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自己此刻立刻反驳,以司马保的脾气,就能直接当着这些人的面扒了他的官服。
却是闷声道:“全凭王爷做主,但小人身负保护长安城安全重责,没有尚书台兵部调令不能行动,如果擅自出京,就属违命,甚至是谋反之罪”
司马保闻言,脸色一变,怒道:“尚书台,很好,胡将军的意思是我如果不经过尚书台的准许,调动你,那我就有谋反的意图了?如此说,到是我这个当王爷的不懂规矩了。胡将军是拿尚书台来压我的丞相府么?”
胡崧一听这话,也醒悟过来自己说错了话,任谁都知道尚书台被麴允和索琳这两个左、右尚书仆射实际掌控,而司马保却与这两人在朝堂上争权夺利,自己那般说话,却等于点到了司马保的死穴。
一想到这点,胡崧汗如雨下,噗通跪倒:“王爷,末将不敢……”
司马保却冷哼一声,丝毫不理胡崧的认罪,怒道:“胡将军口口声声说什么没有尚书台的命令不能行动,那胡将军昨夜擅自调动中军一部,在你麾下裨将宋南的带领下,在城内疾驰,是何道理?若胡将军当时想要谋反,直接杀入皇宫,怕也是可能的吧?”
胡崧一听,心下惊怒,却是悲声道:“王爷,末将绝无此意……”
王烈将这些看在眼里,心底的某些猜想也终于得到认证:“看来这胡崧也是忌讳北宫纯的能力,怕他进入朝中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联合某些人一起打压而北宫纯。而在北宫纯被打压这件事情上,司马保也的确没有主使,这背后另有人在陷害北宫纯,否则以胡崧一人绝对还做不到手眼通天,能把一个曾经的英雄逼迫到去做强盗的份上。”
王烈甚至相信,如果不是自己遇到了北宫纯,用不上半个月,就可能有朝廷大军去大荔县西乡寨围剿北宫纯和他的手下,毕竟在天子脚下为贼,就算有天大的理由也是万死之罪。
而现在,北宫纯的敌人就是他王烈的敌人,这个敌人也一定是朝中的肱骨之臣。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实际,甚至放任北宫纯这等良将流落他地,将来遭遇灭顶之灾也是活该。王烈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胡虏攻占长安,再收拾这些官吏,他不介意替天行道,铲除掉一些毒瘤。
胡崧虽位高权重,但论政治地位,与司马保和麴允、索琳等人相比还是差了一截,在朝中的关系也不深厚。
虽为中领军,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掌控住中军,否则现在必然有人出来为他作保说话,他又何须畏惧司马保。
在王烈看来,这胡崧的一切表现都只能说明他心中有鬼,这个家伙名义上是司马保一系,但从他如此打压北宫纯来看,却一定是背着司马保与他人有勾结,甚至很可能是司马保的敌人。
王烈虽为北宫纯争取利益而讨好司马保,但内心并不想牵扯进朝中的派系争夺,所以正好借这个机会交好胡崧,拉他一把。
想到这里,却也拜倒道:“王爷,胡将军的意思并非是要拿尚书台来压制你,其实真是为王爷着想;
王爷您想,大家都知道胡将军是您的肱骨,若他没有兵部的命令就擅自调军,不但他要受责罚,就连王爷您都要受到牵连,到时候,很可能大家不会说胡将军怎样,反而会说是王爷要胡将军怎样,难道王爷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么?因此,请王爷三思……”
司马保闻言,怒意渐消,有些惊讶的看着王烈,没想到王烈这般“粗人”还能看透如此道理。
就连胡崧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王烈,没想到王烈不但不对他落井下石,反而帮他说话。难道这少年真的是心胸如海?
但胡崧为人虽气量狭窄,却不是有恩还不知道回报之辈,虽然谢鲲那边开口提醒司马保未免有为难他的嫌疑,但王烈却如此为他辩解,胡崧内心确是十分感激。
片刻,司马保冷哼一声,问胡崧道:“胡将军,你可是这样想的么?”
