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末坯发现不对,上前揭开王烈面具,却见他嘴边全是流出的鲜血,嘴唇早已经被自己的牙齿咬烂,双眼紧闭,整个人已经陷入昏迷状态。

    若不是背后的大枪的支撑,怕早就摔倒了。

    段末坯忙让段文鸯继续指挥人马与卫雄的骑军一起追杀敌军,他却和韩云、孙安等人护送王烈回城。

    如今,面对躺在床榻上双眼紧闭的王烈,看着那张因为失血而蜡黄的脸庞,就算在昏迷中王烈的嘴角也微微上扬,显然在昏迷前的一刻还沉浸在胜利的欢喜之中。

    看着这一切,段末坯心如刀绞。

    段末坯又怎能不清楚,王烈这是为了全军的胜利,才做出如此的牺牲。

    王烈本可以选择不力敌支雄,甚至可以选择退去,但那样,幽州军鬼神的装扮就会被戳破,今日也就不会去的如此辉煌的战绩。

    可是,段末坯宁愿此战惨淡收场,也不愿看到王烈如此模样。

    此刻,皇甫方回和皇甫旭父子,以及王氏姐妹花全部围在王烈床榻前。

    作为平舒城内医术最好的几个人,如果他们不能救醒王烈,那平舒城内怕就无人可医了。

    此刻,皇甫方回一脸凝重的伸出指头搭在王烈的手腕之上。

    片刻道:“王校尉的外伤并不重,但内腑受到了剧烈震荡,引发经脉淤血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要化去经脉内的淤血,否则落下病根后,将来就再使不得兵器了……”

    众人闻言,心下凄然,王烈勇武,若不能使用兵器,将来岂不是成了废人?

    段末坯却道:“皇甫先生,您父亲是国医圣手,您医术也很高超,一定可以救治阿烈,是不是?”

    皇甫方回老脸一红:“我父医术要强我百倍,我学之不足一成,若我父亲在,当可耐心调理,但现在我却只能用父亲留下的猛药,只是……”

    “只是怎样?”程翯急道,这里还能有谁比她更关心王烈。

    “救醒后当无大碍,但是需要一年内化去淤血,否则今后肯定不能再骑马上阵,甚至可能全身经脉堵塞,最后瘫在床榻之上。

    最主要的是若用这种方法救治,我父亲那里祛除病根的方法就再不能用了。”

    救还是不救,众人看向程翯。

    “救”程翯毫不犹豫道。

    同时,暗下决心,这一年内无论到哪里,都要替王烈寻到化去淤血的药方。

    若不行,她也会一直陪伴在王烈身边,伺候他一辈子。

    ~~~~~~~

    在程翯的协助下,皇甫方回撬开了王烈的嘴巴,服用了他父亲皇甫谧提供的药剂后,王烈的呼吸变得沉稳了许多,沉沉睡去。

    众人问皇甫方回,王烈什么时候能醒,皇甫方回摇摇头:“要看病人的体质,王校尉体质不错,但这伤……”

    王烈的伤很重,至少在皇甫方回眼里至少要再沉睡多日。

    但没想到,一日后王烈就醒了过来,虽然两日后才能起身,但就算这样皇甫方回都连连惊叹王烈体质之好,超乎想象。

    王烈醒后,程翯告诉了她帮王烈做出的选择,王烈却是当着众人面抱住程翯:“知我者阿璎也,我王烈宁可再驰骋战场一年,也不要选择现在就开始躺在床榻上度过终生。”

    众人闻言,看着王烈灿烂的笑脸,都跟着笑了起来。但心下却有些难过,不只一个人暗自发誓,一定要帮王烈寻到可以化去经脉中淤血的良药。

    程翯却坚定道:“阿烈,你不会有事,你现在已经是拯救整个幽州的大英雄,是汉人在北地的旗帜连支雄都败在你的枪下,你就是未来的北地之王,北地之王又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王烈却笑道:“什么北地之王?只要能战胜石勒,还幽州汉人一个清明之天,我也就满足了,至于将来,我却要纵马天下,杀尽欺辱我们汉人,和我们汉人兄弟朋友的家伙,诸君可愿与我同行?”

    此话一出,众人却没有谁觉得哪里不对,这几日,王烈已经用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相信,他王烈有勇有谋,肯为兄弟和汉民牺牲,跟着这样的少年,就算是一寒门出声,又有何不能改变?

