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又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奇阵,作为奇兵之用。

    “李达勒,你领青龙阵,天阵、地阵前进后退,你均予以策应,记住此阵以龙象为基,行变幻莫测之能,切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伺机而动。”李达勒领命,李宽又看向史锐,“你领白虎阵,云从龙、风从虎,你与李达勒两人互相策应,而白虎乃凶阵,亦是右侧大阵,与天地两阵相呼应。”

    “张冲,你领天阵,此阵变化十六,外方内圆,与风阵对应,乃是八阵之主,更是先锋兵。”李宽又看向冷锋,道:“你领地阵,此阵变化十二,以正方形,与云阵对应,以辅助为主导,行诡异之阵。”

    “云阵为廖凡统领,风阵为费廉统帅。”李宽直接任命廖凡、费廉,接着说道:“风阵配合天阵,云阵配合地阵,反之亦然,每个变幻与配合乃是你们这些将领需要掌握的,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时机。”

    “李歙,你领朱雀阵,即鸟翔阵,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李宽看向李珍,道:“你领玄武阵,与虎阵为邻,亦是地阵之尾,行断后之能及围困之势。”

    由于兵力不足,就算使用“风后奇门八阵”,也无法保证这阵的战斗力有多强,不过能给最大程度上让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形成围困之势,被围困之军均无力抵挡直至归降。

    毕竟完整的风后奇门八阵,绝对不止这么点兵力,以及八个大阵。其中的阴阳阵、游兵阵等均没有安排,不过李宽在后续的讲解中,将阴阳二阵变化以及游兵阵的阵法都与他们说了。

    一股脑的灌输其中,听得八人面面相觑,根本还是一知半解,最后李宽只强调一个字“变”,不论什么阵法最重要的莫过于变幻莫测,形成无法攻破之阵。

    李宽在沙盘上再次详细的讲解每一个阵的变化路线,这也是基础变化,具体该如何变化,由将领自行发挥。因为他居于中军中,身为将军,也无法做到一次性观察这么多阵法变化,及时发现漏洞然而弥补,所以各军领军将军就十分重要了。

    “此阵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整齐划一,无外乎一个‘变化’。”李宽继续解释,“当天阵发动攻击时,风阵从旁辅助,从后方攻击敌军,前后呼应,一攻一守夹击之下,敌军焉能有一战之力?”

    李宽重点强调了八阵中的一一对应,形成四个阵,然后再变化便是两个阵,最后成为一个大阵,进攻或退守均可步伐一致。另外,李宽并未指定谁是主将,因为他们八人每个人都是,这也是为了形成连绵不绝的攻势或是防守而准备。

    众人均是彻夜未眠,每个人都细细的理解着李宽的讲解阵法之道,他们都是从军将士,不过真正接触兵法几乎没有这个机会。一来是级别不够,二来也是出身问题,李宽的讲解以后他们就像是海绵似的疯狂吸收。

    李宽的兵法乃是王槐所教,李渊也曾教导一二,赵谦所学甚多,其中也包含兵法,不过都是纸上谈兵,实际演练以及变化之道均是王槐帮忙指正,最后王槐给他总结兵法之道要旨是“诡变”。

    当初李宽也学了用兵之道,懂得“诡道”,却不知“诡变”,好奇之下追问,王槐笑着说:“兵书有云:‘兵者,诡道也。’此话不假,然我以为与其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与人交锋,不论兵力多强若无指挥得当的将军也是羸弱之师也。”

    “当敌人摸不透我方意图,或者说是猜不透我军之帅的心思,虚实结合,又变幻莫测的情况下,焉能与我方交锋?我军自会取胜,这句话等殿下哪天去了战场就明白了。”

    那个时候李宽尚且年幼,不知此话意思,直到他成为送亲使团中一员,又经历敌人夜袭时方才明白此话的意思,战场瞬息万变,变得不是战场,也不是将士,而是一军之帅的变化,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频发,双方兵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就要看看哪一方将军隐藏的更深,奇异多变的一方将会获胜。因为对方摸不透你的真实意图,无法应对之下自会落于下风。

    任何阵法都有缺点,兵法运用娴熟,也不见得能战胜懂得诡变的将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多不胜数,有些是赫赫有名的将军,有些则是默默无闻,均因以少胜多的战绩而获胜。

