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李宽、武珝两人相视一笑,道:“你们几人真的决定暂不成亲?”
“千真万确!”众人齐声回答。
“不后悔?”武珝再问。
“绝不后悔!”众人见有转机,毫不犹豫的大声回答。
李宽郑重其事地说:“你们心意已决,那我也不逼你们了,一切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
“谢公子!”众人吁了一口气,王槐、赵谦两人有些懵了,这事变化的太快了让他们俩有些目不暇接,“公子,就这么算了?”
“算了吧!”李宽微微一笑,“婚姻大事由他们自己做主,我是一府之主期望他们能早些成婚,正好跟我儿子有个玩伴。既然不愿意,我又何必强人所难。”
张冲等人拼命地点头赞同,王槐、赵谦则有些尴尬了,搞了半天他们俩反倒是成为那个催婚之人,这事明明是李宽、武珝引起的,最后他们俩背锅,这让两人有些郁闷。
“日后你们遇到意中人,不论是谁家的姑娘,我都一定亲自为你们主持婚事。”李宽话音刚落,武珝也重申之前的承诺,“我的承诺一直有效,要是到老都是一人,我的两个儿子将赡养到老。”
“谢王妃!”众人再次道谢,武珝的话让他们受宠若惊。
王槐、赵谦两人沉默了,因为这话像是对他们俩说的,当初李渊病逝后,李宽将他们两人接回府中赡养,不止一次说过认他们为祖父,王槐、赵谦两人始终不愿接受均自己身份不配,故而婉拒。
接着,李宽又询问李达勒的意思,因为他有一子一女,而且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李宽取得,李宽提出让两个孩子认他们夫妻为干亲,李达勒用力的点头答应。
“你们俩与我是雇佣关系,所以婚姻大事本就由你们自行做主。若是遇到合适的,你们要是出嫁的话,我楚王府可作为你们的娘家出嫁,所有的嫁妆由我们出。”
肖秋水、肖怡两女感激不尽,她们俩已经在王府呆了近两年,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完全没把自己当成外人,仿佛自己就是王府的一员。此时,李宽的话更是让她们俩感动。
“咱们说得可不是这样啊!”赵谦忍不住抱怨一句。
李宽笑着回答:“有些事真的强求不来!”
张冲、史锐等人纷纷点头赞同李宽的说法,钱武见状怼了一句:“跟你们有屁关系。”
顿时,张冲、史锐等人又往后一缩,生怕惹怒钱武挨训。现在的钱武体力大不如前,不过训人的本事倒是长进不少。
“不论大唐其它地方的习俗如何,在我楚王府中任何人都有婚姻自由权力。你们选择什么样的夫君或娘子,都是你们的权力。至于何时成亲,全都由你们自行决定。”
李宽停顿片刻,看向王槐,道:“王老,麻烦您明日将我的话传至整个王府。再补充一句,坚决执行一夫一妻制,谁敢娶妻以后再纳妾等行为,一经发现一律逐出王府,凡是成亲之人我楚王府给予嫁妆或聘礼。当然成亲以后,若想另谋出路而离开的,我也不会阻拦,给予钱财或是田地让你们有个安身之所。”
这是李宽唯一能做的事情,其他人不像张冲、史锐等几人是府中必不可少,从一开始就留在楚王府的自然不会走,后来被招入府的仆役等人就不见得如此忠心。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之常情,李宽自然不会阻拦!
