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劣行┤四芤豢诰统酝辍
接着,李暾又爬到金锭前,死死地抓着不放,还像鸡腿一样咬了一口见咬不动这才算了。
“大富大贵!大富大贵啊!”马嘉运再次大赞一声,李宽这次也是笑逐颜开,金钱谁不爱呢!看着李暾拿着金锭的瞬间,李宽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附和马嘉运的称赞,又补了一句:“以后绝对是大财主!”
众人闻言嘴角抽了抽,武珝更是掐了李宽一下,疼的李宽龇牙咧嘴。虽说意义是一样,不过马嘉运说得可是大吉大利之言,李宽说得更接地气,通俗地讲就是太俗了。
李暾拿着金锭同样爬到丝绸包裹前,自然也是拿不动,不过第一时间就是用嘴巴去咬,仿佛在他眼里只要喜欢的基本上都是吃的似的。通常来说,抓周都是一样器物,如今倒好李暾直接拿了两样,还吃了一样。
“胃口不小啊!”
李宽感叹一声,摇摇头也去了罗锦中央将其抱了出来,李暾像是守财奴似的,还以为李宽居然跟他抢东西,牢牢地抓着金锭不松手,气得李宽险些破口大骂,最后还是武珝出面才将他手中的金锭拿下来。
“天意如此啊!”李世民看着李暾居然也拿了包裹,又看看李熹把玩着的包裹,心里涌出无限的感叹,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接着又说道:“传朕敕命,封楚王长子熹为嗣王,次子暾为中山郡王!”
“臣谢陛下赏赐!”
“妾谢陛下赏赐!”
李宽、武珝听到加封的那一刻都愣住了,随后连忙躬身谢恩,杨氏、王槐等人亦是躬身谢恩。长孙皇后自然知道其中缘由,所以她也没反对,李世民接着说道:“此乃朕与你的约定,今日既是庆祝二子的周岁宴,亦是完成之前的约定。”
李宽再次道谢,之前他随李勣出征朔州与薛延陀部大军交战,无非就是为了这个赏赐。若是因为自己,李宽自然不会冒这个风险,因为权力他本就不在乎,再说钱财他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总之一辈子都花不完。
“父皇还记得此前约定?”李宽班师回朝后,还以为李世民要出尔反尔,当时还气得他直接请假,表达自己的抗议。
“当然记得,我乃一国之君,自当一言九鼎!”李世民淡然一笑,吴公公接话道:“殿下,是您误会陛下。其实当初陛下就已经拟好诏书,一直未曾颁布则是因为时间未到罢了。”
全本
………………………………
第五百一十一章 王印
李宽歉意的笑笑,这事是他莽撞了,质疑李世民又耍他,事实证明这次是真的想错了。无论怎么说,两人失踪是父子,李世民也不会因为李宽的质疑而心生不满,李宽也不会耿耿于怀,要真是如此也不会答应前往户部。
“这两件器物是我的礼物!”李世民慈爱的看着李熹、李暾,之前他是偏爱李熹一点,如今倒是两碗水端平了,要是李暾在抓周时没选择此物,或许态度又会不同。
“到底是什么物件?”
众人都好奇两个包裹里藏得是什么,李熹、李暾两兄弟看着彼此手中都有一样的物件自然很开心的笑了,两人在众人被李世民的话吸引时,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总之丝绢是被拆开了,里面是一个黄色锦盒。
由于盒子是闭合的,李熹、李暾俩自然打不开,李宽走了过来帮忙拆开,看着锦盒上的丝绢牙印与口水,不用问也知道是两个孩子用嘴巴咬开的,要不是活结也不会这么容易了。
李宽将黄色锦盒打开,众人探头望去只见是一枚和田玉印,李宽之前就有些猜测,看到是玉印证明他的猜测没错。当李宽将玉印从盒中取出,众人方才看见其貌。
李熹的这枚玉印是方形约有三寸五分,厚一寸,龙头龙尾,背部是龟形;李暾的玉印也是方形,约有三寸四分,厚一寸,却不是龙头龙尾,而是盘踞着的麒麟。
“真是王印!”马嘉运失声惊呼。
李宽恍然大悟,他看见玉印时就有些眼熟,因为他看过皇上的印章,对于马嘉运的吃惊李宽倒是有些不明所以,撇头看了过去,只见王槐等人均是瞠目结舌,李道宗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有那么惊讶吗?”李宽疑惑不解想道,将两枚王印放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了个遍,发现印章底部有篆字,当即让人取来纸张及印泥,李谷急匆匆的赶来后,李宽将两枚王印印在纸上。
“赵老,这是啥意思啊!”李宽拿起纸,看着上面的篆字左看右看还是没看明白不得不出声询问,赵谦、王槐等人震惊不已,李道宗的胡子被他扯下几根都浑然不觉。
赵谦迟迟不动,李宽不得不拿着纸张走了过去,还以为他没看清楚,马嘉运插话道:“殿下,这是篆字!”指着左侧的篆字,“嗣王熹印”,又指着右侧的篆字,“中山郡王暾印”。
李宽点头示意,随手将手中的纸丢了出去,李世民、吴公公满头黑线,王槐、李道宗等人惊得哑口无言,实在是被李宽的行为给激怒了,钱武低声道:“你想干嘛?”