胡崧忙道:“末将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怕某些小人趁机中伤王爷您,所以才不敢擅自调动。不过,若王爷一定要末将调军,末将就是万死也不敢违命。”
司马保闻言,这才转怒为喜,大笑道:“好,好,你们都很好,王将军啊,不愧我看重你啊,你却帮我解了心忧;胡将军,那你就继续留在长安吧,但你以后也不许再和王将军争执,你们两人即为袍泽,就应如今日一般,互相友爱,明白么?来,继续吃酒”
王烈和胡崧连忙齐齐称是。
~~~~~~~
有了司马保的命令,北宫纯和手下一干兄弟的身份终于得到解决。
王烈和胡崧的之间紧张的关系也得到一些缓和,胡崧甚至主动找到王烈,敬酒道:“崧之前因为北宫将军的事情,对王将军你有一些误解,但今日才知道王将军真是一个急公好义的好汉子,今后在长安城,若有谁敢动兄弟,你就来找大哥,大哥中军上下三万人,都会为你做主。”
王烈哈哈大笑,自与胡崧碰杯。
严格意义上来说,胡崧只是一个明哲保身之徒,在历史上他曾击败进犯长安的匈奴汉国大军,但又担心麴允和索琳专权,所以选择了自保,而不管两人甚至朝廷的死活。
这种行为若放在平时肯定是小人之举,但若放在那种各自为政,互不信任的时期却也有其存在的道理。
这样一个人,与其说是十恶不赦之徒,到不如说是这个黑暗时代大多数人的选择——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再做其他。
从这一点来说,王烈对胡崧并无恶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怕是胡崧压制北宫纯也只是利己。
当然。现在北宫纯是自己的兄弟,王烈就不可能让胡崧压制。
从这一点来说,王烈现在的所作所为在本质上和胡崧并无区别。
只是因为王烈的所为恰好符合了北地大多数汉人的利益,而且王烈内心里的平等思想还是比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要重一些,而且王烈做人有一个坚持的底线和原则,这才让大家觉得王烈急公好义,豪爽盖世。
但从根本上来讲,王烈自己都觉得——我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人活的更好,绝不是什么高尚理想。
汉人的复兴,王烈心中有这个梦想,但一切还是要建立在维护自己利益基础上。
战场上的热血,是为兄弟袍泽而流;但生活不是战场,很多时候都必须藏起热血,温和相对。
王烈假借酒意,把自己内心对胡崧行为的理解,委婉的说出了一些,却顿时让胡崧生出一种知己之感,酒桌上就涕泪上流,感慨道:“阿烈,若我早一日遇到你,又怎能如此苦闷?”
王烈连连安慰,心中却暗道:“胡将军,若你早一日遇到我,我爱惜你勇武也会把你收入帐下,但肯定会百般约束你,你过的又怎么能有今日快活……”
这些大晋的军官,尤其是靠近中枢的朝廷官吏,早已经被舒适的生活腐化了意志,想凭借他们收复失地、北伐胡虏,更近似做梦一般。
这些事王烈不会去和胡崧说,却是刻意交好,很快就让胡崧对他心服口服。
这顿酒一直吃到半夜,期间司马保又叫来一批歌ji,给每个官员分配了一个。
除了葛洪不要歪,其余人皆接纳。
王烈也入乡随俗,抱着一个歌ji吃酒,丝毫没有什么反感和抵触的表现。
这些景象落在司马保眼里,却是暗自点头,自以为收服了王烈。
直吃到半夜,酒席散去,司马保拉着王烈的手,语气真诚道:“王将军,你真是知晓我心的忠臣,你在长安多盘桓些日子,只要想见我,可以随时来王府,我很希望与你再次叙谈。”
王烈明知道这是司马保做戏拉拢,但却还是面带真诚笑意,连连感谢司马保厚待,这才在那个管事徐璘的带领下离开王府,赶回郡邸。
等王烈回到郡邸,众人却都还未安睡,一直等在大堂,一见王烈回来,都围了上来。
程翯有些嗔怪道:“阿烈,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急死我们了,苏良几次要去找你,都被谢参军劝住……咦,身上还有脂粉气……”
王烈却忙道:“是一个歌ji,为了让南阳王安心不得不搂抱几下,阿璎勿怪。”
众人闻言,哄笑起来。
见众人哄笑,程翯脸色一红,柔声道:“你告诉了我实话,我自然不会怪你;而且我又没那么小家子气,却叫人来笑话我们……”
葛洪却带着醉意道:“阿璎姑娘真是大度,不过王小友当时搂抱那歌ji时却是有些拘谨的,若阿璎姑娘能早些说这些话,他也不用如此了。”
王烈满头黑线,本来他还以为葛洪是谦恭长者,现在看自己身边就没一个这样的人。
不过,他却没想到,正是因为他性格温和、宽厚,这些人才都和他不见外,也正是他亲和力的一种表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烈身边的人这般性格其实就是他自己天性的折射。
谢艾更是笑道:“原来是南阳王所命,主公才如此辛苦,看来主公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王烈一咧嘴,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司马保给北宫大哥平反了,承认了大哥他们是英雄,还当场下了命令,直接将他们划归进我狂澜军。”
众人闻言,欢呼起来。
谢艾闻言,却是微皱眉头:“可是南阳王的丞相府不是主管军队事务的所在,尚书台那边若不同意该如何?”
