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去,当然能去!”李宽要哭了,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一刻他算是清楚地体会到了,李世民的想法真的无法揣测,你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说什么,要是不高兴直接下诏处置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行了,这事就这么办了,你们俩准备一下,何时出发再通知!”李世民说完便让他们两人退下了,李道宗奔波劳碌多日确实需要好好歇息,李宽也猜到最多不超过三天肯定要从长安城出发前往并州。

    李道宗回京以后也知道了武珝生下双生子的消息,连忙向李宽道贺,李宽苦笑的点头回礼,然后便询问起李道宗是否皇室嫡亲中出现双生子有一人会被剔除在外。

    虽然李宽说的隐晦,李道宗还是明白他想问的是什么,也没有隐瞒的如实告知。李宽这才知道王槐等人说的是真的,也就是说当时李世民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没有按照礼制去做。

    既然李世民格外开恩,李宽想了想就当是道谢陪他一起前往并州。与李道宗分别回到自己府上的李宽,看着躺在床上专心致志的给孩子喂奶的武珝,他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口。

    回来的路上,李宽想了很多方法,奈何真的到了这一刻,所有的话都憋了回去。反正还有时间,李宽也不着急现在就说,故作轻松的陪在武珝身边,可他的心思都写在脸上。

    武珝在他进屋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有心事,只是给孩子喂奶的她现在没空,等到两个孩子都吃饱去睡了,武珝这才让母亲将孩子放在摇篮中,直接了当地说:“是不是皇上有差事让你去办?”

    “你是怎么猜到的?”李宽惊讶的看着武珝。

    “你的脸上都写着呢!”武珝哭笑不得看着李宽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道:“不论你在哪,我与儿子都会在家里等你平安归来!因为我知道你的心里只有我,只是希望以后你要多多考虑我与孩子,别再让我们母子三人担心就是,至于孩子我会照顾好的,这个家有我,还有王老他们,不会有事的!”

    善解人意的武珝让李宽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总以为武珝需要自己,事实上他自己都忘了曾经的武珝是如何独立自主,现在有了两个儿子在身边陪着,武珝不会像之前那样什么事都得依靠李宽,有些事情必须她担负起责任来,不仅仅是为了李宽,亦是为了整个楚王府。

    与此同时,百济国派来使臣说本国的国王驾崩,请大唐派遣使臣敕封王子义慈继任国王之位。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立即派使臣同去百济国传诏,随后又命太史局观测天象,看看封禅之事可行否。

    经过太史令薛颐连续数日夜观星象,发现有星孛于太微,故而奏曰:“未可东封!”

    起居郎褚遂良也进言认为不合时宜,李世民下诏封禅之事作罢。但是,之前定下的前往并州之事并未受阻,欣然决定前往并且临幸晋阳宫。与此同时,李世民下诏命太子李承乾监国,又命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检校侍中莱国公杜如晦、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四人辅之。

    全本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是玩笑

    并州隶属于河东道,治所晋阳县,共有十三个县,共计人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人。同时,并州上贡之物也有十余种,像是铜镜、铁镜、马鞍、葡萄酒等。

    晋阳对于大唐王朝而言绝对是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是李渊起兵反隋的根据地,也是建立大唐的策源地。正因如此,李世民答应并州百姓的请求前往巡查,也是不忘晋阳百姓当年的恩泽。

    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将士大部分都是晋阳籍士兵,所以得到天下以后李渊、李世民待晋阳将领格外恩赐,不仅时常前往晋阳,还会安抚当年的老部下与战死将领的遗孤。

    晋阳城中有赫赫有名的晋阳宫,李渊起兵反隋之地。由于当年的隋炀帝杨广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造周七里,四丈高的宫墙,东西城墙相连,又区别于原有的大明城,故而以“新城”代之。

    并且,在晋阳城外的天龙山上还有石窟,也是避暑的绝佳之地。在晋阳城的对岸,由并州大都督长史李勣主持建造出一座南北长八里,东西宽六里的东城,与西城隔着汾水河相呼应。

    因为晋阳城东城的井水赤苦不能喝,李勣又命人在汾水河上筑造渡槽,引来晋水入东城,以解百姓之疾苦。正因为李勣在任十六年,并州百姓安居乐业,就连跟随李渊父子打天下的老部下都得到安抚,并州百姓纷纷上奏请李世民北巡,整个大唐各州县唯有并州百姓有此特权,这也是李渊父子给予的赏赐。

