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为学解释道:“要过军师试,就得效仿先祖武乡侯舌战群儒!”
什么?考吹牛?诸葛为道心说:“这我能行啊,我是高中历史老师,古今中外的牛我都能吹!”
诸葛为学又道:“而这群儒。。。。。。都是我们诸葛世家的军师!”
啊?一个诸葛军师舌战一群诸葛军师?诸葛为道心说:“这事儿的确有点难。。。。。。你让诸葛亮去舌战一群诸葛亮,大概也赢不了吧?不过我应该能行的!因为我本来就拥有诸葛武忠王的‘算卦秘籍’!”
“你得和他们舌战,要么说服他们,要么把他们变得哑口无言。当然了,也不需要说服或驳倒所有人。。。。。。你只要说服或驳倒其中的三分之一,就能成为候补军师。然后再完成一个军师团交给的任务,就能成为军师团的一员!”诸葛为学看着自己的弟弟,一副非常惋惜的模样,“二弟,你现在明白这个军师是怎么当上的了吗?”
“明白!”诸葛为道要再不明白,就对不起自己继承而来的那副大脑所能提供的高智商了。
他点点头道:“我要么真的能驳倒他们,要么。。。。。。呵呵,能让他们给个面子,放我一马!”
诸葛为学点点头,只是一声轻叹。
在诸葛为道“傻掉”之前,可是诸葛世家中的佼佼者,以他的人缘和手腕,也许真的可以在四十岁之前。。。。。。比如三十八、三十九岁,通过舌战群儒之试,然后再拿一个非常容易的任务,很快成为正式的诸葛军师。
但是现在这个傻掉的诸葛为道。。。。。。这根本不可能,想都别想!
而且,诸葛为道现在还坏了家里面谋划了十几年的联和罗刹之局,搞不好还弄出一个英国、罗刹共君。这是大过啊!
犯了这样的大过,不被逐出已经是老爷子有面子了,还想大家支持你当军师?做梦吧!
诸葛为学心想:“看来我们武乡侯这一房就只能靠我去谋一个军师的位子了。。。。。。我得加倍努力啊!”
诸葛世家的军师可不是一个空头名号——只有当上军师,才能学会诸葛武忠王秘传的“算法”,有了这个“算法”不说算无遗策,也能算出一个大富大贵。
而且诸葛家的军师团还是个核心圈子,只要能挤进去,早晚都能有钱有势!因为圈子里面的军师都是有“专攻”的,有些专工业、有些专商业、有些专矿业、有些专金融、有些则专海军或陆军,还有一些是专官场政治的。
这么一个圈子,还都是能掐会算的聪明人。。。。。。
如果进不去这个圈子,就只能在诸葛世家的外围混日子,想要飞黄腾达可就不容易了。毕竟诸葛世家的那点优质资源都被这帮军师拿去,别的族人就只能喝汤。而如果哪一房长期没有军师坐镇,难免就会在家族中逐渐边缘化,衰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大哥,那我什么时候能去舌战群儒?”诸葛为道看见自己的这个胖哥哥突然沉默不言,于是就追问了起来。
“二弟,”诸葛为学摇摇头,“你先别想这好事儿,还是好好琢磨一下怎么渡了眼前的这一劫吧?”
“渡劫?”诸葛为道一愣,“我为什么要渡劫?我又不修仙,不飞升。。。。。。”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有点拿捏不准。。。。。。这个世界应该是没有仙法的吧?
“你胡扯什么呀!”诸葛为学看着这个突然变得不着调的弟弟,心疼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二弟啊,你还不知道你这次在罗刹国闯了多大的祸吧?”
“闯祸?”诸葛为道一阵心虚。。。。。。他把皇后的候选人娜塔莉给“办”了,这事儿也泄了汤,他的确会有大麻烦。但是他相信娜塔莉的口风,而且娜塔莉也没什么好怕的,大明皇家不敢拿她怎么样。
所以诸葛为道神色不动,还反问道:“大哥,我去罗刹的使命都完成了,娜塔莉女大公领回来了,洪武大帝级也卖出去了。。。。。。合同上个月就全部签订了,包括出口整舰一艘,以及帮助罗刹国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三艘,并且出口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总计上千万圆的大单!当初可是说好的,两个使命完成一个我就能升中校了!”