    段文鸯却是第一个起身赞道:“阿烈,我早说过,你若能做上大将军,我段文鸯愿为你马前先锋”

    众人群情激荡,却觉得胸怀大畅,只是今夜裴宪又会在汗青之上记载下这样一条:“北地汉民不屈,抗击石勒逆胡,然王烈少年勇武,日后不可限量。”

    这期间,石勒大军在连败数阵后,却是偃旗息鼓,再不进攻。

    总结这一战,三万参与进攻的匈奴汉国士兵,当场战死五千余人,被幽州军两面夹击杀死了又有近万人,溃散被俘数千,能活着回到大营的不足一万。

    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尤其是那五千龙翼营的损失,更是让石勒心痛不已。

    石勒本就是奔袭长过攻坚,但这并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与他手下兵卒的组成有关系。

    其实不止是石勒的手下,西晋默念,五胡的军队大多数全是骑军,很多甚至都没有步军的编制。

    而这些骑军从下在马背上长大,擅长骑射,上马是骑兵,下马就是弓箭手。

    虽然来去如风,机动性超强,擅长长途奔袭,但也让他们缺少攻打坚城的经验。

    比如石勒这次,靠千里奔袭占了蓟城,但进攻平舒,却是现打造的攻城器械,甚至还有从蓟城的幽州军军械库获得的装备。

    前几天攻城中,撞城车被毁,大量攻城塔和云梯车一起被毁,就算军心不乱,却也暂时无力发动进攻了。

    更何况,哪一次的火药爆炸留给匈奴汉国士兵的阴影实在严重,甚至大军有有人传言:“这是冬日滚雷,是龙神下凡,守护幽州军,以表达老天对此次战争的不满。”

    石勒想要弹压,却也无从说服众军,虽然他心里明白,那能瞬间杀死近千人的巨大火光与烟雾,很可能是王烈他们制造出来的,但无凭无据的事情,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至少他就根本没遇到过。

    而且值此大战之际,更不能随便杀戮兵卒,甚至有些高级军官都在传言,他总不能连这些人一起杀,最后迫得这些人造反。

    最主要的是,无论是以阴狠毒辣著称的石勒,还是以隐忍善谋著称的慕容廆,甚至是有子房再世之名的张宾,都没有办法破解这种武器。

    慕容廆这时仍然心有余悸的叹道:“我本以为石将军您手下的兵马已经是天下无敌,可以看那种巨大的爆炸,我才发现原来这世上真有神迹,而且那王烈先前名声不显,现在竟然能一战击退支雄将军,若说没鬼神庇护,我却不信。”

    面对慕容廆这种说法,石勒虽然不以为然,但也无从反驳。

    而且张宾甚至一言指出:“这次战斗尚且是在步战,若是骑军冲锋,忽然有这等声音出现,马匹受惊,我军必败,而且会更加惨烈。”

    石勒听了深以为然,却是愈发的不敢再派兵进攻,生怕再引出那种不知名的爆炸来。

    期间,石勒也曾想办法派出探子去打探那发生爆炸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物,妄图进入平舒城,但平舒城四门紧闭,就算偶尔打开,也没有办法进入。

    至于飞鸽给之前混进城内的密探送信,却是根本无人回应,到是隔日后,几个人头被扔出了城外。

    石勒无奈,垂问张宾该当如何,张宾建议:“上策是退兵,进快稳固所占据的城池,至于王烈这边,封锁其要路,把他钳制在平舒境内,将来分化他手下各方势力,毕竟王烈之前不过是一小卒,没有资历可服众,而且段氏鲜卑也未必肯一直听他调遣;中策则是固守数日,因为平舒城城墙虽然坚固,但却是后来扩建,城内资源有限,一下子涌进六万幽州军,粮草肯定不足,到时候不战自乱;下策则是继续强攻,但没有解决那威力巨大的爆炸的办法前,却是白白损耗精锐。”

    石勒犹豫思考半响,进攻平舒不过四五日,他在这小小的城池下已经损失了三万人,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而且敌人似乎依旧没有用处全力的模样,不说那威力巨大的爆炸,单说王烈,竟然可以击败支雄,这种勇武就是世上难寻,已经严重的打击了匈奴汉国的军心。

    可是若选择不战,那前期的投入损失就更是白白浪费,更会让天下注视这场战斗的人贻笑大方。

    正如王烈所言,这场战斗在进行了四五日后,已经传到了附近的几个州郡,而且正逐渐传播整个大晋。

    王烈,和他麾下这六万幽州军与狂澜军,注定要明扬整个天下。

    热血、忠诚,无畏、牺牲,这个时代虽然没有舆论的号角,但公道一样自在人心,北地的汉人在关注这场战斗,其他势力也都在关注这场战斗。

    若石勒胜,北地将再无敌手,就算刘琨和拓跋鲜卑联手,但在石勒和刘聪夹攻下,也难有发展。

    若王烈胜,任谁都明白,这幽州的未来就会属于这个曾经一名不明的小卒,而他也将是未来的北地之王。
………………………………

第一百八十章 ,谁可争锋?