    李宽在府中陪伴武珝三天,而且也从钱武的口中知晓他亲眷的情况,家人都生活的不错,为了不打扰他们,钱武并未打算让他们来京城,依旧遵循他们的意思留在原来的地方。

    当天晚上,李宽接到皇上传来的诏令,命他十五日在安福门等候。当天晚上李宽便收拾细软,不过他第一次陪着皇上出巡,也不知穿什么衣服,不得不询问王槐等人意见。

    众人一致决定穿便服,李宽有些不相信,这是北巡,不是去游玩。若是穿便服,那就是游玩的意思。但是,王槐三人十分肯定的回答,李宽为了以防万一,便服与戎服都带上,整个包袱都无法装下,尤其是戎服比较厚重,再说这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着实不太舒服,索性就听三人的意见没有带,至于鸣鸿刀则让李宽随身佩戴。

    次日,卯时,李宽便骑着小黑来到安福门等候,李道宗恰好也在同一时间抵达。

    “王叔,皇上这次北巡带了多少人?”李宽好奇的打听起来,李道宗与李世民的关系这么好,自然知道每次北巡时会带上多少人,又看见李道宗穿得也是常服,暗暗想道:“幸好没傻不拉几的穿着戎装,要不然被人笑掉大牙!”

    李道宗摇摇头道:“具体多少人,我也不清楚!”

    “王叔,您可是礼部尚书啊,这事除了您以外还有谁能知道?”李宽再次追问,他才不相信李道宗说得,每次北巡可是大事,身为礼部尚书的李道宗怎么可能不知道。

    “真不知道!”李道宗再次肯定的回答,他是真的不清楚,再说每次出巡时带多少人也不是他决定的,都是皇上自己决定下来的,这也使得每次人数都不一样,多至上千,少则几十人。

    不一会又有人前来,李宽看见也是老熟人,居然是郑国公魏徵,李宽连忙上前打招呼,魏徵看见李宽也在此次出巡之中,不由得有些惊诧:“此次出巡殿下也同往?”

    “怎么?”李宽佯装生气,道:“我这个楚王就不能去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魏徵连忙解释,“只是皇上出巡,从未有过皇子同去故而有此一问。”

    李宽惊道:“真没有?”

    “确实没有!”李道宗接话道。

    李宽皱着眉头,他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事怎么听上去像是有阴谋的味道,按理说就算要带皇子前往,应该也是魏王李泰或是吴王李恪,哪怕是晋王李治都有可能,这事偏偏落在自己身上,这让李宽有种做梦的感觉。

    又过了一会,没有看见其他人再来了,李宽不由得疑惑道:“不会就咱们三人吧!”

    李道宗、魏徵两人亦是面面相觑,总觉得这次出巡与以往不同,不说别的就说今年二月份李世民临幸洛阳,魏徵也曾前往。那次南巡的时候,去得人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十余位朝中重臣,就连武将也去了不下十人,加起来有二十来人,算上十六卫将士足足有三百人。

    一刻钟过去了,李世民从安福门走了出来,身后仅有吴公公一人,就连个亲卫都没有。三人再次面面相觑,之前他们就猜测会不会只有他们几人,事实上真的就像李宽说的那样,就他们三人加上李世民、吴公公两人也就五个人,这哪里像是北巡的依仗。

    李宽脑中闪现过无数个画面,均是李世民摆驾出巡的场面,绝对是锣鼓喧天以及两排的仪仗队伍,李世民乘坐龙撵缓缓地走来,数百人的亲卫站立两旁护送着李世民出巡。

    幻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了,这让李宽有些难以置信!

    “皇上,就咱们几人?”李道宗出声询问,李世民点点头回答:“就咱们几个!”

    “皇上,这是不是有点少啊!”李宽哭丧着脸,有些为难的说:“万一途中遇到什么事,就咱们这点人该怎么办?”

