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宽的话让她止住哭声,不过身体颤抖的更厉害,李宽绕开人群将她放下,那女孩连忙抽身后退,满脸戒备的望着李宽,生怕他再前来对自己图谋不轨。
李宽见状也不好再上前,坏人做到底依旧板着脸,道:“你的馒头被我弄掉了,我赔你一顿丰富的吃食就当做赔偿如何?前提是你不允许再哭,我可不想被人当做人贩子!”
那女孩没同意也没反对,依旧小心戒备着李宽,眼睛却四处张望着,寻找着能够脱身机会,在他眼里李宽就是人贩子没什么区别,环顾四周发现没什么可逃脱之路,正准备呼喊救命,李宽眼疾手快的用手捂住她的嘴巴,惊吓过度的女孩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用力的咬在李宽手上。
吃痛之下李宽依旧没有放手,任由那女孩咬着,冷锋脸色骤变,急忙上前帮忙却被李宽眼神制止,直到鲜血从伤口处流出来,那女孩见李宽依然没其它动作,不像是人贩子,这才松了口。
李宽见她放下戒备,心里悬着石头落下,这才看了看手上的伤口,那女孩的力气不大还是留下了牙齿痕迹,李宽稍作处理并未放在心上,那女孩也看见自己的杰作,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像是做了错事似的。
犹豫再三后,她主动走到李宽面前,小心翼翼的给李宽吹了吹伤口,又从腰间取出一方手帕,细心地将伤口包裹住,做完一切后又迅速与李宽保持距离,李宽看着她做的一切,以及伤口处的手帕,心里略显惊讶。
那少女身上衣服褴褛,浑身脏兮兮的,可是这方手帕却是用上好的丝绸,而且从上面还绣着花卉,一看就是女人用的手帕,不过让李宽意外的是这少女身上居然有这样好的手帕,不禁怀疑起她应该是家道中落的哪家大小姐。
“公子可以进城了!”此时,费廉急匆匆的赶来,因为入城的时间到了,他们可以进城。
李宽点点头,又看了看那少女,鬼使神差的说道:“要不要与我一起入城?”
那少女见李宽入城,眼里满是悲伤,随即又十分愤怒,腮帮气鼓鼓的,满脸的不甘心,李宽见状又笑道:“放心,有我在绝对没人敢欺负你,要是有人欺负你我为你出头怎么样?”
“真的?”少女眼里瞬间流露出一丝神采来,除了哭声外第一次开口说话,又看见李宽点头,少女犹豫了片刻道:“好,我相信你!”
李宽哑然失笑,这女孩给他感觉倒像是后世中的女生一样,没有扭扭捏捏的大家闺秀的姿态,直来直去有话便说,这倒是让李宽倍感亲切,仿佛回到后世一样。
李宽郑重的点头答应,那少女完全放下心中戒备,便领着李宽来到一处距离城门大概一里的地方的破屋,李宽没有贸然进入,仍然在破屋之外等候着那女孩出来。
“二妹,吃食买回来了没?”
“大姐,馒头掉在地上被我压坏了!”
“要是没有吃食,那母亲与三妹该怎么办才好?”
“大姐,我跟你说,咱们可以回江陵城了!”
