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不屑,嘴上却不敢丝毫的不敬,沉声道:“这些均入不了殿下之眼?”

    李宽摇摇头:“非也,只是精兵太多了,难以抉择,还是明日操练之时再行挑选吧!”

    参军默不作声的退下,李宽见他待在这里也没事,便让离开营帐,仅留下自己带来的张冲、史锐等八人,他们都是自己人,有些话可以直说无妨,“挑选人的事情就交给你们自己决定,记住每人挑选一百二十五人,即日起你们就是他们的将军。”

    “选人可有要求?”史锐追问,他是上过战场的人,知道选择将士很重要,不过李宽让他们八人自行挑选,肯定是要有个标准,总不能是精兵就要,不是精兵就不要。

    “要求只有一个!”李宽强调道,“精兵与否不重要,骑兵与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身手矫捷,换个说法就是军中吊车尾、刺头啥的都可以,只要他身手矫捷、有血性就行。”

    廖凡皱着眉头,诧异道:“身手矫捷如何知道?”

    “你们都是从军的,身手矫捷与否难道不知道?”李宽反问一句,廖凡尴尬的笑笑不说话,费廉追问:“军中刺头、吊车尾是什么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军中各项考核最差的,换言之就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是专门惹是生非的!”李宽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机会,更容易听从自己指挥,因为他们骨子里没有那种骄傲,曾经跌入谷底又再次被重用,也会快速的融入新军。

    费廉等人知道李宽说的意思,要是真的去做就有些难了,问题是时间只有三天,过时不候。李宽给予他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其它的等明日再说。

    次日,大军集结于在校场之上,足足六万人整齐划一的列好队伍,李勣身为朔州道行军总管,而他又是有名的将军,故而无人不服。并且,其中有一部分将领都曾跟过李勣出生入死,对他十分钦佩。

    “三天!”李勣没有多余的废话,高声说道:“你们只有三天时间进行磨合,务必尽快完成。如若不然,真的上了战场那就是非死即伤。即日起大营封闭,严禁任何人进出,全都给我拿起武器操练。”

    “另外,此次陛下敕命忠武将军楚王统领千人先锋军,由楚王统帅。凡是被选中者,一律划入先锋军中,暂无军号,以此代称。本帅可以告诉你们,后面的战场是严酷的,此时不努力操练,他日马革裹尸怨不得任何人。”

    “大帅威武!唐军威武!”

    众人齐声高唱,犹如暮鼓晨钟似的整齐响声在山间回荡,身为大唐军人随时等待命令冲锋陷阵绝无怨言,有战争来临他们怡然不惧,没有的时候就自给自足,或是操练,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也是众人立功的绝佳机会。

    李勣看着众将士齐心协力,心里很自豪:“这便是我大唐军队的威风!”

    李宽在武将中官职在正四品上,虽然是个闲置将军,不过李世民特许他能带兵也就是李宽拥有实权,这对于李宽接下来的行动有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他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行军总管李勣,除了他其他将领都与他平级或是下级,哪怕是有实权的都护都无权管他。

    “殿下,你也来说两句!”李勣提醒李宽上台发言,李宽当然不会退怯,这个时候要是退缩那他如何在军中立足,之前也被这气势恢宏壮观的大唐军军威震撼了,那一刻他血管中的血液像是沸腾了似的,喃喃细语:“这就是真正的军势吗?真是气势磅礴!”

    李宽目光坚定的走上台前,在封将台上所看到的景象与之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仿佛置身于山巅之上看见其它的山都没之前的高。那种独属于军人的气质,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尤为壮观。

    六万人的兵马整齐划一的站在面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锐利的眼神,面无表情的脸庞,仿佛一座座雕像,坚毅、果敢等褒义词用在他们身上都无法表明此时李宽内心的激荡。

    “皇上抬爱,敕命我李赟为忠武将军,率领千人精锐,组成独立的先锋军。”李宽扯着嗓子,高亢嘹亮的声音清楚地传进每个人耳中,“暂时由我统领,而这支先锋军的任务是打乱敌人阵型及策应、冲锋陷阵等,可以说十分危险,你们可惧否?”

