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封信,是晋建兴元年五月中,白文从幽州带回山寨的。

    信来自于段末坯的亲笔,信中段末坯感谢了王烈对他自身安全的提醒,并告诉王烈,刘佑为王烈的失踪,尤其是战马的丢失,与王浚大将军生了争执。但在他得知王烈坠崖身死后,也只好无奈接受了现实。

    而且自从偏居长安的朝廷被匈奴汉国彻底攻破后,大将军王浚流露出了对偏居江左,却不出兵救助朝廷的琅琊王的不满,这也让他和琅琊王派来的刘佑之间的关系更加尴尬。

    于是刘佑自请驻扎在蓟城向北的范阳郡,不再与王浚同城。而幽州军目前正招兵买马,准备开始征讨石勒的襄国,打得就是为朝廷报仇的旗帜。

    段末坯并叮嘱王烈安心在外,先不要回着急幽州,等战事结束再做打算,还特意询问王烈的大枪之术修习的如何。

    至于刘氏庄园被王烈攻破的事情,应该还没传递到幽州,至少,王烈安插在县城的密探至今没有现太守府有向幽州报信的意向,而白文这一路回来也没有现什么异常。

    虽然诸事顺利,但王烈接到段末坯的回信,还是有些担忧,历史上王浚进攻石勒生在四月,而就是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某一次战斗中,段末坯中计被俘,后被石勒收为义子,加之石勒的反间之计,王浚与段氏鲜卑分裂,段氏鲜卑拒绝替王浚征战,这才引出了王浚败亡吗,如狼似虎的慕容鲜卑顺利登场。

    如今看段末坯的回信,历史的细节虽然被改变,但大的方向却未变化。段末坯在去年年末的那场战争中,因为自己的意外插入而躲过一劫,自然不会有机会被石勒分化,王浚若出兵,段氏鲜卑还是会全力支持他作战。

    但王浚与石勒的一战,却还是不可避免,而段末坯这等猛将,王浚又怎会不让他出战?

    只要出战,段末坯就有可能被石勒算计。

    而且,段末坯信中无意透露的一个信息更为王烈所担忧,刘佑自请镇守范阳郡,看似远离了幽州的军政中心,但范阳郡是渔阳郡西南的重要门户,是幽州的内大门。如果这期间刘佑起了坏心,勾结石勒,就等于将幽州内门的钥匙交给了豺狼一般。

    但王烈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不能再说什么,就算说了,别人怕也是以为自己是要报复刘佑,而进言诋毁。

    更何况,王浚身为一州刺史,应该可以看到这点,也许他暗中还有什么布置。

    王烈只能希望是自己多虑了,对刘佑的人品却不抱任何希望。

    并不是王烈多思,在西晋末年,五胡之所以能乱华,胡人狡诈凶残是一方面,但汉人间的不断内讧与自相残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刘佑这般的士族子弟,因为嫉恨和夺权所能做出的令人指的行为,绝对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而且王浚马上就会与石勒开战,但开战后不久,就会因为与刘琨争夺冀州的中山国,彻底与刘琨交恶,从而让石勒从中渔利,这才是影响未来幽州走向的关键节点。

    王烈慢慢将手中的丝帛一条条扯成了碎片,将碎片扔下悬崖,山风中这些碎片不断飘洒,猛然一阵劲风吹过,这些碎片就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风越来越急,漫天的云层也越来越低,迟到了许久的雨水终于滴落在干涸的大地。

    雨季终来,留给王烈安心展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他王烈又凭什么逆天改命?
………………………………

第三十章 ,杀人救人

    本日第二更,4ooo+章节更新,今日再次更新65oo。(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那个,其实今天头疼了一天……诸位,打个商量,咱投催更票可以,但能不能投3ooo字的呢,嘿嘿,这样我就可以轻松些,当然读者的要求,小飞肯定会尽量满足的,但愿明天没人投6ooo的……阿门阿米豆腐无良天尊,急急如律令……