如果是在其它府上当差或是做仆役,想要走得话就十分困难,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留在府上为奴为仆。但是,李宽、武珝均来自后世,他们的思想本就不同,没人生来就是低人一等,人权面前人人平等。
虽然无法改变整个大唐百姓的思想观念,不过李宽、武珝能做到改变楚王府上下,让所有人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力以及人身自由权,而且李宽也提出与府中所有人签下契约,这个意见说出以后王槐、赵谦、钱武三人十分惊讶,而李宽将其称之为“劳动契约书”。
武珝自然不会反对,十分赞成李宽的做法,经过李宽详细解释,众人才明白这个新词的意思。不过赵谦还是有些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有风险,风险自然存在,就是府中容易混入其他人安排的细作,容易走漏风声。
于是,武珝又建议将期限分为:终身、长期、短期三种,根据不同的期限分配不同的事情。即便泄露消息,也不会涉及要事,这个建议得到李宽赞同,王槐等人也觉得可以。
全本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感恩的心
次日,大早上整个楚王府上至李宽、武珝,下至仆役等全都在大殿集合,府中侍卫站在左侧,其他人则站在右侧,王槐、赵谦、钱武三人则是站在正前方,紧随其后的便是张冲、史锐等八人。
除却第一次在荆州大都督府时,李宽召集府中全部人宣布府中规矩,这是第二次如此阵仗。经过昨夜的商议,王槐、赵谦、钱武三人也都认同李宽的想法,故而今日一早就便开始召集。
“再过半个月便是新的一年,我在京城近两年了,你们之中有些是从荆州随我一起入京的老人,有些是我入京后入府的新人。”李宽清清嗓子,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为了迎接明年,也让大家过个好年,我再次郑重宣布咱们楚王府一项重大决策。”
众人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的听着,纷纷猜测会是什么样的决策,每一次李宽开口讲话的确是一种福利,就好比去年过年时,每人都获得均等的红包,就连新衣都有,这让他们十分期待。
“这里有三份契约书,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时间匆忙就算再快也无法做到复印机那样一夜之间写出几百份,为此李宽不得不暂时做个过度,仅仅写了三份,待事情办好以后再每人一份。
李宽解释道:“第一份契约书是终身契约制,第二份则是长期契约制,第三份则是短期契约制,重点解释一下短期就是一年以内的雇佣关系,契约期限到即可离开,从此与我楚王府无半点关系。”
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按照李宽的说法也就是契约期限到了就可以恢复自由身,府中仆役中很大一部分是奴隶出身,自由之身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终身契约制顾名思义,从此以后你便是楚王府中一员,每月除了固定薪资外,生病了的医药费由王府承担,成亲事宜所需开销也有王府承担,简而言之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契约。”
“长期契约制,分为一年以上至五年,五年至十年,十年及以上三种,制度不同福利也会不一样,具体细分则因年限不同而定。可以告诉你们,时间满了十年以上的人将会享受到生病了,医药费报销及老有所依。”
众人纷纷低头沉思,李宽又接着说:“凡是楚王府的人,不论你是杂役,还是侍卫,又或是其它什么岗位者,均拥有婚姻自主选择权,以及人身自由权,逢年过节想回家探亲均可以。另外,长期及终身的人将会接受不同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读书识字、习武强身健体等,闲暇时还可以出去游玩。每年年尾时将会进行优秀员工评选,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最佳团队奖。”
“公子,这个什么优秀员工,一等奖、二等奖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人疑惑不解的询问。
李宽越说越起劲,这些话就连昨晚王槐、肖秋水、张冲等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唯有武珝心知肚明。其实这个意见还是武珝提出来的,李宽觉得不错,索性一并加了进去。