    “不惧!”众人齐声回答。

    李宽大赞一声:“不愧大唐军,在有限的时间内挑选出千人来,对于大唐军而言是个难事,在场的每位将士都是精锐之兵,与敌军交锋不下上百次,历经大大小小的战役,我虽是忠武将军在诸位将士面前只能算是后辈。”

    李宽对眼前的将士大加赞赏后,又故意停顿片刻:“但,被选中之人不论之前你是谁的麾下将士,即日起都是先锋军中一员,直到此战结束才可回到原处。在此期间,只遵我李赟号令,诸位可明白否?”

    “明白!”众人再次齐声回答,李宽高亢的声音再次传来:“至于先锋军的名号,我已经想好了。军称:赤霄;军号:剑锋所指,所向睥睨!赤霄军将会成为此次与薛延陀部军的作战先锋,身先士卒犹如利剑一样,无人敢与之争锋。”

    “赤霄!”

    李勣也被李宽取得这个名称给惊到了,不过想了想此次先锋军的将军正是李宽统帅,这个称呼的确配得上这支先锋军,正如李宽解释的那样,先锋军作用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勇往直前犹如披荆斩棘的利刃一样,李世民任命李宽为先锋军将领时,李勣有些担心,如今看到李宽欣然接受,不论是不是因为那个约定而起,至少眼前李宽的表现尚可,而“赤霄”便是先锋军的称呼。

    全本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单独行动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行军总管李勣陆陆续续接到李宽报上的将士名额,第一天足足选了六百人,第二天三百人,最后一天选了一百人,正好凑足一千人,只不过李宽的操作让李勣有些弄不明白,他觉得李宽是在敷衍,这一千人的先锋军完全是东拼西凑,每个人都是各自军中垫底或是不突出,看不出有任何特长。

    “殿下,难道是参军没给你名册?”李勣好心提醒,“这些将士真的可以?”

    李宽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名册上的人太多了,看得眼睛都花了,只要这些人就足够了!”

    “可是他们都不是精锐啊!”

    李勣还是没能直言点破,这些士兵与精锐相差不知多少,参军给了李宽精锐将士名册,李宽直接绕开这些精锐,就连骑兵也没选择,李勣肯定李宽是故意避开这些人,专门挑选军中最差的士兵,有些则是身体素质跟不上,有些则是弓箭垫底等,他真的怀疑这些人是否能与薛延陀部军有一战之力,完全看不到任何可取之处。

    “既然能入军营,绝对是个合格的将士,没有最差的将士,只有最差的将领!”李宽淡淡的说道,“这些士兵的确不是大同军、鄯阳军、常宁军中最顶尖的,也不是骑兵中的一员,有些是更是伙夫,不过正是这样他们才有资格成为赤霄军一员。”

    李勣竖起耳朵专心致志的听着,“我与陛下之间的约定,大帅应该清楚,这本就是机会。同样,从我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也需要一次机会,与我十分相似,富贵险中求,不正是这个道理?”

    李宽接着说道,“此次与薛延陀部交战,正值秋冬交替,此地寒风肆虐,我军又准备充分,此战必胜乃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必须在胜利之时完成约定,故特意前来请命于大帅,准许赤霄军单独行动。”

    李勣闻言眉头紧锁,半天没有说话,身为一军之帅,他知道李宽率军与主力军分离单独行动的危险以及后果。若是赤霄军单独行动暴露行踪的话,就会引起薛延陀部军的防范,直接影响整个战局;若是李宽被俘虏,那么他们就变得十分被动。

    如今已经探明薛延陀部兵力二十万,在朔州范围外出现的只有大度设的三万铁骑,余下的大部分兵力则被其它四个方向的大军牵制住,这也使得朔州压力锐减,反观己方兵力远胜于大度设,就算是硬碰硬也依然无惧。

    李勣迟迟未做任何指示,一方面是在等待李宽选好人,另一方面则需要将时间拖久,耗尽大度设率领的薛延陀部军的精力,而且根据探子回报薛延陀部军终于有了动静,李勣也知道时机到了。

    以突厥现有兵力根本无法抵御,到时候大度设牢牢占据漠南,然后再派使臣入京请和,那他们就无法保持主动。李勣迟迟不动就是等待这一刻,等待大度设坐不住的时候再出兵还击。

    “殿下,你有几成把握?”李勣一本正经的询问。

    李宽据实回答:“一成都没有,不过我可以保证赤霄军绝对不会成为俘虏。”

    “那殿下的意思在何处设防比较妥当?”李宽开门见山地说,“在青山伏击大度设有五成把握!”

