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相-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这夜正是孙敕当值,他乍见邵安回来,还是微微吃了一惊,忙问道:“邵相不是在颍州办差,怎么提前回来了?”

    邵安皱着眉头,开门见山道:“听说,皇上要下旨换将。”

    没想到邵安消息如此灵通,孙敕点头道:“确有此事,圣旨刚刚发下来,皇上已御批盖玺。”

    居然已经盖玺了,邵安只觉得仿佛掉入了冰窖中,全身上下止不住的发冷。皇帝不愧是皇帝,真是好快的手脚啊。既然如此,那就休怪他要玉石俱焚了。

    邵安冷静的伸出手,问孙敕:“圣旨呢?”

    “在此。”孙敕起身拿给邵安,话说圣旨其实是三更时分到的,没想到刚发下来,邵安后脚也跟着进来了。

    邵安取过圣旨,细细阅读,上书撤免李洪义抚远大将军之职,并令宋老将军接替李洪义,统帅三军。

    然而圣旨之上,邵安只见玉玺,未见宰相押字,顿时便瞅见了一丝转机。他勾起一抹笑意,玩味的对孙敕说道:“你……还没有签押?”

    “还未曾。”孙敕顺口答应道,突然转念一想,吃惊的看着邵安,“难道丞相要封……”孙敕说了一半,慌忙捂住嘴,却不敢再往下说了。

    “对,封还圣旨。”邵安接上孙敕不敢说出的未尽之言。

    没想到邵安竟然真的要行封驳权,难道君臣之间,再无转圜?孙敕担忧的看着邵安,焦急的说道:“李洪义的事情,已经惹得圣上龙颜大怒了。邵相你不去灭灭火,反而去火上浇油?”

    说实话,邵安还真没打算要灭火。以牺牲自己的哥哥而平息皇帝怒气的事,他不会做的。再说他当初入仕,就是为了帮李洪义的。毕竟自古统兵大将,最忌帝王猜疑。而有他在,则可以防止皇帝身边小人作祟,避免哥哥将来落得个岳飞的下场。

    而皇上呢,正好乐得于此。毕竟人才难寻,皇上虽然用着他们兄弟俩,但也防着他们兄弟俩,并且两边相互牵扯,以达到一种平衡。所以邵安明白,没有经得皇上的同意,他们兄弟不能相认。而皇帝则是打了一手好算盘,让人不得不甘心入彀,为他所用。

    邵安摇头道:“这次我不会妥协了,大不了辞官归隐。”

    孙敕从邵安的口中,却听出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语气。他迟疑的问道:“辞官?难道你要……你要把李洪义的事情,也捅出去?”

    “失忆这么久,也该恢复记忆了。”邵安淡然道,仿佛已经看穿生死,看透一切。

    “不可以!”孙敕突然忽然高声喝到,双目紧盯着邵安,却不知该如何劝阻。几番张开嘴来,却说不出一句话。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邵安卷起圣旨,慢吞吞道,“明日一早,我会亲自封还圣旨。此事与大人无关,大人就当不知道吧。”

    “邵安!”孙敕已经知道他无法再劝解了,立马起身想夺回圣旨,两人揪扯了一番,一顿时砚台倒地,笔墨乱撒,然而还是邵安抢先了一步,飞快将圣旨收入怀中了。

    门外众官,听见里面“乒乒乓乓”一阵巨响,亦皆面面相觑,默默竖起耳朵。话说两位丞相一直以来都相处和睦,然而今天,这是……打起来了吗?

    众人徘徊在政事堂门口,一副想劝又不敢劝的模样,最后还是没人敢推门进去。还是陈公公突然驾临,发现大家都围在门口,故而道:“这是怎么了?”

    “陈公公啊。”众人向见到救星一样,忙拉他过来,“您快进去看一看吧。”

    陈公公疑惑的走进去,便看到房内纸张满地,一片狼藉。但是陈公公已经懒得管这起纠纷了,他疾步朝邵安走来,“您、您、您怎么……回来了?”

