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答应一声,叫上裴元绍、周仓、廖化、杜远等跟着去挑人。这些人毕竟是他们的兵,他们更熟悉士兵的情况。这时,有几个朝廷官兵骑着马跑了过来。
“哪位是幽州义军首领永久?左中郎将皇甫嵩大人、右中郎将朱隽大人有请。”
要去见皇甫嵩、朱隽了,永久不免有些激动。这两人可是大汉末年有名的军事将领,也是真正的忠义之臣。身居要职,手握兵权,甘为朝廷尽忠,而没有成为一代枭雄,唯此二人矣,永久心中充满了高山仰止的敬仰。
永久叫上关羽、张飞、典韦、许褚、颜良、文丑,一起来到长社城中。朝廷官军的指挥部暂时设在长社县衙里,通报过姓名,由几个官兵引着,来到县衙大堂。
“见过两位将军大人。”
皇甫嵩、朱隽端坐在县衙大堂上,两边站着几个官军将领。从永久进来的时候,他们就一直在仔细打量。(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看到面前威武雄壮的七位巨汉,不由得微微动容。
“鉴于你没有官职,我们就称呼你为永公子吧。长社一战,永公子居功甚伟,本将军拟上奏朝廷,嘉奖永公子及其幽州义军将士。你把有功将士名单呈报上来,本将军一并上奏。”
皇甫嵩是一个高风亮节的名士,就是自己有功,也常常把功劳让给下属,更不会贪图他人功劳。永久面露笑容,双手抱拳,深深鞠了一躬。
“多谢将军大人。”
朱隽看起来要比皇甫嵩年青的多,他面带微笑,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两边站着的将领,向永久一一作了介绍。
“这位是骑都尉曹操,这位是中军校尉袁绍,这位是折冲校尉袁术。”
牛人,都是牛人,大汉未来就是这些人叱咤风云的天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将来肯定要和这些人打交道。
“见过各位大人。这几位是关羽、张飞、典韦、许褚、颜良、文丑,都是我的兄弟。”
永久把自己的兄弟也向皇甫嵩、朱隽和几个朝廷将领作了介绍,特别强调这些人都是兄弟。有了这样一批将领,谅你们也不敢小视。
“呵呵,永公子,你的几位兄弟可都是猛将啊,这真是我大汉之幸。永公子,据我们斥侯探知,波才率余部十万多人,已经逃往阳翟。我军欲立即拔营出发,攻打阳翟,不知永公子何时出发?”
对于永久的几个兄弟,朱隽倒是从心里赞赏,夸奖几句,就提到攻打阳翟。永久肯定是要去的,不过自己是骑兵,攻城那是你们步兵的事,总不能要骑兵帮你去攻城吧。
“随时可以出发。”
皇甫嵩看着永久,轻轻点了点头。又回头与朱隽商量了几句,他们两人可是老搭档,性格相似,意气相投,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很好,大军明天出发。今天把黄巾俘虏都杀了,把缴获的物质都烧了。”
啊……?永久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没听错吧?猛然想起皇甫嵩可是杀过好几十万黄巾俘虏,真是个残忍的家伙啊,刚才心中的敬佩立即大打了折扣。
“将军大人,幽州义兵都是私人资助的,粮草紧张,装备奇缺,缴获黄巾军物质正好补充。再幽州地广人稀,胡人猖獗,把这些俘虏送到幽州开荒种田,正好可以为朝廷戍边。”
皇甫嵩的脸上立即露出不悦的神色,他冷冷的盯着永久,好久没有话。朱隽一时也有些尴尬,他没料到在这件小事上发生冲突,连忙向永久递过眼色,示意永久让步。可是永久就当没看见,自己打仗的目的就是俘虏和钱财,原则问题决不松口。朱隽无奈,又同皇甫嵩商量了几句,回头恶狠狠地看了看永久。
“那好吧,你们义军抓获的俘虏和缴获的物质你们自己处理。朝廷官军抓获的俘虏全部杀了,缴获的物质全部烧了。”
这就是你们商量的结果?永久心中立刻生起一股无名之火,这可是同胞,有必要都杀了吗?再那些物质又有什么罪,非要烧了?就是你们不要,可以给我嘛,这点好事也不做﹗
“将军大人,那些俘虏也是大汉子民,愚昧无知,受张角蛊惑,才投身为贼。将军大人不也建议朝廷大赦天下,唯张角不赦吗?再杀俘不祥,有伤天和,这样做岂不有损将军大人声望?”
