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十人相距一米,纷纷抽出横刀,冰冷的寒芒犹如寒风刺骨,让人心生胆寒之色,尤其是外来使臣纷纷面色骤变,神色惊恐。这四十人均是从骁卫军中挑选出来的,每个人都是身强体壮,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根本无法使用陌刀。

    抽出横刀朝着前方刺了过去,又迅速的便向劈了下来,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力道十足且强劲,脸上的杀意令人胆寒,大殿中再无任何欢快之声。此时此刻,每个人脸上都是庄重而肃穆,空气中除了将士吼叫声与横刀劈砍的相呼应,就是铠甲的声音,仿佛这一刻眼前的四十人就像是一个小型的陌刀阵。

    “陌刀阵出,人马惧碎!”

    这是形容陌刀的厉害,亦是以外来使臣的噩梦!

    不论吐蕃、吐谷浑,还是高昌、龟兹等使臣,没有人能保持脸色不变,也没人保持平静,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惊恐与胆怯,就算是吐蕃使臣噶尔东赞也不仅脸色骤变,众人仿佛身处战场,眼前的四十人就像是那所向睥睨的陌刀阵,杀意凛然让人为之胆寒。

    :。:m。x

    全本


………………………………

第三百七十八章 给脸不要脸

    左右骁卫军表演陌刀阵结束,又是左右武卫军,同样的四十人,同样的铠甲,佩戴的不同武器。此次,这四十人使用的乃是长枪,组成长枪阵容又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随着左右骁卫军、左右武卫军的演练,震撼外来使臣的心,久久未能平静下来。他们见识到大唐军队的风采,那整齐的戎装与兵器相结合宛如一座大山挡在他们的身前,让人印象深刻,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此番安排亦是李世民特意加进去的,主要彰显大唐国威,震慑虎视眈眈的邻国。原本安排的是另外一个项目,不过李世民觉得不行,而且正月十五上元节大唐文成公主远嫁于吐蕃赞普为妻。

    吐蕃使臣必会前来朝拜,也是这次国宴的目的之一,李道宗对此没有反对,身为李诗在京城的长辈,他自然期望李诗远嫁吐蕃以后能生活的幸福快乐。若是真有什么事,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唯有此法才能震慑他国。

    李宽鼓掌大喊:“好!”

    众人闻声纷纷鼓掌附和,外来使臣面色凝重的鼓掌,他们是真心不愿意,可是又不得不鼓掌。大唐王朝的军威他们已经亲眼目睹,面对这样的军队哪有交战的勇气?

    李世民听见李宽第一个鼓掌叫好,甚是满意的点头,露出久违的笑容满是骄傲之色,缓缓地站起身来再次与群臣共饮一杯酒。当第七杯酒下肚,众人纷纷坐下时,魏王李泰突然走了出来,躬身施礼:“皇上,儿臣今日见我大唐军威风凛凛心中热血沸腾难以平静,不如由儿臣表演以示庆贺!”

    “吾儿惠褒有何节目?”李世民眼里满是宠爱,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见李泰毛遂自荐,李世民自然成全他的心意。

    李泰躬身回答:“百步穿杨!”

    李世民喜出望外的大笑,道:“若是吾儿射中,那朕便赐酒以示奖励。”

    李泰自信满满的站直身体,太常寺官员按照李泰说的拿来弓箭,李世民看见李泰拿着军中所用的一石弓以及三十支箭矢,赞不绝口:“吾儿威武!”

    对于军中弓箭手而言,要想成功入的基础条件是拉开一石弓,不要小瞧一石弓,换算下来就是一百零八斤。如果没有强大的臂力根本无法拉开一百多斤的弓。

    据梁书记载曰:“羊侃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

    简而言之,史书记载中最重的弓则是十二石弓,换算下来超过一千多斤,不过马上作战则减半,就算如此也有六百多斤。力道越大攻击力越大,如此力道被射中之人基本上是穿体而过,就算是有铠甲保护也会被射穿。

    太常寺官员走上百步将箭靶摆放在大殿门口,李泰拉开弓搭上箭矢自信满满的射出,三十支箭矢悉数射中靶心,众人纷纷拍手称赞,李泰更是得意洋洋大喊:“再退二十步!”

