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弘连连发表声明,说自己根本没有与夔安不和,更不曾刺杀夔安。

    但这种乱局下,有几人能分辨真假?就算能分辨,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些野心勃勃的将领也不肯再服从一个看似无能的主公的统领。

    胡人崇奉英雄勇武,夔安文武双全,才能控制住不属于羯人的兵马,而石弘显然没有这份威严。

    接着。匈奴这边,一直出使蜀中。毫无消息传回的刘桀忽然回归国内。

    刘桀一回国内,一干匈奴人顿时有了主心骨。毕竟刘桀为了能继承大统,平日里表现的也十分谦和,无论军事、内务都很有一套,而且善于拉拢人心,刘聪死前宠信的几个重臣,如宣怀、俞容、靳准等人,这些人要么是掌握军权,要么人脉广泛,有他们的支持,刘桀顺利取得了军权。

    更主要的是,刘聪这一辈子剩下了足足二十几个儿女,但真正活下来,有点气象的不过数个,能胜过刘桀的也只有一个子侄刘曜和五子刘敷(昨天笔误,把刘敷写成了四子,致歉)。

    如今刘曜和刘敷惨死,左国城又大半落入敌手,就算有人不喜欢刘桀,为了大局为重,也只能支持他统领全军了。

    刘桀统军后,却不忙攻打石弘等人,而是先以讨逆的名义收拢之前被夔安击溃的匈奴残兵,更号召原来夔安手下的那些匈奴骑士“弃暗投明”,回到他这个正统的匈奴继承人麾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刘桀回到左国城不出三日,手下就收拢了近二十万大军。

    刘桀整军后,以大将呼延猛为先锋,直接杀向左国城。

    此刻,左国城内,夔安虽然已死,少部兵马散去,但大部仍在城内,只是分成了原夔安一派,以及石弘一派。

    若两派能齐心协力,凭借他们十几万人,也足矣守住左国城。

    但就在刘桀攻城当日,城门被人从内打开,刘桀大军顺利进入外城。

    这左国城分为内外两城,而且不是那种被外城完全包围内城的格局,而是先有了内城,再修葺的外城,外城就在内城前方。

    而石弘他们占据的是内城,外城则为那些夔安手下的散兵控制。

    刘桀进城后,那些散兵没有能带头的将领,竟然全部散去。

    于是,二十万大军直接困住内城不足五万人的石弘兵马。

    石弘等人以城内俘虏的匈奴百官和刘聪遗留下的家眷为人质,要求刘桀退兵。

    但此刻刘桀一心相当皇帝,怎会管城内被俘的那些官员和父亲留下的娇妻美妾的死活,就算是他亲生母亲来了,一样要攻城。

    攻城开始后,石弘自然不甘心束手就擒,或者说已经受尽屈辱的他宁可战死也不会再选择投降,在张敬的辅助下,硬是凭借内城的坚固,抵抗了足足十余日。

    十余日内,刘桀手下战死近四万人,石弘手下也死了两万余人。

    整个左国城彻底变成了尸骸遍地的人间炼狱。

    至于城内百姓,早就四散逃命去了。

    但不管损失多大,只要按照这个速度打下去,石弘的失败只在眼前,局势应该就此明朗。至少刘桀马上可以一尝夙愿,成为国主了。

    但谁知道凭空又起波澜,在左国城之外,几个匈奴小部落竟然奉刘聪的兄长皇太弟刘乂为主,并放出话来。说刘桀才是这次刺杀刘聪的主谋。而那个**的刘曜也是他找人假冒的。

    而他们也很快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直接杀向了左国城。

    此言不论真假,但却是在匈奴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更何况就算是假的。也给一部分不甘心奉刘桀为主的人,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刘乂是当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皇后所生,所以比刘聪更有资格继承单于之位。但刘乂生性淡泊,知道自己不适合做皇帝,就把帝位让给了刘聪。

    刘聪也十分感激。封刘乂为皇太弟,宠信有加,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自古君王之家最无情,刘聪儿子渐大,就算他不怀疑刘乂,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却都对这位皇叔很是忌惮。

