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充耳不闻,眼里只有怀中的李熹,李宽接着说:“父皇,熹儿还小,恐伤及吾儿自身。若是父皇真想赏赐什么给他,不如换个别的物件,比如拨浪鼓、泥人,又或是木剑都可以。”
武珝见李宽态度坚决,她也猜到那柄剑肯定是另有他意,至于具体是什么她也弄不清楚,面色焦急的看着笑呵呵的李熹,恨不得将他抱过来,可李熹对着剑穗情有独钟似的,还伸手摸了摸剑鞘。
“朕意已决,休要再说!”李世民听得有些不耐烦了,逼得李宽哑口无言,他朝着郑公公挤眉弄眼,又朝着吴公公使眼色,郑公公见殿中监都不说话,他岂敢多言。
李宽急得不行,连忙转移话题:“父皇,您传诏臣入宫何事?”
李世民方才想起正事来,抱着李熹没放手的意思,可他转身李熹看不见剑穗就急得咿咿呀呀的大叫,无奈李世民只好将龙泉剑取下与李熹放在一起,李熹这才不哭闹,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国宴结束了,家宴刚刚开始,你们也一起去吧!”
李宽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要是让他来参加国宴,只需要传诏他们就行何必搞得那么麻烦,不过又听到李世民提及家宴,这让李宽有些懵了:“这又是哪一出?”
李世民抱着李熹就向殿外走去,李宽、武珝只得紧随其后,走在前面的李世民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的模样要不是穿着龙袍,就跟寻常百姓家的祖父看见孙子一样的表情。
“吴中监,国宴什么时候结束的?”李宽小声询问,吴公公笑着回答:“此次国宴没之前那么热闹,就早早结束了。至于家宴则是皇上临时决定的,其他皇子、王妃等均在。”
李宽又问:“其他晚辈也在?”
吴公公点点头:“就连出嫁的公主也携子女回京,只不过殿下您是最后一位知道的!”
“凭什么我最后一个知道?”李宽心有不服,吴公公笑眯眯地说:“谁让殿下休息这么久时间,不知朝中变化呢!”
李宽尴尬的笑笑不说话,吴公公言外之意就是错在他,要不是心有不满选择撂担子走人就不会最后一个知道。事实上,李宽当初奏表请假,一来是想陪着家人,二来也确因为皇上再次出尔反尔,要是自己也就算了,牵扯到儿子的前程李宽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
“皇上这么抱着真的可以?”武珝倒是有些担心,脸上满是担忧,主要是李熹与龙泉剑紧贴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李熹会不会真的拔出剑,到时候伤到谁都不好。
“王妃放心,陛下自有分寸!”吴公公当然不会担心,出言安抚忧心忡忡的武珝,其实他知道武珝担心什么,“陛下早年可是上阵杀敌的将帅,不会有任何意外的!”
吴公公也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喜欢李熹,不仅亲自抱着他朝着立政殿走去,还将贴身佩剑龙泉剑赏给李熹,反观武珝怀中的李暾倒是让人放心,从之前哭闹之后就一直睡着,仿佛上辈子没睡够似的。
“放心不会有事的!”
李宽也安抚担心的武珝,这个时候要是说自己来抱的话,李世民才会真的生气,既然他那么高兴,又喜欢抱着,那就随他去呗,李宽自问李熹是自己儿子,不过也没抱那么久,主要是双手会酸麻,而且李熹的体重确实不轻。
“难道真有隔代亲的说法?”李宽看着李世民背影,若有所思的低着头,从李熹、李暾两人出生后,李世民只在他俩那一刻抱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更别说抱了。
但是,今天爷孙俩相见后,相处的十分愉快不说,基本上李熹想要什么,李世民都会满足他的要求,就差天上的星星月亮,宠溺的有些不像话。李宽再想想自己,他与李世民是父子,李世民对自己的态度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在李世民眼里,李熹这个孙子比他这个儿子好得太多了,李宽不曾有过的父爱,李熹不仅有父爱,还有祖父的爱。反观李宽自己,当年除了祖父李渊外,自己这位父亲几年都看不到一次,仿佛自己不是他儿子似的。
李世民看见李熹的眼神里满是慈祥,脸上都是和蔼可亲的笑容,哪有帝王之威严与肃穆。李宽见状不由得有些担心,在这么下去,李熹就被李世民宠上天去了,又自我安慰李世民兴许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国宴设在两仪殿,家宴则在立政殿,也就是皇后的宫殿中举行。上至太子李承乾、太子妃苏氏及其子,下至八岁的衡山郡公主均已入席,长孙皇后则端坐在大殿,见李世民迟迟未归,心有疑虑,倒也没着急。
尚未出嫁的公主则是两两坐在一起,已经出嫁则与夫君及子女坐在一起,已经成婚的则是与妻子坐在一起,依照年龄安排席位,眼下只有楚王李宽及楚王妃武珝及其子未到。
众人翘首以盼之下,李世民抱着李熹出现在立政殿内,长孙皇后见他抱着孩子,就连龙泉剑也拿了出来,心里一惊:“这是何意?”其他人看着,心里咯噔一下,唯有太子妃苏氏一眼便认出被皇上抱着的孩子是武珝之子李熹。
“这是谁的孩子?”
