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称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的马前。

    领头的汉子三十岁上下,一张脸庞漆黑如锅底,看王烈和苏良只有两人,又是一副稚气的少年模样,心下大定:“呔,小子,留下你们的钱财,乖乖离开,否则我们管杀不管埋。”

    王烈一看这些拦路之人,穿成什么样的都有,明显就是落难的流民百姓,一咧嘴:“大叔,咱做个交易好不?”

    黑脸汉子见王烈笑嘻嘻的模样,心下狐疑:“你想做什么交易,如果你能老实留下身上的银钱,我就放你过去,嗯,你这马也不错,留下一匹给我们……”

    王烈听了,也不生气,有样学样:“大叔,如果你能老实让让我过去,我不伤你们性命,嗯,你手中这棒子也不错,留下给我当烧火棍……”

    那黑脸汉子闻言,大怒:“小子,竟然敢消遣你家海爷,吃我一棒。

    说完迈着大步,举着手中碗口粗的棒子冲王烈搂头打来。

    王烈这几日在路上,晚上阅读段末坯的大枪术,白日在马上就反复演练,虽然还不成连贯的招式,但其中几招却已经学会,如今见这黑脸汉子上前,正好拿他做个试验。

    王烈示意苏良不要动手,摘下大枪,枪交右手,顺着那黑脸汉子的来势迎去。

    这黑脸汉子也不是笨蛋,见王烈大枪来势凶猛,也知道不能用自己手中的木棒硬抗,反手一甩,就想避开枪势。

    王烈的本事就是眼力和度,怎么能如他所愿,长枪反手一摆,狠狠抽在黑脸汉子手中的棒子上。

    棒子应声而断,那汉子的双手也震的虎口崩裂。

    汉子怪叫一声,倒退两步:“厉害,呃……”

    下一刻,王烈长枪枪锋抵在了他咽喉之上,让他将下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王烈第一次使用招式,就轻松取得胜利,心下也是颇有几分得意,暗想自己也算是习武的天才了吧?

    想到这里,王烈收枪,正待说几句场面话,吓退这些流民,却没想这黑脸汉子张口道:“少年郎,你厉害,我打不过你,你当我们的领吧。(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说完,直接跪倒在地,身后几十个汉子也都跪倒,叫喊着让王烈当领。

    王烈又好气又好笑:“大叔,我不想落草啊。”

    那黑脸汉子却问:“什么叫落草?少年郎你这么厉害,不当我们的领太可惜了。”

    王烈差点笑出来:“原来我学了武功,就是为当土匪,当土匪的领就不可惜么?”

    那黑脸汉子却是一根筋,又摇头说:“小郎君,我们不是土匪,我叫胡大海,本是庄户人家,这些兄弟也都是百姓,如果不是因为吃不上饭也不会做这种营生。而且现在到处都是打仗的,你回家种地去要被收税、纳捐,一年到头连吃喝都剩不下;我看小郎君身手极好,如果你不想种地,去当兵也行,可这当兵也要看出身的,你总归不是士族吧,去了也是白白送死,可是你若当我们的头领,逍遥自在,怎么不好?”

    王烈闻言,心里微动,他是百姓、军卒全当过的,自然知道汉子说的是实话,尤其现在自己是带罪之身,就算段末坯将自己的罪犯身份抹去,可若再去参军恐怕也早晚被人陷害。

    眼看这些流民虽然有些土气,但却都很憨直,而且最主要的是王烈很清楚,从西晋末年一直到东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有一支名为“乞活军”的强大军队,正是由这样的流民所组成。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个新的开始呢?

    眼前这个胡大海看似憨厚,但身手、口才也算不错,若能真心归顺自己,也算是个助力。

    王烈看了看苏良:“你看如何,苏良?”