“当然是丢掉了!”李宽翻了白眼觉得自己师傅是不是秀逗了。
钱武低喝一声:“捡起来!”
“师傅,不就是一张纸吗?”李宽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钱武,钱武的声音更严厉了,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再次说道:“还不快点捡起来!”
不仅李宽懵圈了,武珝也被钱武的态度给吓到了,王槐、赵谦、李道宗三人依旧保持不动,李宽看了他们一眼总觉得师傅话里有话,不得不弯着腰将那张纸捡起来,看着手中的纸都不知道如何处理。
“无妨!”李世民摆摆手,没放在心上,王槐等人吁了一口气,他们可是认出这篆字乃是当今皇上李世民亲笔御书的,这就使得两枚王印意义非凡,在某些时候甚至堪比尚方宝剑。
吴公公提醒道:“陛下,时辰不早了!”
李世民点点头,便与长孙皇后两人摆驾回宫,众人亲自送他们俩出府。在回宫的路上,长孙皇后也发现是陛下笔迹,眉头紧锁道:“陛下,如此这般真的好吗?若是高明他们知晓,恐有祸端啊!”
李世民眼里闪过一丝失望,淡淡地说:“不过是王印罢了!”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有些话她不愿意说出口。从今日周岁宴的宾客中没有东宫之人,就连贺礼都没有送来,猜到太子与楚王之间发生了嫌隙,可能两人的关系已经破裂,这才是长孙皇后担心的事情。
回宫以后她立即下令封口,不允许楚王府的事情传扬出去,尤其是李熹、李暾得到王印的事情。众宫女自然不敢多提,在他们俩离开以后,马嘉运、李道宗均没有立即离去。
李宽不解的问道:“马兄,王印有什么特别吗?”
马嘉运反问道:“殿下,你是当今皇子又是亲王爵位可有王印?”
“没有!”李宽摇摇头,他只有私印并无王印,当年从京城远赴荆州担任大都督也仅仅是荆州大都督官印,至于亲王印章还真的没有,他看了看李道宗道:“王叔,您有吗?”
李道宗苦涩的摇摇头,李宽看向马嘉运,道:“这是为何?”
“当今大唐王朝中唯有三人有印!”马嘉运沉声道,“当今皇上的五方御印,又称龙印,第二位是皇后娘娘的后印,即凤印,最后一位便是当今太子殿下的宝印。”
“在前周时期,诸侯王均是一方诸侯,自成一国故有王印,与天子御印相似均是嫡系传承之物,使得周朝各个诸侯间战争不断,直至周朝覆灭又历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的权势滔天,远胜当时的天子权力。”
“经历动乱的战国时代,又有始皇帝兼并天下建立秦国,后又经汉朝。但是,在汉朝时期发生了著名的七王之乱事件,自此以后不论是哪位君主均会加强中央集权,吸收千人教训故而亲王、郡王等均有爵位却无王印,因为王印是权力象征。”
李宽自然不知还有这么个原因,看着李熹、李暾的王印,这让他有些为难。若是拥有王印代表着权力,这事要是传扬出去的话,那还不是惊天动地,怕是朝堂反对声一片,像是太子、魏王等人不就更加恨他入骨吗?