众人暗中揣测,左顾右盼之下,发现除了楚王李宽未到外其他人都到了,那么这孩子是谁的结果很明显了,只是李世民亲自抱着走进来却是第一次见,不论是之前受宠的魏王李泰,还是太子李承乾之子都不曾享受过这样待遇,众人纷纷心生嫉恨:“为什么又是他?”
………………………………
第四百六十五章 众矢之的
“臣拜见皇后!”
“妾拜见皇后!”
李宽、武珝两人迎着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迈着稳健步伐走进立政殿,刹那间感受到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数十双目光纷纷聚集在李宽身上,像是要将他千刀万剐似的,要是目光能杀人,李宽不知死了多少回。
武珝怀抱着李暾,端庄大方的缓步走来,没有丝毫慌张,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别说登堂入室这种小儿科,就算是再大的局面都不惧,李宽早已习惯这种欢迎方式。
两人旁若无人的走了过来,恭敬地行跪拜礼。今天是大年初一,虽然是晚上,不过长孙皇后在他们两人的心目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自然不会介意向她行跪拜礼。
“起来说话!”李世民抱着李熹无视其他人,别说儿子就连女儿也靠边站,哪怕是长孙皇后也是不理不睬,心思全都放在李熹身上,不停地逗弄着笑得合不拢嘴。
李宽、武珝抱着孩子出现,长孙皇后便知道李世民抱着的是谁的孩子,看着她怀中的李暾,慈祥地说:“这是你的孩子?”
“回皇后,这是妾之次子!”武珝恭敬地回答,长孙皇后接着说:“那我抱抱如何?”
武珝一愣,看着长孙皇后目光都放在李暾身上,当即点点头,便将孩子让宫女抱着给长孙皇后。不曾想,长孙皇后却不许宫女抱李暾,站起身来亲自前来抱孩子。
李暾从怀中被长孙皇后抱走以后,武珝还没回过神来,呆若木鸡的看着长孙皇后也逗着李暾,这可把武珝吓坏了。李暾是什么样的性子,做母亲的哪能不知道,这家伙懒得不行,犹犹豫豫的想要说话,却又迟迟张不开嘴。
李宽也是捏了一把冷汗,长孙皇后之所以抱李暾无非是因为皇上抱着李熹,她自然不甘落后。只不过李暾的性子与李熹天差地别,别说长孙皇后逗他了,就连他这个父亲想要逗他,这小子爱理不理继续呼呼大睡,没想到李暾从母亲怀中离开的那一刻就醒了。
乌溜溜的大眼睛满是疑惑,看着长孙皇后许久发现不是自己母亲,赶紧四下寻找好不容易瞥到武珝也在,自然不会哭闹,只是看着满脸慈祥,甜甜的笑容长孙皇后,李暾居然很配合的笑了。
当他咧嘴露出笑容时,口水也不禁流了下来,李宽、武珝捂着额头:“真是丢人啊!”
“老婆,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吃货啊?”李宽小声地在武珝耳边说了一句,满脸的嫌弃。
“胡说什么呢!”
