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大唐王-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福建战事已经趋近于平静之时,北京的满廷,也已经整理出南征的大军。
  这一次,不仅仅是三顺王全部南下,原本准备经营喀尔喀蒙古的多铎部,也被紧急叫停,开始就地转入防御。并抽调回来近万满八旗,八千蒙八旗,参与到南征事宜之中。
  这些被抽调的满八旗,大多都是两黄旗与正蓝旗的人,对于多尔衮而言,两黄旗与豪格的正蓝旗,显然都不算是安定份子,让他们去南方消耗一番,对人对已都是好事。
  当然,作为大清最忠诚的两白旗,也不可能一毛不拨,多尔衮考虑了一番后,派出正白旗一个牛录参与南征。
  为了安抚三旗,多尔衮十分体贴的派出正黄旗中,急速向他靠拢的固山额真谭泰,为征南大将军,会同镶白旗固山额真何洛会、降将刘良佐等一众绿营将领,带领满、汉、蒙兵马一同南下。


第141章 算计
  唯一不同的是,原本统帅这支军队的统帅肃亲王豪格,却是出人意料的病倒了。
  没有人主持大局,因此对于已经占据大义名份的多尔衮的‘合法’命令,两黄旗与正蓝旗,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听令南下。
  豪格此时侧躺于床蹋之上,一个包衣奴才正捧着药碗,小心的伺候着他吃药。
  在一旁,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坐于一旁,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躺在床上的豪格,轻轻的叹息一声。
  “郑亲王,大军已经开拨了么?”
  才十几天时间,原本粗豪如虎一般的豪格,此时却是脸颊深陷,一脸的腊黄。平时虎吼一声,声震四野的他,如今说这些话,就算离的这么近的济尔哈朗,都要十分用力,这才能够听的清楚。
  “豪格,莫要挂念这些了,还是好好安歇,早日养好身体吧。这大清若是没了你,你阿叔就更难支撑了……”
  济尔哈朗轻轻叹息了一声,上前一步,牢牢的握住豪格的手,郑重的说道。
  “我这身子怕是不成了,十四叔要我死,侄儿又能有什么办法?”
  豪格剧烈的咳嗽着,喘息了半天,这才艰难的说道。
  济尔哈朗当然明白豪格的意思,豪格从四川凯旋而归,身体还壮的跟头牛一般,但是回京还不到三天,便即病例,无论请来哪一位大夫开药,都不见任何好转。
  豪格不是没有怀疑过府中的奴才被收买,这些时日来很是借故仗死了不下十人,但却始终无法将那个隐藏极深的双面奴才揪出来,只能绝望的看着自己的病情不断的恶化着,却完全束手无策。
  “豪格,府中可曾清理干净?”
  济尔哈朗当然明白豪格的意思,他皱着眉头,沉声问道。
  “王叔,这些时日来,但凡接触过药物的奴才,只要有一丝丝可疑,全部都打杀了。如今开药、抓药的大夫都至少两人,药方也至少秘密请教数位郎中看过这才服用,煎药的奴才更是必须至少三人在场盯着,送药时更是全程被人盯着,理应是万无一失。
  嘿嘿,小侄有时候都觉得,这也许并不是十四叔要害我,而真的是小侄真的病入膏肓了!”
  一谈到这些家中争斗,豪格目光中射出仇恨的光芒,精神也因此好了不少,恨恨的说着。
  “豪格,事情不可能这般的巧合的,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济尔哈朗摇摇头,对此并不认可,豪格这病来的委实蹊跷,刚刚大胜还朝,眼看权柄必然要更加的重,怎么可能突然之间病的如此凑巧,而且来的还如此之猛?
  “有问题,侄儿当然明白这里面有问题,但王叔你能挑出其中的问题么?”
  豪格一脸惨然,这种死法委实太过于憋屈了,令他有些想要抓狂的感觉。
  “这……”
  济尔哈朗原本来之前,还在琢磨用自己的心腹奴才前来照顾豪格几天,但是此时再看到豪格如今已经这般模样,顿时将心中的打算彻底放弃掉了。
  若是在他心腹照顾其间,豪格暴毙而亡,那他还真是跳到黄河洗不清了。
  更是会遂了多尔衮的意,用豪格之死做文章,将他也一并拿下,这样整个朝廷就再无人可以牵制多尔衮了。
  “皇父摄政亲王驾到!豫亲王驾到!”
