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4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生之口。

    但无论怎样,王烈的这次行动都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凭借自身实力击败了海匪,让怀疑狂澜军实力的人不敢再轻视;斩杀千余海匪,让心怀叵测的人暂时按下了恶意;一张约法三章的告示发出,堵住了道德家攻讦之口。

    ~~~~~~~

    本来很多人还想观察下形势,毕竟京口属于王敦的管辖范围,王烈虽有圣命在身,但滞留不走总要有王敦的允许才好。

    而根据王敦平日的xing格,至少是不会那么轻予王烈的。但等了两日,王敦却并没有如很多人期望那样,表现出很愤怒的态势。

    但在三日后,在数月前因为琅琊王司马睿被刺杀之事而被禁足在家的,扬州刺史兼任京口县令诸洽,却被王敦紧急从建康调回了京口。

    美其名曰由他专mén负责接待王烈。

    褚洽来的前夜,消息就已经被司马睿派的使者送达了京口,司马睿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委婉的向王烈示好,提醒他准备应对。

    王烈向使者表示了自己对司马睿的感谢,同时表示自己一去建康就会去拜会王爷芸芸。

    并赏给使者一些珠宝yu器,使者高兴而去。

    等使者走后,王烈问谢艾道:“参军大人如何看?”

    谢艾沉yin道:“人人都知褚洽是王处仲的人,若他刁难主公,必会让主公与王处仲生隙;而我观王处仲虽然倨傲,但颇有气度,尤其是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是让褚洽来为难主公的;但既无意为难主公,他就不该派褚洽来,其中缘由实在奇怪。”

    王烈闻言一愣,问道:“有何奇怪?”

    谢艾道:“王处仲既然不想为难主公,就应派他他人来,他应该知道那褚洽,嗯阳翟褚氏曾bi迫陈郡谢氏,甚至差点打压的谢氏落魄下去……而且,前几日费辰大人也送情报来,这褚洽身份似乎并不简单,因为他若死心塌地跟随王敦,就不该再继续bi迫陈郡谢氏,那样只会让主公与王处仲结怨……所以我若是王敦,就算不明白褚洽真心,也一定选个和主公没瓜葛的来接待主公。”

    一旁的谢鲲闻言,也频频点头,他虽是忠厚长者,可对当日阳翟诸氏的步步紧bi也是心中恼怒,要知道当时褚洽父子可不是bi婚那么简单。

    更是在商铺、官场,乃至整个士林风评中,肆意打压、攻讦陈郡谢氏。

    而那时谢鲲在幽州脱不开身,若非谢言找到费辰,费辰设计陷害了诸氏,让褚洽被免职,褚裒被囚禁,此事最后结果还不知道会是怎样。

    可以说,从那件事情开始陈郡谢氏就已经和阳翟诸氏彻底撕破脸皮。

    而对已一向以温和相处,就算敌对也轻易不动武的世家来说,一旦撕破脸皮,那就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更何况,于公于si,彻底将诸氏打倒,对陈郡谢氏和王烈都是有好处的。

    想到这些,谢鲲也进言道:“谢参军言之有理,褚洽此次来,必然是méng蔽了王处仲,而且他与我们之前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某建议应趁此机会给他一点教训,至少也要让他身后之人明白,将军你不是好糊nong的。”

    王烈听了,点点头,他自然不在乎这个阳翟诸氏的族长,不说他本就不在乎这些世家豪强,更何况这诸洽算起来可是和他有夺妻之仇,这老儿和他的儿子诸裒对谢甄兮图谋不轨,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已经超出了王烈所能忍受的范围。

    王烈是个极其护短的人,甚至在这方面颇有些小气,这次褚洽就算没有双重身份来,王烈也要教训他一下,只是谢艾和谢鲲的建议给了他更好的动手理由罢了。

    当然,这件事情上从哪种角度来讲都是坑人之事,这等事自然不能是由王烈出马来做,白文手下的狂澜禁卫执法队的那些人却正好适合做这些。

    布置好一切,王烈的第一反应是这个贼老天有时候也不那么可恶嘛,这件事情上就很顺应民心,让坏人有机会受到惩罚。

    ~~~~~~~

    褚洽是在两日后从建康返回京口县的,而他这次来也的确如谢艾猜测的那样,虽然表面上是王敦所允许,但其中却有背后之人的运作。

    因为王敦对那人的信任,所以才解除了褚洽的禁足令,派他来接待王烈。

    毕竟跑开曾经的恩怨不讲,从身份和地位上来说他都是比较合适的。

    褚洽此次来,第一项任务就是替自家主公打探手下吴名是否还活着,如果或者就一定设法除掉他;第二件事就是尽量触怒王烈,把祸水引向王敦。

    褚洽也知道这两件事情若办成,自己必将彻底触怒王烈不说,也将让王敦迁怒自己。

    但那时候自己的主人应该觉得自己能干,委以重任吧?