    于是,李泰施展神乎其技的箭法又再次射中靶心,不过这次三十支中有五支未中,三支脱靶,两支射偏。即便如此,仍然得到朝中文武大臣纷纷拍手称赞,就连外来使臣纷纷鼓掌。

    “好!”李世民大笑称赞,长孙皇后满脸笑容,这个儿子还是有出息的,“该赏!”

    李泰得意洋洋的昂起头,脸上满是骄傲之色,在他眼里此时的自己绝对是最亮的那个人,接受众人的称赞,眼里满是得意。就在此时,李泰发现李宽居然没给面子不仅很敷衍的鼓掌,看都不看他一眼,这让李泰十分气恼:“走着瞧!”

    自幼习武的李宽对射箭早已了然于胸,百步穿杨难吗?事实证明真的不难,只要掌握诀窍很简单,而且百步的距离也不愿按照步数计算也不过八十米左右,就算加上二十步也不过是一百米左右,根本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如果一石弓射不中那才是真的丢人丢到家了,李宽真不明白李泰有什么好骄傲的。或许李泰乃是以整理书籍著称,说白点就是文采不错,武艺也就马马虎虎过得去。

    李唐江山是从乱世中夺得天下,不论是高祖李渊,还是太宗李世民,对于皇子的武艺培养绝对不能少。即便不需要自幼习武苦练十几年,至少也要懂一些武功,算是一种保护。

    即便李世民做了皇帝,也曾御驾亲征过,要是没有武功傍身在战火连天的战场中如何自保,连自保能力都没有那怎么行。虽然算不上练家子,对付普通的将士三五人不费劲。

    “谢皇上!”李泰没有喝李世民的赐酒,反而躬身说:“皇上,臣见楚王略有意见,怕是心有不服,倒不如让其也出来试试。若是射中,那赐酒便赏给楚王如何?”

    李宽自幼习武的事情还真的没几人知道,平日里也没地方能显露功夫,所以李泰觉得李宽就算会箭法也绝对不如自己,说白点就是报复他刚才的不屑一顾。

    “李赟,你不服?”李世民对李泰言语中满满的喜爱,对李宽则是没有丝毫喜爱反而满是怒气,就算长孙皇后对他刚才出恭之事略有惩罚,可他还是有些不高兴,语气自然不善。

    “服,当然服,彻底服啊!”李宽闻言满满的求生欲,绝对的心服口服,要是不喝酒他倒是不介意让李泰从云端跌下来,要是喝酒直接否决,再喝下去他都快走不动路了。

    至于这些酒让他喝醉,还真是想多了,只是吃得多又喝了不少的确是撑得不行。若是再喝下去,没准他又要去小解,与其如此还不如乖乖的投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长孙皇后见他真诚地模样,也帮忙劝说小声提醒注意场合。

    李世民冷哼一声:“丢人!”

    李宽懒得与他计较,心想:“丢个球!要不是不能再喝了,我就让他丢脸丢到家,就凭那点微末箭法就敢在我面前嚣张,也不想想我玩箭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呢!”

    李宽原以为此事就这么算了,没想到李泰得势不饶人,得寸进尺的要求李宽为他倒酒。李世民闻言皱了皱眉头,太子李承乾也站出来小声训斥:“四弟,差不多就够了!”

    “难道大哥愿意帮楚王出头?”李泰得意洋洋,丝毫没把太子李承乾放在眼里,恃宠而骄的他眼里早已目中无人,再说李泰已经与李承乾撕破脸,也懒得与他周旋,今日他就想看到李宽出糗。

    :。:m。x

    全本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魏王之谋

    李泰高傲的模样,让李宽心生厌恶,给他留点颜面奈何对方不要,这让李宽有些不能忍了,不由自主的接话:“收拾你用不着大哥出马,只要我一人足矣!”

