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张宾本身想留在襄国城肯定不现实,石勒出征岂有不带着他这个谋主的道理。

    这个时候,张宾才悲哀的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如此信任张敬,大事小情都交给他处理,以至于两人一旦有了间隔,他竟然一时间无别人可用。

    就算有可信的人,可是无论在政治和职位上都不能制衡住王阳。

    犹豫再三,张宾却再次将张敬找去,一番夜谈后,建议石勒任命张敬为襄国城留守的督军兼襄国令,算是钳制王阳的一种手段。

    手下自然劝张宾,说张敬已经不可再信任,怎可再用?

    张宾却道:“张敬忠厚谨慎,纵然与我有所误会,但也一定会以大事为重,更何况他和王阳之道不同,又怎么可能相互配合?我这次不计前嫌举荐他,相信他会有所悟的。”

    王阳听到探子传回的这些话,暗笑张宾老糊涂,这张敬早已经脱离了张宾管制,张宾却还妄图用这些官职来收买人心么?至于张敬如果和他不配合,他王阳在襄国城的势力怎么也会强过张敬。

    但无论怎样,这次出征,少了王阳这个主要对头的掣肘,张宾所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和想法几乎都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而那个号称羯人第一智者的夔安虽然依旧随军出征,但却是异常的低调,除了帮助石勒处理军务外,如果石勒不点名问道他,他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刻,张宾这话一出口,夔安的眼皮动了动,看了石勒一眼,石勒也是面色担忧,显然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下面就又该是张宾表演的时间了。

    果然,石勒问张宾道:“既然王烈和那胡大海小儿皆藏于掘鲤淀内,想要yin*我军攻打瀚海城,那孟孙大兄,我们现在是该追剿王烈呢,还是立刻撤军返回高阳?”

    张宾沉吟道:“现在返回高阳未免得不偿失,王烈如此而为,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利用瀚海坚固的防御,最大限度的消耗我军实力,然后再如在信都城下一样,等我军疲惫,再趁势杀出;甚至为了保证胜利,王烈很可能已经在附近准备了大量伏兵,所以刚刚宾之言绝非危言耸听?”

    众将闻言,却是一惊,有人就道:“现在幽州兵马总数要超过我们,难道王烈在掘鲤淀内的兵马已经超过了六万,可以吃的下我军?”

    张宾摇摇头道:“那到是不能,王烈为了隐藏自己真实目的,事先根本没有大范围的调动,而我军迅速来到瀚海,他们更没有时间调动更多兵力,所以至多不过是之前所谓调动到常山的两万步军罢了,段氏鲜卑的主要力量还是要驻扎在幽州北部,防范慕容鲜卑死灰复燃,所以,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多不会超过四万敌军。

    虽然这两万步军的具体调动如何还不得知,但主公之前拓跋六修已经答应派兵攻打常山郡,只要那两万兵马一动,常山郡就等于不设防的城市。而常山郡一丢,王烈势必要选择冲出掘鲤淀与我军决战。只是我军仍需小心提防,但是如果这数万敌军在我军最松懈的时间杀出,却一样可以打败我军六万兵马。”

    石勒听了,却道:“孟孙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取瀚海,直接追击进入掘鲤淀么?”

    张宾点点头:“瀚海可以不强攻,但我建议主公您,现在我们应该先逐步焚毁他们的物资和良田,逼迫他们为保护辛苦开肯定良田主动来攻,这样我军将处在有利地位,等击退他们进攻后,再趁势追击,要么可直取瀚海,要么可大败王烈。”

    石勒点点头,对众军道:“传令,即日起,逐日摧毁掘鲤淀附近良田,每日五百亩,直到王烈出现;同时严防瀚海城兵马,若他们敢出城袭击我军,就给我立刻吃掉,不可放跑一个”

    众将齐声应诺。

    随后,石勒又在营地附近二十里内广布暗哨和斥候,防止王烈偷袭,以免重蹈支雄覆辙。

    在王烈没有来到这个时空前,一直到西晋灭亡前,这个时代最好的奔袭大师无疑是石勒。

    可是王烈的出现,却让石勒数次尝受到了他敌人才会尝受到的痛苦。

    石勒现在已经彻底畏惧了王烈的偷袭,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每个岗哨最少布置一队人马,而且无论以何种缘由,外来人马皆不可接近营地十里之内。