    因此,褚洽没到江左前,就已经先了解了王烈在京口的所作所为,在知晓情况后,却是暗自称奇。

    一切盖因王烈行事与江左这些世家、豪强的官吏无一点相同。

    单说王烈入京口后,为了安抚民心,约法三章,大家都以为这三章只是表面文章。

    但哪想到,王烈真的让所有狂澜军将士都驻扎进了军营,营房不够,就上附近山林伐木,建造起临时居所。

    并且严格约束将士,没有许可不得随意出入军营。

    而对于军营所需要的采购,更是严格执行军律与百姓公平买卖。

    这样一来,因为每日军营的所需都颇多,反而让附近山民、百姓和商家都多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每天都是现钱结算,这更让附近百姓赞不绝口。

    这样的与民公平,可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不但要王烈真的怀有仁义之心,背后更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

    更让褚洽惊叹的是,在他不在的这几个月,京口县的县内政务已经陷入了半停顿状态,而随着王烈的到来,市井内颇有一些谣言,说什么王烈要在城内征兵,扩充实力,又说王烈准备占据京口增加赋税。

    这些消息自然有褚洽背后主人所为,虽然大多数百姓没有相信谣言,但也还是有一些宵小想要浑水mo鱼,甚至京口县内的帮派也活动频繁,趁机抢占地盘。

    但没想到王烈,也不与王敦和司马睿商议,直接luàn世用重点,先是命狂澜军组织成义务的巡查队伍,每日在县内巡逻,维持治安;然后数次当街将抓到的盗匪、强买强卖、欺男霸nv的恶霸或杖责或判刑或枭首。

    甚至直接派兵摧毁了县内的所有成形帮派,这样一来,不但让谣言消失,更是还给了京口百姓有些是商家一个安稳的环境,给自己增加了不少支持。

    就连来往商旅都称赞王烈善于治境,而且赋税更是没有变化,收取的费用他也一分不占,全部封存在县衙的库房内,并请县内以令狐氏为首的大家族监督,明言这些赋税除了上缴朝廷外,剩余的全部用于县内建设。

    因此,等到诸洽从建康返回京口时,看到的是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商旅来往不断的京口县;更闻听县内百姓jiāo口对王烈jiāo口称赞,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商旅世家,无一不对王烈赞赏有加。

    面对这种情况,诸洽更是心中暗生警惕,在他看来王烈如此作为正如那当日率兵进入了咸阳的汉高祖刘邦,不杀不掠,这哪里是过客,分明是占领。

    是要收买人心,占据江左不走的征兆。

    但褚洽心底也更对自己主人钦佩起来,自己的主人早就算计到王烈在斩杀千余俘虏后,会在京口采取怀柔政策,这才派自己回来。

    而他毕竟是名义上的京口令,他回来后就有权利接手这一切,那时候自己若想破坏王烈的好事简直是易如反掌,只要做出几件天怒人怨的事情来,不留下马脚,再让人说是王烈所为,那时候王烈就会名声扫地了。

    因为褚洽相信,这些百姓虽然现在称王烈之好,但只要有一件事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忘记前边九十九件王烈的善举,这就是百姓的局限于劣根。

