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李宽三人转头看了过去,却见李勣也走了过来,而且不仅仅是他,其他几位军中大佬都来了,就连魏徵、马周、房玄龄等人纷纷凑了过来,李世民见状也从主位上走了下来,不知何时出现在众人身后,这声不是他说的却得到他的认同,赵谦的深浅李世民也知道,不过他的箭法绝对没有李宽那么厉害,在军中任何一位大将军都能与他争锋。
李宽一愣,再次强调一遍:“英国公,我师傅真是赵老!”
李勣依然保持怀疑,李靖点头附和李勣的怀疑,斩钉截铁的补充道:“以我们对赵老的了解,他的箭法最多也就与我们旗鼓相当,绝不可能做到两百步还能百发百中。”
军中两位大神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就连李道宗也同样怀疑,对于赵谦是李宽的师傅他们相信,不过箭法绝对不是赵谦教的,肯定另有名师传授。其实,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这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李宽有这么厉害的箭法通神的师傅,要是拉拢至军中,大唐军的战斗力岂不是大大增加。
“我没有做到百发百中啊!”李宽无奈的回答,众人见他说的不是重点更是蹙着眉头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李宽见状苦笑道:“难道就不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吗?”
众人皆惊,面面相觑均觉得李宽所言极是,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了。若是赵谦是传授李宽的箭法师傅,定会竭尽全力教他,不过后面的技巧则是李宽独自练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神乎其技的箭法是李宽独有的,就连李世民都是目瞪口呆。
这样的技巧已经不是天赋就能概括的,也不是说付出多少努力就一定获得回报的,其中必定还有更加重要的关键。在场的都是军中大佬,不说百发百中那也是一个个的弓箭好手,李宽的一番话让他们纷纷低头沉思不语。
:。:m。x
全本
………………………………
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意正浓
“殿下,能否教教我老程?”众人一阵沉默后,程咬金突然开口,李宽心里一惊:“开玩笑吧!”
程咬金很认真的说道:“殿下,老程没说笑!”
李宽尴尬的笑笑,他真没想到大大咧咧的程咬金居然心细如尘,一口道破自己心中所想,这让李宽有些措手不及。看着程咬金满脸认真的神情,李宽又看看外面的天色,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不过我事先说明,我教归教不代表包过!”
“包过?这是什么意思?”众人又被这两个新词给搞晕了,像是学生似的看向李宽,李宽咳嗽两声没有解释,有些事情还是保持神秘点好,说得太清楚反倒是不美。
“那个谁!”太常寺卿指着自己,疑惑的看向程咬金:“说的就是你,去拿弓箭来!”
太常寺卿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转头看了看李世民见他同意,这才下去去准备,刚刚转身又被程咬金给叫住:“卢国公有何交代?”
“记住还是二石弓,我与殿下一人一张!”程咬金强调一遍,他身宽体胖本就是战场上厮杀多年的老将,就算年纪大了点这点臂力还是有的,太常寺卿本是负责宫廷宴席等重大礼仪之事,现在沦为跑腿的伙计。
“那个谁!”太常寺卿本就心情不好,突然又被人叫住,强忍着保持笑容看了过去,却见尉迟敬德说道:“给我也取一张二石弓!”
“诺!”太常寺卿恭敬地转身离开,前脚刚刚迈出又再次被人叫住,这次是李勣开口:“王大人,烦请您帮我取张二石弓!”
程咬金是心急如焚一时忘了太常寺卿的姓氏,尉迟敬德也是心急学箭法,不像李勣彬彬有礼,太常寺卿本名王仁佑,他听闻李勣的话心里倒是舒畅不少,尉迟敬德、程咬金是出了名的暴脾气,而且两人都没读过什么书,礼仪这事他们真的不懂。
“王大人,劳烦了!”李靖在李勣开口以后也说了同样的要求,李道宗紧随其后,侯君集也不甘示弱,随着军中大佬一个个的开口,太常寺卿默默地记下整整二十人。
“还有没有?”王仁佑也是怕了,干脆一次性问清楚比较好,要不然重复的转身还是有些累的。
“咳咳,给朕取一张二石弓!”李世民的声音不大却像是平地一声雷,炸的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他,眼睛瞪的大大直愣愣的,仿佛他们都出现了幻听似的,完全无法相信,“怎么?你们都能学,难道朕就不能学了?”
