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赟-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以食为天,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日三餐都没有,生存艰难之下才会铤而走险,试可谁没事会去做十恶不赦的事情?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便足矣!”

    “幼稚的想法!”李世民冷声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可知他们身体隐藏的是一颗什么心?若是发生暴乱遭殃的是百姓,你可曾见过尸横遍野,和谐的家被破坏的支离破碎,一幕幕惨绝人寰的血案在你面前发生?”

    李宽高声回道:“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皇上您是一国之君当然以大局为重,然而我仅仅是大理寺狱丞,您与我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样。如果他们真的有异心,我必亲自杀了他们,甘愿接受惩罚!”

    李世民强硬的说道:“那几人入籍的事情暂且缓缓,待你能证明他们无罪,我便同意他们入籍之事,现在绝无可能。”

    “好!”李宽当即回答,“若我查明他们案件原委必会给皇上一个交代,皇上到时可别忘了今日说的话。”

    “如果你能证明他们错判了,或是误判等,只要证明他们没罪那我必答应!李世民当即承诺道,“另外他们的俸钱双倍,算是朝廷对他们的补偿,你看如何?”

    “成交!”

    李宽就像是与李世民做生意似的,彼此据理力争,两人再次大眼瞪小眼,李宽也没兴致继续留下来,躬身告退便直接往王府赶,吴公公见他们父子两人说不上几句好话,就会再次发生争执而闹得不愉快,这事让他很为难。

    “唉!”吴公公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殿下不懂当年您经历的事情,为何您不愿与他说清楚?非要闹得吵翻了才甘心吗?毕竟殿下好不容易进宫一次,这又是何必呢!”

    李世民皱着眉头,沉声道:“此事说与不说有何区别?在他心目中我便是如此之人!此事干系甚大,当年先皇严令不得犯人当差就是担心重蹈覆辙之事发生在大唐,我更是三令五申不得违背,可是这个不争气的居然公然违背,要是被众人知道了,又会在朝堂上起争执,倒不如让他吃个亏,到时自然明白我为何如此坚持的原因!”

    吴公公无奈的摇摇头,沉默不语地站在一旁,他与李世民的想法完全不同。在他看来李世民给李宽许下的条件就是看得见摸不着,完全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又让李宽去重审旧案,这等于说是让李宽从鸡蛋里挑骨头不切实际。

    吴公公看不懂李世民的这番操作,他知道李世民是想保护李宽别牵扯在内到时候可不是麻烦那么简单,说白点就是李世民对李宽的父爱。只不过李宽根本没体会他的话中意思,吴公公摇头苦笑:“这叫什么事啊!”

    李世民亲眼目睹的凄惨状况比之他说的还要惨烈,他只是不想李宽因为此事受到牵连。毕竟,犯人当差不是没有先例,结果却不尽如意,甚至说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若不是派遣大军镇压,根本无法想象会变成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当时挑选出来的那些犯人,本就包藏祸心,一直隐忍不发,待时机成熟后立即行动,使得朝廷措手不及。身为一国之君,李世民自然不愿看到当年的惨案在大唐王朝再次发生,那样的后果李宽承担不起。

    李世民望着李宽远去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叹道:“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吴公公沉默以对,“如果我没有放权给他,兴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事。唉!……传诏于执金吾卫队,让其密切关注大理寺狱的动向,切记此事不得走漏任何风声,违令者斩!”

    “诺!”吴公公郑重的回答,他也不愿意看见当年惨案再次发生,也不愿看见李世民与李宽之间好不容易缓和起来的关系再次破裂。

    吴公公是李世民身边的老人,他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也理解他的做法。此事绝不可走漏风声,至少再没有找到证据表明李宽做得事不会发生之前绝不能传扬出去,要是传出去后果很严重,就算李世民想帮他擦屁股都有心无力。

    吴公公默默的叹息一声:“殿下何时梦理解皇上的难处……”

    与此同时,李世民接着可道:“他之前所言有关于大唐律法之事,你以为此事可行?”

    “这……老奴不知!”吴公公虽是殿中监,可他坚守本职绝不参与朝政大事,就算有想法也绝不会多说半句,“何不明日早朝时与诸位大人商议,且听他们的意见?”