    尤其是刘桀,在刘曜死后,更担心自己父亲会把皇位传给刘乂。就算不亲传,如果刘乂想争,也会给他增添很多麻烦。

    因此,当日刘桀一直与王沈等人勾结,不断在刘聪面前说刘乂的坏话。刘聪后期又有些糊涂昏聩,觉得刘乂在身边的确是一个威胁,但又不忍杀了自己这个皇太弟,索性将他发送到边境部落里。名义上是代他督边,实际上变相软禁起来。

    这次刘聪一死。消息很快就传到边境,没想到却给了刘乂一个复起的机会。

    此时,就算刘乂本来没有野心,也已经不得不上位,刘聪固然伤透了他的心,那些拥戴他的部落首领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主公再这个时候服软,否则刘乂不死在敌人手里,反而会被他们杀死,这就是狼群的生存法则。

    刘乂一自立,本来明朗的局势顿时更加混乱,刘桀手下大将卜翊竟然带领手下五千多兵马投奔了刘乂。

    刘桀本来攻打左国城内城就损兵折将,此刻更是担心被刘乂断了后路,只好带领兵马退出了左国城。

    没想到就在退兵之时,外城忽然燃起大火,顿时引发了大军炸营,混乱之中,内城的石弘兵马杀出,杀了刘桀一个措手不及。

    刘桀在亲卫的保护下,拼死奔逃,一直逃到与大晋雍凉接壤的边境,他自己的封地灵武城才算停了下来,再收拢点齐人马,却只剩下了不足万人。

    幸好灵武城虽小,但城池坚固,城内也还有守兵近万,军械粮草也一应俱全,刘桀这才算安定下来。

    而因为守城,占据了左国城的石弘手下现在也只剩下了一万余人,就算后来招揽刘桀的败军,甚至强行在百姓中征兵,也仅仅凑起来不足三万人。

    这些兵马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投机者,一旦战事不利就可能倒戈相向。

    至于左国城,早已经在烈火中化作一片废墟,城内要人没人,要粮草没粮草,实在不能坚守。

    面对这样的凄惨景象,张敬给出建议,让出左国城,退回六壁城。

    至少六壁城并没有受到战火侵袭,而且这些年石弘轻税重信,城内百姓对他还算支持。

    石弘听了张敬建议,率兵马返回六壁城,抵达后先将手下兵马全部整理,剔除了老弱病残,滞留下万名精壮,又从城内百姓中招募了一万精壮,共两万兵马。

    虽然兵马不多,但胜在精悍,而且对他还算忠心,石弘也总算恢复了一点自信。

    刘桀、石弘先后损兵折将,这样一来反到便宜了后来居上的刘乂,刘乂毫发无伤的率领十多万大军杀到了左国城,正兴冲冲的准备夺回自己的一切,重新称帝的时候,却只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左国城。

    气得刘乂大骂刘桀和石弘造孽,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在剩下匈奴群臣的拥戴下,继位称帝,改元为永兴。

    但这世上哪有永远兴盛的帝国,刘乂继位后,先后派人招揽刘桀和石弘归降不能,亲率大军征讨石弘,意欲先将左国城附近祸患扫清,但六壁城为石弘经营多年,刘乂强攻不克,又恐刘桀趁机偷袭自己后方,只好退兵修生养息。

    而石弘在张敬的建议下,索性遣使去和刘桀讲和,共同对付目前最强大的刘乂。

    刘桀也不愚蠢,知道合则两利,双方约定只要刘乂再出兵攻打其中一方,一方就出兵援助。

    一时间匈奴内三方势力,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吾读提供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吾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第四百六十章 ,征西

    匈奴内乱,初始只在境内,不出月余已天下皆知。

    三方势力不能尽灭对手,只好相互隐忍,但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刘乂等人收到了一个更叫他们震惊的消息——慕容鲜卑拓跋郁律部的十万精骑自北方杀来。

    而与此同时,大晋大将军并州刺史刘琨也派手下大将令狐盛也率十万兵马从东方杀来。

    大晋凉州刺史张骞手下大将韩璞率三万西凉铁骑从直接杀进西方边境。

    如此三方夹攻而来,匈奴上下大惊。

    也只到这时,一直暗中和王烈及拓跋鲜卑求援不得,心有愤恨的刘桀和石弘两人,才彻底醒悟过来,自己被王烈(拓跋郁律)给耍了!

