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幽州军跟着齐声高喊:“不服者,杀——”
说完,手中兵器抽出,指向敌人。
四周风声猎猎,众人屏住呼吸,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毕竟他们也都是军人,而且从根源上说,和段氏、拓跋氏鲜卑体内流着一样的血,只是祖先分支后,才有了种族之分。
如段氏鲜卑,自称是父系汉人与母系鲜卑祖先结合,有和段氏的先祖,这才以汉人自居。
此刻,这些慕容鲜卑骑军心里充满了犹豫,不知道是该举起手中兵器反抗,还是理科投降。
几个慕容鲜卑的军官互相看了几眼,犹豫片刻,其中军衔最高的一人翻身下马,把兵器双手举过头顶,哀声道:“我等愿降”
有了带头的人,雪原之上,很快跪倒了上万骑士。
一干幽州军的兵马在愣了片刻后,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胜利了——”
胡大海激动的一把抱住身边的韩云:“老韩,我们赢了”
韩云也激动道:“终于不用打仗了……”
孙安却在一边道:“这才得了幽州,阿烈将来还要入主中原,有的是仗要打。”
韩云一听,脸色哭丧道:“那我申请转去做白长官的执法军团行不,实在不行去辎重营也可以。”
孙安指着韩云手中还在滴血的长矛道:“恐怕不行,刚才我统计了下,韩叔你这次又杀死了三个敌人,而且我军大胜,按照我军军功,你可以再升一级,恭喜你,韩幢主”
韩云一听,老脸一拉:“我不想升官啊,我要活命。”
~~~~~~~
晋建兴二年十一月末,平舒保卫战结束,而这持续了十余日的平舒之战,最终以王烈和幽州军的大获全胜告终。
而在当时身为幽州别驾的裴宪,所记载的历史之上,幽州军能取得这场胜利,却是王烈为首功。
而且,裴宪也第一次在竹简上写下:“王烈为健儿,有枭雄之姿,不知是我朝之祸福……”
这一战,石勒十一万大军败走襄国城,先后死伤三万余人,慕容廆父子及四万大军在平舒城下灰飞烟灭,除了先后战死的万余人,其余全部成了王烈的俘虏。
王烈也不客气,直接将这些俘虏转赠给了段氏和拓跋氏,既然都是鲜卑一族,就交给他们教育处理。他们既然敢起兵谋反,劫掠大晋百姓,那么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至于被俘虏的数千石勒的人马,则全部留下当做挖矿的奴隶,将来再做处理。
至于远在辽东的慕容鲜卑遗族,应该一时还不能得知慕容廆战败的消息,慕容廆派出的那些妄图突围的亲卫,也全部被王烈布置在外围的伏兵抓住。
在白文的严刑拷打下,王烈他们很快得知慕容廆寄希望于慕容皝韬光养晦,献地求生的想法。
谢鲲等人却都道:“慕容廆阴险,若此战不死,早晚还是我大晋的祸害。”
王烈却笑道:“慕容廆算是祸害,现在也已经丢了老命;不过那慕容皝却和他父兄不同,听说为人极善谋略,若不想办法收复,才是真正的祸患。”
段文鸯却道:“既然阿烈你觉得他是个祸害,莫若这次返回蓟城就将他灭掉;反正他也还不知道自己父兄战死的情况?”
王烈摇摇头:“此人就算没有慕容廆的教导,恐怕也会献地求和,我已经在两军阵前答应慕容廆,若他的遗族肯投降,就不行杀戮。虽然慕容廆为人无信无义,但我却不能如此。只要没抓住慕容皝的马脚,暂时还不能动他。
不过既然慕容廆想把地盘送给我们,那我们自然不能辜负他的好意,辽西公、段大哥,相信你们也十分惦记族内情况,咱们也不要耽搁,即日就起兵返程,我也随你们去蓟城走一次,这边事情一了,我也好去长安做‘天子门生’。”
段疾陆誉和段末坯闻言,皆点头同意,谢鲲却问:“那石勒回撤的大军就不管他们了么?”
王烈笑道:“蒙浑不是说令狐盛将军在高阳郡设伏么?就算不能杀散多少敌人,也会让他们成惊弓之鸟的,而且咱们设在鸡鸣山的兵马一直未出,谢大人可知道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谢鲲也是心情不错,笑骂道:“你这小子,这时候还要卖关子?”