    而石勒这次选择扎营的地方正是原来狂澜军建设在掘鲤淀旁的军营和仓库,这里地势高出附近十几米,却是极好的营地。

    加之有狂澜军建设好的建筑,却是方便了匈奴汉国安营,也省却了冬日严寒之苦。

    此刻,石勒站在营地最高点,向四处极目远眺。

    这里本来是狂澜军搭建的一座瞭望台,高达二十余米,登台而上,可见四周风光。

    远处五、六里外的瀚海城也清晰可见,而另一侧就是曾经碧波万顷,芦苇茂盛的掘鲤淀。

    只是如今正是冰封时节,这掘鲤淀也是百里冰封,湖面坦荡如砥、晶莹若玉,而那些芦苇也早已经干枯,如一簇簇黄色的火焰,在冰面上摇曳燃烧。

    在掘鲤淀的一侧,则是狂澜军和幽州军民耗费两年多时间开垦出的几十万亩良田,阡陌垄沟也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而待春日回暖之时,这积雪都将化水,滋润干涸的大地,滋养茂盛的庄稼。

    却是好一派北国风光,虽无江南的锦绣,却格外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壮美。。。。

    更多到,地址
………………………………

第三百零四章 ,疑似故人来

    高台之上,石勒极目远眺,只觉得四周风光无限,就算是身为敌对者,他也不仅赞道:“王烈此子虽可恶,但只看这百里掘鲤淀,如此大气磅礴,非有大志者不能有决心在此开垦良田,这足可见其心胸浩荡。(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而且,这里以前本不过是一片荒甸,我也曾数次路过,都觉得这里野兽众多,河叉弯曲,并不适合生存、屯兵。可如今,他却硬把这里弄成了万亩良田的鱼米之乡,若他能为我所用,我石勒何愁北地不得,天下不定?”

    四周众将闻言,皆沉默无语,自家主公如此高的评价一个敌人,让他们这些为将者都感觉面上无光。

    那孔长忍不住道:“主公,王烈智勇双全,这一点臣也承认,可是他是我军不共戴天的仇敌,主公岂能收他为将?”

    一旁的张宾忙道:“孔将军,主公的意思并不是要真收取他为将,虽然王烈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也要正视对方的优点,如此才能发现对方的缺点,最后击败他。至于主公赞美王烈,实际上却是心有忧愁,因为诸位现在还不能克制住王烈,而诸位如果觉得面上无光,就更应该做出努力,击败王烈,为主公解忧,而不是嫉恨不平,如此才是做属下的本分。”

    孔长闻言,立刻道:“军师所言极是,他日我定斩王烈于马下,为主公解忧”

    石勒满意的看了张宾一眼,看着这位谋主已经完全花白的头发,心下感叹其实他还是对自己最忠心的。

    又有些后悔自己在襄国城时对他的斥责,此刻他却如此为自己解忧。

    石勒却是鼓励的拍了拍张宾的肩膀,然后自我解嘲般的笑了笑道:“孟孙说的极是,我虽赞王烈,但其实是为激起诸位同仇敌忾的决心。王烈此子顽冥不灵,一心与我为敌,更杀害我同胞无数,乃是我光明神所指认的敌人,所以他这次必须死在掘鲤淀,否则我石勒永无宁日;诸位,尔等可愿为我解忧,助我斩杀此贼?”

    众将闻言,连忙拜倒:“我等愿为主公解忧,但听主公吩咐、安排、,万死不辞”

    石勒笑道:“诸公请起,尔等能为我解忧,我心甚喜不过我现在所忧者不是击败王烈,他既然敢引我来这里,我石勒也不是任人欺凌的汉妇儿,我麾下数万铁骑也都是百战精锐,更有诸位襄助,我又有何惧他?我已经准备将计就计,就算不能吃掉他的瀚海城和万亩良田;也一定要将王烈一网打尽,免得再生后患。”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却是齐声赞道:“主公英明神武,王烈小儿定败于主公之手。”

    石勒却一点张宾:“孟孙,我军若现在开始焚毁良田,摧毁他们的军用设施,王烈多久肯来?”

    张宾想了想:“王烈未必肯轻动,先来的要么是段末坯,要么是那胡大海,他们两人若不敌,或者被主公打疼了,王烈这个主人才肯出面。”

    石勒一听,冷笑一声:“两个手下败将,焉敢称勇?”