众人讪讪一笑的收回目光,纷纷心里偷笑,李世民在这些老朋友面前倒是没什么,看见身侧的太子李承乾、吴王李恪等人,还有一旁的皇亲国戚尚未走,冷冷地说道:“没什么事你们就退下吧!”
吴公公点头称是,让那些不相干的闲杂人等全都请出去,说白点就是清场好给自己留点面子。李世民身为皇上,居然会向自己的儿子讨教箭法,堪称今年最震惊的大事。
“愣着干嘛,还不快去取弓来?”王仁佑愣在原地半晌不敢动,要不是李世民一阵催促,他到现在都不相信。片刻后,王仁佑恍然大悟的转身说道:“皇上,这兵器不归臣管啊!”
或许是太激动了,都把这事忘了!
大唐兵器制造与存放并不归太常寺,而是卫尉寺管辖范围,就算王仁佑去了也没办法顺利拿到兵器。若是一两张弓倒是有办法,直接从左右卫军那里取就行,之前李宽所用的二石弓与李泰用的一石弓都是左右卫军那里借来的,不过这数量有些大,根本不可能借的到。
卫尉寺乃是九寺之一,在长安城与洛阳都有专门的武器署,李世民也想起这事,众人均是老脸一红。其实留下来的将领均兼领十二卫大将军之职,就连长孙无忌也同样兼领左武卫大将军之职,居然没人发现这个问题。
由于李世民将一众人轰出去,连带着卫尉寺卿一并出去,这事就有些难办了。就在此时,吴公公提醒,“皇上,卫尉寺卿杨大人就在殿外等候!”要不是他多留了心眼,卫尉寺卿也知道自己暂时不能走,所以他与吴公公两人对视一眼便留在殿外等候。
“那就让他去办!”
李世民佯装淡定的说着,吴公公连忙下去,李世民又让王仁佑一并跟了出去。只要武器拿到了,其它事情就不必他们参与,王仁佑自然求之不得,留在两仪殿还不如离开的好。
“来来,殿下!我老程敬你一杯!”程咬金热情地端起酒盏,很爽快的拿起来一饮而尽,看都没看李宽满脸的苦瓜色,还没等他反对程咬金已经喝了,李宽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喝了。
“再来一杯!”程咬金亲自斟酒,又与李宽对饮一杯,幸好这次用的是小杯不是之前的那种一斤多的,不过也有三两左右的量,李宽又喝了一杯,“殿下好酒量啊!”
“不敢当!卢国公才是海量!”
李宽谦逊的说着,程咬金没有丝毫的礼仪之分,手搭在李宽肩上与他热情地聊了起来,李宽也被程咬金的直爽大方吸引,索性放开性子,两人又喝了几杯,最后李宽直接与程咬金称兄道弟起来:“程兄果然是海量啊!”
“老弟的酒量也不差!咱们继续喝!”程咬金也是喝得高兴,通红的脸绝对是上头了,可他今天就是很高兴,而且李宽的性子很对他胃口,两人你一句“程兄”我一句“老弟”,旁若无人的喝得尽兴。
李世民的嘴角狠狠地抽了抽,眼里满是苦笑:“你们称兄道弟,那我算什么?”
众人也是无奈的苦笑,他们知道程咬金喝多了就没个正行,不过这次确实有些过了。但是这还没完,程咬金是聪明人,两人喝了差不多五六杯就连他都有些摇晃,反倒是李宽谈笑风生丝毫不受影响,自知干不过李宽,便拉上尉迟敬德、李勣、薛万彻等将领,就连李世民也无奈的喝了几杯,魏徵同样被强拉硬拽的参与其中、马周亦复如是,然而众人却没有强逼着长孙无忌。
至于李道宗这个礼部尚书,直接被李宽这个侄子给逼着与众人一起喝了好几杯。此时此刻,哪有什么礼仪规矩,这些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唯有众人喝酒的欢笑声。
:。:m。x
全本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程咬金说媒
吴公公从武库署中取来三十一张二石弓,每人配备三十支箭矢,在左右卫军将士的帮助下这才稳稳妥妥的送至两仪殿,吴公公担心众人等急了,以最快速度赶回,看见两仪殿内众人觥筹交错,满面红光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
“皇上,弓箭取来了!”