王烈无奈,笑道:“我军虽未追击,但我早就将飞奴放出,而且我早就叮嘱冉瞻,严密注视附近动静,只要石勒这边大军一撤,就沿路布置疑兵,不求杀敌,但求将他们军心搅乱,到那时再有令狐盛将军的伏兵一出,相信石勒不死也要耗去半条命。
相信只要石勒大军经过鸡鸣山附近,无论是走小路还是大陆,都会中下冉瞻他们设置的陷阱,到时候他剩下的八万大军加上伤残士兵,不死也去半条命。”
谢鲲点点头:“甚好,如此石勒就再无力侵犯我幽州,幽州暂时无忧矣。”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烈笑斗慕容皝
第一百九十四章,王烈笑斗慕容皝
呃,某虫子说了,昨天没感谢他,所以不给月票了,其实吧小飞感谢诸位支持,当时也是一时间就想到那么多,而且篇幅有限,不可能全部感谢到,最近也没有单独给每一个读者发感谢信息,小飞在此致歉
~~~~~~~
晋建兴二年十二月初,王烈率五万大军开赴蓟城。(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平舒城却留下卫雄和令狐艾带领一万新兵,和新招募的两万民兵驻扎,同时等待汇合从襄国城返回的谢艾等人。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王烈正式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内开展了招募民兵为预备役的举措。
其实,王烈一直就有这样一个想法,按照大晋的世兵制,也就是兵户制度,当兵代代相传。
世兵制虽然使兵将结合空前紧密,并促进部队战队力的提高,但却让军队出现热吧身依附关系,由量变发展到质变;一代兵士衰老后,子弟未长大,国家兵源出现断层;当士家缺少后嗣时,国家又将出现缺少后备兵源的危机;而且兵户的身份后越来越低,为国家流血牺牲,自己和家人却是贱籍,还有什么人肯当兵,为国出力?
虽然到了西晋末年,各大割据势力已经开始采取募兵制,后世东晋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就是依靠招募精锐士卒得来。
但募兵制因为要求较高,如王烈当日扩招狂澜军,数万青壮来报名,选拔出来的合格兵卒不足万人。而且这还是王烈降低了一定要之后的结果。
而那些被淘汰下去的青壮按照王烈现代人的观点也并非是无用。
这就好比一个经过训练的,善用弓箭和刀枪的士兵,尽管他可能身轻体弱,但是却绝对可以轻松杀死一个看似强壮,但没有经过训练的农夫。
所以,王烈才一直筹谋,在自己控制的区域内开展募兵与世兵制某些优点相结合的征兵方式。
除了招募来的合格强健兵卒外,其余有意加入军队的男丁,则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一点和世兵制相仿,但待遇和地位都要超过兵户),一年农闲时参与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为兵时享受狂澜军士兵的基本待遇,为民的时候也有减免三成赋税的优待,而且军事训练时一样发放军饷。
这样的优厚条件,让那些第一次没有被选拔上的人看到了希望,很快王烈就招募了两万预备役士兵,并将他们留在平舒城,相信等他再次返回蓟城的时候,又会有一支经过新式军训练的强军出现在幽州。
而且,王烈特意把令狐艾留在平舒,就是希望能用他的蛊惑能力和他对自己新式练军方法的理解,给这些新兵和民兵洗脑,让他们初步建立当兵是为自己,而王烈是给予他们这一切的基本思想。
就和当年袁世凯的北洋,为谁当兵,谁给你们军饷。
王烈并不是要打造一支北洋,而是一支可以维护自己利益的集团,然后用这支队伍为这个时代的汉人做一点事情。
处理完这些,王烈准备赶赴蓟城,蒙浑却率领一万拓跋鲜卑骑兵相随,却是准备那慕容一族一旦负隅顽抗,就帮助王烈将其灭族,然后再顺代郡经平城返回草原。
拓跋郁律给蒙浑的命令本来就是,最坏的情况是把王烈救回盛乐,好的情况当然就是帮王烈平定幽州,到时候代部草原就恩那个和幽州连为一体,互进互退。
而且拓跋郁律还让蒙浑带来了羊真的一个建议,在广宁郡或者代郡的边境处开设边贸集市,允许各地居民互惠互利。
王烈听后,欣然同意,和谢鲲等人协商后,更在涿县开设一个大的贸易区域,让四方各族都去涿县进行大笔交易,边境区域的也作为小型的交易集散地。