    因此,褚洽虽然心底有些警惕,但还是觉得自己此行胜算颇大。

    等到诸洽到了县衙,听说他回来的县长、县丞、县尉、有主簿、功曹、狱掾等县内官吏尽皆来拜访。

    这些人都已经不是崔奉在时的管理,乃是当日褚洽到任后从建康亲自带来的亲信。

    因此褚洽这几个月虽然不在这里,也能完全掌控、了解到京口的情况。

    甚至京口县这些日子政务不通,也是出于褚洽的授意。

    京口是大县,又是前朝古都,所以县长、县丞、县尉等人都是五百石以上的实权官吏,他们能得授此位,也是源于褚洽的举荐和任用,因此可以说是对褚洽死心塌地。

    但这些日子王烈组织了什么执法巡逻队,又在军用内亲自设大堂审案,却等于把他们这些官吏的职责全部分去了。

    这些人虽然在褚洽的授意下故意不处理政务,可一旦自己的职责被人承担了,却还有一种失去权力的感觉。

    因此一见褚洽回来,顿时如同找到主心骨,围着褚洽七嘴八舌说起王烈的不好来。

    那县丞郑涛主管文书、典狱,县尉黄璨主管盗贼,王烈组织人缉捕匪盗,审查帮派,分走他们的职责却是最多。

    而且这郑涛和黄璨也多少和本地的帮派多有si通,这些帮派一被铲除,先不说他们差点受到牵连,单从灰色收入上就少了一多半。

    此刻,黄璨却是黑着一张脸对褚洽道:“大人,这王明扬一来,闹的实在不像话,竟然允许刁民直接入堂告状,甚至允许他们告发官员,自古上下有别,他这么一来,我江左风气完全被他带坏了,还望大人做主,能阻止王烈这等行为。”

    那边县丞郑涛闻言,心下颇为不屑,黄璨这些说辞根本没有一样能动的了王烈,人家是至尊的特使,代表的是皇权,莫说召见百姓文案,就算直接先将他们这些不入流的小官拿下问罪,也是师出有名,褚洽就更不会为这等琐碎的事情为他们出头了。

    果然,褚洽并没有表示什么,但还是安慰了黄璨几句。

    那边郑涛却趁机道:“明公,既然王烈他想问案,想做在京口一手遮天的霸王,明公大可以县令的身份参与,到时候只需将文书和典狱的权利拿回,在这上边动些手脚,就算王烈前边断案断的再英明,那些百姓却得不到实惠,甚至反损失更多,那时候百姓自然会觉得王烈断案不公,大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了。”

    褚洽一听,点点头:“郑县丞言之有理,打蛇打七寸,这样做王烈才不会起疑心,暂且记下你功劳一件。”

    郑涛立刻拱手称谢。

    看得一旁的黄璨心中郁闷,郑涛这个注意不但得到了褚洽的赏识,而且还顺便取回了属于他县丞管辖的权利。

    可他这个县尉,却还是个摆设。

    随后,诸洽又问了问王烈和狂澜军在县内的具体情况,犹豫了下,决定主动出击,去拜访王烈。

    他却没想到,自己在这里百般算计王烈,而王烈却根本不会给他出手的机会;对待敌人,王烈从来没有耐心与他纠缠,褚洽要打王烈的七寸,王烈却想直接斩掉褚洽的毒牙。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审案

    第三百九十七章,审案

    不管诸洽心底多么厌恶王烈,但既然他回到了京口县,就肯定要先去拜访王烈的。毕竟王烈是代替至尊出巡的使者,官职、爵位也要高过他,而诸洽又是自命很看重这些规矩的人,不想让人挑出自己失礼的毛病。

    不过诸洽心底却看不起王烈这样的寒门,甚至很可能是贱籍出身之人,这也是当时士族多数人的通病,在诸洽眼里,王烈就算能做到总督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也始终是一个低品的寒门子,是他们这些尊贵世家的一条狗。

    毕竟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如谢鲲、刘琨和祖逖那样性格宽厚、思想豁达之辈少之又少,王烈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遇到他们,并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与他们扯上关系,只能说是幸运与对机会把握的能力很强大。

    诸洽既然决定要拜见王烈,礼数上自然不能让人跳出毛病,去之前先派手下拿着自己的名帖送去军营,表明自己恭敬的态度。

    而诸洽以为王烈会选择出营迎接,甚至赶在自己去之前就带人来拜访,这应该是寒门子对他这样上品世家的基本尊重。

    因此诸洽也不着急,换好官服后,就给自己煮上了一壶清茶,然后安坐在大堂,县丞郑涛和县尉黄璨等官吏则在旁边小心的陪着。

    一干官吏极尽阿谀奉承,把诸洽吹捧的十分飘飘然。

    心下,也对王烈一会苦着脸来拜访他更有所期待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