笕丝墒且蛟袂字虑袄矗俊
李道宗点头:“这里便是我皇室宗族适龄之女名册,还请使臣大人过目!”
李宽双手将名册递给噶尔东赞,后者大致看了一遍,只有名字并无图像,有些为难的问道:“这没图像如何知晓其人?”
李道宗回:“使臣不必心急,这名单已列好,待明日便让吏部郎中陪你等同去皇室宗族中挨个相见,若相中告知我便是,届时我会与陛下商议定下送嫁之日。”
噶尔东赞大喜过望,躬身拜谢;反倒是李宽哭丧着脸,满肚子的不愿意:“看画像不就行了,有必要挨个去跑吗?”想想上个月已经跑遍整个京城各个官署,现在倒好又让他陪着一起挨家挨户的去跑个遍,这让他很郁闷。
唐赟
全本
………………………………
第三百五十章 借口偷懒
“殿下有何想法?”
噶尔东赞瞥见李宽心不甘情不愿,倒是很想听听眼前这位楚王殿下的建议,李宽瘪瘪嘴很认真的回答:“这名册上足足有上百人,挨家挨户的跑一遍没有十天半月休想全都见完,不仅耽误时间效率也不高。”
“那依您的意思是?”话都说出来,藏着掖着不是李宽作风,很直白的接着说下去:“与其挨家挨户的跑个遍,倒不如以画像为参照,若相中则去,相不中则从名册上除名。”
噶尔东赞低头沉思,李宽的建议却有可取之处,不过还是有些担心画像中与本尊的差距。画像仅仅是表面,画得再美只有见到本人才见分晓,而他也担心那些皇室宗族中不愿自己女儿远嫁吐蕃故意将本人画得其貌不扬,以此逃婚或是以他人代替出嫁。
“使臣可是担心画像与本人有差距?”李宽看出噶尔东赞的担忧,直言不讳的说出来,噶尔东赞没有遮掩很直白的点头承认,李宽拍着胸脯说:“此事使臣可以放一百个心,我敢保证画像与本人丝毫不差。”
噶尔东赞饶有兴趣的问:“殿下如何保证?”
李道宗也想知道李宽为何如此笃定皇室宗族不敢,且听李宽反问:“使臣莫不是忘了此事乃是何人所命?”噶尔东赞等吐蕃使臣恍然大悟,李道宗也瞬间明白。
“没错,正是当今皇上下诏,皇室宗族乃是自家人不假,可他们敢违抗圣意么?”李宽接着分析,噶尔东赞与李道宗聚精会神的听着,“即便他们敢违抗,将自己女儿画得奇丑无比,或是与本人差距甚大,当我们参照画像去拜会时,自然见到本尊,如此一来直接上报朝廷,咱们大唐皇上可是公私分明,英明神武之圣主,眼里不揉沙子,如何决断也不是咱们能做主的,可我敢断定他们这些皇族宗亲必定会被责罚,甚至以欺君罔上的判罪,所以他们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做有违圣意之事。”
噶尔东赞等吐蕃使团与李道宗恍然大悟,以画像为参照再去各家拜会目的更明确,如此一来效率提高不少。噶尔东赞等人心系吐蕃,赞普亦是心急如焚,此事自然是越快越好。
于是,噶尔东赞等吐蕃使团对视一眼,迅速的点头赞同,李道宗也是赞许的点点头,他们哪里知道李宽是不想那么麻烦,完全是因为懒才会出此方法,要不然哪里会提意见。
“王叔,此事就拜托您咯!”
李道宗刚刚赞许不久,突然被李宽这话搞得有些稀里糊涂,惊诧不已的回望着李宽,又听他继续说:“王叔,您是礼部尚书又是皇室宗亲中地位最高之人,由您写一道教言呈交给皇上签字盖章,那就是一道敕书,双管齐下试问谁敢不从,不都得乖乖的将画像画好交至礼部,倒是吐蕃使团前去取,再从中挑选,最后再去拜会,一切水到渠成。”
“殿下做什么呢?”