    李世民点点头,便让吴公公先行下去做他交代的事情。至于李宽所提议的事情,李世民也需要理清头绪。

    :。:m。x

    全本


………………………………

第两百九十五章 重审旧案

    回府后的李宽已经心平气和,在路上他便想明白李世民的做法,对此十分理解。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便是尘封许久的旧案重新审,势必一大阻碍,尤其是相关证人、证言等更是困难重重。

    若是在京城范围内很好办,就怕远在外地。来回折腾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其中牵扯的人力物力将会极大,甚至案件相关人员是否愿意前来也是个问题,是否还有印象也不好说。

    “赵老,我有一事相询!”李宽皱着眉头说道,“大理寺已经做出判定的案件能否翻案?或是说重审旧案?”

    赵谦沉思片刻,道:“大唐律法并未提及此事,再说了大理寺判下来的案件还从未出现过错。如果大理寺错判,相关人员也会受到责罚,不过大唐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这样的事。”

    “难道就没有一丝可能?”李宽追问道。

    “毕竟判下来的案件已经成为事实,就算翻案也不见得能找到当年相关人员,有些已经离开人世,有些则远走他乡,可以说这事办起来绝非易事。”赵谦郑重的提醒李宽重审旧案遇到的困难,狐疑道:“你想重审旧案?”

    “不是我想而是必须去做!”李宽苦涩的回答,他将进宫面圣李世民与他说的话说了,重点强调了李世民答应只要他们的案件判错了,或是他们清清白白就给予承认。

    赵谦叹息一声,劝说道:“我劝你还是放弃吧!”

    “既然我已经作出承诺,就必须言而有信。”李宽何尝不知其中的困难,奈何他绝非半途而废之人,已经承诺了他们,给了他们希望之后总不能亲自打破这希望,这样的事李宽做不出来。

    如果重审旧案发现他们的确被误判或是错判,那么这些事就可以有转机。若是查到他们的确罪有应得,李宽也认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就放弃要强得多,至少给自己,给皇上,给他们都有个交代。

    钱武沉声道:“考虑清楚了?”

    李宽郑重其事地点头回答:“嗯!”

    “如果重审旧案发现结果并未错判,你又该如何?”钱武看着李宽等待他的回答,“若是如此,那便是天意,只得遵从皇上说的那样。”李宽苦涩的笑了笑。

    “我们三人闲了太久了,不如趁此机会活动活动一下!”钱武看了一眼赵谦、王槐两人一眼,淡淡的说道:“要不然这把老骨头就真的僵硬了,到时候想动都动不了。”

    李宽没有反对,对于重审旧案的程序包括其中的安排等,他的确不知该从何入手。若是有他们三人帮忙,那是再好不过了,武珝也跟着说道:“我也可以帮忙的!”

    “不用!”

    李宽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拒绝武珝帮忙的建议,主要是不想让她太累,重审旧案肯定是要重新查看当年的卷宗,密密麻麻的文字包括相关的律法等,可以说这是一件繁重的任务。

    武珝没有与他争辩,眼里满是坚定之色,就算李宽拒绝她也没想到置身事外。既然李宽一人无法忙得过来,那她这个妻子自然帮忙,总不能自己老公在忙,自己什么都不管不顾,武珝做不出那样没心没肺的事。

    次日,王槐等三人均陪同李宽前往大理寺狱,崔冲、郝处俊等人连忙恭敬地迎接。当他们前脚踏入大理寺狱,武珝、肖秋水、肖怡也悄然而至,李宽埋怨的看了一眼武珝不听他的话前来,最后不得不同意。

    崔冲、郝处俊等人见李宽对武珝的态度便知她是李宽的内人,对她更是恭敬有加。紧接着,李宽让崔冲、郝处俊两人将其他人的卷宗全都找出来,两人去了一刻钟这才姗姗前来。

    武珝瞥见两人手里捧着一堆卷宗,倒是吓了一跳。她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的案卷,还以为一丢丢,不过来都来了,武珝倒是无惧。接着,李宽又让崔冲、郝处俊将昨日选出来的差员全都喊来。

    “你们一一报上自己的名讳!”

