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辈拍苋∠旅婢撸种旨O蟊砻骶褪抢钤ㄊ俏烁钍烂裾飧龆右桓龃蟠蟮木病

    李宽还记得李世民看见自己第一眼时,他的眼中有错愕、有悔恨、有惊喜。纵然李宽心里隐隐猜测,可是真正听到这个结果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心里还是凉了半截。

    钱武再问:“现在的你可愿继承先皇遗志成为皇储?”

    “不愿意!”李宽苦涩的回道,“我只做自己,我不愿成为他人复仇工具,也不愿成为权力牺牲品。纵然那人是亲人,依然无法改变我的初衷,说了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王槐三人惊愕不已,李宽虽有气愤仍然不改初心,沉默片刻后,三人终于露出笑容来。李宽怒气未消,他们隐瞒了自己好苦,这让他无法释怀。

    赵谦接着说道:“既如此我等放心了!”

    李宽惊疑道:“难道您们不是逼我去争夺太子之位的?”

    “当然不是!”三人哈哈大笑。

    接着,王槐又解释了刚才那番话,李渊最初是这个想法,不过后来他变了,因为在李宽身上他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久违的亲情,自然取消了原定计划,不过学了一身本领的李宽不可能就这样算了,所以李渊才决定期待他入仕为官,为朝廷效命,其它的皆由他自行选择要走什么样的路。

    全本


………………………………

第5卷 同室操戈风云起,我命由我不由你


………………………………

第五百三十一章 未雨绸缪

    “王老,要是我争夺太子之位,您真有方法?”虽说李宽对于那个位置不感兴趣,可他还是很好奇王槐三人之前说的话。若是随便说说,李宽肯定不会当真,可他们说得很认真,这让李宽有些好奇了。

    王槐疑惑道:“你改变主意了?”

    “当然不是,只是有些好奇嘛!”李宽回道。

    赵谦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道:“好奇害死猫,把你的好奇心收起来。既然不想就别打其它主意,安心的做好你自己就行。”

    “切,有啥不能说的!”李宽满脸不服气,又看了一眼钱武,笑眯眯地说:“师傅,要不您跟我说说呗,到底有什么方法?”

    “滚一边去!”钱武嫌弃的推了一把,站起身来独自出了房间。

    李宽还不死心,又拉着王槐追问,王槐也是把头一撇起身回屋了,最后李宽把目光看向了王槐,嘿嘿一笑:“王老,他们都不说,那只能问您咯!要不然今晚我睡不着啊!”

    “去去!别打扰我休息!”这间房是王槐自己的,所以他没办法像赵谦、钱武那样转身就走,可他有自己的方法,愣是站起身将李宽朝着门外推了出去,像是垃圾将他扫出门似的。

    “不说就不说,赶我干嘛!”

    李宽有些气不过,他们三人的话还在脑中萦绕,瘪瘪嘴也没继续追问下去,便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今夜他从王槐三人口中套出最大的秘密,要是他想争夺太子之位,他们三人肯定有办法帮自己。

    “太子之位吗?”李宽喃喃低语,在他眼里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造福一方也不能贻害千年,李宽自问不是做皇帝的那根材料,所以他从未想过争夺太子之位,在他心里谁做皇帝都比自己要好。

    回到房间的李宽见烛火还亮着,武珝照顾着两个孩子睡觉,抬头看见李宽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禁有些奇怪,走之前他还是兴高采烈的,怎么回来时像变了个人。

    “这是怎么了?”武珝问道。

    “没什么,就是想些事情来着!”李宽勉强的笑笑,道:“他们睡了?”

    “睡了!”武珝点点头。

    “辛苦了!”武珝笑着摇摇头,照顾自己的儿子她是幸福的,不过这两个小子确实有些折腾人,自从李暾开口说话,整个人也变得活泼多了,反倒是比李熹还要调皮,恰好三人下午又不在都是武珝一人带着。

    “他们回来没?”武珝又问。

    李宽点点头,沉默片刻,道:“老婆,要是我做太子你会不会赞同?”

    武珝愣住了,摇着小床的手僵住了,心里一惊:“老公,你没事吧!”