    兵力较强的一方为何会节节败退,皆因他们听从元帅之令行事,机动性不足,无法在战败后立即重整,反倒是溃不成军。李宽教他们风后奇门八阵,目的是让他们懂得运用兵法中的最高境界—诡变之道。

    若是身为将军只是照葫芦画瓢,不懂得变化也不是一位好的将军。同时,李宽也为了防止赤霄军被打乱阵型以后,他们均能独当一面,独自统帅一支军队而作战,然后伺机而动找寻获胜机会。


………………………………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次日,张冲、史锐等八人就迫不及待的带领士兵操练,不出意外阵型乱得一塌糊涂,不是你撞我就是我撞你,完全找不着北。当天晚上,他们八人召集自己带领的一百二十五人,进行深入的交流,第二天终于找到了一丝感觉,还是不尽人意。

    为了能更好的配合,基本上都是日夜操练,除了日常作两个半时辰外,其余时间全都在进行操练。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将士与领军之间的默契终于有了,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今晚大家就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整理好行装明日出发!”

    李宽一声令下,众人迅速解散,李勣、薛万彻已经与俟力苾可汗聚集一处,根据前方打探来的消息,大度设得知唐朝援军前来,登上长城眺望,看着尘土飞扬,料想大唐兵马众多,已方兵马仅有三万铁骑,俨然不是对手,故而传令大军沿着赤柯泺北撤。

    李勣与俟力苾可汗会面,唐朝大军与突厥大军汇合,他深知此时己方追击根本无法与大度设率领的薛延陀部抗衡,不得不停下脚步整顿两军,然后派遣大唐与突厥骑兵六千追击。

    李宽知道刻不容缓,要是再不启程就无法追上大度,而且他们是奇兵,必须一击命中,要不然他们这点兵力只有战死沙场的份。次日,在李歙、史锐等人的指挥下,赤霄军抄近道朝着青山方向奔走。

    为了加快行程,赤霄军除了带上必备的装备外,余下的也就带了布幕、冬衣、打火石,以及专门装饭的木马盂,它能装三升且有保温的功能,也是冬季作战时唐军必备之物,至于其它的则一并丢弃。

    “将军,前方便是青山!”史锐指着前方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峰,他们一路奔驰没有半点停歇,日夜兼程的赶路,好不容易抵达青山脚下,望着高达上千米的山峰,李宽也觉得此地比较适合伏击。

    地势较高,风大无风沙,而且山中也能作为隐藏地点,而且此地北坡地势较为简单,基本上没什么可以隐藏的地点,史锐对于这里的环境十分熟悉,要是设伏则在青山南面山坡。

    南坡地形较为复杂,而且杂草树木居多,他们看到的则是一片青葱之色,哪怕现在是冬季也没褪色。在南坡上还能看到一层雪白色,虽是一座山就像是不同的季节。

    众人抵达青山之上后,在北坡之下不远处便有一条小河,在小河两旁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也就是说最适合伏击的地方只能是在青山,史锐望着那条小河,眼神复杂。

    为了不引人注目,所有人将马匹全都放养,而他们所有人则隐身于南坡之中,所有人都是筋疲力尽,接下来还有一番恶战,李宽让他们全都补充体力原地休息。

    天黑之后,众人感觉到冷冽的寒风吹来,要不是他们都带着冬衣,寒冷的温度很容易冻伤。即便如此,每个人都隐身在各处,小心戒备着,很快李宽听闻赤霄军来报:“将军,薛延陀部铁骑来了!”

    李宽探出身子,静悄悄的观察着,穿过厚厚的树叶果然看见薛延陀部铁骑,看着长长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似的,李宽皱了皱眉头,立即传令:“命所有人原地待命,不得行动!”