    本来侍卫禀报说丞相进宫,他还不太相信,以为是误报。可皇上得知后,立马大发雷霆,让陈公公速传邵安见驾。邵安听完皇帝口谕后,对陈公公安抚道:“正巧,我也刚好有事,想要面见圣上。”

    陈公公自然知道邵安有什么事,瞬间黯然无语。然而一旁的孙敕却还在奋力劝阻,“邵安,你可要想清楚了,你这一驳回,就再也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我知道孙大人是好意,可我,早已无法回头了。”说罢,邵安一掀斗篷,毅然转身,对陈公公说,“走吧。”

    孙敕绝望的看向前方,见邵安的黑色斗篷,随着他的脚步,在风中飘洒欲飞,如振翅的鹰翼。他不再回头,也不再犹豫,毅然决然的走向早已预料到的结局。
………………………………

104道之所存岂惧深渊,义之所至敢掀骇浪

    皇帝彻夜无眠,为前方战事忧心忡忡,更是为邵安的私自返京而震怒。皇帝有种不好的预感,事情似乎已经脱离了他掌控范围。而身为帝王,最怕的,就是失去掌控。

    邵安来时,直接跪地,双手高高举起圣旨。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但皇帝已经明白了,邵安到底还是动用了封驳权,封还了自己的旨意。

    皇帝气得来来回回踱步,指着邵安质问他:“李洪义的所作所为,你不是不知道。你也是懂军事的人,怎么能相信他会胜?”

    “臣从未曾怀疑过。”邵安抬头望向皇帝,坚定的说,“臣一直相信他。”

    “他失忆了,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李洪义了!”皇帝烦躁的说道。

    “那就告诉他一切,让他恢复记忆。”邵安一语道破关键,“皇上,可还记得臣向您说起过的,黄泉路?”

    “南山的小路?”皇帝蓦然懂了邵安的军事方略,“你想让李洪义偷袭?”

    “是。想必他们决定撤军金城,就是打算从敌人后方偷袭的。如果他们知道了黄泉路,则事半功倍。”

    皇帝冷静了下来,原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封驳,这是要摊牌,这是要打破平衡啊!皇帝思忖片刻,说道:“黄泉路的位置,不仅李洪义知道,你和张三也知道。”

    “李洪义不会相信臣和张三的。”邵安早已想到这一点。此时张三是侍卫司统领,而邵安更是和李洪义交恶,李洪义怎么可能相信他们两人,把全军的安危系在自己对立面上的“敌人”身上?

    见圣上犹豫不决,邵安突然再次叩首,“臣为相期间毫无建树,愧对天恩,臣请辞相位。”

    皇帝似笑非笑道:“你准备告诉李洪义真相?哪怕他会与你割袍断义,你也坚持让他挂帅出征?”

    邵安苦笑,“是。反正,他本不该认识我这样的人。”

    时光在漏壶中一滴一滴流逝,听在邵安耳中仿若是一首单调的乐章。皇帝想了很久,依然没有给出答复。平衡固然很好,但李洪义和邵安的这种平衡,却是极其不牢靠的。任何知道真相的人,都可以随时随肆意打破。然而要是告知李洪义真相,所有人都无法预测,李洪义会做出何种反应。是悲伤多一些,还是愤怒多一些?是与邵安绝交,还是与邵安相认?

    而邵安,在来摊牌之前,就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知道自己早已不再是帝王的心腹大臣了,而这次封还圣旨之后,他将彻底沦为弃子。他自暴自弃道:“圣上,军情紧急啊。臣在此可以立誓,此生归隐山林,不再见李洪义。”

    没想到邵安对自己能有如此狠心,皇帝终于松口了,他道:“如何让他,恢复记忆?”

    邵安早有准备,掏出胸口处已捂热的一枚玉佩,皇帝接过一看,玉佩正面刻有麒麟图纹,背面写着两个雄劲的大字:李四。

    这是是每个隐卫都有的,表明身份的玉佩。当年李洪义假死,隐卫们从一个血肉模糊,面目狰狞的尸体上,找到了李洪义的玉佩。于是大家便真以为李洪义遇难,并对此深信不疑。后来邵安收拾整理哥哥的所有遗物,这枚玉佩,便一直落在邵安的手中了。

    “所有隐卫都有一枚这样的玉佩,李洪义若不信,可以找隐卫证实。”邵安知道,李洪辉就是隐卫,而军中还有没有其他隐卫,可不好说了。

    “你倒是,想的周全。”皇帝暗暗一叹,“怀恩,去传张三过来。”

    一切尘埃落定了,邵安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担在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放下。为了赎罪,邵安已付出太多,他太累了,再也无力陪哥哥继续走下去了。余下的路,只能靠李洪义自己去走。