他如意算盘打得挺好,等娜塔莉被退了货,他也算完成了一个任务,照样可以晋升中校。而他一旦拿到中校军衔,再成为诸葛世家的军师,接下去就能当个快速巡洋舰的舰长了。。。。。。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你,你还想着升中校?”诸葛为学都无语了,“你可知道米哈伊尔大公日前在斯当东从男爵的陪同下,前往英国伦敦去和英国王室讨论亚历山大和维多利亚的婚约了!”
“哦,”诸葛为道点点头,一脸的无所谓,“那又怎么样?我堂堂大明,泱泱天朝,还怕英国和罗刹联姻吗?再说了,亚历山大和维多利亚还是小孩子。他们俩就算现在订了婚,将来也会存在极大的变数。因为现在维多利亚只是英国王位的第三推定继承人,而当她长大到可以嫁人的时候,她会变成英国女王!而她一旦变成女王,她的婚姻就是国家大事,必须听从英国国会的意见。而英国国会绝对不会允许一个罗刹皇太子成为英国王夫的。。。。。。毕竟英国国王手里还是有点实权的。”
其实诸葛为道现在也不敢确定维多利亚一定能登基,他甚至不敢确定这个维多利亚还是历史上的那一位——欧洲许多王室贵族在起名字的时候都讲究一个传承,喜欢把家里面长辈的名字拿来用。所以人变了,名字没改那是非常正常的。
而大金国那边几个皇帝的名字、年号都是诸葛武忠王算出来的。。。。。。不管谁上去都是这个名字和年号,所以也不见得是本人。
当然了,还是有一些历史人物可能照常出生了,历史的惯性总是有一点的。另外,武忠王的蝴蝶效应也是由东方向西方慢慢推进的,那些十八世纪中叶出生的西方政治人物没怎么受影响也是正常的。譬如维多利亚的那些叔叔伯伯,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他们出生的时候,跨越大洋的航行还很不方便,大明对欧洲大陆上的皇室贵族而言,不过是个遥远而先进的文明而已。
听了诸葛为道的分析,诸葛为学也有点拿捏不准,于是摆摆手道:“行了,行了,别和我说。。。。。。等到了北京,你自己去和那几为叔伯老哥分说吧!我可丑话说在前面,你如果没把握说服他们,最好早点服软请罪,免得他们把你发配到新满洲去守北冰洋海防,那你可就苦了!”
第26章 诸葛为道,你知罪吗?
“咣当,咣当,咣当,呜。。。。。。”
随着一声火车汽笛的鸣响,正埋头苦读的诸葛为道抬起头,往车窗外面望了一眼,顿时就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这一回他看到的不再是一望无际的苍凉,而是一片又一片仿佛望不到头的厂房!
火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漠南大草原驶入了一座充满了工业化时代力量感的重工业城市,也让诸葛为道对他的新大明祖国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这一次把诸葛为道从伊宁送往大明帝都北京的铁路线名曰塞北大铁路,是从伊犁边疆省的省会伊宁出发,先向西北,绕过天山西北麓的余脉,进入准噶尔草原,再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通道穿过,进入漠南草原的西部,然后再一路向东,直奔燕山北麓,最后再通过隧道穿越八达岭进入北京顺天府境内。
这么一条大铁路,不算那些通往天山以南、大漠以北,还有白云山大铁矿的支线,单是干线的总长超过了三千八百公里,而且沿途还要架设许多的铁路桥,还要打通许多隧道,在漠南草原以西这一段甚至还要解决防风固沙的难题。。。。。。。毫不夸张的说,大明帝国能够建成这么一条铁路,就已经说明她所拥有的强大国力和工业化实力了。
不过这条铁路的经济价值似乎不高,至少在燕山段以西,火车几乎就是在山间、荒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行驶,只是偶尔会看见牧民,准确的说应该是牧场主们居住的村庄——远远看一眼这些村庄的外观和村庄外面牛圈、羊圈,还有靠近村庄的那些个专门用来装运牛羊的小站,诸葛为道也能想象出这些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的那是相当滋润的。
火车有时候也会在沿途的城镇停留,加水加煤加口粮,而这些位于草原、荒漠和大山之间的城镇看着都很小,通常都设在已经变成古迹的棱堡当中。。。。。。看看那些年久失修但依旧不失威严的古堡,诸葛为道就能想象出一百多年前,已经须发花白的诸葛武忠王是如何立马草原,拔剑四顾,群雄束手,一败难求的!