王烈笑道:“不用担心这个,南阳王派他的亲信陈次亲自督办这件事情,而且我最近准备再去尚书台一次,亲自拜访麴允和索琳,相信可以解决;最主要的是,这次去我发现,北宫大哥的事情并非是南阳王指使,而且背后指使人的目的也只是不想让北宫大哥拜见至尊,或者说是不想让他在长安主管军权,如此我把北宫大哥他们请调进狂澜军,却正遂了他们的心愿……”
谢艾闻言,点点头,亦笑道:“如此,就可以说通胡崧为何敢如此打压北宫大哥了,定是那……”
王烈笑着摆摆手:“不必说出来,这些人只要不破坏我们的大事,我们先不理他;而且,今日我可以结交胡崧,还是颇有些收获的。”
谢艾道:“嗯,不过主公,相信今夜南阳王在酒宴上厚待你的消息,明日就会传遍长安城,到时候不用你去求见,某些人就该着急接见你了。”
王烈闻言,大笑:“正合我意,说起来,这还要感谢北宫大哥给我带来的这个机会呢。”
北宫纯和几个凉州军军官互相看了几眼,忽然一起拜倒,认真道:“王将军,我等能有今日,全拜你所赐,若不弃,今后我等谢参军一般奉你为主公,请受我一拜”
王烈忙扶起北宫纯,认真道:“何必如此多礼,我早就说了,你们今后就是我兄弟,不离不弃”
北宫纯却认真道:“可为兄弟,但我等视你为主公,就要为你披肝沥胆,生死无悔”
说完抽出腰刀在手掌上割出一道血口,任鲜血滴落在地,起誓道:“我北宫纯,今日起将奉王烈为主公,此生永不背叛,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众人再次祝贺北宫纯和西凉甲卫寻回荣誉,更祝贺王烈得了北宫纯这等忠勇良将。
第二日,王烈刚起床,就听屋外苏良正轻唤自己,王烈把程翯一只藕白色的玉臂从身上轻轻拿开,穿好衣衫,然后开门走出屋子。
苏良却道:“大哥,尚书仆射索琳要见你。”v!~!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权臣
王烈肯定不是圣人,我已经反复强调过,而且我相信只要认真看本书的都会明白,王烈的成长是一步步的,之前的十七年其实都是一个积淀,所谓厚积薄发正是如此。但这个积淀并不能让他内心变得多么强大,或者说变得多么杀伐果断,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成长的时间,现在的王烈就已经基本明确的自己的未来,独立、自主,权臣之后自然就是称王
~~~~~~~
“索琳要见我?”王烈一愣,片刻却笑了起来。
索琳身为卫将军、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京兆尹,乃是整个尚书台的主官之一,相当于现今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副总理兼中组部部长兼北京市市长。(国务院总理为尚书令)
这样的一个实权人物,竟然主动提出接见王烈,王烈多少有些意外。
而尚书台下的吏部虽然不主管军务,但王烈毕竟是大晋官吏,所以索琳作为尚书台的实际掌控者之一,要见王烈这个地方官,却是名正言顺。
王烈甚至可以推脱不见司马保这个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