“优秀员工就是指雇佣关系中员工表现十分突出的人,就比方说我现在是一府之主,你们均在楚王府做事,只要做得好就可以评选优秀员工。”李宽解释一遍,众人恍然大悟,又接着问:“这最佳团队奖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团队嘛!”李宽只是顺口一说,这个问题还真没想到,还是武珝出来救场,“团队的意思是根据不同的分工,比如说王老他们是总管,不论是库房、大总管等都是总管团队,要是侍卫不论是典军的张冲等人,还是肖秋水、肖怡都属于这一团队。”
“就是这么个意思!”李宽咳嗽两声,要是放在现代哪里需要解释,每个职场的人都懂得什么意思,奈何这里不是现代,所以必须解释清楚才行,要不然没人明白。
武珝扫视一眼,接着说道:“终身契约制并非卖身契,而是属于雇佣关系的一种。若是你们有更好的去除,我也不会阻拦,就比如说你们要是嫁人,或是成亲想要干一番事业,那就可以解除雇佣关系,而这个终身契约将变成十年长期契约,时间到了你们可以随时离去。”
“若是特殊情况,楚王府还会给予资助,不过我还是得强调一遍,契约期间要是做了对不起楚王府的事情,比如泄露消息或是与其他人勾结图谋不轨等,不仅所有的一切收回,还将面临牢狱之灾。”
“当然你们想要恢复自由,不过王府的事情要守口如瓶,泄露半个字同样受罚。如果你们遵守,那就合作共赢;若是不遵守,那就没什么好谈。既然敢走出这一步,那就做好承担代价的后果。”
武珝铿锵有力的声音让众人心里一惊,“若是忠心于楚王府,只要王府一直存在,这份契约一直有效,决不食言。若是不忠于楚王府,我建议你们还是别留下了,被发现的后果绝对不是你们能承受的。”
李宽面带笑容的看着眼前的武珝,此时他甘愿成为武珝背后的男人,不论她做什么决定,李宽始终坚持站在她身边,给予最大的依靠。武珝的话抑扬顿挫,该果断的时候绝不手软,该软的时候绝对温柔如水。
王槐、赵谦、钱武三人相视一笑,对于武珝的能力他们三人早就见识过,此时的武珝才像是真正的楚王妃,不卑不亢,抑扬顿挫的声音让人心悦诚服,比之李宽更有力度。
“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那么多份,大致的内容我已经说了,接下来给你们考虑的时间。”李宽补充一句,众人立即低头沉思,或是窃窃私语,不过张冲、史锐等人从不需要商量,昨夜他们就已经决定了终身为楚王府效命,就连日后子孙后代亦复如是。
“现在给我,你们的答案!”李宽大声说道,“选择终身契约的站起来!”
呼呼啦啦的上百人全都站直身躯,无一例外全都选择终身契约制,从这一刻起楚王府将会是铁桶一块,没人能从他们嘴里套出任何话来。因为大部分都是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奴隶,要不是李宽出手搭救,他们又岂会过得如此滋润,对他们而言楚王府便是自己的家,要不然李宽出事也不会选择去劫法场。
历经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冷漠的环境让他们放弃生的希望,忘了身为人该有的尊严。当他们坠入黑暗时,是李宽给了他们希望,也给了他们新生。虽然读书不多,知恩图报这么浅显的道理还是懂的。
:。:m。x
全本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父皇,真不能放!
李宽借鉴现代劳动合同制度,在楚王府推行劳动契约制,这是李宽尊重人权,给予每个人自由选择权力,效果不言而喻,府中每个人都选择订下终身劳动契约,反倒是长期、短期成为摆设。
当初李宽私放死刑犯时,楚王府上下一心,心甘情愿跟随王槐等人去劫法场,那个时候王槐等人对他们就已经刮目相看;这次众人依旧没有让他们失望,故而李宽的提议,加上武珝的补充,三人都十分赞同,使得这事很快完成。
年末将至,挨家挨户再次热闹起来,楚王府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有了两个新生命的注入,使得这一年格外特别。京城再次热闹起来,李宽、武珝这次没有错过,自从宵禁解除以后,两人就时常出府逛街,每次回来都会都会带些吃食或是小玩意。
除夕夜,楚王府还是按照之前的习惯表演节目,同样府中上下均有红包、衣服等生活物品。贞观十六年初一,李宽、武珝两人都不曾进宫朝拜,这次破天荒的没有接到传诏,故而李宽、武珝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反倒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荣国夫人杨氏府上。
杨氏、武三妹看见两个瓷娃娃的孩子过来,十分高兴,早就准备好礼物。杨氏在楚王府待了一年多,直到孩子三个月大以后这才放心离开。当时王槐等人挽留,杨氏始终不愿意继续住下去,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府居住。
当天中午,李宽、武珝与两个孩子便留在荣国夫人杨氏府中吃了中饭,傍晚时分这才回府。李宽、武珝两人成亲以后第一次上门拜年,两个孩子对于荣国夫人府中的一切感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