噶尔东赞笑眯眯的看着李宽,李道宗也觉得这事怪怪的,听到噶尔东赞的话瞬间相同关键,可以说前期工作基本上都是他来承担,反观李宽直接捡现成的便宜,带人去看就行了。
“我当然是在最后才登场!”李宽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耿直的话让噶尔东赞笑容一僵,李道宗嘴角抽搐几下,两人愣是找不到反驳理由,反而觉得李宽说的没问题,这让众人均是面面相觑。
噶尔东赞等人是吐蕃使团,从画像入手选赞普之妻绝对是好方法,再说和亲的人赞普松赞干布,身为吐蕃使团的噶尔东赞等人责无旁贷,这是他们此次入长安的主要责任,的确与李宽没什么关系。
从李道宗的角度上去想,李宽是晚辈,李道宗与李世民乃是同辈同宗堂兄弟,再说李宽在宗族的地位根本就是微乎其微,他的话谁去听?最后还不是李道宗出面,加上皇上的敕令,还真是在最后时刻李宽陪着吐蕃使团去拜会拿着敕令办事就行,看得上的就记下,看不中的就划掉,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可以说整个相亲过程,除了上门相亲外其它程序李宽都不需要参加,他只需要提个建议就行。直到此时,众人方才想明白或许从一开始李宽就是这么打算的,说白点就是偷懒,还是光明正大的偷懒让人无话可说。
噶尔东赞嘴角抽了抽,早知道这样真不应该征询李宽的建议。其实,噶尔东赞主要是想多了解一下李宽此人,因为他的直觉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个楚王绝非常一般人。
李宽本来没想那么多,突然灵光一闪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家陪着武珝,再说今日早朝李世民亲口说了考课司不用去了,只需要负责和亲之事,李宽越想越是开心,嘴角不禁微微上扬,看得李道宗是哭笑不得,噶尔东赞等人倒是笑笑不说话。
“王叔,您还等什么呢,赶紧的啊!”李宽见李道宗还杵在这里,不禁催促着他赶紧去办正事,那精神头感觉就像是他在相亲似的,李道宗无奈啊,只得起身出了门朝着宫殿走去,一阵感叹:“皇兄,您这儿子真是太厉害了!”
偷懒都能偷得这么光明正大,李道宗从遇到如此厚颜无耻这人,偏偏这人还是自己堂侄,就算知道也好捅破,家丑不可外扬,总不能被外人嘲笑自家内讧,哑巴吃黄连只得去皇宫。
李宽支开李道宗当然是给自己离开四方馆找借口,李道宗是他的堂叔,叔叔没走侄子先走了,要是李道宗在皇上那里说漏了嘴,那岂不是又得挨批。只有李道宗离开,李宽自然大摇大摆的走了。
若是与噶尔东赞等人熟悉,李宽倒是多留片刻也没事,两人又不熟悉也没什么交集,所以李宽站起身来很直接说道:“我就不打扰吐蕃使歇息了,先行告辞!”
噶尔东赞微笑的站起身送他出了门,没有丝毫阻拦,又在李宽离开前礼貌性的说:“殿下可常来坐坐!”
“一定!一定!”
李宽很客气的回答,仅限于客气并不表示他真的会来,开玩笑他好不容易找到借口,光明正大的在家陪老婆,怎么会弃妻儿不顾跑到四方馆来陪噶尔东赞等吐蕃使团闲聊,聊得好是好,要是聊得不好那就直接上升至国家大事,所以李宽压根没把这事当回事,心安理得的朝着王府走去。
:。:m。x
全本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知灼见
“论东赞内大相,此人有何特别?”
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一左一右的站在噶尔东赞身边,无旁人在的时候他们说得都是藏语,也是吐蕃官方语言,“内大相”则是噶尔东赞的官职名称,两人随同噶尔东赞同来相处近两年,彼此十分熟悉。
他们俩发现噶尔东赞对李宽特别在意,时不时地观察着对方言行举止,脸上的笑容绝对发自真心,不像之前与大唐其他官员相见也不过是礼仪所需,这次他们从噶尔东赞眼中看出认真,意味着李宽却有吸引噶尔东赞的地方,可他们两人却看不出所以然。
噶尔东赞用藏语回答:“我敢断定此人将会是大唐未来,就像赞普与我国一样。”
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面面相觑,均是震惊不已,从噶尔东赞的称赞之词居然比当初与太子李承乾及其他皇子的评价都要高,在他们眼里所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反倒是认为李宽懒惰且厚颜无耻,虽有小聪明却难登大雅之堂。
“此次求亲乃是赞普之心愿,亦是促进吐蕃与大唐之间的邦交关系。可他根本不愿意接受这份差事,想必你们都看到他脸上的沮丧与不情愿。”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均是点点头,“但他知道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可见他虽不情愿却愿意出谋划策以最快的方式解决难题,可见他是以大局为重的人且机智、才华出众。”
吞弥桑布扎苦笑道:“我倒是没瞧见他的机智!”
