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道宗嘴角抽搐了几下,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再说下去他绝对被吐糟的体无完肤,完全被李宽按在地上摩擦。你跟他说道理,人家懒得理会,你跟他争辩,人家自有一套理论,偏偏还找不出毛病,到最后自己反倒是那个被气得不幸的人。

    “幸好你不是我礼部的官员,要不然我就让你瞧瞧什么才是规矩!”李道宗气得只能撂下狠话,其它的也说不过李宽,唯有狠话倒是信口拈来,这也是他的心里话。

    李宽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得意洋洋的说:“王叔,幸好我不是您礼部的官员,要不然我肯定给您惹来不少的事,到时候您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堆积如山!”

    “不过您放心,我惹事绝对不说我是礼部的官员,他们也找不到您麻烦,您说我这个侄儿是不是挺好的?但是,我肯定会对那些人说,我是礼部尚书的侄子,你们这些混蛋敢惹我,当心我王叔教教你们什么才是规矩!”

    李道宗心态崩了,哭丧着脸,垂头丧气的回到李世民的左侧,他是真的被李宽给气的无话可说,这人实在是太气人了。李世民、魏徵等人倒是强忍着笑意,他们算是见识到李宽怼人的嘴上功夫,就连礼部尚书的李道宗都甘拜下风,其他人哪里敢惹他,要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得有可能当场吐血而亡。

    李世民倒是对李宽刮目相看,他还真的没有见过李宽有这样的一面,与李道宗这个礼部尚书说话很是随意,可见两人的关系真的很好,与其说李道宗说不过李宽,倒不如说是李宽的那套理论与说词,让身居高位的李道宗没办法接下去,总不能跟个后辈一样没脸没皮的,那像什么话。

    说来也是李道宗自己倒霉,谁让他自己主动送上门抱怨李宽的不仁义。毕竟这事最冤的还是李宽自己,眼看就能溜之大吉不必再喝了,偏偏半路杀出个李道宗,不仅拦住他逃走的路线,还将他重新拉了回来,硬逼着他面对晋阳军老部将的连番轰炸。

    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得李宽没地方撒,正好李道宗自己送上门来,李宽自然得要好好与他理论理论,要不是李道宗的捣乱,他又怎么会醉得不省人事。此时,李宽心里一阵嘚瑟:“这感觉真不错!”

    全本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奉旨办事

    “什么是乐极生悲?”李宽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他还没来得及嘚瑟多久,李世民的声音便来了:“你与承范换个位置,我有话与你说!”

    “我没话跟你说!”李宽瘪了瘪嘴,心情有些低落的与李道宗换了位置,来到李世民的身边,李道宗看见李宽吃瘪原本失落的心情瞬间好了不少,心想:“活该,让你在我面前嘚瑟!”

    “皇上您有何事?”李宽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说,李世民见李宽无精打采的跟自己说话,反观与李道宗有说有笑,心里有些不悦,板着脸的问李宽:“是不是与我,你就没话可说了?”

    “当然不是!”李宽急忙辩驳,脸上露出笑容来,憨笑可掬的像极了狗腿子。

    李世民苦笑的摇摇头,心里对之前那点不悦有些莫名其妙,淡淡的说道:“你觉得他们如何?”

    李宽猜测李世民询问的是晋阳老部将的事情,沉声道:“感觉挺不错的!”

    “没有别的了?”李世民惊讶的追问一句。

    李宽摇摇头肯定的回答:“没有!”

    “那你对他们认同你的事情如何看待?”李世民再次追问。

    李宽心直口快的回答:“认同与否,跟我没什么多大关系,再说那个时候乃是醉酒状态,岂能当真?换言之,要是真的认同我,证明我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仅凭酒量就能干翻三五人!”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低着头,魏徵、李勣等人像是没听见似的,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此时李世民已经知道李宽的心中所想,他并未放在心上,或者说从一开始李宽就没当真,晋阳军的影响力未曾参军的李宽根本不知道那些人的地位,再说又是喝过酒的情况下,大脑失去的酒话怎么能当真?

    “咳咳!”李世民咳嗽两声,语出惊人道:“你这酒量是怎么练出来的?”