吴公公躬身行礼,李世民点点头,吴公公便让左右卫军将士将弓箭送上来,众人喝得尽兴均有些上头,看见弓箭的那一刻立即清醒过来,唯有李宽丝毫不受影响,论酒量他绝对比这里的所有人都要厉害。
“放箭靶!”
程咬金扯着嗓子激动地叫喊着,将士连忙整整齐齐的摆上箭靶,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有箭靶,直接将场地也清出来,众人齐刷刷的奔向弓箭拿起来便试了试,手感不如常用的弓,也算是凑合着用。
箭靶立好以后,众人又把目光聚集在李宽身上,他依旧端着酒杯小酌一口方才走到众人面前,指着箭靶又看着众人手中的硬弓,这才开口说话:“要想射两百步外的箭靶,首先你要绝对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你们有没有信心?”
“信心当然有!”程咬金心急如焚的催促着李宽进入正题,尽说些有的没的他们都快等不及了,李宽微微一笑接着说:“信心大家是有了,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考诸位的力道了!”
众人面面相觑均是疑惑不解,在他们眼里力道不就是拉开多少石弓的力量吗?
“诸位将手中的弓拉至满月,然后再松开,如此反复三次告诉我答案!”
现在的李宽就像是老师,他们又想见识一下这神乎其技的箭法是如何做到的,不得不遵照着李宽说的去做,就连李世民这个皇上也听命行事,当他们反复试了三次以后没发现什么问题,又再次看向李宽。
“诸位有没有答案?”李宽扫视一圈没人接话就知道他们没发现,正准备开口,李靖迟疑片刻开口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这弓的张力有所变化?”
“英国公厉害!”李宽给了李靖一个大大的赞,可是众人却不买账了,就连李世民都有些酸意,没好气的说道:“来来回回的拉着,肯定会有变化,这事还用得着发现吗?”
不论制作多么精良的弓,它的弓弦张力是有限的,要是绷得太紧用力一拉便会断,要是太松就会没有后劲,直接影响其杀伤力。他们都是军中老将,焉能不知这个道理。
“张力的变化正是决定其射程的远近!”李宽念及开口的是皇上,给他留点面子,说的太重不好,索性自己解释了一遍:“若是同样的力量,在张力变化时所射出的距离会有很大区别,而且威力也会有变化。所以要想射得远就必须掌握张力最大时,加上全身的力量一气呵成,还有箭矢的弧度以及气流变化。”
“简单来说,你要是平行射击,距离已经决定,就算你的力量再大也无法打破这个极限。但是,在你射击时微微上扬,将会超出极限距离,而且你的力量越大射程越远,至于瞄准靶心则是根据气流变化掌控。”
李宽一番理论说得众人云里雾里,愣是没几人明白其中道理,对于箭法他们倒是真没下那么多苦功。只要射中目标就是好箭法,哪里那么多小九九,李宽借鉴的理论说白点就是与现代枪械相似。
不同的是子弹射出去会遭受分的阻力,而射箭则是借助风力延伸射击距离。如果是顺风则距离远而威力不足,那就必须考虑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提高其威力,这就需要自身的力量与硬弓的力量;如果是逆风威力不足,距离不会远,所以古代弓箭手要想合格就必须掌握其中技巧,这绝非三言两句就能做到的,必须经过千百次练习慢慢摸索出来的技巧。
众人细细品味之下,渐渐地明白其中关键,不过当他们真的亲自射箭时才发现远非那么简单。纵然如此,这些将领依旧掌握其中一些门道,虽说没达到二百步不过做到了一百八十步,李靖更是射出一百九十步的最远距离。
最让李宽惊讶的莫过于李世民,居然射出的距离比李靖的还要远半步。在战场上这半步也会决定战场上的走势,弓箭手本就是远程攻击。同时,李宽还提出让他们采用不同重量的箭矢射击。
经过一次次的反复练习,众人已经吃透其中关键,当三十支箭矢射完众人还意犹未尽,恨不得再试试。众人纷纷躬身向李宽施礼,以表自己的感谢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