如此,还能全面带动幽州经济的发展。
随后,王烈和谢鲲、段疾陆誉、段末坯、段文鸯、裴宪、荀崧等人踏上了通往蓟城的路程。
一路之上,曾经归顺石勒和慕容廆的官吏或者被石勒任命的伪官吏,却是很快得知了消息,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看似不可战胜的石勒大军,竟然不过半月就被迫从平舒城撤军,而且根本不再理会幽州。
虽然还没有知晓慕容廆全军被灭的消息,但眼看幽州军大军兵临城下,却基本都选择了望风而降。
对于这些投降派,王烈和谢鲲商议后,为了暂时安抚民心、更好的光复幽州,也不杀他们,反而好言相劝,却是等将来再寻个理由把这些墙头草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毕竟这种人留着,就是一个祸害,绝对不能再让他们为官。
而对于那些胆敢反抗的留守,则是屠杀全族,毫不留情。
这样温和加霹雳并举的手段,却是让更多处在观望的郡县选择了及时投靠王烈。
而身在蓟城,得到了这些消息的慕容皝,却是心中稍定。
虽然他还不曾知道自己父兄战死的消息,也不会知晓慕容廆临终前提出的,希望他献地自保,以图后事的建议。
但以慕容皝的才智,却在石勒兵退平舒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不可正面对抗风头正劲的王烈,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和他合作,其次是表面上合作,暗中联合其他势力对抗王烈,最次才是硬碰硬的抵抗。
尤其是眼看王烈大军前来,而那出征的近四万慕容一族的骑士却没有动静,慕容皝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若父兄投降了王烈,绝对不会这般无声无息,至少会给他传来信息。
如今看,要么父兄是随石勒一起离开,要么就是已经被王烈俘虏、歼灭。
当然,慕容皝还是没想到王烈会杀死他的父兄。
慕容皝十分聪明,尽管猜测出了许多,尽管心有悲痛,但他还是忍耐下来。
王烈大军一路前来,对那些不抵抗的郡县采取的温和政策,更让他决心——投降王烈,献出自己的一切,只要能活命,未来就有机会。
相比慕容皝的淡定,段末坯等人的叔父,也是上任鲜卑辽西公段务勿尘的弟弟段涉复辰,却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和慕容皝不同,慕容皝是慕容一族的世子,在慕容廆死后就是慕容一族的族长,全族他最大,只要王烈和谢鲲等人不怪罪他,他就还是鲜卑的可汗。
可他不一样,他虽贵为鲜卑可汗的叔父,可他毕竟出卖了自己的宗族,不但族内很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就连段氏兄弟也不会饶过他。
就算到时候王烈看在段氏兄弟的面子上放过他,但那兄弟几个却不会饶他。
期间,数次去找慕容皝商议,问其:“我侄子辽西公段疾陆誉宽厚,尚能听我之言,容我不死;但段末坯和段文鸯两人却是脾气暴烈,恐怕要谋害我,而且这次我族因为战乱损失不少,也死了很多人,那一虎一豹甚至会迁怒与你的。”
慕容皝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段涉复辰这么说,是提醒他两人是一根线上的蚂蚱。
可是,现在慕容皝心下早已经有了决断,决不能正面对抗王烈的大军,因为王烈不但军力远胜自己,而且现在在幽州乃至北地的名望、人气,都比自己这个辽西慕容氏的后人更名正言顺,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责任全部推倒战败的石勒,以及眼前这个倒霉鬼段涉复辰身上。
“老鬼,竟然敢威胁我,既然你不想承担责任,那么我偏偏要你承担一切”慕容皝暗想。
因此,见段涉复辰忧虑,甚至流露出要逃跑的意思,慕容皝却是好言相劝段涉复辰,并邀请他一起赶赴蓟城,到时将石勒任命早辽西和辽东的伪官吏全部捆绑上,并把所有责任全部推倒石勒身上,那时段疾陆誉兄弟看在死去的段务勿尘面子上,也不会为难他。
段涉复辰听后,这才转忧为喜,而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