“他们的王印非同一般,乃是陛下亲笔御书的篆字,堪比太子宝印之权力。”李道宗叹息一声,眉头紧锁的说:“真不知是好还是坏啊!”
李宽这才明白为何钱武让他将那纸张捡起来,不是因为纸而是那上面的印是皇上亲笔御书,堪比尚方宝剑一样,哪怕是他这个亲王都不得不恭恭敬敬,这让李宽叫苦不迭:“真是烫手山芋,唉!”
全本
………………………………
第五百一十二章 惶惶不安
王印代表着王权,依照前朝的说法是诸侯国主之位,不亚于当今东宫太子的权力,在其国有生杀大权。李熹、李暾年纪尚幼,便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未必是件好事。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还请王叔、马兄保密!”李道宗、马嘉运答应李宽的请求,这件事绝对不能流传出去,李宽决定将两位王印封存,待李熹、李暾十六岁以后再给他们,至少现在不能给他们。
王印赋予的权力太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唐的内乱,不利于朝纲稳定。李宽的提议,得到李道宗、马嘉运两人赞同,他们也不认为王印对于李熹、李暾两人有益,最好让他们遗忘此事。
于是,李宽避免消息走漏,第一次下了封杀令。凡是外传泄密者,株连三族灭其满门。当天晚上,李宽就秘密将两枚王印藏了起来,除他以外无人知晓,李熹、李暾见自己的王印没了,哭闹了一阵后被武珝等人哄着这才作罢。
“老公,皇上他是怎么想的?”
武珝被王印的事情搅得心乱如麻,早早上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直到李宽回来,慌乱的心才平静许多,李宽叹息一声:“他的想法如何能揣测?或许是真的疼爱他们俩,或许是另有目的,谁知道呢!”
“若是王印泄露出去会怎样?”
李宽皱着眉头回道:“从此以后楚王府再无安宁之日,甚至他们俩都会有性命之忧。”
武珝大惊:“那么严重?”
“马兄之前所言不是没有道理的,王叔当时就在身边几乎沉默不语,想想也知道马兄所言是真的。”李宽面色凝重的说,“王印代表着权力,尤其是他们俩的王印篆字还是陛下亲笔所书,性质完全不同,堪比敕命啊!”
“我本就在朝中没什么势力,此事传出去以后,不仅是太子的势力,就连魏王、吴王等势力也会连在一起,还有朝中重臣的反对,到时候最难做的不是我们楚王府而是陛下自己,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恐怕是一国之君也得思量思量再决定。”
“太子对我已经生出嫌隙,更别说其他亲王了,就差撕破脸皮生死相对了。若是这事传出去,以太子急躁的性子百分百会下毒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咱们府中将会危机四伏。”
武珝忧心忡忡的叹息一声,她也想到了这层,要不然如何睡不着,满脸愁容的说:“唉,这个皇上真是让人无语!之前对咱们不理不睬,如今倒好恩宠过度,不论哪一个都让人承受不起啊!”
李宽低头沉思不语,回想起之前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那是百分百的厌恶,后来态度好转也仅限于好转并没有太过宠爱,甚至亲自下旨要处死自己,事后又急着补救,而且入朝为官以后,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都像是无形中被人安排似的。
从大理寺狱一路升迁至大理寺卿,又从云端跌落地狱险些被处斩;之后也是波澜不惊的从吏部员外郎,又升迁至吏部侍郎,甚至自己还得到了忠武将军称号等,再联想到如今身处户部担任度支郎中之职。
“到底什么时候态度转变的?”李宽也陷入沉思,不禁反思李世民对自己,还有自己对李世民这个父亲的态度,之前他们水火不容,后来李宽渐渐地接受了,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喃喃低语:“难道真的是血浓于水吗?”
“接下来怎么办?”武珝没听见李宽低声细语,还以为他在沉思后续的事情。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宽微微一笑道,“别想太多了,时间不早咱们该歇息了!”
武珝点点头,李宽起身吹灭蜡烛,漆黑的黑夜中,两人都没办法很快入睡。李宽反复思索着李世民的用意,武珝则是担心以后该怎么办,两人都沉默不语均不愿打扰对方休息。
武珝知道李宽明日还得继续去户部,李宽则是说得越多武珝担心的越多,干脆什么都不说。与此同时,王槐、赵谦、钱武三人也坐在一起商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