支塞汝贡敦点头附和:“我有同感!”
噶尔东赞笑着解释:“你们看不到那是因为他有意无意的隐藏自己的锋芒,就好比刚才江夏王取出名册时,我与他第一反应是挨家挨户去跑一遍,可他却选择一条最便捷的方式。”
“我怎么觉得他是在帮自己省事,其它事都交给别人!”支塞汝贡敦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与吞弥桑布扎都看出来李宽是想偷懒,噶尔东赞笑笑反问两人:“如果他不已己出发,而是大局出发呢?”
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纷纷低着头沉思许久,猛地瞪大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噶尔东赞笑着说道:“看样子你们明白了!前段时间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私放死刑犯的事情想必你们都知道,而他便是那次事情的主角,夫妻情深的事迹已经传遍整个京城,在他心目中以家为重,而非以国为先;若是哪天两者能平衡,那他的锋芒将掩盖所有人,雏鹰终有一日会成为遨游天空的老鹰。”
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恍然大悟,噶尔东赞又叮嘱他们吩咐下去所有吐蕃使团的人对待李宽务必以最高礼仪相待,两人默不作声的下去,而在噶尔东赞的心中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只是这话不适合说出口。
若是李宽知道噶尔东赞对自己的评价,肯定十分意外,谁也想不到最懂自己的那个人居然会是见了两次面的人。同时,李宽在路上也对噶尔东赞作了一番评价:“谦逊、心细如尘、机智。”至于李道宗进宫会与李世民怎么说,李宽哪有心思管这些,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陪老婆身上,其它事都抛诸脑后。
话说李道宗从四方馆出来便急匆匆的进宫面圣,李世民正在立政殿陪长孙皇后,主要是早朝时被李宽给气的,索性去了立政殿与长孙皇后说说话消消气,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夫妻多年,也看出他平静的脸色下隐藏着火焰,三言两语的将其怒火熄灭,又唤来衡山郡公主也就是那位最小的女儿,女儿来了李世民自然火气全消。
“江夏王求见!”
吴公公传话,李世民也想起今日退朝时自己有失礼仪,他知道江夏王李道宗自会替他挽救,待李道宗拜见李世民、长孙皇后,李世民开门见山的问他:“吐蕃使团可安顿好?”
“已安顿妥当!”李道宗也转弯子,开门见山的说着:“皇上,臣今日入宫乃是为了皇室宗亲选人一事。”
李世民狐疑道:“有问题?”
李道宗点点头,将事情说了一遍后,又将人员名册呈给李世民御览,李世民看了一遍也没想到皇室宗亲未出嫁的女子有这么多,当即点头答应李道宗的请求亲自下道敕命与宗亲。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现在又不是上朝,承范不必拘礼!”
“皇嫂说的是!”
李道宗呵呵一笑,虽与李世民非亲兄弟,可他们两人真的算得上穿条裤子长大的,李世民比他大四岁,自幼关系就比较亲密,基本上私底下两人都是以皇兄、王弟代称,至于礼数早就不知丢哪去了。
“王弟,这是你想出来的?”李世民知道自己这个堂弟是什么性子,因为他看来看去都像是李宽的手笔,只有李宽一人闲着直到最后差不多阶段带带人去走家串户就行,多轻松啊!
“不是!”李道宗意味深长的笑着,他也看出李世民猜到了也就不再隐瞒,堂而皇之的承认,“皇兄,赟儿的确有些本事,绝对好苗子!”
想想李宽那催促的样子,李道宗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又将李宽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居然一字不差,甚至连李宽最后那急切地表情都学了七八分,听得长孙皇后捂嘴大笑,李世民却是嘴角狠狠抽了抽。
前脚下诏命他全程陪同吐蕃使团择选适合的宗室之女,后脚他就有对策了,不仅完美的避开了繁琐的程序,还将李道宗这个王叔狠狠地利用了一下,既能达到李世民的要求,还能让自己偷懒,简直一举两得。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