武珝当即否认,可她的脸也是不争气的红了,因为她也看出来李暾肯定是把长孙皇后头上的凤冠当成了好吃的,李暾除了睡之外最大的爱好便是吃,而且长了乳牙以后,母乳已经不喂了,换成了米粥基本上都是容易消化的食物。
李熹戒奶时还抗争性的不吃,李暾可不会这么矫情,只要是吃得都行,这也使得李暾的体重比李熹要重点,加上李暾嗜睡,基本上不想李熹那么爱折腾人,带李暾武珝很轻松,带李熹很累。
李宽、武珝两人在宫女的指引下入席就坐,其他皇子、公主的子女都是与父母坐在一块,唯独两人的孩子被皇上、皇后当成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搞得他们两人极为尴尬。
李承乾皮笑肉不笑的与李宽嘘寒问暖,太子妃苏氏则是一如既往的贤良淑德,李宽想解释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武珝也是低着头满脸的苦涩,至于魏王李泰早就快喷出火来。
曾经他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衡山郡公主是最疼爱的女儿,如今在李熹、李暾两人的影响下纷纷靠边站,尤其是李泰对李宽早就恨之入骨,要不是上次国宴时因为李宽,他也不会被皇上罚他禁足,这一切都是李宽惹的祸,所以李泰见李宽的两个儿子居然被皇上、皇后争先恐后的抱着,心里早就怒火中烧了,强压着怒火。
当初李泰的儿子因皇上爱屋及乌,也曾在宫中居住,又因为李泰被责罚而被接回魏王府中。即便李泰的儿子入宫常伴在皇上、皇后身边,也不曾被两人亲自抱过,还如此亲昵。
“皇上,您看他笑得多好看啊!”长孙皇后逗弄着李暾,他的模样随其母亲,长得粉面玉琢,就是胖了点,不过孩子嘛,胖点没关系,长孙皇后自然不会嫌弃。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如此说,也不甘示弱的回道:“有他笑得好看吗?这模样完全就是我们李家血脉,这血统绝对无疑!”
李宽、武珝脸上满满的尴尬,李熹长得像李宽不假,不过也没到那个地步,如今还没有完全长开,谁知道日后是何模样,然而李世民这话说得十分肯定,李宽既是汗颜又有些抓狂:“难道李暾就不是李家血脉了吗?”
众人听见皇上、皇后两人注意力都在两个孩子身上,而这次家宴直系子孙聚集一堂共度春节的,现在倒好众人倒是成为吃瓜群众,听着皇上、皇后两人互相攀比两个孩子谁更可爱。
太子李承乾、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等人纷纷脸色阴沉,目光冰冷,脸上又是说不出的无奈,看着自己身旁的子女,彼此间的差距已经出现了。此时,众人深深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与压力。
“陛下,是否可以开始?”
吴公公善意提醒,看着李宽、武珝两人如坐针毡,整个立政殿除了皇上、皇后逗弄孩子的嬉笑声外,其他人都是沉默不语,他知道这样下去李宽怕是成为所有人的敌人,不得不出言提醒,也是希望李世民能理解其意,注意一下场合。
“那就开始吧!”
李世民看都没看一眼,很随意的回答,吴公公亦是无可奈何,他真的尽力了,最后高喝一声:“家宴开始!”
因为是家宴所以不需要向国宴那样太过于讲究,不过众人率先向皇上、皇后敬酒之礼倒是无可避免,众人纷纷站直身体,端起酒杯,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一人抱一个,端起酒杯便直接饮尽,像是迫不及待似的,而他们两人的注意力都在怀中的孩子身上,至于家宴如何倒是成为次要。
:。:m。x
全本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大!
“龙泉剑!”
太子李承乾注视着李世民怀中的那柄剑,瞪着大大的眼睛,心里大惊,神色复杂,既有惊讶又有嫉恨,五味杂陈,心里泛起阵阵酸涩,低头再看看自己的儿子李象、心里一阵叹息:“虽为太子,然无权无势也,徒有虚名耳!”
李承乾闷闷不乐,心有不甘地一杯接着一杯喝着,心结难以解开唯有一醉解千愁。太子妃苏氏见李承乾旁若无人的喝酒,眉头皱了皱,小声提醒:“太子,莫要失仪!”
苏氏本是好心,奈何李承乾浑然听不进去,听到“太子”两字就像是一根针刺中他心脏似的,难以拔除。顿时,李承乾脸色阴沉得可怕,冰冷的目光直视苏氏,李象乖巧地坐着可他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苏氏叹息一声,轻轻地拍着儿子,强颜欢笑的为李象夹着菜,而她深知丈夫如此变化均因李宽之子备受皇上宠爱。苏氏与李承乾想法不同,皇上的孙子孙女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位,想要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苏氏别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