    “你会赞同吗?”李宽再问。

    武珝沉思片刻,突然露出笑容来,一字一句的回道:“当然赞同!”

    “为什么?”这次倒是李宽惊讶了。

    “因为我是你老婆呀!”武珝微微一笑道,“夫唱妇随不是吗?既然愿意嫁给你,不论生老病死,还是贫穷富贵,我都打定主意跟你一辈子,这一辈子都难逃你的手掌心了。”

    “若是你真的决定了,那我肯定支持你,而且我可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女流之辈哟!论智谋与手段,我也不弱于朝中那些老狐狸,只要你下定决心,那我自当全力以赴。”

    李宽动情的搂着武珝,在她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吓得武珝愤怒的瞪着李宽,小声道:“干什么呢,没看见孩子在吗?”

    “他们这么小,懂个屁啊!”李宽这个时候真心觉得这两个孩子就是大大的灯泡,有他们在的地方李宽这个丈夫还得注意形象,别说是亲了就是牵一下手,李熹就会很生气,搞得自己老婆是他的似的,让李宽很气恼。

    “你不会是下定决心了吧!”武珝白了一眼,有些不确定的再问了一遍。

    李宽摇摇头道:“怎么会呢!你又不知道我志不在此,待时机成熟咱们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因为有种直觉告诉我,接下来的京城将会发生天大的变化,而我身在其中怕是会受到牵连在内。”

    武珝知道李宽一直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之中,她也不喜欢。现在有了李熹、李暾,武珝更加不愿意让李宽深陷危险。若是有什么闪失,结果根本就不是她能承受的。

    “如今怕是真的身不由己了!”武珝满脸愁容的叹了一口气,看着熟睡中的李熹、李暾,有些后悔地说:“早知如此,真不应该答应攻打薛延陀部大军,要不然他们俩也不会被赐封为王。唉!真是伤脑筋啊!”

    李宽也有些悔不当初,李熹是嗣王、李暾是中山郡王,而他们俩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称号,手中还掌握着大权,有王印为证。事实上他又何尝不是担心这事,因为不久的将来太子李承乾将会面临被废的结局,其他亲王势必会争夺那太子之位,而他楚王府首当其冲成为众人的绊脚石。

    “要不咱们跟皇上商量商量退了怎么样?”武珝突发奇想的话,让李宽哭笑不得:“老婆,你以为是商场买东西啊!即便是买了回来不想要,过了这么久早就超过退货的期限。”

    武珝一阵懊恼,心里满满的担忧,不仅李宽知道未来李承乾会被废,她同样知晓此事。如果那个时候两个儿子有王印之事泄露出去,那他们就真的成为众矢之的。

    “谁敢动他们分毫,我必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李宽目光冰冷,脸上满是煞气,看着熟睡中的儿子,这是他的逆鳞。纵然对太子之位不稀罕,不代表任人窄割,谁敢动他们分毫就必须付出代价。

    李宽暗自嘀咕道:“看样子是时候从户部离开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李宽比任何都懂,曾经的他了无牵挂可以无所谓畏惧。现在的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自然不再是以前的想法。虽说户部度支郎中不是什么高官厚禄,可他确实是众多皇子中唯一在朝中有官阶的人,仅凭这点他必会惹来众人的嫉妒。

    现在风平浪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夕的片刻宁静,待风暴来临必定首当其冲,李宽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未来的难以预测的危险。


………………………………

第五百三十二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经过深思熟虑,李宽决定从户部度支司离职,不再担任朝中任何官职,避免麻烦上身。王槐等人闻言大吃一惊,武珝赞成李宽决定,经过两人努力成功说服三人点头。

    李宽有自己的考虑与打算,武珝又十分支持,如今的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王槐等人也听闻一些消息,一直没有说出来。如今李宽下定决心,王槐等人也不再隐瞒。

    “王老,您们说得是真的?”

