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轻骑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轻骑兵-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弟们,皇甫嵩、朱隽两位将军被波才围困在长社,危在旦夕。我们不能在这里多呆,应该立即去救援长社。九弟,你带上一千骑兵,再加上你现在带着的二万多青州官兵,押送俘虏、财物、粮草、耕牛、马匹去幽州,分别送到涿郡、广阳、渔阳,交给李在、刘辟、何仪三人后,到长社去找我们。记住,那二万多青州官兵不能马上还给龚景,就将他们留在渔阳。”

    “遵命。”

    赵云答应一声,立即着手去办。

    就在这时,青州刺史龚景的信使来到大营,刺史大人为了感谢幽州义军,有请永久和众位将军进城,刺史大人和青州各界人士要为幽州义士们庆功,并有礼物相赠。现在正在杀猪宰羊,马上就要来劳军。

    “多谢刺史大人美意,请转告刺史大人,长社被困,军情紧急,我们不敢多呆,马上就要出发了。另请刺史大人把拨给俘虏的粮草送来,俘虏也要启程。如果刺史大人真要表示感谢,那就把送给我们的东西拿来吧。”

    那信使听永久如此,连忙向永久行了一个礼,跑回去报告龚景。

    高顺、赵云很快就挑选好了二千俘虏,一个个身强体壮,人高马大,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挑选的,且多数还是原来孙观等将领的亲兵,或者是千伕长、百伕长之类的黄巾军官。把他们编成了十个百人队,每队挑选三个队官,一个队正,二个队副。人挑选后,请来永久训话。

    “兄弟们,加入义军,大家就是兄弟,就是一家人。不管你们为何参加黄巾,我要告诉你们,造反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死路一条,就是死了,也要被人骂上一声贼寇,子子孙孙都抬不起头。现在你们参加了义军,就是堂堂正正的军人,只有立下战功,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袓,荫福后人。你们愿意参加义军吗?”

    谁不想堂堂正正地做人呢?这些黄巾士兵其实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雄心壮志,只不过混口饭吃而已。他们连张角是谁都不知道,而他们心中的主将孙观也参加了义军,他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愿意。”

    一千人几乎是吼出来的,他们可是亲眼看见了幽州义军骑兵的威风,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心中无比的兴奋。就在刚才可有几万人报名,而只是挑选了一千人,他们就是其中的骄骄者。

    下午的时候,刺史大人龚景来到了幽州骑兵大营,他的身后,还跟着青州的士族、豪门和乡绅。劳军的礼品五花八门,既有金银、财宝,也有整扇的猪肉、羊肉,还有粮草、布匹和大坛大坛的好酒。

    “永公子真是大才,仅仅两天时间就平定了青州黄巾。本官已经上奏朝廷,这永公子请功。如今有了永公子这般义军,黄巾焉能不灭?永公子将来定为朝廷栋梁之才,以后还望永先生多多提携。这些是本官和青州士族、乡绅的一点心意,还望永先生笑纳。”

    永久微笑着,心想这青州刺史龚景倒是很懂得人情,我帮你这么大的忙,你给我报个功,送点东西也是应该,我当然笑纳。至于以后提携你,那也得等我当了官、成不朝廷栋梁再。

    “呵呵,那我就不客气了,兄弟们拼命打仗,流血牺牲,也是该犒劳犒劳。在这里,我就替兄弟们谢谢刺史大人和各位乡绅了。”

    龚景朝永久笑了笑,然后向几个衙役挥了挥手,几个衙役抬过一大坛美酒,那酒坛上还用红纸写着大大的“青州美酒”四个字,两个人抱了起来,揭开酒坛的盖子。龚景拿过酒碗,两个衙役倒了满满一碗。

    “永公子,老夫谨代表青州众位官吏和百姓,敬你一碗酒,感谢你们千里迢迢来救青州。”

    现在的气氛一下子严肃起来,一万多骑兵和十几万俘虏停止了话,整个荒野变得异常的安静。就连那些来慰劳骑兵的乡绅、士族、豪门以及众多百姓,也紧紧地盯着永久。

    永久也受这种严肃的气氛的影响,脸上变得严峻起来,他双手接过刺史大人龚景递过来的酒碗,眼前突然浮现出小青的笑容,还有那些在与马贼、鲜卑人牺牲的兄弟们,在攻打渔阳、收复青州的战斗中,牺牲的骑兵兄弟们。

