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夜,令狐盛率一万并州骑军,从四面杀出,而冉瞻也率五千人马早就抵达高阳,直接从从后阵杀出,死死拖住了孔长和支雄。

    匈奴汉国士兵大乱,张宾和夔安眼见事情不妙,想要控制、弹压乱军已经不可能。

    只好率大部仓惶向襄国城退去。

    第二日清晨,方重新止住脚步,一统计人马,这一夜却又损失了近万人马。

    剩余的人马也没有了再次攻打高阳县城的勇气,石勒知道消息后再次吐血昏迷,张宾含恨带石勒退回襄国城。

    而襄国城的内,石勒积攒多年的物资早被谢艾搬运一空,并且把石勒手下的亲信也屠戮一空,而那近万名投降的匈奴汉国士兵,包括火鹤营的汉人士兵以及倒霉的石虎也都被谢艾夹带回了幽州,充坐开矿的奴隶,在石勒大军返回前,绕路青州返回了平舒城。

    期间,更有数万户百姓自愿和谢艾回迁幽州,谢艾却都一并带上,做到寸草不留给石勒。

    而战死的桃豹、赵鹿等数千名敌军的头颅,一样被谢艾砍下,在襄国城外堆砌成一座京观。

    蓟城之下,襄国城外这两座京观的树立,却是彻底树立起王烈手下军马的威信,世人皆称:“宁惹阎王,不惹幽州。”

    自此,那个时常咧嘴憨笑的青年有了一个恐怖的名字:“幽州杀人王”。

    至此,历时一个月的幽州之战终于彻底完结,曾经在北地几近无敌的石勒损失惨重,不但物资被劫掠,都城襄国城被彻底焚毁,手下十余万兵马,最后回到襄国城一统计,却损失了四万余人,可谓是元气大伤。

    而且十余万人口的流失,更让石勒在几年内都没有恢复元气的可能。

    而王烈这个名字,也终于随着这场战斗传遍大晋各地,甚至远在江左的某些人也开始正视起这个他们曾经轻觑的蝼蚁。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

    江左扬州府治所,建康。

    建康本名建邺,为三国时东吴都城。司马邺即为后,为避讳才改做建康。

    虽然表面上尊长安新都的那位至尊为皇帝,但如今,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大晋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但有任免上至侯爵,下至县令的权利,更有生杀予夺的军士豪强。

    此刻,建康的琅琊王府中,大晋琅琊王司马睿正和一个四十几岁,面如冠玉的中年男子手谈。

    纵然是这冬日,但室内却燃烧着上好的竹炭,炭火内更添加有西域运来的香料,整个室内却是温暖入春、檀香扑鼻,而司马睿年轻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汗珠,眼睛死死盯着盘面,不时抬起修长白皙如女子的手指擦拭额头。

    这盘棋,却是司马睿执白先行,但此刻他已经被那名男子杀得步步败退,棋盘之上几乎全是黑色的棋子。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早就弃子认输,再不受这等折磨,可是司马睿还在苦苦坚持。

    这并不是说司马睿心智坚韧到这种自虐的程度,而是他根本不能认输。

    早在刚刚那中年男子屠戮掉司马睿中盘的一条大龙后,司马睿就欲投子认输。

    可是,还没有等司马睿开口,那男子就微笑制止:“景文贤侄,您应该有一些耐心,成大事者若不能忍耐成败得失的考验,怎么能行,我又怎么放心把这军权交给你呢?要知道这若是两军对垒,没有耐心就会失败,而失败后就不是这般拿下几个棋子,而是要让千万将士失去性命,千万妻儿失去男人和父亲,贤侄,你可忍心么?”

    男子的这番话说的端是正气凛然,司马睿脸上也配合的做出一副受教的表情:“是睿心急了,那我就再坚持一下。”

    那男子见司马睿如此,却是抚须大笑:“孺子可教也”

    司马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是大晋堂堂的王公,占据了江左之地,被群臣拥戴的琅琊王。

    如今,却一再被眼前人折辱,就算对方曾经帮他消灭叛逆又能怎样?他这种行为又和那些自己的反对者有什么区别?

