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月二十二,苏克萨哈率领的大军已经兵至小孤山一线,大军遮天蔽日,铁甲耀目,刀枪如林,如同汹涌的海浪,带着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在大军休息之时,苏克萨哈也在听取着已经在战场上对峙的将领们的报告,了解着明军的防御的强弱,以及兵力分布。
  “大将军,金贼党羽阎可义率兵五千,及水师一部,驻于小孤山,此处江面极窄,无论横索江面,还是更多树火炮,皆能阻断大江,若不能拔之,大军难以沿江而行。
  逆贼罗承耀、董方策、张月等人,则各率本部驻扎于澎浪矶,兔子山一带,层层布防,此地多山,道路狭窄,向南便是连绵山脉,不利大军通行,向北则是大江,道路不通,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据细作潜行探知,悍贼王得仁率部一万,小孤洑,为王贼后援。匪首金声恒则是坐镇于彭泽城,不断的聚纳江西叛军,不断向前线补充兵力,以加强防御!
  据奴才估算,江西军兵大半积于此地,人数在六万上下,其中可战之精兵过半,怕是不好拿下!”
  谭泰拿出一幅巨大的抽象地图,摊在苏可萨哈面前,指点着地图上的几处要害位置,不断的给苏克萨哈讲解着目前的战场形势。
  “你有什么好对策?”
  看着小孤山与澎浪矶隔江遥相呼应,完全将大军进军的道路锁死,本应不擅长水战的苏克萨哈有些头疼,皱眉问道。
  “欲破金贼,陆路并不适合大举用兵,水路才是上选。若要让水路畅通,上选先破小孤山。
  小孤山地处江北,在战局中明显处于孤立之所,若是能够遣一军渡江,自其后袭之,破之不难。怕就怕这仗若突袭不成,金贼必然依托水师不断派兵援助,难免形成僵持。”
  谭泰显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里的地形委实太过于险峻,上策莫过于绕过此地,另择上游登岸,最好在江面宽阔的湖广登岸。
  “我大清勇士,最无惧的便是陆战!谭泰,区区几座小山头,便将你胆吓破了么?忘了我大清子弟,原本就是活在那白山黑水之中的,我们是山林中最好的猎人,岂会有畏惧于山林之意?区区一些懦弱的南蛮子,又岂是我满洲子弟的对手?”
  十多年来对上明军战无不胜,苏克萨哈对于明军战略孱弱的固有印象,可谓根深蒂固,虽然对于宽阔的长江深深畏惧,但对于据守山林隘口的明军,却根本无所畏惧。
  PS:明天就是情人节了,祝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明天咱也要去享受一下爱情那酸臭的味道了,今天早点睡,哈哈。


第151章 转机
  金声恒攻打江宁府,虽然损兵折将,但收获却也是极大的。
  这种收获虽然是隐性的,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那便是金军上下对于满八旗的敬畏,已经降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
  他们数万人围攻池州,号称无敌的满八旗并不敢出来野战,反而龟缩于坚固防线之后,根本不敢贸然露头,他们与绿营打生打死了近一个月,无论满八旗还是汉八旗,都没有一个冒头出来放个屁的。
  这种样子的八旗,更是与金军上下原本所听闻的那般数千破十万的满八旗相隔甚远,哪里还能有什么威慑力存在。
  金军虽然撤退,虽然损失不小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士气涣散的程度,因为他们败是败在了对方人多势众的形势上,并不是他们战力不及对方。
  当满清南征大军一分为三,近四成随着洪承畴去了湖广,两成前往苏松等地协防,只有最后四成大军近五万人扑向江西而来后,金军上下原本萎靡不振的军心,这才有所恢复,开始有了些信心。
  满清大军到来伊始,便即发动了对彭浪机、兔子山防线的试探性进攻。
  数千绿营炮灰,沿着狭窄的道路,高举着盾牌向前缓缓逼近,在其后方,无数的满汉八旗兵,或举弓箭,或举火铳,隐在其后,不断的靠近着。
  侧面山梁,金军的弓箭手一排排的探出头来,密集的箭雨挥洒而下,密如雨点,将清军的盾牌敲击的当当作响,时不时就会有人中箭倒下,但相比于清军的数量,这些倒下的人委实不足为虑。
  虽然遭遇袭击,但清军却丝毫不乱,隐藏在绿营之中的满清弓箭手瞬间便寻到目标开始还击,明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行至两百余步时,金军的火炮便开始轰鸣,这些小炮射程并不远,两百余步时,杀伤效果几近于无,还将自己的位置给暴露了出来。
  而火铳手,更是因为火炮的轰鸣,全部跟着轰击起来。
  这些火铳杀伤效果完全没有,相反弥漫起来的白雾还严重影响到己方士兵的视线,委实是益人害己。
  数千清军趁着这个时机,呐喊着冲将上来,但冲近数十步后,迎接他们便是无数的石块,以及更加强劲的弩箭!