    “真与假我也不清楚,不过宫中有人泄露了消息,说是提议另立太子。”

    李宽、武珝两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事情发生的这么快,距离党仁弘自杀才过去半个月,整个朝堂之上就已经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虽说他并非此次事件的主角,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既然你决定了,我们也不再劝你什么,不过切记勿惹火烧身!”赵谦再三叮嘱,李宽没有争夺皇太子的心思,暗地里劝他远离是非,置身事外最好,要不然事情发生绝对无法控制。

    “此次进宫面圣又不是跟他争吵来着,我是去卸职的!”李宽觉得离职这事还是私底下说比较好,总不能当着群臣的面讨论,这不是惹人注意吗?故而李宽当晚回府后与众人说了自己想法后,立即入宫面圣。

    “陛下,楚王殿下求见!”

    “他来作甚?”李世民眉头一皱,心里有些奇怪,沉默片刻道:“让他在殿外候着吧!”

    吴公公躬身退下,正准备传旨时,却被魏徵劝阻:“殿下身为皇室宗亲,亦是当今楚王,此时在殿外等候实乃有失礼仪,故臣以为当传诏其入殿方是正道。”

    吴公公转身看向李世民见他点点头,再次躬身退下传诏李宽入殿。当李宽进入甘露殿看见卧病在榻的魏徵,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勣等大臣均在,满脸的尴尬,躬身行礼:“臣见过父皇!”

    “你有何事深夜入宫见朕?”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望着李宽,李宽本来是表辞的,看见文武大臣均在这让他左右为难,要是这个时候表奏辞呈,怕是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木讷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沉默片刻,躬身回道:“臣不知父皇与众大臣有要事相商,臣还是退至殿外待父皇办妥以后再说吧!”

    “既如此那便在旁听着便是!”李世民看着李宽许久,见他欲言又止,还是深夜入宫见自己,肯定是要事要说,李世民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让他旁听,再说他们商量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

    “唯!”李宽四处看了看便独自走到角落处,心想:“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唉!”

    李世民没再理会李宽,接着说道:“继续吧!”

    谏议大夫褚遂良躬身说道:“现如今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边关又无战事。然,太子与诸王之事尤为重要,臣偶有听闻太子失德且挥霍无度,每月用度七万,其他诸王更是各怀心思,臣甚为担忧!”

    “此言是也!”李世民对于李承乾实在是失望之极,可他毕竟是嫡长子又是当今皇太子,李世民打心眼里不舍得严惩训斥,之前两人关系闹僵好不容易和好如初,没想到短短两年不到就再次让他失望。

    文武要臣均是站着说话,唯有卧病在床的魏徵是躺着,自贞观十六年来,魏徵的身体大不如前,之前还因为病重而休假,李世民更是让宫中太医及尚食局的人前去照顾。

    如今魏徵的身体稍微好转,仍然还是很虚弱,艰难的起身恭声道:“臣之错也!”

    李世民连忙说道:“此事与卿何干?”

    “臣蒙陛下恩宠,封臣太子太师,以此管教劝谏太子德行,然臣有负陛下所托,自任命以来前往东宫屈指可数。虽臣因病重,然责无旁贷也,故臣再次恳求圣上准许臣之奏表辞去一切官职。”

    魏徵声泪俱下,有气无力的话让李世民于心不忍,其他人亦是沉默寡言,魏徵是出了名的直言劝谏,自从病重以后便甚少参加朝会等事宜,这次好不容易稍微好转些便被传诏入宫。

    人力有尽时,非魏徵所愿,然他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灵了。若是再拖下去,魏徵担心自己走得太着急,而身上的职务仍在,不免有些不妥,故而趁着好转些均是奏表辞呈。

    “卿之忠心朕甚是感动,此事非卿之责也。至于卿之所奏表,朕实在是不舍卿之离去。”李世民心情沉重,难掩悲伤,望着病重的魏徵,声泪俱下的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若你不在朝中,那朕如何知晓对错?”

    魏徵心里感动,可他的身体真的无法再为朝廷效命了,与其占着太子太师之位倒不如表辞。当初他身体不适,也没到现在寸步难行的地步,本想着劝谏太子德行,奈何力不从心,魏徵坚持辞去太子太师、太傅等职,李世民迫于魏徵的坚持,只得准许却留下魏徵谏议大夫之职,魏徵躬身答谢。

    “圣上,老奴倒是想到一人或许可以治愈魏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