    但司马睿不能动也不敢反抗,对方手握十余万重兵,统领着江左全部的兵马,背后又有琅琊王家这个天下第一大世家的支持,他若动就是以卵击石一般。

    此刻,司马睿眼见又被那男子屠戮几子,却是憨笑道:“大将军教育的极是,这盘棋我也想和您下到终盘,但我天性懦弱,实在不适合与人争斗,让将军您失望了。”

    司马睿身为王公,却如此忍受对方羞辱,却叫人称奇了。

    原来对方正是日后那有名的权臣,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王敦王处仲。

    至于他原来的官衔大晋左将军、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假节,早已经成为过去,只是因为王敦在左将军位置上坐了许久,却是一直谦虚自己不想当大将军,更要求手下继续称其为左将军。

    其实若按照实际的关系和辈分,司马睿和王敦还颇有些亲戚关系。

    司马睿乃是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王敦的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襄城公主。而司马觐和司马炎都是司马懿的孙子,也就是亲堂兄弟。

    所以,王敦若在私下里,亲昵的叫司马睿一声贤侄本不过分。

    而且王敦拥立司马睿有功,司马睿也不会如此小气。

    可是,现在的王敦,除了在朝觐时,其他时候处处都称司马睿子侄,甚至时常用言语折辱司马睿,这就很让司马睿恼火了。

    但王敦的势力实在庞大,身后的琅琊王氏如今更已经是天下第一世家。

    自八王之乱后,王敦就追随东海王司马越,广招私兵,扩大势力,如今王敦已经实际掌控了江左兵马,可任意调动,而且司马睿还不敢罢免王敦官职,只能不断加封以安其心。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安抚王敦,王敦的官职越来越大,而司马睿对他的牵制也越来越小。

    终于造成今日,司马睿心中纵有万般不满也不敢直接对抗。

    此刻,眼见司马睿如此自轻,甚至直接说自己是一个“懦弱之辈”,王敦却是哈哈大笑,然后道:“都说江山易变,本性难移动,但在敦看来,天生的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不改变那就是没有努力到的原因。

    如那在幽州风头正劲的王烈,不过是一卑贱出身,当日谢鲲求我赦免其罪,我还不以为意,如今却已经俨然是幽州之主了,贤侄大可以学他一学嘛。”

    王敦说完这话,却是死死的盯着司马睿的眼睛,想从这个自称“懦弱”的大晋王爷眼中找出一丝不耐。

    他就不相信司马睿是个泥捏之人,没有野心、没有**,但司马睿毕竟是大晋宗室,他若想废他,也要找到什么性格暴虐、任人唯亲的理由才好。

    若这般软弱,自己废了他,众人也必不服气,其他世家也会联合起来反弹。

    此刻,在王敦凛冽目光的逼视下,司马睿脸色尴尬道:“将军说笑了,我哪有那王烈的本事啊,我手无缚鸡之力,现在在府内做这个安心的王爷就很满足了。”

    语气虽然平淡,但有一股掩饰不住的酸溜溜的味道。

    闻听这种酸溜溜的语气,王敦心中反而少了一分警惕:“只要他不是那种心深如海之辈,还有些掩饰不住的棱角,那就还可以控制……”

    王敦却并不接司马邺这话,在棋盘上重重落下一子,转移话题道:“却不知主公想如何处置幽州之事?”

    司马睿忙道:“一切全凭将军做主。”

    王敦听完,道:“那就请主公下令,准我全权处理幽州事务。”

    司马睿却点点头,草草落下一子,转身取出纸笔,修书一封,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王敦一看,落下最后一子,接过诏书仔细看后,见司马睿全权任命他处理幽州事务,却是哈哈大笑道:“多谢王爷成全,对了,阿睿,你棋力愈发见涨,改**我叔侄再来手谈。”

    然后却主动投子认输,告辞而去。

    见王敦远去,司马睿狠狠将手中暖炉扔在了地上,低声道:“王敦,我早晚要将你碎尸万段”

    其实,王敦之之所以如此,并不能说他是一个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的蠢货,此人不但文韬武略,而且十分懂得进退,更会收买人心。