    但就算知道这情况又能怎样,现在三方人马就能肯齐心协力,加在一起也不足二十万,加之士气低落,只能固守城池。

    可这样,对方只要在境内驻扎不去,分割包围,不出三月,就会逼得众人弃城决战。

    要知道,现在时间还不到五月,正是一年中粮草物资最缺乏之时,无论是石弘、刘桀,还是刘乂,手中余粮都不多。

    三方势力以石弘最为弱小,而且他固守的六壁城乃是通往刘乂所在左国城的门户,联军若攻打左国城,必然要先拔掉六壁城这个钉子。

    因此石弘第一个向刘乂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要同心协力,对抗顽敌。

    但刘乂并没有马上回复,这个前匈奴的皇太弟,已经感觉到了更大的危险,这三方联军二十余万兵马,气势虽盛,但只要自己三方协力,固守不出,虽然胜面不大,但也绝对灭不掉这匈奴基业。

    刘乂现在担心的是本应该做出行动。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的人,那人就是王烈,幽州王烈。

    但这时候,他也不会拒绝石弘的好意,而是客气的接待了来使。表示一旦联军攻打六壁城。一定会援助芸芸,但实质性的帮助,比如粮草、军资却是一点不出。

    石弘接到回信后,只能无奈痛骂。张敬劝他先安心备战,毕竟六壁城现在是左国城附近唯一还有战斗力的城池,而刘乂若想稳守左国城,就势必不能放弃六壁城,所以现在他的态度并不重要。一切等联军到来之时,自有分晓。

    同样,一丝担忧也存于张敬心中,他虽是文臣,但毕竟主持过很长时间的军务,更是情报方面的老手,他也很奇怪,为什么最应该趁机取利,插手这一切的王烈。一直没有动静?

    ~~~~~~~

    “大哥,这石弘亏得还是石勒的儿子,竟然还真以为自己能夺得匈奴基业,好不自知。”

    此刻,距离左国城东北两百余里的一个营帐内。一个相貌俊秀,眉眼绽开的年轻男子,正比划着对身边一个一直看着地形图的男子说话。

    这年轻男子,正是现在鲜卑拓跋部北大部大汗拓跋郁律。而那个看着地形图的男子正是幽州王烈。

    如今距离拓跋郁律和王烈出识已经过去多年,距离他当上大汗也有了三四年光景。但他在王烈面前却还有不自觉流露出一丝孩子式的夸张表演。

    并不是说拓跋郁律想要和王烈虚伪与蛇,只是他已经习惯在王烈面前这样说话,也只有这样说话,这样说话让他可以放下平日里那副庄重、严肃的面具。

    其实,在拓跋郁律心里,王烈始终是那个在他最落魄,生命都不保的情况下,带给他希望的英雄,那个只带千人就敢突袭鲜卑可汗王庭,为他夺回了失去荣光的大哥。

    是的,拓跋郁律真心把王烈当成了兄长看待,就像他小的时候信任拓跋普根一样,王烈以诚相待,不离不弃,也值得他真心回报。

    而他们所处的军营,却是名义上打着刘琨旗号的并州军。

    拓跋郁律只带了拓跋蒙浑和五百名亲卫赶来,至于鲜卑的北路大军则交给了铁弗刹和拓跋郭落率领。

    王烈的眼睛始终看着地图,但拓跋郁律的话却入得耳中,片刻抬起头,咧嘴笑道:“郁律,你可莫小觑了天下英雄,这石弘虽然没有远见卓识,但单就这份隐忍功夫,你我都不及也,我自问如果身处他的位置,要么玉碎,却绝不肯苟活数年,求得瓦全。”

    拓跋郁律点点头:“其实当年我在襄国城过的日子比他还要糟糕,若不是阿蝶陪伴我、鼓励我,我怕也坚持不下来。只是,这次蛊惑他刺杀刘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我们想要趁机得利,就算石弘看不出,那夔安、张敬也该晓得,为什么他们还肯一口答应呢?”

    王烈听了,摇摇头道:“因为这是阳谋,就像一个快饿死的人,你在他面前摆上一盘肉,告诉他吃吧,能让你吃饱,但是里边也许有毒,那么他一定会选择做一个饱死鬼;更何况,如果他自信手中还有解毒的房子,就更要不顾一切吃掉这盘肉了。”

    拓跋郁律恍然道:“我明白了,这肉就是看得见摸的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