    虽然埋伏于青山之上,不过眼下敌方人多势众,这个时候出去就是自寻死路,李宽也不想赤霄军冒险。薛延陀部铁骑从青山脚下继续向前行走,大军的脚步声让人心惊胆战,薛延陀部铁骑井然有序的缓步前行,除了马蹄声与盔甲、脚步声外,再无其它声音。

    李宽目不转睛的盯着薛延陀部军的动静,只见大军居然没有进一步前进,而是抵达至小河旁,立即驻扎停歇,或许是连日来都在赶路,着实有些疲倦,要是再不歇息怕是难以支撑。

    “要不要突袭?”廖凡是个不安分的主,就算敌军人数众多,也怡然不惧,李宽训斥道:“你是不是傻,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怎么突袭?现在只能接着等。”

    “公子,不是您说的要诡变吗?”廖凡委屈至极。

    费廉也着实听不下去了,用手摁住廖凡免得他又继续说,李宽懒得理会廖凡的委屈,眼下这个时候的确不能动。就在此时,史锐沉思片刻,反倒是赞同廖凡的建议:“末将以为可以!”

    “说来听听!”李宽也是无语了,怎么一个比一个还要冲动,刚想训斥却见史锐眼神十分坚定,仿佛心中早有注意。

    “赤霄军兵力千人,自然无法与敌军抗衡。”史锐接着说道,“既然大度设在此地休整,势必打算与我军决一胜负,想必除了数万铁骑外,援兵应该也快到了。如果此时按兵不动的话,要想擒获大度设就难了,后方便是薛延陀的本部,到时候要想逃走轻而易举,现在看这阵型一字排开的话,少数也有五里,要想绕后还真是有些困难。”

    李宽也觉得史锐说的有道理,大度设真的在此与我军开战的话,那么此战结果还真是无法预料。另外,他们兵力虽少,不过真的动起来,也会引起敌军注意,绕后没有协助的情况下很难。

    “那依你的意思?”史锐斩钉截铁的说,“深入敌营!”

    虽然史锐的建议有些冒险,可他们怡然不惧,上了战场生死有命,不过要是真的能成功潜入,那就有机会接近大度设,趁虚而入的情况下绝对可以生擒大度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富贵险中求,他娘的,拼了!”李宽咬咬牙欣然采纳史锐的建议,因为皇上让他亲自擒拿,所以这次深入敌营的计划李宽必须亲自上阵,史锐是薛延陀部族人,所以语言沟通根本不成问题,而且李珍也随之一起,至于其他人则是原地待命,只要己方军队出现立即听从李勣、薛万彻的调遣。

    史锐在前方带路,李宽居中,李珍断后,三人以小队的形式,趁着夜色与狂风悄悄地靠近薛延陀部大营。此时大度设正在与麾下将领商议军务大事,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李宽的猎物。

    全本


………………………………

第四百五十二章 诺真水之战

    冬季的寒风呼呼地吹着,李宽、史锐、李珍顶着寒风悄悄地奔向薛延陀部铁骑,连续几日赶路,人困马乏。虽然有阵型,如今也没余力真的提起十二分精神去巡逻。

    史锐懂得薛延陀部族语,李珍也略懂,唯独李宽一句听不懂,更不会说他们的语言,所以史锐打头阵、李珍次之、李宽在最后,三人匍匐在草地上观察着薛延陀部军的动向。

    “殿下,那里可以作为突破口。”史锐指着铁骑右翼一处地方,那里靠近河流,远远的听见有人取水,李宽点头赞同,三人又悄悄沿着河水走,史锐仔细观察动静,李宽、李珍两人则是放风。

    当他们慢慢的靠近,微弱的火光被寒风吹得左右摇晃,那些铁骑也将身上的厚重的铠甲脱下,随身仅带着佩刀,手中拿着羊肚皮壶不停地装着水,一人打水,一人接水壶,一人拿着火把放风。

    三人一边装水,一边聊天,声音不大就连靠的最近的史锐都只能听到零星半点。与此同时,史锐从腰间取出两把小刀,李珍也从腰间拔出弯刀紧握在手中,接着史锐、李珍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脱下身上的铠甲,只穿着厚厚的冬衣,光明正大的走了出去。

    放风的人用突厥语喝斥:“何人?”

    史锐回答:“吐屯派我们来催促!”

    “等等便好!”

    放风的士兵听口音是自己人,放下戒备后,转身催促两人快点,后面两人也不敢耽搁,低着头加快速度,就在放风回头时却见史锐、李珍两人,尤其是两人的服饰与装束完全不是薛延陀部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