    凡事都有因果,王敦是一个典型的懂得取舍之道的枭雄。

    他曾经把自己的婢女和钱财都赏赐给手下军士,深得手下军心,麾下死士忠臣很多。

    而且王敦为人目光长远,不顾别人闲言,早些年就一力支持当时身为太傅,实为太上皇的东海王司马越。

    这才被司马越赏识,封他为扬州刺史,而控制扬州富庶之地后,王敦招兵买马,消灭当地流民起义,收编其军队,这才有了今日的基业。

    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后,王敦和堂弟王导初始也算尽心辅佐司马睿,甚至甘心做司马睿清除政敌的屠刀,这才获得了司马睿的信任。

    司马睿身无兵马,也不得不依附于王氏一族,这才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初期王敦十分懂得收敛,司马睿封其为尚书,他却坚辞不受,后来才又因公被提升为左将军。而那时,司马睿对王敦的信任简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但事事都请教王敦,甚至以为他是自己未来坐拥江南,成为天下至尊的助力。

    永嘉之乱后,晋怀帝被掳,司空荀藩推南渡江左的琅琊王司马睿为盟主;但当时的江州刺史华轶不肯顺从司马睿的指挥,于是王敦与历阳内史甘卓和扬烈将军周访一起进攻华轶,并将他击败,华轶败走被杀。

    为这件事情,司马睿十分信任王认为他是一心帮助自己的忠臣。但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睿也是咎由自取,疯长的野心让他选择了与王敦谋皮

    随后,在永嘉七年,杜彛谙嬷葑髀遥笥止テ屏懔辏秩盼洳⒊ど场⒁硕肌⑸哿甑瓤ぃV荽淌分茴壱蚨俗摺

    其时,陶侃在王敦麾下为官,王敦让陶侃等进讨,而自在豫章作援。最终杜彛惶召┮匀醣嗽菔被髌疲吮艹ど常皇奔涮召┟灯稹

    而王敦也因为指挥有功,被司马睿加封为任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王敦欣然这次接受了任免,但对外却自称自己德行不够,还不能任镇东大将军一职,所以依旧让人称其为左将军。

    但无论别人如何称呼,王敦却获得了实打实的发展良机,而且在外人看来王敦依旧是哪个板荡忠臣的模样。

    以前王敦招兵买马,虽然没人敢管,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是小心行事,毕竟朝廷有那么多的谏官,被他们弹劾,记载进青史中,可非王敦这种分外重视自己的名声,爱惜如羽毛的人所愿意做的。

    可是这次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却等于给了王敦一个,利用朝廷名义扩张的良机,现在就算他再怎么大张旗鼓的招兵买马,甚至自己铸造军械,都不会再有人能说出什么了。

    王敦自此开始自选官员,兼统属下州郡,所有的人事任免大权全部抓在手中。

    这期间,杜彛拷藕肽献吖阒荩肭笫战挡⒃敢馓址ピ谀显降牡猎簦昂笥钟虢恢荽淌吠趸寄迸驯洌馓召┨制健6藕胱钪障蛄憬堤匾钔督担罱藕胨透醵兀醵赜谑鞘账拷跷栊拧A砟峡等撕吻盏笔本菹站壑谑宋耍醵厮较率辗⒓尤嗡钠方

    而司马睿这个时候已经发觉了王敦撇开自己自立的意图,但他手下无兵无将,王敦都不用亲自带兵谋反篡位,只要王敦明确表示不再支持他,那么江左有大把的反对者想要把他拉下马来。

    从这以后,王敦开始肆意专权,不再顾及司马睿的看法。

    司马睿这时虽看清了王敦的面目,但为时已晚,却也只能忍气吞声。所谓与虎谋皮,悔之晚矣,正是司马睿心情的写照。

    不过司马睿显然也不是安心做傀儡之辈,否则当日也不会重用王敦,铲除异己。

    而且司马睿更不是一个甘心平淡之辈,他盘踞江左,最终的目的就是称帝,王敦若想发展,也不可能完全抛下他不管,至少在表面上,司马睿很配合王敦,很好控制。

    所以,两个人完全是树与藤蔓,相互纠缠利用的关系。

    而司马睿也很明白这一点,却也秘密提拔重用了一些知己。

    而且对外这些人,却都是中立之臣,甚至在王敦手下为官为将。

    如讨逆将军戴渊,尚书左仆射刁协,冠军将军、彭城内史刘隗,这三人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