  正当二人相顾无言之时,一声大喝从远处传了过来。
  二人目光对视,都从对方眼底看出愤怒和杀意,但是他们最终却是无可奈何的低下了头,如今的多尔衮势大,根本不是两人能够招惹的起的。
  不多时,多尔衮与多铎便带着十多个心腹奴才行了进来,一见豪格似欲起身行礼,多尔衮赶紧上前一步,轻轻将豪格按住,眼中充斥着一些伤感与怀疑,展颜道,“豪格,你身体有恙,无须多礼。”
  “多谢睿亲王。”
  豪格咳嗽了片刻,这才有气无力的说道。
  “郑亲王也在,挺好,一家人就得相互关照。”
  看到济尔哈朗也在,多尔衮并没有觉得意外,只是轻轻笑了笑,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他对于这个政敌,倒是并不太放在心上,济尔哈朗作为舒尔哈赤的儿子,身份尴尬,虽然也立身于摄政王之一,但影响力显然还不够,虽然不能称之谓朝堂吉祥物,但对朝堂大局的影响,也只能用如此而已罢了。
  “睿亲王忙碌国事之余,还要抽出宝贵时间来看望豪格,委实是诸王表率,本王还要多多向睿亲王学习才是!”
  对于多尔衮话里明里暗里的讥讽,济尔哈朗却是哈哈一笑,同样讽刺了回去,暗示多尔衮完全就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对于济尔哈朗的挑衅,多尔衮并没有生气,笑笑便将头转向了豪格,仔细的盯着豪格看了片刻,目光中的疑惑越来越重,沉声道,“江南不安宁,叔父这些时日一直忙着调兵遣将,扑灭这些反贼,倒是许久未来看你了,想不到你竟然一病至斯……”
  “一点小病,却是劳睿亲王挂怀了。”
  豪格眸子露出一丝不屑,很是随意的回答道。
  对于豪格这种有勇无谋的家伙,多尔衮自然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眼中的仇视,但却毫不在乎,再仔细的叮嘱了几句后,便即与多铎告辞而去。
  “你看如何?”
  一出豪格府邸,多尔衮的脸色便即阴沉了下来,轻声问道。
  “确实病如膏肓,绝对无假。”
  身边一个奴才在侧后上马,轻声回应了一句。
  “这就奇怪了……”
  多尔衮脸色更加的难看,在心底也多了一层寒意。
  因为这一次,真的不是他下的手,虽然多尔衮足够狠辣,但是却很少玩这么阴损的勾当,也不懂这些阴损招数。
  在原本的历史上,多尔衮是用‘莫须有’的罪名直接圈禁豪格,最后更是在圈禁之中暴毙而死,虽然过程十分的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也称的上是敢作敢为,手段虽然不光彩,但却光明正大。
  而此时的多尔衮显然不可能再这般出手,毕竟历史上的南明已经是昨日黄花,而如此的绍武朝却是来势汹汹,再用这种罪名收拾豪格,军心士气都会产生极大动荡,甚至一个弄不好,八旗内部都会来一次激烈的内讧,这对时局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但豪格病的如此突兀,既然不是自己下手,哪又会是何方神圣呢?这般弄死豪格,罪行铁定会背在自己身上,谁又会有如此大的胆量,敢对两大亲王算计?


第142章 山西
  谋算两位亲王!
  这并不是在说笑,多尔衮与多铎事前已经通过气,两人都没有这般下手,既然不是自己干的,那这般干的人,显然是要通过弄死豪格,然后将他拖下水。
  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后,原本因为连日操劳南征事宜,调试各方物资以供给大军,变得极其劳累,丧失了原本的警觉性的多尔衮,顿时清醒过来。
  敢干这种事情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拥有极大权柄之人。
  济尔哈朗是最大的嫌疑人,这个顽固的保皇派,向来处处跟自己作对。但不是多尔衮小瞧他,这家伙虽然蹦跶的欢实,但实力却是不足,根本干不出这种事情。
  而且动机也是一个问题,毕竟豪格作为他最大的政治助力,若是借助弄死豪格来扳倒自己,那只能说完全帮助了自己。毕竟豪格一死,济尔哈朗独木难支,根本翻不起任何浪花。
  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万的臭招,济尔哈朗脑袋又没有被驴踢,肯定是干不出来的。
  另一个嫌疑人物代善,这人老奸巨滑,为人笑里藏刀,倒是有这个本事的,但是却是第一时间就被多尔衮排除在外。
  原因只有一个,这么干,对这个老家伙没有一丁点的好处,毕竟就算把自己扳倒了,他也不可能替补自己上位当上摄政王,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老家伙从来都是敬谢不敏的。
  这个老家伙这辈子就没干过赔本的买卖,没有好处的事情根本不可能让他出手,而且还是这种动辄身死族灭的大事,这老小子躲都来不及呢,怎么会自己深入漩涡中心?