    至于为何选择青山设伏,因为史锐、李歙、李达勒、李珍四人均对那里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在青山北边有一地为诺真水,此地便在薛延陀部国境,可以说史锐对于那里的环境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这也是这三天几人共同商议定下的,要想擒获大度设就必须在青山动手。

    “薛将军,你以为如何?”李勣身为大帅不假,可是还有副帅薛万彻,他于昨日抵达此地,正好两人共同商议此次作战策略,李宽看见薛万彻也有些惊讶,反倒是薛万彻没有丝毫吃惊。

    “末将以为殿下此法可行,不过根据斥候回报的情况,薛延陀铁骑三万是真,不排除还有步兵等兵力,之前突厥传回的消息说与之交战而落败时,大度设派遣的便是步兵,骑兵未动。”

    薛万彻与李勣两人讨论的正是薛延陀部兵力的问题,要是仅仅三万铁骑就不至于担心就怕还有后手,薛万彻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也没兜圈子,这意思是提醒李宽小心谨慎。

    虽然李世民让李宽有了兵权,只能带一千兵力,也传敕令让李宽为先锋将军,不代表他真的带着一千兵马就与薛延陀数万铁骑对拼,那不是找死吗?李勣自然不会傻到真的让他带着一千兵马去正面进攻,绝对有死无生。

    既然不是这个目的,那么李世民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擒获大度设,而李宽率领的一千兵马便是奇兵,可以不跟随大军行进路线,一切由李宽自行定夺,名义上归于李勣这个元帅管,实际上李宽有自行决定权。

    “薛将军放心,打不过那就跑啊!”李宽当即回答,“要是大度设发现我们也没关系,大不了往回跑,别忘了咱们赤霄军身后还有威风凛凛的大唐主力军,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与我们周旋。”

    李勣见李宽如此决定,又与薛万彻两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同意李宽率军独自行动,不过两人都再三叮嘱李宽切勿贪功冒进,以免中了圈套,受伤倒是小事,就怕整个赤霄军一窝端,那这个责任他们两人也无法承担。

    李宽感激不尽,他之所以决定单独行动,一方面是史锐、李歙等人的原因,还有一方面是跟随大军出征,以他们这点微薄力量,给薛延陀大军塞牙缝都不够,还能与人争锋几乎就是扯淡的,唯一能成功的只能铤而走险,中途设伏伏击败退或撤退的大度设,也就是打游击战。

    第一他们人数较少只有千余人,虽然在军中不是最顶尖的,不过每个人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需要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经过李宽的不断给他们制造理想,现在已经全部归心听从李宽的调遣,唯一欠缺的就是彼此间的配合度不高,因为这些人来自不同地方,有些习惯不同,这些都需要改变,尤其是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更加心急如焚。

    全本


………………………………

第四百五十章 诡变

    李勣、薛万彻率领大军前往突厥,两军相距不远,故当晚开拔,仅留下李宽统帅的千人赤霄军未动。李宽已经得到允许单独行动,赤霄军的任务便是擒获突厥皇子大度设。

    “时间紧迫的关系,留给咱们演练的时间不多!”李宽认真地说道,“这是演练的阵型图,每个人都熟记于胸。另外,你们每个人除了记住自己的阵型变化外,还要记住其他人的变化,随时准备接应。”

    李宽将阵型图悬挂起来,张冲、史锐等八人纷纷凑了过来,看着阵型图上错综复杂的路线,每个人都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此阵名为‘风后八阵’!”

    李宽详细的介绍这个阵法,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