砩铣チ恕
此时,长安城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他们全是蜷缩着身子快速走着,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一阵踏踏马蹄声,李宽扫视一眼发现街道上有一层白色的冰晶,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树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这是他入冬以来第一次看见下霜。
“今天会是个好天气!”
李宽想着,心情自然也好了许多,冬天谁不想每天都是太阳高挂。冬天的阳光绝对是取暖的途径之一,也会让人保持好的心情,总比天天阴沉沉的要好得多。
为了节约时间,李宽没有选择朱雀门入城,直接从安福门入宫。若是从朱雀门或是安上门、含光门百分百来不及,从皇城到皇宫的距离可不是一星半点,当他进入皇宫时已经卯时六刻,不得不全速前进好不容易抵达左延明门,片刻后就有公公传旨命众人觐见入朝朝拜。
辰时准时入殿朝拜,李宽站列在长孙无忌为首的吏部队伍中,而他又是吏部上朝官员中官阶最低,自然是派到人群最后面。李宽躬身迈着步子来到太极殿,李世民从偏殿进入正殿,端坐在龙椅上,群臣纷纷躬身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起!”李世民说完,群臣纷纷站直,“传吐蕃使者觐见!”
李宽站在最后面根本听不清皇上说什么话,唯一的感受就是冷,太极殿的大门敞开着,冷得李宽直哆嗦。上朝时必须身穿官服,不得穿戴其它物件,无奈只得硬抗寒风。
幸好今日并无起风,要不然就真的太冷了。就在此时,有三名穿着相似又不同于唐服的男子走来,李宽没来得及看他们正脸就从旁观走过,戴着平顶毡帽,毡帽后面留有发辫,发辫上套有象牙箍、玉环和镶有珊瑚、玛瑙等银饰;身上穿得是牛羊皮革缝制的衣服,还有一件羊羔皮缝制的长袍围在腰间,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袖口处又有虎皮作为镶边,镶边的宽度较大约有八寸,而且镶边的地方还有金、银扁线镶饰,脚穿长筒靴子。
“藏族服饰?”李宽有些怀疑的再次望去,又见三人左右摇晃的双手佩戴着通体白色的手镯,歪着头从侧面去看看见三人均佩戴着两把银刀,一把斜插在腹前,另一把则是垂挂在右臂。
李宽曾与武珝两人去过九寨沟,亲眼目睹过那里原生态百姓的服饰,虽有区别但也能仔细辨认。此时,李宽确定眼前这三人是来自于藏族,也就是吐蕃,而且中间那人的地位肯定高于两人,因服饰上的就能看出高低,就像是唐朝官服上纹饰镶边因官阶不同而不同。
“吐蕃使臣噶尔东赞,副使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拜见大唐皇帝陛下!”三人齐齐弯腰四十五度,脱下毡帽拿在手上,随着弯腰幅度毡帽也接近于地面,这是他们表达敬意的方式。
由于三人不是初次进入长安,对于大唐礼仪也是熟记于心,第一次朝拜大唐皇帝时还加了拉字尾音,群臣以为是不敬重,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真正尊敬的礼仪。
李世民对此倒是不介意,事后三人均知吐蕃礼仪在大唐区别甚大,故而在吐蕃礼仪上加上大唐礼仪,避免再发生误会。由于吐蕃使臣噶尔东赞的聪明机智,李世民十分赏识并有意将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目的自然是想让他留在大唐为己所用。
噶尔东赞何其聪明,自知李世民心意,十分感激其赏识自己,却以赞普之命未成且以自己有婚约在身而婉拒。因为在长安城久居,对于大唐律法也是知晓一些,有婚约在身的男子不得再娶正妻。
李世民对于噶尔东赞的婉拒不仅不恼怒,反而更加欣赏他的忠心与机智,爱才之心更甚。奈何对方始终不愿意为己所用,李世民也只得放弃之前的想法,今日召见吐蕃使臣也是因为有些事真的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
“吐蕃使臣请起!”李世民面带笑容的说着,“吐蕃赞普所提和亲之事,朕早已答允,因公主年纪尚幼一直未能允诺派遣公主入下嫁赞普,实乃朕之过也,还请吐蕃赞普谅解。”