    ~~~~~~~

    又过了半月,天气已经进入了初夏时节。艳阳每日早早爬在半空,肆意向大地倾洒着热量。

    虽然偶尔有雨水降落,但中原一带的干旱还是慢慢影响到了幽州,幸好鸡鸣山一带多山,山中多泉水,王烈利用脑子里的知识,制造了简易的提水设备,直接从山泉引水。

    再利用竹子制造的管道将水直接引到了半山的田间和山寨之中。

    也因此,山寨暂时还没有出现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困难,山寨内的百姓也在苏良和白文的有意引导下,对王烈更加信服,觉得他这些明创造简直和神仙一般。

    西晋时候,百姓本就多信神佛,求仙问道更是盛行,了解这一点的王烈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笼络人心的机会,当然这些毕竟是取巧的手段,最后还是要努力展、壮大自身实力才是正途。

    天气炎热、高温少雨,在日头高照的正午,除非有特殊的事情,一般是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赶路的。

    可是这一日,正晌午时,却忽然从青州方向疾奔而来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大概在五十人上下,身穿的是普通百姓服装,但几乎人人手执兵刃,而且大多数身上都带有伤痕。

    这队人马行走间非常焦急,不断鞭挞着身下的坐骑,乱蹄纷飞间,官道上腾起阵阵烟雾。

    这一队急赶路的人马,却不知道这看似无人的山区,路边半山之上有人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很快一道淡淡的青烟在这半山后的某处被点燃,不仔细看就和山间升腾的雾霭没有什么区别。

    接着,高高的山头之上,几棵树木被人慢慢放倒。

    而随后几里外的一个山头上的树木同样被放倒,如此连接数次……

    随之,十余里的鸡鸣寨的暗哨迅观察到了离自己最近山头上倒下的树木:“树倒五棵,人数为五十人上下,所倒树木皆为大树,来人身带兵器!”

    负责观察的岗哨迅将同伴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了一张羊皮之上。

    很快,情报被摆在了鸡鸣寨寨主王烈的面前。

    早在山寨众人加紧训练的同时,王烈已经在通往青州、并州及冀州的道路上设置了数个固定的观察哨,并且教会这些山寨内的兵卒如何使用消息树传递消息,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来往的动向。

    有着后世经验的王烈,十分重视情报网络的建设,尤其对于一个刚刚展的势力,若想在各大势力的夹缝间顺利生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保证情报的畅通。

    观察哨设置后,一连月余都没有动静,众人甚至觉得王烈小心过度。

    但今日,青州路的方向传来信息,有五十人携带器械往幽州而来,却是证明了王烈的先觉性。

    不过,是敌是友暂时还不清楚,但不管如何王烈都把它当成难得的练兵的机会。

    王烈和苏良、冉瞻带那一百人的特别小队一起下山,留下胡大海和白文领着一百五十人的小队固守山寨。

    到了离鸡鸣山三里外的官路上,王烈等人找到早就准备好的埋伏点隐藏起来,仔细观察着路上的动静。

    过了能有一刻,路南腾起一股烟尘,接着一阵喊杀声传入耳中。

    王烈一听,问冉瞻:“情报上不是说只有一支人马么?怎么还有喊杀声?难道是什么队伍的内讧?”

    冉瞻看了看远处,这些人中,就属他和白文有着最丰富的战斗经验:“烟尘凝而不散,来人数量已经过百人,估计前边所报五十人是逃跑之人,而后边之人是追兵。”

    很快,山上也再次传来最新的消息:“后有追兵,百人上下。”

    消息同样被送到了王烈手中,王烈看后点头:“很好,大家把招子放亮点,看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是胡人追杀我汉家百姓,说什么也要帮一把;如果是胡人内讧,或者汉人内讧,我们就不管了,也管不来。而且,诸位谨记,若要动手,就绝对不能放跑一个敌人,更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会为山寨带来麻烦。”

    众人称喏。

    王烈选择的伏击地点很是巧妙,沿着山势开辟的官道在这里会出现一个急转弯,双方只要赶到这里必然减,否则只能是冲下道路,而道路下虽然不是万丈悬崖,可也是碎石满坡,不跌个半死都算阎王无眼。

    而只要这些人一减,到时想要简单的分清双方的敌我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转眼,那些人马就奔至眼前,这期间,在前边的人马不断有人惨叫落马,显然这些人马正是被追逐的一方,而他们的人数早已经不是五十几人,而是锐减成了二十余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而后边追踪而来的,却是百余人,这些骑士身在马上,张弓搭箭,射术之精,更胜幽州军中的专职弓箭手。