    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愧疚,是自己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如果自己不出现,他们会不会生活的更好些?他把酒碗高高地举地头顶,转身面对遥远的北方,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

    “亲爱的兄弟们,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你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幽州义军,为了平定黄巾作乱,你们献出了富贵的生命。在这里,我为你们敬上一碗酒,兄弟们,你们一路走好。”

    永久完,一种突如其来的悲伤掠过心头,他连忙低下头,慌忙掩饰那夺眶而出的清泪。他把满满一碗酒轻轻地洒在地上,久久没有抬起头来。等心情平静了些,才缓缓地抬起了头。

    所有的幽州骑兵静静地站在战马的旁边,神色异常庄重,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枪,两眼平视着前方。突然从骑兵阵中传来几声轻轻的哭泣,那哭声随着轻风在田野里轻轻的飘荡。

    “永公子真是仁义之人,如此爱护士卒,真是爱兵如子。来来来,老夫再敬你一碗。”

    没想到,永久的一番演,连龚景也感动了。也许是受到这氛围的影响,他神色庄重地接过酒碗,不仅把永久夸了几句,又给永久倒了满满一碗酒,还双手颤巍巍地端了起来,再一次敬给了永久。

    永久把酒接在手里,此时才真正的感受到这个龚景还真是一个好官吏,也是一个为人高尚的好人。他 朝龚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把酒碗高高地举到龚景面前。

    “刺史大人,这碗酒我要感谢刺史大人。在青州面临危险的时候,刺史大人没有一跑了之,而是奋起保卫青州百姓,为了青州百姓四处求援,有刺史大人这样的好官,乃青州百姓之福。我真心地敬刺史大人一碗。”

    “呵呵,这多么不好意思。”

    一时之间,龚景显得非常尴尬。他实在是没想到永久会反敬他一碗酒,连忙伸出双手接了过来,自己的身子转过一周,朝众人致意一遍,才举起酒碗,一口气喝了下去。

    龚景笑了笑,又把酒碗递给那两个衙役,待又倒上一碗酒,龚景双手端着,走到永久面前,再次递到永久手上,想了想,小声在永久的耳边提醒了一句。

    “永公子,你应该敬敬皇上。”

    敬皇上?永久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要不是他荒**政、驱正扶邪、宠信宦官、卖官鬻爵、残杀忠良,导致官吏**、流民遍地,民不聊生,黄巾军能有机会叛乱吗?

    永久接酒在手,望着眼前的大大小小的青州官吏和乡绅、豪门,心中想得却是站在他们身后有百姓。从小所受的教育,使他从骨子里对天下的劳苦大众有一种深深地亲切感。

    “这碗酒,我要敬给幽州、青州的百姓,是他们提供了自己的子弟成为了幽州义军战士,是他们提供了自己的粮食充作了幽州义军的粮草,是他们为我们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切。”

    也许,这正是一个机会,亮出自己的旗帜,让天下人记住自己。永久把酒高高举起,对着一万多幽州义军,还有十几万黄巾军俘虏,大声了起来。

    “我们兄弟起兵,为的就是平贼安民。天下百姓的安宁,是我们兄弟义不容辞的责任。谁要是危害了百姓的安宁,我们就要消灭他。”

    酒碗在永久的手中轻轻地倾斜,清醇的美酒慢慢地浸入到大地之中,一股酒香从土地中升起,整个空气开始弥漫美酒的清香。

    ﹙又是二更,各位大大,推荐、收藏,谢谢。﹚
………………………………

第0045章 :生命的渴望

    第0045章:生命的渴望

    长社城下,阳光明媚。

    初夏的太阳直射在长社的城墙上,那墙面上斑斑点点的血迹,在阳光下显得黑红黑红。有的已经干枯结壳,有的还在凝结成珠,有的正在向下流淌。在这温润、沉闷的夏日里,浓郁的血腥味堵得人们几乎透不过气来。

    黄巾军士兵们再一次的退了下来,扔下满地的尸体,踏着同伴的血迹,三三两两的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走回自己的大营。那些已经不能站起、无法行走的黄巾伤兵,躺在城墙下发出绝望的嚎叫,那声音凄惨、阴森,令人毛骨悚然。

    有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满脸是血,然而也难掩那幼稚的脸庞,额头上显然被石头砸了个大伤口,他用一只手捂住伤口,另一只手提着一把大刀和木盾,疲惫地往回走去。刚刚走过一个躺在地上的伤兵面前,那伤兵突然伸出手抓住他的裤角。

    “二顺子,二顺子,快救救我。”

    “哇……春子哥,有叔死了,良哥也死了,我们荡子村的人快死光了啊……你也要死了吗?”