“回去作甚?难道你忘了他们是怎么对我们的吗?母亲又是如何生病不起,我们又是如何忍饥挨饿的吗?即便回去了我们又能做什么,就凭我们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李宽在破屋外听到她们姐妹的争吵声,这才知道除了那少女外,上有母亲在世,以及下有一个妹妹,而且看情况她们的母亲身体不适,估计是有些病重,也不等两姐妹继续争执,当即闯入破屋内,也顾不得两人愤怒的眼神,直接来到她们母亲身边。
李宽望着那妇女面无血色的脸,嘴唇泛白,呼吸急促,犹如心绞痛一样,二话没说便从怀里取出金针,直接刺督脉,又刺入人中穴。片刻后,那妇女便醒了过来,呼吸顺畅,脸色也有了好转。
李宽恭敬不失礼数的说道:“生气乃是最不值得,气病了要花钱,而且上感又伤脾,与其生气倒不如逆来顺受。”
那妇女心有所悟的点点头,李宽说的并没错,她的确是因为气急攻心,险些酿成大错。若非李宽及时出手,怕是会影响其身体健康,虽不致命却也不好受。
那少女见母亲好了,喜出望外,就连她的姐姐也十分感激的看向李宽,李宽又瞥见床上还躺着的一位五六岁的小女孩,看样子是饿坏了,直接躺在母亲身边睡着了。
李宽看见母女四人孤苦无依,心生怜悯,便让张冲等人拿来一些胡饼充饥。这些胡饼是李宽在路上买的以备不时之需,虽说远比不上他在皇宫中吃到的胡饼好吃,不过用以充饥还是可以的。
那少女像是几天没吃东西似的,闻到胡饼的味道迅速就醒了过来,二话没说就狼吐虎咽起来,看样子几乎没怎么吃东西。那妇女也有些不好意思,其他两个女孩也都吃了起来。
“若是夫人不嫌弃的话,就随我一起入城!”李宽实在是有些不忍心,他的提议有些唐突了,那妇人听闻也有些疑惑,李宽便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那少女见母亲面色骤冷,不停地给李宽使眼色,仍然没能阻止他把话说完。
那妇人当即管教女儿,她没有同意李宽的提议,虽然李宽不知道其中缘故,不过也没说什么。他又看向了之前那少女,仿佛再说:“你母亲不同意,我也无能为力!”
于是,李宽便起身告辞,他也不便留在此地太久耽误入城时辰!
………………………………
第四十六章 荣国夫人
“如果夫人您想通了可以来江陵城找我!”李宽说完便离开,那妇人点点头,又再次道谢李宽的相救之恩,李宽也是一笑置之,并未说什么,又取来五十文钱让她们母女四人在路上能有吃的。
那妇人与李宽萍水相逢,也不知道他的为人好与坏,始终不愿意接受,最后李宽无奈只得强硬的塞给那妇人,也说了要是没钱傍身她们想去哪里都不方便,而且路途遥远这样也不是个事。
老二见状急忙劝说道:“母亲,咱们四人此去身无分文也不是个事,再说您身体刚刚好也需要有个休息的地方,倒不如先入城再作打算,待身体养好了再走不迟。”
李宽心知这少女与其他人都不一样,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要不是担心母亲她肯定第一时间跟随自己入城。现在母亲好了,她只得劝说同意,而李宽也发现她的母亲性子淡泊,看任何事都十分平淡,而她脸上的皱纹显示年过五旬以上。
那妇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女儿,又看看驻足等待的李宽,她眼眸里流露出一丝苦涩,叹了一口气,终于松了口,答应李宽随他再入江陵城。虽然李宽一直戴着银色面具,看不清真容,可她能感受到李宽的真诚。
母女四人被李宽安排在马车里,他则成为赶马车的车夫,张冲、冷锋等四人面面相觑也不好说什么,从江陵城小北门入城。当他们抵达城门前,守城士兵拦下来询问情况,一一登记入册放他们入城。
李宽是楚王又身兼荆州大都督之职,他在江陵郡自然有自己的府邸,也是太宗李世民赐予他的府邸,距离江陵城以北五里的地方,再向北五里便是楚国的都城‘纪南城’。
虽说在江陵城有府邸,可他并不知道具体路线,不得不询问那妇人,在她的指引下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抵达。李宽将马车停住,望着那府邸上写有‘大都督府’四个大字。
在门前摆放着一公一母两只十二个发臀石狮子,左为公狮,右前脚下是绣球;右为母狮,左脚脚下抚摸着一只小狮子,底座高约一米,狮身高为两米,整体高为三米左右,全长约有四米。
一眼望去皆是高达两米五的红色砖堆砌而成的白色围墙,大门有五道,中间三间为正大门,左右两边为侧门,在朱漆大门上钉有铜制的六十三颗门钉,在门上还有一对铜铺首;屋顶上覆盖着青色琉璃瓦,屋脊上设有朱雀形的鸱尾用以避火之用,门柱、斗拱上均绘有彩绘。
乍看上去气派非凡!
那妇人及女儿从马车上下来,看见‘大都督府’四个字以及门前的摆设,那妇人眼里满是震惊,门前的石狮子摆放都是有规定,只有一字王才能拥有十二个发臀,眼下李宽的身份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她也明白眼前的少年正是新上任的荆州大都督,亦是楚王李宽!
“臣妇杨氏见过楚王殿下!”
李宽吃惊的转身望去,见那妇人的自称与施礼,绝非普通百姓家的妇人,心中了然,连忙说道:“不必如此!”