噶尔东赞笑笑不说话,心知李世民是不忍心亲生女儿出嫁于吐蕃是真,同时也说的是实话,主要是李世民年纪最小的女儿乃是衡山郡主,今年也才六岁还是长孙皇后嫡出之女。
别说李世民不舍得,就连长孙皇后都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就算和亲总不能把六岁的少女送至吐蕃。所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于贞观十二年派遣使臣前来请婚,并且携带黄金五千两及其他珍宝下聘礼,李世民当即高兴不已,当即同意请婚之事。
因为吐蕃一直不愿臣服于大唐,这是李世民心病,故其于贞观十二年派遣大军进攻吐蕃,松赞干布战败之下派遣使臣前来谢罪的同时请婚,允诺吐蕃与大唐永不见兵戈。
李世民顺理成章的答应了,事后长孙皇后听闻这门婚事李世民同意当即脸色就黑了,李世民疑惑不解,直到长孙皇后说女儿才四岁,李世民恍然大悟,心知自己大意了。
噶尔东赞之后屡次进宫面圣,每次询问何时公主出嫁之事,李世民总是避而不谈或是转移话题。噶尔东赞便觉得事有蹊跷,多番打听之下这才知道其中缘由,之后便派人回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联系,终于得到回复。
本欲面圣说赞普的意思,奈何李宽的事情使得李世民无心过问,最后一直拖延至今。半个月前,终于等到机会面圣,李世民给予回复让其于今日入朝商议和亲之事,吐蕃使臣这才出现在今日早朝上。
:。:m。x
全本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这人谁啊?
“天可汗此言让使臣汗颜!”噶尔东赞躬身说道,“使臣自知天可汗难处,故早已回禀赞普由其定夺,然赞普之心不变,亦是赞普愿与大唐友好永不兵戈之心。”
噶尔东赞此言不仅表达自己的恭敬,还维护了李世民的面子,既提了自己国主真心实意愿意迎娶大唐公主之心,还说两国邦交友好永远不起战火之意,言外之意就是看你李世民怎么做了。
李世民自知理亏,之前亲口答应的事情总不能反悔,当时他没考虑清楚如今想来倒是让他有些为难了。为了和亲之事,李世民曾经召见三省六部等重臣商议,最后只有在宗亲之女中挑选一人嫁于松赞干布为妻,可是这话不能由他李世民说出口,所以他一直在等。
“赞普曾言: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若得娶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噶尔东赞心知李世民是在等一个台阶,为了促成两国邦交友好,噶尔东赞挖空心思说着:“赞普对大唐仰慕已久,更对大唐公主念念不忘。赞普亦知天可汗之女年幼,故愿迎娶皇室宗亲之女,不知天可汗可愿?”
李世民等得就是这句话,只有对方退而求次从皇室宗亲中选择一女迎娶,李世民才能接着往下说,要不然由他亲口说必定引起吐蕃赞普的反感认为自己在打发他。
“赞普可愿?”
李世民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脸上则是为难之色,噶尔东赞郑重的点点头,这事他早就与赞普松赞干布商议过,就算不能迎娶李世民亲女,哪怕是宗室之女也证明李世民真心愿意与吐蕃交好,而且大唐王朝家族观念深入人心,只要是皇室宗亲之女与李世民之女并无差别。
“使臣有一请求不知天可汗能否答应?”李世民点点头回答,“使臣直言便是!”
噶尔东赞躬身说道:“赞普选妻乃我国之大事,还请天可汗允许由臣等自行挑选适龄之女。”
李世民一听居然是这个请求,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另外又补充一句:“若是汝等相中之女皆封公主,待出嫁之日以公主之礼送之。”
“谢天可汗隆恩!”
噶尔东赞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出乎意料的是李世民对此事的重视,噶尔东赞十分感激,就算是皇室宗亲之女同样有公主之名,与皇上之女并无分别,而且他们自己挑选合适的女子,这给了他们拥有自主选择权力,比之随便一位宗室之女要强得多。
“吏部郎中李赟可在?”