    却是完全恢复了元气,再无刚刚接到支雄战败时的颓废模样。

    最近石勒情绪一直不稳,先是听说王烈攻克信都,又在信都城外设计擒住了支雄后,石勒却是暴怒,不顾众人阻拦,带兵亲自出襄国城,一路追击王烈。

    那时候石勒简直是陷入了癫狂状态,如一头发怒的狮子,可是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惶恐和垂垂老矣的模样。

    等到追击王烈入高阳郡境内,一路将支雄的残军收留整理,又听从张宾的意见顺利攻克高阳县后,石勒却又突然恢复了正常,那个自信满满的匈奴汉国镇东大将军又回到了众人面前。

    这些都是众将知道的事情,却都不敢触石勒的眉头。

    但这些将领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接到支雄战败被生擒,三万大军溃散的消息后,石勒曾经再次被气得口吐鲜血。

    知道这件事情的依旧只有张宾和夔安,两人为了大军的士气却都秘而不宣。

    而石勒这次虽然及时得到救治,并慢慢恢复,甚至在迅速攻克高阳县后,就表现出一副没有事情的模样,但张宾和夔安的心里却都有些隐忧。

    因为石勒已经先后两次吐血,而张宾和夔安既然饱读诗书,也是多少懂得一些岐黄之术,至少现在面色上看,现在的石勒绝对不能再承受一次相同的打击。

    也因此,张宾尽管还有些话想讲,但见石勒精神不错,却又咽了回去。

    夔安却看了张宾一眼,摇摇头,这位羯人的第一智者,此刻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明明现在石勒手下的匈奴汉国大军占据优势,可是夔安却总担心会失败,而他的脑子里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退兵回高阳,而不是留在这个可恶的掘鲤淀旁。

    但石勒肯听这样的建议么?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夔安也只能无奈跟随石勒离开。

    石勒离开,众将散去,张宾无奈摇头。

    尽管刚刚的石勒表现出了一副英雄气概,这些情形落在张宾眼里,却未免有些做作之感。

    如果说原来的石勒,在张宾心中如救世的神邸一般,现在就是一个有些普通人弱点的老者。

    是的,石勒已经老了,老在表面,更老在心里。

    尽管他面对掘鲤淀百里冰封,良田万亩的胜景也会感慨、激荡,甚至表现出一番笑谈敌酋,指点江山的豪气。

    可后边他对王烈的忌惮和愤怒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虚弱和犹豫。

    至少在张宾眼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切,也许他太了解石勒了,这个他几乎用半生去追随的人,已经变得让他越来越陌生了。

    张宾使劲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驱逐出脑子,不管石勒现在如何,他都要尽量帮助石勒打赢这一仗,否则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

    大晋荆州长沙县,荆州刺史府内。

    刘佑正端坐在陶侃座下,恭恭敬敬的向陶侃一拱手,问道:“主公,你真决定和王烈结盟了?”

    自从那夜彻底投靠陶侃后,在无人时刘佑就称陶侃为主公,陶侃开始还说不要如此,但刘佑坚决要这样,也就慢慢接受了。

    而且刘佑自那以后一直恭恭敬敬,让陶侃十分满意。

    陶侃点点头:“怎么,德祖还是不放心我和王烈之间的盟约么,你尽管放心,其中绝对没有危害到德祖你的利益?”

    刘佑摇摇头:“主公误解了,您的决断我很支持,只是令狐艾这个人我在幽州时也有耳闻,自称是令狐一族的嫡长子,但实际上却是偏支庶出,而且为人贪婪好财,在平舒县为县令时曾收敛了不少钱财,名声极差,他虽为使,但说的话却未必可信。而王烈一旦反悔,我恐主公遭受损失。”

    陶侃闻言,犹豫了下道:“他的身份我还是知道的,也看出此人十分奸猾,但王烈怎么也是一州刺史,虽性格张扬但在声誉上还算不错,应该不会有差池吧?不过,德祖你要是不放心,你可以代我出面试探一下他。”

    刘佑忙道:“一定为君效劳还有,主公,我们的那个钓鱼计划,可否开始实行?”

    陶侃想了想,忽然道:“钓鱼钓鱼,既然德祖你不信那令狐艾,我们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