杨氏三女见李宽居然是楚王殿下,也是急忙躬身施礼,眼下身份道破,李宽倒是有些好奇眼前妇人的身份,追问之下方知她便是原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彠之妻荣国夫人杨氏。
“那她们便是武士彠的女儿了?”李宽的目光停留在杨氏二女身上,心下骇然:“她便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叫什么事啊!”
李宽欲哭无泪,本以为与武士彠没有交集,却不想阴差阳错的遇到了,还被自己一起带回府上。虽说眼前的武则天是少女,又喜欢哭哭啼啼的,不过人的名树的影,他心里也在打鼓。
“荣国夫人,您为何从江陵城离去险些流落街头?”事已至此,李宽只得认命,好奇的追问荣国夫人杨氏有关她的前因后果。毕竟身为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彠之妻,就算他病逝也不至于落到如此这般田地。
杨氏叹息一声,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李宽方才知道杨氏是武士彠之妻没错,可他并非原配发妻,而是续弦之后迎娶才扶为正妻。武士彠的发妻死于战乱,其跟随唐高祖李渊建功立业后才迎娶四十四岁的杨氏。
荣国夫人杨氏出身于前隋皇室,早年前信仰佛教,直到四十四才出嫁,接连为武士彠生下三女,却无任何子嗣。武士彠与发妻育有两子,正好有三女在旁,子女双全更是喜不自禁。
杨氏笃信佛教,使得她性子平淡如水,不喜争抢,在武家地位不高。武士彠在世时,无人敢对她不敬,待他一死众人丑恶的嘴脸便全都暴露出来,武士彠的两个亲生儿子联合堂兄弟对杨氏冷嘲热讽,就算杨氏非生母,依然是母,而他们两兄弟所作所为就是对母不敬,失了礼数。
信佛的杨氏对任何事都看得很淡,也不愿与人争辩什么,武元庆、武元爽两兄弟与武惟良、武怀运当着杨氏的面说她信佛就该潜心修佛,四十多岁了又嫁人,这是对佛不敬。
杨氏见他们兄弟几人对佛不敬,又对自己出言不逊,一气之下当即带着三个女儿离开都督府,准备回返长安投奔娘家亲戚。杨氏被他们几兄弟气得肝火上升,心中纠结而得心病,一时间病来如山倒。
由于走得匆忙什么都没带,杨氏又病倒了,三个女儿只得暂时留在城外的破屋里歇脚,大女儿照顾母亲、三妹,二女儿出去寻找吃食补充体力,也没余钱请大夫一直拖着这才没有离开江陵城,这几天让她们受了不少的苦。
李宽诚挚的说道:“应国公乃是开国功臣,又与先皇感情深厚。既然是应国公之妻女,就留在这里好生歇息,其它事情以后再说!”
李宽不看僧面看佛面,武士彠与祖父李渊交情甚笃,他不能置之不理,而且已经将她们母女四人带回江陵城,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母女四人独自回京都,李宽无法狠下心让她们离开。
至于留下杨氏母女四人是福还是祸,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只能将她们安置在府上,毕竟,武士彠也是因为得知祖父驾崩的消息后悲伤过度引发突然病逝,也算是回报武士彠对祖父李渊的忠心。
………………………………
第四十七章 大都督府
荣国夫人杨氏也知道夫君与先皇李渊的交情,要不是得知先皇驾崩,或许夫君不会悲痛过世。念及此处,杨氏眼里满是伤痛,叹息一声点点头回道:“臣妇谢过楚王殿下!”
李宽见她答应留下来,点点头并未说什么,眼下也不是说话的时候,几人都在府外站着。接着,张冲前去敲门,右侧小门打开出来一人,诧异的看着张冲,道:“兄台有何事?”
“殿下已到,开门迎接!”
张冲话音刚落,那人疑惑的眼神满是不解,扫视一眼目光停留在李宽身上,看着他戴着面具,没有丝毫怀疑,当即传唤众人将大门的中间三道门全部打开,紧随其后的便是三十多人分列两旁,整齐划一的躬身迎接。
李宽迈着步伐从正门进入,张冲、廖凡、冷锋、费廉四人站立左右紧随其后,杨氏母女四人则不能随之同行,必须从侧门方能进入内宅。至于马车与全部家当,已经有仆役前去处理。
那人紧随在李宽身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