永久本是好意相劝,能救下俘虏也算积了几份阴德。谁知皇甫嵩一听竟然异常恼怒,横眉竖眼,连胡子都翘了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八度。
“什么大汉子民,就是一群乱臣贼子。反叛逆贼,罪不容诛。命令刀斧手立即执行,明天兵发阳翟。”
皇甫嵩完,狠地站了起来,瞪了永久一眼,转身气哼哼地走了,把大伙凉在了那里。朱隽也站了起来,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淡淡地看了看永久。
“永公子也去准备吧,别误了明天按时出发。”
官军抓获的俘虏就在长社城外,永久和兄弟们从长社城里出来,就看到官军正在杀人。大家也是气鼓鼓的,敢怒不敢言。受到永久的熏陶,几个兄弟对于杀戮俘虏也很反感。纵然有罪,也罪不致死,他们只不过是普通士兵而已,罚他们劳役有何不可?
这些将军们,还有以后的诸候们,对于异族他们倒是讲究仁义,以德服人,而对于同胞,却异常残忍,动不动就坑俘、屠城,把一个强盛的民族杀的四分五裂,苟延残喘。从东汉末年的动乱,到魏晋统一全国,全国的人口从五千多万,只剩下五百多万,以至于五胡乱华,汉人濒临灭绝。
永久的心情非常郁闷,路上再也懒得一句话。几个兄弟也没了话的兴趣,大家闷闷不乐地朝大营里去走。刚走到大营门口,突然看到一个青年的黄巾小兵跪在前面,拦住了永久他们的去路。
兄弟心中火气正盛,当即就要动手,永久连忙抬手止住了他们。一个年青的黄巾小兵,又能人什么事跪求他的呢?永久跳下马来,径直走到那小兵面前,朝他笑了笑。
“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找我?”
那黄巾小兵抬起头,仔细地打量起永久来。这时永久才发现,这还是一个孩子,然而幼稚的脸上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哀伤,迷乱的眼神透着淡淡的哀怨。他猛地在地上叩了三个响头,几乎是哭了出来。
“大人,我叫王顺,大家都叫我二顺子,今年十八岁。我想当你们的骑兵,可是你们选兵的大人不要我,他我太单薄了。我才十八岁呀,还会长结实的。”
永久上前一步,把他拉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还真是有点单薄,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一看就知道这是从小营养不良。唉,我们这个民族真是苦难的民族啊,永久不由得摇了摇头。
“你为什么一定要当兵呢?到幽州种田不是很好吗?”
“大人,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差不多都饿死了,是过路的黄巾军救了我们,我们就全部参加了黄巾军,结果又差不多都被官军杀了,就剩下我和春子哥两人。是你们的医生救了春子哥,我看出来你们是仁义之师,我要跟着你们。”
永久的心里突然涌出一股莫名其妙的伤感,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豪门、士族,谁真正把天下的百姓放在眼里?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把张角叛乱的起因归罪于宦官,谁曾想到过连饭都吃不饱百姓才是真正的主力?张角只不过是个点火者而已。
“好的,我答应了,你去报名吧,好好干。”
“谢过大人。”
永久刚到帐篷,裴元绍、周仓、廖化、杜远就来了,脸色异常难看。还没开口,华佗也跑来了,更是气鼓鼓的,仿佛永久欠了他多少担陈芝麻、乱谷子。
“永久兄弟,我跟着你们,是看你们还算仁义。现在怎么连俘虏也杀?这些人也是大汉子民,已经投降了,为何还要屠杀?我不干了,这种事我实在看不下去。”
你有气,我还有气呢,我找谁发火去?几个兄弟连忙拉住华佗,把刚才的情况向几个投降的黄巾将领和华佗解释了一遍。见大家情绪稍微稳定,永久决定马上行动。
“各位兄弟,你们也看到了,朝廷官军是容不下你们的。八弟,带上二千骑兵,把这些俘虏和物质送到幽州去吧。冀州正在打仗,你们绕道走,安全都达后,快点回来。”
“华先生,我已经尽力了,只可惜人微言轻,无力回天。你要是真心想帮助他们,就跟着我们好好干,等我们有了生杀大权,才能帮助天下百姓。”
﹙各位大大,今天二更,推荐、收藏,谢谢。﹚