    苏良点点头:“我跟着你,大哥。”

    王烈想了想,对那黑脸汉子胡大海道:“要我当领可以,你们可都要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可会杀人。”

    胡大海见王烈答应,喜笑颜开:“那是,肯定都要听小郎君,哦,是听领你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谁若不听,我胡大海第一个扒他的皮。”

    苏良却忽然冷声道:“不用你扒皮,谁敢不听,我自会替大哥杀死他。”

    声调之冷,让胡大海这样的憨货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王烈却是哈哈一笑,跟随众人上山去了。

    ~~~~~~~

    鸡鸣山,位于幽州章武郡境内的一座小山。

    小山很不起眼,至少这一片区域,如这样几百米高的山头足有近百个,因为山石陡峭,树木茂密,荒无人烟。

    山上怪石林立、草木茂盛,其中山峰最顶有一块形如司晨公鸡的天然巨石,因此得名鸡鸣山。

    这鸡鸣山被群山环绕,外人看来就是荒山一座,但谁也不知道的是这山上隐藏着一座小山寨——鸡鸣寨。

    名为山寨,其实就是一个流民自组建的村寨,寨内有房屋三十余间,这些屋子都是利用木头与石块搭建,虽然粗糙,却很结实。

    由于这里山势陡峭,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顶,小路上立了一道石墙,易守难攻,却是一处藏兵的好地方。

    当然,原来的山寨并不是这样,在王烈上山之前,山上不过是十几间茅草屋,通往山寨的小路上也没有围墙,甚至没有人把守。

    山上的居民也并不是真正的土匪,而是因为天灾和战乱聚集在一起的百姓流民,后来又陆续来了几十人,也都是这些人的亲戚朋友,才形成了一个村寨的规模。

    这些人聚集在山上,也没有什么规划,把山寨弄的一团糟,而原来的领,那个黑脸汉子胡大海竟然连山寨上到底有多少人口都不清楚。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无论是当宅男、军迷还是打猎、从军,王烈都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做事情十分认真投入。

    说好听的这叫极端负责,说不中听的就是稍微有点自我强迫症,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出色,即便是当宅男,王烈也是个优秀的军事技术宅,动手能力更是强。

    曾经用家里的木料废铁自己组装出一个可以下水航行的舰船模型。

    因此,他当日既然答应了胡大海的请求,也就很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山寨的主人。

    尤其是面对山寨中那些吃不饱饭,住在四面漏风的木石、草屋中,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老者和妇孺的时候,王烈就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汉家百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更何况他现在有家难归,也无处可去,现在不认真做事,等于白白荒废自己的未来。

    王烈想要在这乱世好好活下去,但他并不是好高骛远的性格,他的目标很明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这鸡鸣寨中的流民就是他的第一批班底。
………………………………

第十五章 ,土匪王烈的幸福生活(2)

    开始那个着急让王烈种田流的读者大大,王烈现在开始展自己的班底了,但还不是造酒,而是努力搞建设,展商业绝对不是王烈目前能进行的。除非他有足够的资源和自保能力,才会如此。新一周就要到了,今晚十二点开始继续冲击新书榜,希望各位继续支持啊,小飞拜谢!

    ~~~~~~~

    王烈想用流民做班底并不是笑话,在两晋,这些普通的流民在高高在上的士族门阀眼里可能不算什么,可是上到现在已经在巴蜀川中之地割据一方,建立成汉的李雄,下到抗击胡虏延续数百年的乞活军,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流民出身?

    流民,本是庄户出身,因战乱流离失所,四海为家,经过自然和战乱的淘汰选择,能活下来的,哪一个不是精英,至少在身体素质上就比一般晋朝百姓强很多。

    所以,王烈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起点低,起点低才有自己这般寒门子弟的机会,我有百万甲兵,纵有万家士族为敌,又能怎样?

    更何况王烈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莽夫,收流民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前世的经验告诉他,人心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他也并不想与天下士族、群胡为敌。

    能收则收,不能收再考虑动手,可是一旦动手,就要不死不休,绝不给敌人喘息、翻身的机会:“刘佑啊刘佑,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杀死我!”