  明军虽然在热武器上,玩的还不如三顺王顺溜,但是在冷兵器作战上,却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一阵密集的石块将清军乌龟阵打的支离破碎,然后密集的弩箭将暴露出来的清军杀的人人仰马翻,最后锐兵齐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发起逆袭。
  激烈的肉搏战,快速在双方接触点发生,占据地形以及人数优势的明军,是清军根本不可能抵挡的。
  侧面箭如雨下,正面是如狼似虎的明军锐兵,绿营清军首先败下阵来,夹杂其中的少许满八旗士兵,虽然单兵能力强,但却也架不住群狼的嘶咬,很快被斩杀干净。
  短暂的接触战后,清军号角齐呜,试探的清军如蒙大赦,潮水一般的从战场上撤退下来。
  明军并没有追击,毕竟以他们的实力,若是脱离有利的地形,与数量庞大的清军肉搏战,必定会死的很难看。
  虽然探查出来明军的虚实,但是苏克萨哈却依旧没有太多的办法,这里不仅是长江最狭窄处,周边的山陵密布,道路崎岖,大军攻击面更是狭窄之极,数千人规模的进攻,就已经达到极限。
  数千人的规模,绿营根本不可能有这般实力打开局面,蒙古人更是对山地作战一窍不通,若是动用全部动用满八旗,是很有可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苏克萨哈不敢承担的。
  如今的满八旗,还没有坠落到十数年后八旗少爷兵的程度,刚刚入关不久,劲卒老将都还健在,在机枪还没有制造出来之前,其实力依旧冠于这个时代东亚的所有军队。
  这是事实,哪怕是欧洲殖民者的近代军队,若是平原野地决战,也并不是正在上升期,身经百战的满八旗的对手。
  虽然这些军队是硬骨头,可能给满八旗惨重的损失,但是最终全军覆没绝对是必然结果。
  唯一制约满八旗展现实力的因素只有一个,那便是满人数量的稀少,根本经不起连绵战争的消耗。一场战斗就算完全顺风顺水,敌军完全不堪一击,行军病死与厮杀时马失前蹄坠马身亡的也会产生非战斗减员也肯定不会少。
  虽然最多只是数十人、百人,但征服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只要明军还有抵抗,这样的战斗至少也得数百场之多,全用满八旗的话,估计自己就会被节节的胜利给直接灭了族。
  毕竟整个种族哪怕用八旗这种极限的组军政策,几乎将所有实力拧在一块的制度,巅峰时也就组建出来六万不到的军队。
  连年大战之下,虽然节节胜利,但是真正的满八旗数量,已经陡然下降至危险的境界。
  满八旗又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向来不与汉人通婚,这么大点的部落,彼此之间肯定会沾亲带故,关系复杂。
  若是一旦损失过大,别说皇帝与摄政王,就算其他死了亲朋甥侄的满清高层,也定然不会让他好过。
  但若是不派出满八旗,仅仅依靠绿营与蒙汉八旗,这些喜欢打顺风仗的玩意儿,想要打下这一道防线,又得需要多长时间?
