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有事相求还请父皇答应!”李宽试探性的问了问,李世民诧异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请父皇先答应!”李宽知道李世民担心什么,直接说道:“放心不是我生母的事情,而是另有他事相求!”
“那朕答应你!”只要不是追问生母杨蕙兰的事情,李世民倒是都可以答应。
“自献陵回京以来,臣思母心切言语过激,行为冲撞父皇还请您恕罪!”李宽第一句话倒是让李世民惊讶了,他没想到李宽居然向自己道歉,可他没有打断,李宽接着说:“每每想起皇祖父临终嘱托,甚为愧疚,有负皇祖父所托;三番两次避而不见也不愿告知去向,无故消失数日之久,更是有负父皇信任,还请父皇责罚!”
说完李宽就跪了下来,诚恳的态度又让李世民惊讶了,不明白李宽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连忙打断李宽继续请罪的话,道:“请罪的话就免了,我知道你心里的痛苦,朕何尝不是如此,你还是直接说此次见我是什么事吧!”
“我要做官!”李宽终于说出心里话,郑重其事地说:“我知道以前都是自己的不对,不该任意妄为,今日恳请父皇给我个一官半职,了却皇祖父心愿,为父皇分忧解难!”
“什么?你要做官?”李世民瞪大着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李宽,吴公公也是满脸诧异的看着李宽,两人都有些懵了,完全搞不懂李宽到底是怎么了?但是,李世民心里有浮现出巨大的喜悦,暗想:“终于上钩了!”
全本
………………………………
第五百五十一章 知子莫若父
“您没听错,我说我要做官!”李宽斩钉截铁的重复一遍,又回想起与魏徵约赌的事情,不等李世民是否同意,张嘴就问:“父皇,您给我这次准备多大的官,有没有五品以下的?”
李世民心里暗喜,脸上露出诧异之色,道:“你不是说远离朝堂吗?怎么突然又想回来做官?”
“以前是我的不是,身为皇子理应为父皇分忧嘛!”李宽厚着脸皮,没半点不好意思,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实际上他心中所想,李世民一清二楚,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李世民故作为难的说:“这事有些难办了!”
“怎么可能难办,只要一道诏书的事情,十分简单嘛!再说您是当今皇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谁敢不遵父皇敕命?”李宽最恨的就是溜须拍马之词,这次为了做官哪怕是最痛恨的行为也不得不去做,谁让他有求于人。
李世民苦笑道:“要真是那么简单就好了,我是一国之君肯定以大局为重,再说了之前是你自己表辞,而且在你皇祖父墓碑前说好了,你说志不在此,我只能尊重你的想法,不再强求你为官!”
“不强求,一点都不强求!”李宽很认真的说,“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了,男儿志在四方,自然要以精忠报国为己任,正所谓男儿不入朝为官,就算英雄也枉然!”
“唉!”李世民再次推脱,道:“当初我下诏让你入宫,便是想着让你回来的。但是,你心意已经,所以我便改变主意,让其他人代你的位置去了兵部任职。”
“现在你突然跟我说要入朝为官,那岂不是让我难做吗?我是一国之君不假,说到底我这个皇上也不可能肆意妄为,贸贸然的将你安排至朝中为官,这样难以服众。况且,其他皇子都是领个头衔,像是大都督、大将军等官衔,并没有真的在朝中为官,你说要是你再入朝为官又会惹来其他人的注意,这不是你一直不愿意面对的吗?”