    有了初步的想法,王烈先将山寨中的人都集中在一起,简单介绍了下自己,说明自己也是贫寒出身,当过兵,一定会努力保障大家的安全。(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人群中有人叫好,有人不屑,有人麻木,王烈都一一收在眼里,这些人他自然会区别分类,对于真的心怀不轨、且不知悔改的人,已经连遭惨变的他自然不会有一丝犹豫留情。

    王烈也不说破,开始带人清点出山上的人口数量,山上有人口八十七人:其中十六岁至四十岁的壮年男子三十七人,壮年女子二十一人;四十岁到五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六人;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女二十三人。

    在统计出具体的人员数量和结构后,王烈先组织壮年男女利用树木和山石搭建房屋,并在通往山顶的道路上用山石、粘土修葺了一道长十余米高三米的石墙。

    随后动员山寨内的人口在山林中的平缓之地开荒。

    当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有几个不长眼的人出来挑战王烈的权威,却正是王烈看在眼里的那几个小子。

    不用王烈动手,那胡大海不负前言,将那几个汉子一顿暴打,而苏良直接提出一个最开始鼓动大家闹事的人,一刀砍翻,压下了不同的声音。苏良本想将那些闹事的人全部杀死,但被王烈制止,王烈现苏良自从上过战场,加上自己被士族陷害后,虽然表面上的性格还和以前一样木讷,但骨子里却多了几分血腥。

    这种气势在战场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山寨里搞生产建设、收拢人心却有些偏激不合适,王烈必须纠正他。

    这些人其实就是普通百姓,只是对自己这个外来者心有警惕罢了,他们挑战自己的权威胡大海已经给了他们应有的教训,而且已经杀了挑头的人立威,再滥杀只能激起别人的反抗。

    而且,王烈坚信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才是收买人心的王道。

    在王烈上山前,这山寨已经断粮数日,好在王烈身上还有些银钱,那五十金也被段末坯连包裹一起还给了他。

    王烈身份特殊,现在还不敢轻易进入乡镇,就给了苏良和一个看起来颇为精明名叫白文的汉子十金,让他们一起下山换成银子,去附近的乡镇买粮。

    这时西晋的粮价还算正常,十金换算成两百多两白银,一两白银合一千钱,可以买将一石半左右的粟米,十金足足买了三百多石粮草。

    王烈为了保密,动山上的流民一起下山去运粮,将粮食运上山后存储好,这些粮草省着点吃,足够山上居民吃到明年开春,总算是解决了山寨吃饭的问题。

    如此手段,让王烈迅获得了全山寨上下的拥护,就连胡大海没事也总念叨:“看吧,我就看出这小郎君是一个当领的料,少年人总是认不清自己的长处,要不是我老胡坚持,就耽误他的前程了。”

    王烈知道这话后,哭笑不得,但也没有找胡大海算账,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其中一方面就是要尽快提升自己的武功,也就是真正的战场杀敌之术。

    王烈虽擅弓箭,但弓箭更适合远战,近战的枪术、剑术、刀术他完全不精,一旦遇上真正的对手,可能一招就被杀死了。

    而且那所谓的可以瞬间提升自己爆力的异能在受伤后也仿佛消失了一般,虽然身体素质却的确比受伤前好了很多,无论是力量、灵活度,还是纯粹的体力。

    但这并不能保证王烈在战场上活下来。

    所以,王烈自从得到段末坯所赠的大枪之术,勤练不缀,每日三更天就起床在山林中舞枪,一招一式都反复演练。

    段末坯的大枪术来自祖上,并不是多么珍贵的武功秘籍,一共不过十三招。

    枪术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段末坯传下来的大枪术也不外如此,但是因为他这大枪比寻常枪矛都要长、重的原因,却是更加刚猛迅疾。

    王烈有骑马射箭的底子,臂力很强,下盘也很稳,练起枪术来却是事半功倍。

    而这枪法也正应了段末坯幽州一虎的名号,王烈身高臂长正适合用出,却真个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雄浑。

    而在练习枪法的过程中,王烈惊喜的现,苏良竟然也通晓战场武功,而且他擅长的竟然是马槊,不过马槊是士族子弟才能用的起的,看来苏良以前对自己说自己的祖上曾为大将,并不是虚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