  而偏偏时间,是苏克萨哈最为缺乏的,毕竟地方叛乱若不第一时间镇压下去,那就会给各地的野心家一个信号,那便是满清中央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之前的强横完全就是吹嘘出来的,甚至稍稍受挫就会给人十分不好的联想,到时清廷内部就会遍地狼烟了。
  既然硬拼费时费力,又不一定能有多大成果,那苏克萨哈便开始尝试诱降的政策。
  毕竟除了强攻江西,若是能将金声恒重新招降回来,那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他的如意算盘很快便被打破了,他派出的使者人只回来了大半,脑袋却是被留在了明军大营之中。
  猛怒之下,苏克萨哈愤怒欲狂,连日来不断调派各军轮番攻打澎浪机,甚至连满八旗都出动了一次,但却是寸步难进,一连数日都被死死的堵在原地。
  在苏克萨哈在营中愤怒的如同一座活火山时,转机却是慢慢的出现在眼前……


第152章 早做定夺
  小孤山。
  阎可义这会儿过的相当悠闲,五千大军虽然大半都是水师,但是在这苏松水师已经退回老巢之际,在这江西江面上,还是并无天敌的。
  江宁水师虽然名字听着挺吓人的,但实际上因为处于内陆,他们最多的职责就是在江面上收收税,敲诈来往的行商,缉查走私等业务,论起战力,与江西水师半斤八两。
  但江西水师占据着地形优势,又有水流优势,并可以受到两岸的明军陆军保护,完全可以在主场上碾压对方,水面上的船队打不过江西水师,那就更加攻击不到小孤山。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唯一令阎可义稍觉危险的是前几日,自太湖过境直抵黄州增援湖广战场的清军大军。
  但是这支大军来的匆忙,去的更加匆忙,等到阎可义打听到消息,然后再密切关注之时,对方已经离开太湖县,毫不停留向着黄州滚滚而去,根本就没有什么停留。
  一连数日,斥候探查的结果都是对方头也不回的远去,根本没有杀一个回马枪的打算。
  当对方开进梅川镇,准备入蕲春县后,阎可义完全放下心来。
  双方距离已经超过百五十里,就算对方想要再来一个回马枪,这么远的距离,也足够他有充足的时间预警。
  不过阎可义并没有因此而大意,除却不断的派出斥候远远的侦查附近数十里方圆动静以后,每日间亦不间断的派出快船在江上侦查,尤其是夜间,更是派出双倍的快艇,小心提防着清军可能来的偷袭。
  不过一连数日间,却只是看到江对岸已经打成一片稀烂,双方每日间都会损失众多,激烈的战鼓声就没有停止过一般,双方肉搏时剧烈的呐喊着,隔着大江,都能清晰可闻,可见战况之激烈。
  五月二十九,金声恒与苏克萨哈在澎浪机已经大战了十数日,双方的尸体都快要将澎浪机周边的土地铺满,但损失均惨重的双方,却是毫无退缩的意思,呐喊声依旧毫不间断。
  阎可义立于小孤山的短峰上,与平常一般远远的打量着隔江的战场,心中却是庆幸不已。
  原本的他还觉得,自己被安排到这如同飞地一般的小孤山上,完全就是被当做死士来用的。
  但如今看来,自己这地方更象是一处世外桃源,别人打生打死,他只要每日间能够侦查好周边,避免被人偷袭,那就完全无虞,甚至连打生打死都不用。
  一想到侦查,阎可义在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时间,这个时辰也差不多是斥候回报消息之时,但极目望去,并不见身插小三角旗的斥候奔驰的身影。
  “难道是出事了?”
  阎可义并不敢大意,身在飞地,若是还不小心,那就真的是取死之道了。
  斥候回归的时间虽然大多差不多准时,但也时不时会有斥候会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一时半会儿,这段时间足够阎可义从容下山,如果到时斥候回返,那便一切都好。
  若是还是见不到人,阎可义便打算让军队全面警戒,这个时候哪怕误会上一万次,也不能马虎一次。
  不过当他才刚刚到山脚处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便由远而近,但阎可义却是根本没有任何放松的表情,相反一改之前的从容,一边飞奔下山,一边扯着嗓子大吼道,“敌袭!全军警备,准备迎敌!”
  作为沙场老将,阎可义清楚的听出,这马蹄声绝不仅仅只是十数骑斥候,而是至少百骑之多!
  这么多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是他麾下所有,那也只有一个解释了,那便是满清前来突袭!
  本来这个时候是白天,根本不存在偷袭的可行性。
  但这成也小孤山,败也小孤山。
  小孤山虽然依山傍水,地势易守难攻,但却也方便敌人精锐士兵悄悄借着山林摸至近处。
  在营外骑兵还未来到之际,营内却是突然骚乱了起来,也不知道从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