  最后一个有这本事的就是阿济格了,事实上作为多尔衮的同父同母的兄弟,阿济格原本应该与多尔衮多铎站在统一立场的,但这阿济格却是一直与两位弟弟若即若离,若是当年皇太极如日中天也就算了,但如今多尔衮大权在握之下,也是如此,委实令人不好过。
  这人是个没脑子的,倒是有这个动机,但同样也因为这家伙没脑子,缺乏足够手段和灵活性的阿济格,根本无法干的出这种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事来。
  排除了所有人,多尔衮目光再次变得阴鸷起来。
  虽然他并没有听过,排除一切不可能的,那再不可能的也是唯一的真相。
  但是他却第一时间遵循了这个道理,将目光遥遥投向那巍峨的紫禁城,那里有这个能力的人,也有这个动机的人,更可怕的是,那人,这两样东西都有!
  一旦猜到背后的指使人,多尔衮顿时觉得豁然开朗起来。
  是的,豪格虽然重要,但同样是那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弄死豪格对那人来说,完全是利大于弊,毫无可惜之处。
  豪格虽然死了,但是两黄旗并不会死,反而因为少了豪格这个中间人,会更加向那人靠拢。
  济尔哈朗不用说,手底下的镶蓝旗自然是靠拢向那人。
  最妙的是,其他各旗旗主,也会因为自己如此‘狠辣’的作风,开始人人忐忑难安,保不齐也会暗中投向那人。
  甚至万年中立不倒翁代善,估计也会同样认为是自己太过残暴,然后带着两红旗保持着倒向那人的中立!
  “真是好手段啊!大玉儿,我还真是小瞧了你!不过,你若是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为你儿子铺路,那未免也太小瞧我了吧!”
  不知不觉之间,多尔衮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亲王府,再望向皇宫方向,目光中也多了些复杂,更添了几分凶戾。
  ……
  山西。
  原本准备征讨喀尔喀蒙古人的大军,如今却是再次被遣散归各地,放弃了原本的这一预定计划。
  但是这并不代表山西便可以轻松下来了,相反局势却是更加的紧张起来。
  战争,向来便是进攻者占据优势,一旦大军开始分散防御,那也就意味着处处被动挨打的时候到来。
  若仅仅如此,那倒也并没有什么。
  在大明中后期,山西的边军一直就是这么龟缩着过日子,过了这么多年,不仅习惯了,也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办法。
  虽然还是抗不住蒙古人的大举进犯,但对付一些想入关抢一把回老家逍遥一番的蒙古部族,却还是绰绰有余。
  但南方的局势越来越动荡之下,这些山西兵不仅要防守自己的防区,还需要抽调大批精锐南下,准备参与新一轮的南征。
  这不仅是削弱了山西的边防,毕竟一下子抽调过两万的战兵,让山西边军不仅无法进攻,连防守这么漫长的边境都变得极为困难!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居然一次性的抽调如此多的军队南下,这可是从来没有过之事,更是令得山西的边军军心动荡起来。
  相比于军队,地方上的动荡更加的剧烈。
  这一次,阿济格亲自来到山西,不仅强行调走大批战兵,更是如同竭泽而渔一般,大肆在山西抽丁加税,甚至不惜大肆制造冤案,将一大批山西士绅满门尽灭,掳走所有的财产以补充军用。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山西便即爆发出数十起暴乱,虽然这些暴乱在满清大军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却让山西的局面更加的动荡起来。
  为了保持山西的稳定,并不善长内政的阿济格没有进行安抚,反而直接以屠刀说话,不仅大肆派兵四处劫掠,更是调动大军不断的扫荡山西不安定因素,以高压的态势让山西安定下来。
  但这种作法只是治标不治本,虽然还敢于作乱的人一下子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