    第一百八十章,谁可争锋?

    忽忽,又是精彩的七千字,能换来几张月票不?下边本书即将达到一个大高氵朝,王烈击败石勒,对箭慕容翰……搞一个有奖精彩啊,王烈多久可以击败慕容翰:a、五日;b、十日;c、十五日;d、一个月;第一个猜对的(需要写上简单的击败手段,比如偷袭啊,比如正面对决啊),奖励588起点币,嘿嘿

    ~~~~~~~

    匈奴汉国大军暂且偃旗息鼓,但那约斗王烈的慕容翰却再次来到城下,射进城内一封战书。

    战书上说:王烈你如果是个男人,就尽快出城与我斗箭,不要以为杀败了支雄就天下无敌了。

    然后慕容翰纵马在城墙下来回奔跑数圈,用手中的强弓对着城墙上的军卒连射数箭,却并不杀人,要么射中幽州军士兵的手脚,要么射中城墙上的旗帜,尽显箭术高氵朝,态度嚣张无比。

    而期间,幽州军的神射手也曾试图反击,但一方面弓弩强度不够,慕容翰在一百五十余步外,却都轻松躲过。

    而且,为一个箭术高手、或者说一个武功高手,预先判断羽箭的运行轨迹和速度,却是一项基本能力,

    如此一来,城墙下的匈奴汉国士兵却是喝彩连连,幽州军士兵却是无可奈何。

    恰巧孙安带领自己的一幢人马登上城墙换防,韩云一见慕容翰如此,却道:“孙小哥,你可能把这厮赶走?”

    孙安看了一眼慕容翰,他是见过那日慕容翰在城墙下射出哪一箭的,那种距离和羽箭的速度,都说明对方用的至少是五石的强弓,甚至是六石。

    而现在慕容翰却是近一百五十步外,却能轻松射中城墙上的幽州军士兵,更证实了孙安的这种判断。

    孙安现在用的是四石的硬弓,已经不易,但若说能如此轻松射中一百五十步的目标,却是不易。

    但为了鼓励一干兄弟的士气,孙安还是决定挑战一下慕容翰,却是大喊道:“慕容翰,你敢和我对箭么?”

    慕容翰一看孙安,旁边立刻有亲卫告诉他,这个少年是攻城第一日连发五箭,射死五名匈奴汉国军官的神箭手。

    慕容翰来了兴趣,却故意不屑道:“王烈不敢出来,你个竖子却来送死么?”

    孙安怒道:“是不是送死,比试过再说。”

    说完举起手中弓箭,一箭快似流星射出。

    慕容翰却是毫不在意,他以为孙安用的也是晋军的制式长弓,不足三石的力道,速度和力量都不够。

    但没想到这一箭却是如此之快,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箭矢已经到了身前,却是连忙挥刀,却没有劈中,只好翻身落马,才躲了过去。

    城墙上的幽州军顿时一阵哄笑。

    慕容翰恼羞成怒,正待抬头,孙安又连发三箭,虽然不是王烈和程翯那种连珠箭,却也是一箭快似一箭,慕容翰劈中前两箭,最后一箭只来得及触碰一下,就插着他的脸颊而过,带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慕容翰大怒,趁孙安停顿的功夫,弓箭入手,也是一箭射出,却没想到慕容翰射出的第二箭后发先至,这才是真正的连珠双箭。

    一旁的韩云一扑孙安,这一箭射在韩云的肩膀上。

    孙安心下气恼,但也明白自己的箭术和力量都不如慕容翰,再对射下去,死的一定是自己。

    却忙叫来军医给韩云包扎,幸好慕容翰这一箭射中的是韩云的肩膀,晋军的铠甲本就注重保护这些位置,再加上自从上次受伤,韩云这个怕死的小子,特意在身体内多穿了一身锁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