    李宽吩咐众人报上名字,从囚犯中挑选的十四人一一自报名讳,赵谦根据他们报的名讳迅速的找到每个人的卷宗,涵盖了江湖凶杀、青楼凶杀、奴隶弑主、偷盗等罪,以现代手法划分为:民事案件、刑事案件、经济案件三大类。

    赵谦将每个人的卷宗全部分好以后,道:“谁是张玲英?”

    一女子恭恭敬敬的走出来回道:“回大人,奴婢便是!”

    “那陈玉柳便是你丈夫?”赵谦话音刚落,陈玉柳便站出来点头称是,赵谦看了两人一眼,沉声道:“若是重审旧案的话,他们两人的卷宗最容易入手,牵扯的不过是财物,只要查清楚是否属实便可翻案!”

    陈玉柳便是李宽亲自承认的那人,张玲英则是他的妻子,李宽追问两人当年因何原因判罪。于是,陈玉柳、张玲英便如实道出,没有半个字的遗漏,他们夫妻二人本是外乡人。

    因家境贫寒这才远走他乡投奔亲戚,寄人篱下的他们夫妻两人夹着尾巴做人,却不想祸从天来。两人睡梦中被人稀里糊涂的捉住,说他们偷窃他人财物,可怜两夫妻老实本分解释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最要命的是她们家中的确搜到赃物,一袋未拆封的大米,还有几匹上等丝绸,百口莫辩之下又有证人作证说是听见他们夫妻两人说过明日不用担心吃食问题,就连衣物都有了。

    于是乎,两夫妻及幼女被判刑送至大理寺狱关押,刑部公文也明确下达直接宣判他们夫妻囚禁三年,并且杖刑二十以儆效尤。赵谦、王槐、钱武三人对视一眼,心里顿时生出想法来,在他们看来这事肯定有猫腻。

    虽说他们三人也是第一次与这对夫妻见面,可他们的感觉与李宽一样,绝非那种偷奸耍滑之人。但是,人证物证俱在,就算他们说的是真的也无济于事,赵谦看过证词等并无漏洞,包括审讯过程等都按照大唐律法走得,所以从卷宗上面查不到蛛丝马迹。

    “大人,您是帮我们翻案吗?”

    陈玉柳惊喜的看着李宽,他等待了许久一直想要给自己还个清白,奈何心里的苦无处说,也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这份屈辱一直背负在身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要不是心念妻子,他早就死在苦牢之中。

    李宽肯定的回道:“的确如此,有没有被错判或是其它原因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决定。至于你们入籍的事,也得在此事了结以后才可办妥。”

    说到此处,李宽有些愧疚,明明自己答应的事情却没能做到,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在意这事,反倒是在乎李宽确定给他们翻案之后,眼里均是激动与欣喜。

    :。:m。x

    全本


………………………………

第两百九十六章 真相如何?

    “大人,小的冤枉啊!”余下的十二人纷纷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高喊自己冤枉,这让李宽等人有些目瞪口呆,事情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李宽让众人起来,“你们都说自己有冤屈,事情的经过一一说来。”

    “你们俩先说!”钱武指着其中两人,他们便是负责大理寺狱保卫工作的两人,身怀武艺,从钱武的角度上来看,他们更像是江湖中人,一人名为贺季同,另一人为何修奇。

    两人报上名讳,赵谦将他们的卷宗找出来,钱武扫视一眼,狐疑道:“贺建柏是你什么人?”

    贺季同回道:“正是家父!”

    “令尊可安好?”钱武像是与其父认识,贺季同低着头,低沉的回答:“家父已故多年!”

    钱武眉头一皱,李宽狐疑道:“师傅,您与其父相识?”

    “我与他曾经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我还在江湖中闯荡,与他因为一些事而产生摩擦,此人算得上光明磊落的真汉子。”钱武回忆往昔,又再次追问道:“你是因为为父报仇才杀人以致于落罪?”

    赵谦已经将贺季同的卷宗递给钱武,上面详细记录了贺季同因为父报仇而杀害无辜百姓,以致于被当地官府通缉判处死刑,并且日期就是这个月月底,相差不到十天。

    若非李宽阴差阳错的将他选出来担任官差,怕是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