    李泰等得就是这一刻,他要当着众人将李宽狠狠地踩在脚下。对于李宽他的心中只有满满的嫉恨,皇子中只有李宽有官职,加上之前闹得满城风雨的私放死刑犯之事,李宽之名不胫而走。

    现在整个长安城大街小巷对李宽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有段时间李泰王府上都有听到李宽的事情,这让李泰很不爽,尤其看见李世民对李宽的态度明显好转,委以重任更是让他羡慕嫉妒恨。

    李泰觊觎太子之位许久,从不把李承乾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李承乾不过是早出生,论能力、论人脉,哪一点比得上自己,嘴上恭敬地称呼一声“太子”心里却对他十分不屑。

    在他心里李宽才是阻挡自己坐上太子之位的人,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想尽一切方法让李世民再次讨厌李宽,这样他才能独得皇上宠爱,仗着这份宠爱他可以做更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喔,楚王如何做?”李泰眼里露出一丝奸计得逞的笑容,看着李宽满是不屑一顾,仿佛他才是大殿中唯一的主角,在他眼里李宽不过就是跳梁小丑,凭什么与自己一较高低。

    “不就是百步穿杨吗?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既然给脸不要脸,李宽决定亲手将他按在地上摩擦,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才是例无虚发的箭法,故意做出不屑的神态,这让李泰怒火中烧,脸色如常的笑道:“既然楚王如此说,想必是箭法更厉害,要不然让我等见识见识如何?”

    李世民见李泰、李宽两人针锋相对,完全没把自己这个皇上放在眼里,低声怒吼一声:“够了!”

    李宽、李泰两人均是沉默不语,李泰眼里满是挑衅与嘚瑟,因为李世民的这声怒吼针对的是李宽,而不是他李泰,从这方面来说他绝对完胜。李世民喝止两人的胡闹,大庭广众之下有失体面,而他对李泰很偏心,就算之前李泰对太子李承乾不敬也丝毫怪罪之意,只字未提不说,还朝着李宽一顿怒吼:“你给我坐下!”

    如果李宽退一步万事大吉,可他的性子很犟,李世民处事不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可他们却不敢多言,外来使臣则是袖手旁观的看好戏,吴王李恪也站了出来好言提醒李宽:“楚王先坐下啊!”

    李宽很是惊疑的看了一眼李恪,又继续与李世民对视,完全无视他的命令,这可把李世民气得不行,这样的行为完全是赤裸裸的打他的脸,李泰眼里满是幸灾乐祸,他就像看到两人针锋相对,尤其是李宽抗命不从,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李宽与李世民四目相对,丝毫不退让,掷地有声地反问:“皇上难道是担心魏王会输?”李世民语塞,李泰冷笑,不等他们开口,李宽自言自语的点点头:“也对,输了丢人嘛!”

    李宽似在自言自语,可他的话中意思明显是指责李世民担心丢了大唐皇室的脸面,也是指责要是李泰输给自己,那么之前的赞赏等全都是赤裸裸的打自己的脸。

    李泰像是没听见似的,可他眼里满是不屑:“就凭你也配与我一较高低!我呸!……”他的目的是挑起李宽与皇上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以后就没他什么事了,接下来的一切就是皇上处理,俨然把自己置身事外。

    李泰的小心思对于朝中老臣而言自然看得出来,长孙皇后同样皱了皱眉头,目光落在李泰身上,又看了看李世民与李宽两人,出言解围:“皇上息怒,赟儿年少气盛有口无心罢了!”

    “母后说得极是,楚王不过是有口无心罢了!”李泰躬身施礼帮衬着李宽解围,顺着长孙皇后的话,可他言语中故意加重了“有口无心”,使得李世民原本平息的怒火再次点燃。

    李世民眼里都快喷出火来,低声怒吼:“退下!”

    太子李承乾亦是拼命地朝着李宽使眼色,长孙皇后亦是吓了一跳,她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责备的看了一眼李泰,李泰却是装作无辜模样,仿佛这事与自己无关一样。

    “皇上!”就在此时,李道宗突然站了出来,躬身说道:“臣以为可以让楚王试上一试!既然魏王都说想见识见识,臣等也想看看楚王所言是真是假,不如让臣等开开眼!换言之,楚王若真的射中箭靶,那也是一大幸事!”

    李道宗身为皇室宗亲,他绝对有话语权,而他的提醒也让李世民的怒火再次平息,恍惚间他才明白自己早已偏离原本的核心问题,仔细回想起来李宽并未做什么不敬之事,反倒是自己步步紧逼。

    李泰眼里闪出一丝狠戾,要不是李道宗突然杀出插一脚,或许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即便如初他仍然放心,对于自己的箭法十分有信心,就算李宽射中又如何?依然动摇不了自己在皇上心中位置!

    “若是你射中则既往不咎,若未能射中则降俸一月以示惩戒!”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李宽没有丝毫抱怨,对他而言已经习惯了,从容不迫的反问李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