    那个被叫着二顺子的小伙子先是楞了一下,随即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蹲下身子,松开捂住伤口的手,想去搀起那个躺在地上的伤兵,谁知他们试了几次,那个伤兵也没有站起来,二顺子把刀和盾放在地上,两只手几乎是抱着,那个伤兵才站了起来,原来那个躺在地上的伤兵也不过二十多岁。

    “别哭,别哭,我还死不了呢。”

    “春子哥,你伤到哪里了?”

    “我的两条腿都中了箭,现在已经不能走路了。呜……,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站起来啊……我还没娶媳妇啊……”

    “不要紧,我背你。”

    那个二顺子把春子放在背上,擦了一把眼泪,还不忘伸手捡起地上的刀和盾,然后一使劲,才把那个春子背了起来。两人缓缓地朝前走着,那春子的鲜血顺着裤腿往下流着,一直朝前延伸,一直到田野的深处。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在离长社城墙一千多步远的地方,站着一群黄巾军将领。为首的一个高大的汉子身穿盔甲,手提长枪,脸色严峻的大汉骑在马上,看起来大约有四十多岁,历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虽然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跨他的脊梁,只见他虎背熊腰,怒目圆睁,狠狠地注视着这眼前的一切。

    他就是波才。

    自称“大方”、“渠帅”的波才有二十五万多人马,活跃在豫州的颍川、汝南、陈国一带。与号称“大贤良师”、“天公将军”,活动在冀州一带的张角,自称“神上使”、“渠帅”活跃在荆州北部南阳郡一带的张曼成,并称为黄巾军的三大主力。

    在他的身后,站着他手下的六个得力大将,依次分别是彭脱、黄邵、廖化、周仓、杜远、裴元绍。波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混得风声水起,天下闻名,他手下的六个大将功不可没。

    这六个大将的位置也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靠着自身的智慧和武艺打出过的,他们在起事时也不过是个小头目,经过大浪淘沙,他们在死人堆里爬了出来,成为统领几万人的大将。

    波才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凭着几分武艺和一身蛮力,被张角看中,指定为一方的头目。在匆匆忙忙的黄巾起义中,波才在完成抢劫粮草,强抓壮丁的过程后,挥兵对付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汝南太守赵谦。

    汝南郡是当时全国的第二大郡,其人口规模、经济总量仅次于他的邻居南阳郡,甚至高于并州、交州,接近幽州。这样一个大郡,在当时朝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波才首先就拿赵谦开刀。在汝南郡的召陵县,波才与赵谦大战一场,结果赵谦一败涂地,把整个汝南拱手让给了波才。以至于朝廷不得不连忙派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王允来担任豫州刺史,以期他迅速扭转整个豫州的不利局面。

    得到丰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波才,实力大增,信心倍长,竟然在颖川,把朝廷赫赫有名的右中郎将朱隽及其大汉朝廷最精锐的中央军打得大败,逼得朱隽逃进了长社城。要不是左中郎将皇甫嵩带领另一部朝廷中央军赶到,大汉的历史恐怕早就要改写了。

    堂堂的大汉朝廷左、右中郎将,就这样被波才围困在长社城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波才的二十五万黄巾军,把长社包围的铁桶一般,每天例行公事的攻击长社。然而中央军就是中央军,躲在长社城里打死也不出来,虽然只有四万多人,硬是让波才望城兴叹,不能越城墙一步。

    就这样,双方僵持着进入了五月。

    “呜……”

    黄巾军的牛角号又一次吹响了,那难听的低鸣声在空旷的荒野里显得特别的压抑。无论是城下的黄巾军,还是城上的朝廷官军,都已经熟悉这种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