李宽听着李世民苦口婆心的话,那态度是摆明了不让自己做官,要是不做官就无法名正言顺的前去拜会杨师道,那他想要早点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得往后推延。
一年两年还可以,要是过个五年、十年的,到时候杨师道是否还活着都不能确定,李宽可不敢去赌未知的未来。现在是他有求于人,又不能摆姿态,只得再次放低身段,很认真的说:“官阶不高不重要,哪怕是个七品都可以,要不给个散官也行嘛!总之一句话,今天您要是不答应,那我就不走了,就一直赖在这里。”
说完李宽便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什么都要弄个一官半职,李世民暗自窃喜,可他脸上的表情看上去还是十分为难,李宽见状也懒得继续争论了,当着李世民的面耍赖。
“我怕到时候你又会心生退意,这样岂不是又得重新安排吗?”李世民说出自己的担心,李宽见有戏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绝对不会的,这次以后便一直留在朝中任职,不论什么官职都行。”
“口说无凭啊!”李世民意有所指,李宽很快便懂了,站起身来掷地有声地说:“若如父皇不信的话,不如咱们立下字据,以此为凭。若是我违背此约定,要杀要剐皆由父皇定夺。”
李世民故作为难,吴公公心领神会,当即出声帮着李宽说话,“陛下,老奴以为这次殿下是真心求官,再说殿下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是真的一直赖在这里不走了,传出去有损陛下名声。”
“对对!”李宽顺着吴公公的话,用力的点头表示赞同。
吴公公接着说:“依我之见殿下是真心想做官的,绝对不像之前那样撂挑子说走就走。况且,殿下都说了立下字据为凭,所以我觉得殿下的要求不过分,大不了赐个一官半职,了却殿下心愿,也算是弥补殿下的亏欠吧!”
“言之有理!”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宽忙不迭的说:“还是吴中监最懂我啊!”
李世民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李宽,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立下字据吧!”
李宽当即鲤鱼打挺起身,迅速的奔向桌案前,拿起毛笔刷刷的在纸上写下凭据,签字画押后恭恭敬敬的递给李世民,李世民认真地看了一遍,道:“既然这样,那你明日入朝吧!”
李宽见李世民终于答应了,心里很是高兴,小声地追问:“父皇,能不能透露一下是几品官阶?”
李世民收起字据,抬头望向李宽反问道:“你想做几品官?”
“当然是五品以下即可!”李宽不假思索的答案倒是让李世民有些奇怪,也没多问,反倒是认真的点头答应下来:“既然你想做五品以下的官,那我便依了你的意思!”
“谢父皇!”李宽感激不尽,想到魏徵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做梦都会笑醒。
“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李世民点点头,寻思道:“待会得去问问才行。”
李宽高兴极了,求官有成,对此十分自豪,心里更高兴的是魏徵即将成为自己儿子老师。于是,没什么事的李宽便告辞离去。直到李宽真的出了殿门,人影不见了吴公公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走了?”吴公公笑呵呵的点点头,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脸上的五官瞬间变了形,开怀大笑道:“你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是我的意思吧!呵呵!……”
“陛下,要是被殿下知道是咱们下的圈套,会不会抓狂?”吴公公有些担心事情会败露,李世民不以为然的笑道:“就算他知道又何妨?咱们有这个还担心什么?”
顿时,吴公公也是眉开眼笑,看着李世民手中的凭据,心想:“知子莫若父,此言非虚也!”
在李宽开口要官时,李世民就知道他是在魏徵的建议之下前来的,这也是两人约定好的暗号。李世民面对李宽完全束手无策,为今之计唯有仰仗他人出言劝说。
虽然李世民不知魏徵是如何说的,不过这个结果倒是让他十分满意,当即命人备马前往芙蓉园与魏徵见面再说。原本是准备当场授予官阶的,不过听着李宽再三追问此事,李世民觉得有些蹊跷便停下来,故意将结果留到明天再宣布。
全本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御史大夫
“臣见过陛下!”李世民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芙蓉园中,魏徵穿戴整齐的等候李世民大驾光临,像是早已恭候多时,李世民点点头,吴公公退守一旁警惕的注视着周围动静。
芙蓉园的护卫紧锣密鼓的巡查四周,李世民是偷偷出宫前来,这个消息不能泄露出去。魏徵见李世民来了,面带笑容的说:“看样子殿下已经入宫向陛下请官了!”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没错!”