    骑射、骑射,说起来容易,但想要骑**湛,没有多年的训练和一定的天赋是不可能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弩箭明前,汉家士兵在骑射对决中很难过胡人骑兵的原因。

    能在颠簸行进中的马背上端弓搭箭,瞄准目标,绝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更多的汉家骑兵仅仅能做到勒住战马射箭。

    而连弩的明则弥补了这一差距,连弩射虽慢,但稳定性高、穿透力强,正是汉家骑兵克制胡人骑兵的利器。

    眼下,这批被追赶的骑兵也手拿连弩,但后边追兵实在强大,在连弩的射击下仍能从容躲避。

    人马越来越近,这时候大家已经能看清楚双方穿的都是短打的汉家常服。

    但王烈还是用他那双鹰目分辨出来,后便追踪而来的百人相貌和动作,却是胡人打扮,看来十有**是石勒手下。

    等到这些人互相追逐到道路转弯处,果然度都是骤然减慢。

    但身后胡人的战马更加高大,度也明显更胜一筹,双方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进。

    而那领头的胡人高喊起来:“谢大人留步,我家石勒将军请您回去只是为商讨我们双方合作的事宜。”

    这边被追逐的汉人当中有人怒道:“你们这些胡狗,哪有用弓箭刀枪请客的道理!”

    接着,一箭射出,奈何那胡人早有准备,对方只是轻身缩进马镫,就躲过了这一箭。

    而胡人骑士那边又是数箭齐而来,落在最后的几个汉人骑士顿时落马。

    后边的胡人骑士此刻已经算准对方不可能掏出自己的手心,已经起了戏谑玩弄的心理,故意不射骑士,只射马匹,让汉人骑士跌个半死,再快马赶上,一刀砍死。

    此情此景,看得鸡鸣寨众人眼中带怒,冉瞻更是跃跃欲试,想要冲出杀贼。

    王烈看着这些嚣张的胡人骑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前边的汉人他必须救下,而后边那些追赶的胡人也必须把命都留在这里!

    ~~~~~~~

    胡人骑士张弓搭箭,前边的汉人骑士纷纷落马,转眼已经只剩十余人。

    王烈一看汉人骑士这边的情况不妙,一挥手,潜伏在山麓上的人马立刻向这边运动而来。

    王烈他们没有弓箭,自然也不会天真的像上次对付冉瞻手下的乞活军那般挺着长枪去对抗人家的马上射手。

    真如此,对方只需数阵箭雨,自己这边百人的小队就会彻底崩溃。

    王烈给这些胡人骑士早就准备好了大礼——路上设置好了绊马索,山上更准备了大量滚石和滚木,就等他们享用。

    至于其间是是否会误中被追杀的汉人,却不是王烈能管的了,能救一个是一个,在这种人人自保的乱世里已经功德无量。

    两百米,一百米,王烈手中得自王浚的雕弓瞄准了领头的胡人骑士,那骑士犹自大声呼喝,猛然一道寒芒闪过,下一刻那骑士已经被羽箭之力带着倒飞下马匹。

    八石强弓,在王烈手中迸出的力量何等巨大。

    弓箭就是信号,等那些汉人纵马过去后,几乎和地面一个颜色,土褐色的绊马索瞬间绷直。

    下一刻冲在最前的几个胡人骑士的战马如同撞上了无形的墙体,一阵清脆的骨折之音后,人仰马翻。

    最阴险的是这绊马索并非只有前边的几根,这短短的百来米的距离内,足有数十根之多,而且是渐次绷紧。

    就算有那反应敏捷、骑术高的胡人骑士能侥幸躲过第一根绊马索、甚至第二根、第三根,但最后还是要被后边的绊倒坠马。

    一路下来,百来名胡人骑士,到有一半人马都被绊倒在地,再加上互相间的碰撞,最后完好无损的不过三十几人。

    而随后,半山就传来一阵雷鸣呼啸之声。

    滚木擂石放在接近山脚处的位置是王烈的主意,太高留给对方的反应时间过长,太低没有冲击力,这经过后世宅男精心计算过的距离,加上被绊马索弄的晕头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