李世民见噶尔东赞高兴不已,他知道拖了快两年的事情终于可以圆满解决了,只要选好人直接送出嫁就行,于是他让赞普等人先站在一旁,点名道姓的喊李宽上前。
此时李宽哪里听得见李世民的呼喊,他正在享受着暖洋洋的日光浴,正好在大门旁边,太阳升起再说皇上与吐蕃使臣两人说什么话根本听不清楚,全神贯注的晒着太阳,注意力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长孙无忌身为吏部尚书也是惊诧不已,他根本就没发现李宽也来上朝了,更别说其他人留意到李宽。于是乎,所有人的目光悄悄地瞥向李宽所在的位置,正好看见他眯着眼睛享受阳光浴。
鸿胪寺负责朝会礼仪之事,偏偏李宽居然光明正大的开小差,鸿胪寺的大小官员纷纷暗骂不已,至于殿中侍御史则负责纠察朝会时百官是否失礼之处,当即殿中侍御史参奏李宽失礼之过,连带着鸿胪寺少卿也被牵连在内。
至于当事人李宽根本不知道前面发生的事情,依然闭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夏季对阳光避而远之,这个季节绝对是甘之若饴。李世民闻言怒火中烧,眼看就要发作时吴公公不得不提高声音:“吏部郎中李赟近前!”
太极殿两旁负责传呼的太监闻声而动,附和一句:“吏部郎中李赟近前!”
“谁喊我?”
李宽慢悠悠的睁开眼睛疑惑的嘀咕一声,又看见朝中大臣目光齐聚在自己身上,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是没有动,镇定自若的调整姿势重新站得笔直,身旁的同僚着实看不下去了,小声提醒:“殿下,皇上喊您上前呢!”
“哦……”李宽恍惚的应了一声,瞬间脑海中就像有无数个炸弹接连不断的爆炸,惊慌失措的站了出来,一边大声回答:“臣在!臣在!臣在!”
“吏部郎中真是好雅致啊!”李世民咬牙切齿的冷笑一声,“要不要朕派人给你拿张凳子?”
李宽的头跟拨浪鼓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他本来是做好上前的准备。等了好半天,又听得不是很清楚,浑浑噩噩的直接开小差,他发誓自己绝对没有睡着,只是眯了一下不算睡觉。
“吏部郎中李赟朝会失仪故罚俸钱一月以示惩戒!”李世民昨日还欣慰李宽这个月兢兢业业,本欲今日早朝给予表扬,奈何这家伙太不争气了,一气之下说道:“另,吐蕃使团此次在皇族宗室选女汝之陪同,若此事办的妥当则免反之则惩!”
事关自己利益的大事,李宽不得不硬着头皮躬身回道:“禀皇上,臣身兼考课司之职,公务繁忙恐分身乏术;吐蕃使团和亲之事乃国之大事,臣自知能力有限,还请皇上另择他人。”
“跟我讨价还价?”李世民本欲作罢,奈何李宽不识好歹,这是当众让自己下不来台,又是怒火中烧,阴沉着脸道:“传朕敕令:吏部郎中李赟失仪之过罚俸三月,着其陪同吐蕃使团选女之事,若有纰漏按律处;另,着即为公主送嫁团副使,待出嫁期定下与送嫁正使江夏王礼部尚书持节护送。”
“我去……”
李宽见李世民变本加厉,气得他差点跳起来,要不是眼前这人是自己老子,李宽肯定脱口而出,后面的几个字硬生生的憋了回去,主要是看见吴公公拼命的在旁边使眼色却又不好开口劝阻,看着李宽铁青色的脸瞬间垮掉了眼看就要暴跳如雷的争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宽的身体突然一僵,撇过头看着肩膀出现的一只手,撇过脸却见一中年男子硬生生的阻止他的反抗,“这人谁啊?”这是李宽第一反应,愣神之时又被对方拉着一起躬身接旨:“臣接旨!”
吴公公暗暗吁了一口气,要是这个时候李宽不顾一切的跳起来反抗,那绝对是赤裸裸的找死。李宽平静下来,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心里十分不服气:“为毛让我陪人相亲,我又不是做媒的!”
:。:m。x
全本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宗谱
“承范!”李世民瞥了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李宽,冷哼一声,又看向他身边的男子,沉声道:“汝是礼部尚书,送嫁使团相关事宜由汝定夺,有不服管教者皆可处之。”
“遵旨!”
李宽这才知道拉住自己的人是江夏王李道宗,而他执掌礼部这才想起自己在太庙时举行成人礼,眼前这人也在场,在此之后也都见过不过李宽根本就不认识,只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