    然而令邵安欣慰的事,如今的哥哥,在军中有兄弟挚友相助,在朝中也有耿介忠臣相帮。 而皇帝虽然多疑,却不是昏君,干不出遗臭万年的事情。如今的局势是如此的完美,而哥哥,只差这么一场大胜仗,就可以完成他年少时的理想,保家卫国,扬名立万。

    离开养心殿时,张三悲哀的看了邵安一眼。终于,终于要揭开这个深藏多年的秘密了,然而代价却是邵安的离开,永远不见李洪义。他虽然生气邵安站到下三队与上三队作对,但当邵安真正要离开时,他却发现心底有一丝不忍。这一刻,张三突然觉得手中的玉佩仿佛有千斤之重,他知道,玉佩一旦交给了李洪义,他就是拆散他们兄弟的元凶。

    “邵相。”孙敕到底是坐不住,还是赶到养心殿外了,见他们出来,忙迎上去问道,“怎么样了?”

    邵安道:“张指挥使即可前往西北永靖,将一切告诉李洪义,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真的就这么揭开真相了吗?孙敕踉跄着后退一步,脑子里一片混沌。此时张三也顾不上自己的面子了,一把拉住邵安的袖子,问道:“你真的想好了吗,真让我去说?”

    “不必管我,去吧。”见张三终于放弃冷战,肯开口说话了,邵安心底还是涌起了一丝暖意,张哥看着面上虽冷,心中还是惦记着自己的。

    ※※※※※

    所谓吃在城东,喝在城南,玩在城西,乐在城北。长安的城南,则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酒馆和茶摊,街上时长飘出一阵阵浓郁的酒香。而赵六却没有心思左顾右盼,他一脸阴沉的快速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一处幽深的巷道,走进了一个不起眼的茶馆。

    茶馆内茶香幽幽,客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喝茶。赵六刚进小茶馆时,四下一扫,便看见一位身披黑色斗篷的人,旁若无人般独自坐在窗边自斟自饮。

    赵六向窗边走去,那黑袍人听见了脚步声,头也不抬的笑道:“赵六爷来了。”

    赵六皱眉,落座后才看清黑袍人的正脸,他吃了一惊:“孙……原来是你?”

    “赵六爷很奇怪是我约你在此喝茶吧。”黑袍人也为他倒了一杯茶,“六爷不必紧张,其实老夫是有事相求。”

    “哦,何事?”赵六倒是很好奇了。能麻烦这位爷大中午的来请他喝茶,而且还用匿名拜贴的方式,看来真的是出了不得了的大事了。

    “邵安回京了。”黑袍人言道。

    这个事情,赵六还真不知道,他微微一惊,联想了一下最近朝廷所发生的大事,就知道邵安突然回京,是为了李洪义而来的。

    黑袍人继续说道:“邵安以永不相见为由,想皇帝恳求,希望李洪义恢复记忆。”

    “当真?”赵六惊诧了一下,他本以为这个秘密会永远埋葬下去,没想到皇帝会突然想通,不临阵换将,而是揭开真相了。

    “张三已经在去的路上了,老夫此次想请求你,阻止张三。”黑袍人语气中透出了一丝阴冷,严肃的说道,“无论用什么方法,务必拖延时间,使张三不能按时到达西北。”

    原来是这件事,虽然赵六不懂为何他会如此关心李洪义,不过他赵六可不是做赔本生意的。赵六闲闲的品了口茶,毫不在意的说道:“虽然李洪义恢复记忆,他们上三队就多一人了,对于我们下三队,是有些不利。不过我现在依然是身处暗处,处于上下三队斗争之外。他恢复不恢复记忆,对我有何干系?”

    “前段时间,皇帝遇刺,陈五爷曾请求邵安,帮他找出刺客。”黑袍人也漫不经心的说道,“你说,刺客是谁呢?”

    赵六脸上开始冒冷汗,他死鸭子嘴硬,依然不承认:“呵呵,我怎么知道刺客是谁?”

    “赵六爷的记性,居然比李洪义还差。难不成也失忆了?”黑袍人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笑道,“才过了这么几天,赵六爷就把自个儿做过的事,全给忘了?”

    赵六的脸色“刷”的变白了,果然,还是被这个老狐狸知道了。他愤怒的指着黑袍人,低声呵斥道:“你凭什么说是我?你有证据吗?”

    黑袍人早就料到赵六有此反应,他慢慢的晃动手中的小茶杯,笑道:“我不需要证据,我只需要把这个消息捅给张三和陈五,就够了。”

    “你……”赵六没想到平日里正人君子的他,居然如此心机深沉,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