去,不过被李宽劝阻,他要等到今日当着众人的面找丘行恭麻烦。

    吴公公转交奏表,李世民认真的看了一遍,目光有些阴冷,怒喝一声:“右武侯将军丘郡公何在?”

    “臣在!”丘行恭丝毫不畏惧,他知道李宽弹劾的是什么事情,丘行恭怡然不惧,甚至他觉得问心无愧。当他走出来以后,李世民又沉声道:“左屯卫将军姜行本何在?”

    “臣在!”姜行本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李世民召丘行恭时,他心里一突,猜到自己也会被召见上前,此时他已经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李世民目不转睛的望着姜行本,厉声道:“你可知朕为何召你上前问话?”

    “臣知!”姜行本如实回答。

    李世民问:“既如此还不从实招来?”

    “臣不知从何说起!”姜行本苦笑道。

    “那朕问,你回答便是,要有欺瞒当心你的脑袋!”李世民怒气冲冲,朝中不知情的大臣面面相觑,脸上都浮现出惊诧之色,“朕且问你,右武候将军丘行恭在代州之事你可知情?”

    “知情!”姜行本回道。

    “你既然知情为何不奏禀?”李世民质问,姜行本回道:“非臣知情不报,而是臣的奏章尚未送至秘书省,故陛下尚未看见。”

    “刑部尚书唐临何在?”李世民冷哼一声,唐临连忙站了出来,“朕问你贼盗律中,有关于残害死尸的规定你可记得?”

    唐临恭声回道:“贼盗律规定曰:诸残害死尸及弃尸水中者,各减斗杀罪一等。其疏文解释曰:残害死尸,谓支解形骸,割绝骨体及焚烧之类,及弃尸水中者,各减斗杀罪一等;谓合死者,死上减一等;应流者,流上减一等。”

    “丘行恭,你可知罪否?”李世民凝望着丘行恭,怒不可遏:“汝是右武候大将军,奉诏行事,为何朕之诏令明确言明饶其尚在襁褓中的子嗣,你不顾朕之诏令,私自奉行前诏而夷灭三族,违背大唐律令烹食其心肝,你当真是目无法纪!”

    众人方才知道丘行恭是犯了何事,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凝重之色,眼神飘忽不定。若是其它事还好说点,只是这烹食刘兰成的心肝确实有些过分了,死者为大,哪怕是犯了死罪李世民也会留其全尸,好让其入土为安。

    “臣不知有何罪过?”丘行恭镇定自若的回答,“臣虽夷灭三族,此乃国法所定,非臣擅用职权而为之。虽说圣上法外施恩,饶恕刘兰成一族子嗣,可是养虎为患,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反唐?”

    “臣如此做乃是忠心朝廷,忠于陛下,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若是留有后患,则后患无穷,反之斩草除根方是最佳方式。刘兰成乃犯了谋逆之罪,十恶不赦之大罪,虽然圣上仁义,然臣不得不为大唐考虑。”

    “至于大唐律令禁止残害尸体,可是刘兰成犯有十恶不赦大罪,臣烹食其心肝非违背现律令,而是以表臣之忠心,告知天下人谁敢谋反如同刘兰成的下场一样,以此威慑其他别有用心之人。”

    顿时,李世民也是哑口无言,其他人也觉得丘行恭虽然做的有些过分,可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更何况阴弘智的事情就已经说明问题,养虎为患真的后患无穷。

    李宽都觉得有些道理,虽说诏令赦免刘兰成尚在襁褓中的子孙一命,可是国法难容。若是不用非常手段,还真的无法遏制住一些人谋反之心。但是,仔细想想以后李宽觉得丘行恭完全就是在为自己推脱罪责。

    “大唐江山社稷什么时候需要你这样的酷吏来稳固?”李宽嗤之以鼻,冷笑连连:“食人心肝令人发指,刘兰成是死罪不假,可他仍旧是人,你身为朝廷要臣不顾百姓心中所想,一味地想要以严酷手段稳固人心,这样的方式真能长久吗?”

    “再说圣上已有诏令明确表示饶其孙一命,阴弘智是养虎为患,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知道什么?他们又有什么罪过?难道说投错了胎吗?谁也不是生来就是低人一等,大唐江山之所以稳如泰山,均因圣上圣明及文武百官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而来。”

    “你如此做法岂不是让历代朝堂官员的心血付之东流?食人心肝就是忠心,那以后要是谋反之人均要如此,那我等还是人吗?饮毛茹血的禽兽才如此,你这等行为简直就是违背天理纲常,寒得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心!”

    全本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势力初露

    房遗直等人知道李宽为何如此大动肝火,他答应过刘兰成要留下他孙子一命。因为丘行恭只顾着表忠心,还有他对李宽的不满,趁着李宽去了齐州久久不见踪影之际,立即下令腰斩刘兰成,夷灭其三族。

    房遗直、李景仁、郑玄果三人留守在代州,就是以防万一,不曾想他们根本无能为力,面对丘行恭的强势他们束手无策,姜行本则明哲保身两不相帮,最后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丘行恭不顾一切的后果,根本没把李宽放在心上,而且他们俩中间存在侯君集,本就有芥蒂。从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