    魏徵、李勣等人也十分好奇,李宽年纪不大可是酒量却是大得离谱,这让他们都有些奇怪,就算是打娘胎的喝酒也不可能这么大的酒量,李宽当然不可能说真话。

    虽说这个时候的酒精度不高,就算是来自后世,也的确做不到连续喝下一百碗后还能将李道宗干趴,这其中其实是有技巧的。李宽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话,很是诧异的问:“皇上,您真想知道?”

    李世民点点头,李宽叹了一口气,道:“这是皇祖父教我的!”

    “什么?”李世民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事跟自己的父皇有什么关系吗?

    李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皇祖父是爱酒之人,每年皇上送至大安宫的酒基本上都是皇祖父与王老他们几人喝完的,喝得尽兴时皇祖父便拉着我一起喝,久而久之我的酒量越来越大,之后学会了自己酿酒,长时间与酒打交道自然比常人能喝。”

    李世民面对李渊的话题就会突然沉默不语,李宽的话虽然有些不相信,不过众人也挑不出毛病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事实上,李宽半真半假,李渊在的时候别说喝酒,就连碰一下就会挨训,哪里敢喝酒,也就过节时才会允许喝一点。

    之后,李世民并无问话,又让李宽与李道宗对换位置。李宽走在前面,时刻保持警惕。

    “玄成,你觉得那件事该如何处置?”魏徵沉思片刻,斩钉截铁的说:“回皇上,此事自然依法办事!若是不处置,必会引起其他人效仿,他日必会成为隐患。”

    “承范,你觉得呢?”李世民看了一眼李道宗,李道宗沉声道:“臣赞同郑国公所言,此事可大可小。若是一直拖着,必会成为我大唐军中的毒瘤,其他军队效仿所为,那岂不是祸乱我大唐军威吗?此事传扬出去,不仅我军军威全无,就连我大唐国威都受挫,此事自当严惩严办。”

    李勣保持缄默,这事牵连的人数较多,而且其中涉及到朝中一位重臣,只是李世民一直不忍出手惩治。此次他成为兵部尚书,也与此事有所关联,李世民沉思片刻又将李宽唤来。

    “传朕敕命:楚王宽即可快马加鞭回京,回京后立即前往骁骑大营,秘密调兵两千人前往陈国公府,擒拿侯君集入大理寺狱。另,再传朕敕命,命汝率领三千人将此名册上所有将士全部缉拿至大理寺狱候审,由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刑部尚书唐临、大理寺卿崔仁师联合审问侯君集,汝为此次监审官!”

    话音刚落,李宽懵了,看这情况侯君集是犯了大事,要不然怎么会被李世民亲自下诏缉拿。在李宽的记忆中,侯君集被抓是因为他与东宫太子李承乾勾结谋反,这又是什么事?

    “此物乃是朕之信物,可随意调遣骁骑军!”李世民从怀中取出以免令牌,正面镌刻着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背面则是篆刻“如朕亲临”四字,此金牌不仅可以调遣骁骑军,就连十六卫军都可能调动。

    李宽做官已有一些时日,有些规矩还是懂的,比如皇上吩咐下来的事情不要去问原因,听命行事即可,只要按照皇上的旨意办事就没问题,所以李宽也没追问原因,当即接旨迅速的赶回京城。

    此次,李宽日夜兼程,不出三日便抵达京城。

    回到京城以后,李宽并未先行回府,捉拿兵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可是一件大事,弄不好走漏风声会引起更大的动静,这事必须速办速决,直接前往骁骑军大营。

    由于骁骑军属于左右卫军管辖,却又独立于外,就算是左右卫大将军也无法随意调动他们。因为骁骑军、熊渠军等是六军是十六卫军最精锐存在,而左右卫军又兼领“内军”,所以左右卫军大将军的权力极大。

    “你是何人敢擅闯骁骑军大营?”大营守军手持长矛目不转睛的盯着李宽,此时他身穿便服,如何知晓他是何人,而且军营重地外人一律不得入内,他们只不过是职责所在。

    “现在可以入内否?”李宽直接掏出李世民给予的金牌,守军纷纷半跪着恭迎李宽入大营。

    全本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入府抓人

    “骁骑大营何人为将?”

    “回特使,骁骑将军乃是梁郡公李孝逸!”

    “速召李将军前来就说我有要事,若有延误唯你是问!”

    “诺!”