“那今夜陛下前来找臣,难道是殿下请官有什么问题吗?”魏徵心里不相信,还是有些奇怪。毕竟,魏徵建议李宽入朝为官,这个决定还是李世民自己跟他提出来的,总不能不给李宽赐官。
“他与我请官一直强调五品以下的官,不知玄成可知其因?”李世民说出疑惑。
“这个殿下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啊!”魏徵哑然失笑道,随后将他与李宽约赌的事情说了一遍,李世民才知道其中缘由,接着又问:“那陛下本意是给他什么官职?”
“正四品下兵部侍郎!”李世民没隐瞒,魏徵不解地问:“为何?”
“当初江夏郡王曾说他有军事才能,那个时候我倒是没想过他入兵部任职。后来,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李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指挥得当还挽救一次危机;再之后又跟随李勣一起去朔州增援,就连李勣都十分称赞他的才能。”
李世民解释道,“既然李赟有这方面才能,而且六部之中他去了吏部、户部,至于刑部没去过也算是走了过场,眼下只有礼部、兵部没去过,想了想决定派他去兵部历练历练。”
魏徵诧异道:“为何不考虑礼部?”
“你觉得以他的性子能在礼部待着?”李世民没好气的说,“礼部不像其它部门,乃是整个大唐礼制典范之门面,要是他去了那还不得闹得鸡飞狗跳,整个礼部制度便会被他闹得一团糟,所以礼部是没打算让他去的。再说了江夏郡王是礼部尚书,以他对李赟的关心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里约束得了啊!”
魏徵沉思片刻,道:“陛下有没有考虑过让殿下去御史台?”
“御史台?他能行吗?”李世民略显迟疑,御史台也是中央官署,还是独一无二的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魏徵也曾是御史台的一员。
“臣倒是以为御史台更适合殿下!”魏徵笑道。
“玄成不妨直言!”李世民见魏徵如此肯定,不由得好奇。
魏徵喝了一口茶,道:“殿下自由散漫是表象,实则表里如一,心思缜密且刚正不阿。当初殿下在大理寺任职时,就曾经私放死刑犯而犯罪,目的是推动我大唐国法改制,正因如此得以施行,而陛下治国也非重刑,在陛下的统治下大唐蒸蒸日上,日益繁荣富强,此行为倒是与陛下之想不谋而合。”
李世民从不认为严苛的刑罚就能治理好天下,故而在他当政期间均是以仁政教化为主,刑罚为辅,像是连坐罪夷三族等重刑均被移除,魏徵的话倒是让李世民十分赞同。
“殿下为其生母之事整日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的没什么干劲,不论是兵部还是礼部等,以殿下现在的状态的确不适合。”魏徵突然提起杨蕙兰的事情,李世民大吃一惊道:“这事他与你说了?”
“说了,只是知道了母亲的名讳及出身,其它的倒是不清楚。”魏徵点头承认,李世民还真的没想到李宽居然短短几日就能知道那么多,不过魏徵也没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多言,李世民也不好去问。
“与其整日胡思乱想,倒不如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分散其注意力这样殿下就不会乱想了!”魏徵建议道,“御史台是有监察百官之责,肃正纲纪之义务,殿下必会以身作则,尽心竭力的为朝廷效命。并且,褚遂良徇私枉法之事,亦是殿下弹劾出来的,可见其在这上面有才能,何不知人善用?”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低着头,魏徵接着又说:“要不是殿下及时发现,或许黄门侍郎刘洎就真的枉死了,反倒是让陛下背负滥用刑罚之罪名,就算事后查明真相也无济于事,人死不能复生啊!”
“话虽如此,可……”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魏徵接话道:“陛下是担心殿下进入御史台,对其以后的仕途不利?”
李世民沉默不语的点点头,御史台是监察百官,行监察、肃纲纪之权,要是处理不当就会得罪很多人。纵然李宽得了声望,却无人与他为伍,那岂不是走上了孤臣道路。
若是以前李世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如今两人倒是敞开了不少心扉,李世民着实于心不忍。
“陛下放心,我敢保证殿下绝对不会有事!”
魏徵信誓旦旦的保证,他知道李宽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