    李世民镇定自若的说:“若是遇到事,这不是有你吗?”

    “我,能做什么?”李宽指了指自己,疑惑不解的看着李世民。

    “朕的安危全都交给你!”

    李世民平静的话让李宽差点炸毛了,这摆明了就是让他一人保护,这让李宽欲哭无泪,就算是再厉害也没办法负责五个人的安全,尤其是真的遇到什么盗匪之徒,那岂不是真的要命了。

    “皇上,这事真不是玩笑,我能力有限恐无法担当此重任!”李宽退缩了,这事真的不是开玩笑就行,就他一人再厉害遇到人多也是有心无力,别说保护皇上了,就连保护自己都有些难。

    “你看朕是在跟你说笑吗?”李世民反问李宽,李宽看了许久这才确定他真不是说笑,这让李宽压力山大,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讪然一笑,他是真的服了。

    全本


………………………………

第四百一十八章 眼见为实

    “皇上,您能不能别乱走啊!”

    “我不能走走看看吗?”

    “能,当然能!”

    “那还不快快让路!”

    李宽真心觉得累,不是身体疲倦,而是心里累啊!从长安城向东北方向走六百公里才能抵达并州晋阳城,晋阳城是古称,也就是今天的太原。自从长安城出发,李世民就没消停过,仿佛不是出巡,更像是游山玩水似的。

    李宽已经劝说了不下百遍,李世民充耳不闻,每天就是走走停停,丝毫不着急。对于李宽这个急性子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的事情,他恨不得逮住李世民飞速前往晋阳城。

    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李宽真的被李世民的慢性子给搞得很无语,不论怎么劝说都没有,只能由他去了。在长安城范围内,李世民按部就班的从官道上奏,可是进入并州地界后,李世民走得道路完全偏了,不仅从便捷宽阔的官道离开,反而选择狭窄的乡村小道。

    随意的变道后,整个行程就会变得比之前预计的还要慢,也就是说原本三天就能抵达晋阳城,愣是需要半个月才行,以李世民的脚程来算已经是快的了,这样走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原本李宽还想着李世民肯定安排侍卫在外郭城外等候,只要他们出了长安城侍卫就会跟上来,事实上李宽想错了。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带侍卫,就他们五人直接去往并州。

    “王叔,皇上每次出巡就是这样安排的?”李宽真的无奈了,这一路就他在劝说,不仅李道宗保持沉默,就连魏徵也同样如此,这让他很是不解的追问原因。

    李道宗咳嗽两声:“大概是吧!”

    “王叔,我可是您的侄子,您可不能诓我啊!”李宽连忙与李道宗拉关系,套近乎想要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奈何李道宗就是打死不开口,魏徵见状不对劲赶紧溜之大吉。

    “郑国公,您别走啊,我有事要问您呢!”李宽见魏徵溜之大吉,赶紧丢下李道宗追上魏徵,他相信以魏徵的秉性决不会跟他打马虎眼,事实上这次他又想错了。

    魏徵佯装没听见李宽在身后的呼喊,充耳不闻不说,脚步更是快了不少,紧跟在李世民身后。李宽看着魏徵找到靠山,他也不好继续追问了,不得不缠着又转头缠着李道宗,李道宗有些受不了,也追随着魏徵的步伐跟上了李世民,这下倒好李宽倒是成为孤家寡人。

    这次李世民去的地方是“解州关帝庙”,始建于开皇九年,上一次去的地方是“鹳雀楼”,总之抵达一个地方,只要是有名的景点,李世民都会亲自前往游玩一番再走,多则三日,少则半日。

    不仅如此就连当地乡野间也会到访,包括地方有名的吃食也会品尝一二,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李宽见李世民丝毫不着急,他也懒得去催促,皇上都不着急,他干嘛着急,就算着急也没用,干脆也平心静气的欣赏美景,吃着美食,好好享受一番。

    调整心态的李宽觉得时间过得比之前还要快,转眼间五人从运城离开前往泽州,也就是今天的晋城市,在此地同样是吃吃喝喝,走走玩玩;接着,又去了晋州同样如此,李宽见怪不怪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