只不过祖宗牛逼,儿孙们却是一代更比一代怂。。。。。。
不过那些怂诸葛的内政仿佛搞得不错,不仅草原上的牧民们看着挺富裕,那一个个依托着草原牧业生存的小城镇,看上去也都治理的不错。
火车经过每一处城镇的时候,诸葛为道都会放下手里面的“记忆复习材料”,细细观察一番。这些小城当中的建筑看上去都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三层的楼房也很常见,城中的绿化也不错,高大的树木随处可见,看起来并不怎么缺水。
车站附近一般都有圈着许多牛羊等着发送的牛圈、羊圈,贩卖牛羊的商人、车站上的铁路职工,还有其他一些旅客,看上去都生活得不错,没有谁是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诸葛为道还在几处小城当中看到了飘扬着日月红旗(大明国旗)的学堂和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学童——郭小宝告诉过他,新大明在完成了均田制改革后,就开始推义务教育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明的义务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九年,成年人的识字率无限接近了百分之百!
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那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而诸葛为道所乘坐的火车现在正经过的,就是一座典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重工业城市!
诸葛为道放下了手中的一张《大明日报》,开始仔细打量这座到处都是烟囱和厂房的城市。。。。。。突然,又是一阵汽笛轰鸣,紧接着就是一列重载的货运列车呼啸着而来,和诸葛为道乘坐的客车擦肩而过。诸葛为道观察了一下那些重载的车皮,发现里面装的都是漆黑的煤炭,也不知道是用来发电的,还是用来炼焦的?
想到这里,他就扭头向正坐在边上看一本名叫《新编金瓶梅》的小说的何天然发问:“沐儒,这是哪里?这些厂都是干什么的?”
何天然马上放下《新编金瓶梅》介绍了起来:“这是宣府,这些厂子都是诸葛世家的宣府钢铁股份公司的产业。。。。。。这宣府钢铁公司可是武忠王创办的,都传了一百多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大明五大钢铁公司之末,每年都有不错的净利,是相当可靠投资!不过在诸葛世家产业会的众多投资当中,宣府钢铁只能算是二流三流的资产。婆罗洲石油、江东重工、大同煤业、鞍本钢铁公司这些,那才叫财源滚滚!”
诸葛为道心说:“能掐会算的资本家当然财源滚滚了。。。。。。做买卖的事儿,那也是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再努力也白瞎。所以我这样‘真能掐会算’的人才,一定是诸葛世家那几个老怂包眼里的香饽饽!”
想到这里,诸葛为道的心就定了不少,拿起手里一本在伊宁城买来的《高中三年级历史课本》继续自学。。。。。。一个高中历史老师穿越后居然要买19世纪的历史课本来自学,这也没谁了吧?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
北京,紫禁城,慈宁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黑太监和一个身材矮小的白衣女官,一前一后飞也似的走了进来,到了正和自己的兄长郑国忠以及另外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男子一块儿喝茶说话的郑太后身边。那个矮小的白衣女官附身到了郑太后耳边,低声的说了几句话。那郑太后居然就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还低声嘀咕道:“怎么可能。。。。。。”
郑国忠和那年轻人都听见了郑太后的话,全都将目光投了过去。
郑太后没有理他们,而是又问了一句:“确定吗?”
那白衣女官回答道:“非常确定!”
“忠明!”太后又唤了那黑太监的名字。
黑太监马上回答道:“老奴从伊宁开始一直跟着她,一路上除了两个侍女,她没有和别人独处过。”
“知道了,”太后说,“这事儿先保密!”
“是!”
黑太监和那女官一起答应道。
“太后,那她。。。。。。”黑太监又问。
“把她们三人都送去瀛台,好生照看,但不许她们离开。”
“是。”
“退下吧,都退下!”
“是!”
退下的不仅是这黑太监和白衣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