    李宽独自一人回京,由于上次之事,这次很顺利的入京,也没人注意他突然回京所为何事。现在首要任务是缉拿兵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只要抓住首脑,不怕他下面的兵跑掉,只要他不说谁也不清楚意欲何为,所以他吩咐守卫后便在骁骑营四处看看。

    由于现在正值炎热的夏季,正是大暑时节,即将进入八月,对于农民而言也是忙碌的季节。同时,十六府的卫队士兵也全都需要忙碌,因为他们也需要自给自足,没有战事的情况也得下地耕作。

    偌大的骁骑营除了驻守本营的士兵外,几乎都出营忙碌去了。为了方便这些士兵能在战事时第一时间拿起武器,所以每一处军营旁都有数十亩的良田或是地,军营中人数越多配给的土地就会越多。

    李宽看着平日操练的校场,此时空无一人,而且天气炎热李宽也不想多做停留,就寻了一处阴凉处歇息。片刻后,骁骑将军李孝逸快速前来,李宽看着穿着简单朴素,而且衣角与裤脚都卷起来,双手还有一些淤泥,可见他也是匆忙从田地里回来,来不及多做准备就匆匆前来。

    李孝逸抬头看见李宽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一眼便看出他的身份,慌忙行礼,道:“不知殿下紧急传唤末将,是否有要事?”

    按照辈分李孝逸是李宽的堂叔,所以他也不敢无礼,连忙还礼回道:“还请李将军立即召集两千将士,随我出营办要事!”

    “请殿下出示调兵文书,未见调兵令末将不敢私自调兵!”李孝逸为人谨慎,就算守军的将士说过李宽手持皇上的金牌,可他未曾亲眼见到,还是不敢私自调兵。

    李宽只得再次取出皇上御赐的金牌,李孝逸命人取来纸张与印泥,拿着金牌印上红色印泥,随后在纸上按了一下,出现一句:“朕之敕令,违者斩之!”意思是说,拿着这枚敕令之人便是皇上的特使,违抗者判处死刑。

    李孝逸双手捧着金牌还给李宽,迅速敲响军中战鼓,一阵鼓声传至四周,众将士闻声而动,迅速放下手中一切,不到一刻钟便悉数前来整齐划一的集中在校场上。

    “此人是当今楚王殿下,亦是皇上派来我骁骑大营特使,即此刻起殿下便是我骁骑营大将军,若有抗命不从者按军法处置!”李孝逸站在校场上的高台上,隆重的介绍李宽,然后也从高台上走了下去,与同营的将士站在一起。

    李宽走上台去,高声说道:“此次我奉皇上敕令,特来骁骑大营调遣两千名士兵,何人愿意前往?”

    “我等愿意!”五千名骁骑军齐声呐喊,那声音高亢且震耳欲聋,李宽笑着点点头:“好,从此刻起你们便是我的兵,记住一句话,我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问为什么,不论待会你们遇到什么阻拦,都给我记住一定要完成我的命令,若有不服者以军法处置,若是办的漂亮,我为诸位请功!”

    有功可记,谁还不愿意,他们当兵不就是为了立下战功,然后光宗耀祖吗?没想到跟随李宽去办事,还有这等好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不过李世民言明最多一次性只能带三千士兵,为了不让每个人失望,李宽决定分两批:第一批两千,第二批三千,正好可以办妥皇上交代的事情。

    于是,李宽将骁骑军一分为二,先带走两千人,余下的三千人在营中等候消息,随时准备出发。至于李孝逸则留在第二批骁骑军中,李宽首先是擒拿侯君集,用不着那么多人,不过后面要办的事可能牵扯到各个军中,所以李孝逸有必要同去。

    “兄弟们,带好家伙了没?”

    “带上了!”

    “那好,跟我走!”

    李宽一马当先率先冲出骁骑大营,穿戴整齐的骁骑军,别看人数不多,可是各个都是精锐之兵,也是从左右卫军中挑选出来的,所以每个人都杀气腾腾的跟随在李宽身后。

    夜幕降临以后,李宽这才率领两千名骁骑军出现在长安城大街上,执金吾卫队看见李宽带着骁骑军,连忙将消息传递出去,却被李宽直接下令阻止,此事不得走漏风声,而他也没废话直接下令命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