………………………………
第0051章 :招揽戏志才
第0051章:招揽戏志才
阳翟县城是颖川郡的首府,是颖川郡十七个县城中最大有一个县城,城墙也比长社的城墙高大、坚固的多。波才原来就在这里留有一万人马,占据着县城。这里背靠嵩山,群山连绵千里,波才逃跑到这里后,既可以凭城坚守,也可以守不住时逃到山里去当山匪。
朝廷大军追到阳翟后,面对坚固的城墙,也是无能为力。尽管朝廷军队士兵强悍,装备精良,但是没有攻城利器,也只能是望城兴叹。冷兵器战争,占据城墙,可是天大的地利,凭着五万多人,想要攻破十万人把守的城墙,无疑于天方夜谈。
皇甫嵩、朱隽并没有命令永久参与攻城,他们还不至于干出拿着宝剑劈木柴的傻事。交给永久的任务,就是沿着阳翟县城巡逻,切断波才的粮草来源,以及波才与外界的联系。
朝廷官兵们忙着制造攻城云梯,做着攻城的准备。永久则没有多少事,他把巡逻的任务安排给程远志、孙观二个千人队等,分成二班,轮流巡逻,自己寻思着别的事情。
在永久的记忆中,这个时期的著名谋士好象都是颖川人,不过具体的名字大多记不清了。想了好长时间,只想起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徐庶等人,就派李虎、李豹、李文、李武兄弟带着斥侯四处去打听他们的下落。
打听了二天,斥侯们陆续回来报告了颖川谋士的情况。原来荀彧、荀攸叔侄俩已经接到朝廷的征召,到朝廷任职去了。郭嘉、徐庶年纪都还小,目前还在读书呢。只有戏志才年龄适中,学业为成,闲居在家。
想起历史上戏志才得到曹操的一纸邀请信就出山,应该是个很容易请动的人,就在打听到戏志才消息的第二天,永久就让李时、李上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迫不及待的带着众兄弟去拜访戏志才。
“大哥,这戏志才何德何能,让大哥这么隆重地去拜访他?”
张飞跟着永久去见过许多人,从来也没有看到过永久给谁买过礼品,而且还是这么丰盛的礼品,这真是让张飞有点吃惊。听永久引着这么一大队人马去拜访一个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年青文士,颇不以为然。
“三弟,我们都是武将,得请几个谋士为我们出谋划策。你没听过吗?主将无谋,累死三军。”
“大哥,没有谋士我们不也是尽打胜仗吗?我觉得大哥你比算命先生还要灵,还用得着请谋士吗?”
“三弟,快别瞎。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几个出谋献策的智慧之士在身边,我们就会少犯错误。(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其实在永久的心中,一直打着小鼓,心里极不踏实。自己无权无势,又没有名望,仅凭一万多骑兵,那戏志才会跟着自己走吗?自己有什么可以打动戏志才的地方?
不过想想那刘备一无所有,还能招揽来那么多谋士、武将,想必招几个谋士不会太难。何况现在大汉朝廷还没有大乱,诸候也还没有兴起,谋士们也还没有到吃香的时候,请他们出山,让他们以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他们应该高兴才是。
要不自己也来个三顾茅庐?
戏志才的家座落在一个小村庄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来到他家的时候,戏志才家的仆人也还客气。永久是来拜访戏志才先生,那家人就把永久一行人让进了院内,并热情地招待永久他们喝水,然后进去向戏志才通报。
待客的大厅里悬挂着几副字画,显得古色古香,俱是圣人教诲、名人字帖,显示出主人的雅趣和向往。看起来戏志才的家境也不是十分富裕,然而却处处显示出书香之气。
没等多长时间,就从里屋出来个年青人,约摸二十多岁,好象还比永久年青一点。身材适中,面目清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难掩病态的苍白。身着布衣长衫,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
“在下戏志才,让各位久等了。不知各位尊姓大名,找在下有何见教?”
那戏志才走进来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