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秀之事如今已经完全弄清楚了,他之所以悍然越过云贵边界,将普安卫这个名义上是卫所,但实际上是土司的卫所连根拔起,完全是因为对方拦路抢劫正好杀了刘文秀使者,和其派出接应的心腹爱将的缘故,实际上并没有针对永历皇帝的意思。
但孙可望胁迫永历皇帝,却完全就是事实了!
这种行径已经完全踩过了沐天波心中的底线,他宁可带人离开生活优渥的昆明沐王府,带着全家到楚雄州啃窝窝头,也不愿意与这孙可望共处一城。
楚雄州的杨畏知,已经是云南如今为数不多,还心向明廷的将领了,沐天波能够借居的地方,也只有这里。
但是杨畏知兵少将寡,麾下无论战力还是装备,都远远逊于西营,只能稳守楚雄,至于勤王讨贼,那是无论杨畏知还是其麾下,都根本不会去考虑的问题。
四王一日封王的消息,更是快速的向着周边省份传递而出。
人们在嗤笑永历皇帝怯懦之余,同时也对永历朝廷如此滥发爵位有些不屑,这种小朝廷无论怎么看,都象是如同日薄西山的存在,支撑不了多久。
不过也有不少忠臣孝子,个个对孙可望等西营将领恨的咬牙切齿,这种威凌主上的逆贼,直恨不得生而啖之!
当消息传回广州城,原本还沉浸在轻松平灭湖广的胜利中的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士绅们,在震惊于永历皇帝爵位如此不值钱之余,同时也不忘再次表达了他们的鄙夷之情。
而朱聿鐭只是扫了一眼这份奏报,根本就没有任何评价,便即再次忙活他自己的事情。
西营四王,他是有心理准备的,甚至在看到居然不是一字齐肩王时,还略微有些惊讶。
不过这并不管他的事,永历皇帝既然如此挥霍他本就不多的威严,他也没道理为对方出这个头,只看他随意折腾去吧,反正这不仅影响不到他,甚至对他来说还是好事。
他如今的精力,全部集中在绍武宝钞的发行上。
第一版样品,如今已经拓印了出来,看材质与印刷的清晰度,虽然朱聿鐭觉得完全就是粗糙不堪,但其他人看了后,却是个个称赞这宝钞印刷极为精美,对比原本的大明宝钞,已经隐隐有青出于蓝的样子。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数月的朱聿鐭,当然明白这些酸丁们的真正意思,这些人向来是信奉祖宗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眼下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这绍武宝钞质量要远远强于大明宝钞。
当将信将疑的朱聿鐭拿到已经快要成文物的大明宝钞,两相对比之后,朱聿鐭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款绍武宝钞,无论印刷的油墨还是材质,都要超过大明宝钞许多。
这款宝钞,朱聿鐭准备发行一两、两钱、一钱、五分、两分、一分六种面值,正面以朱元璋的画像为主图,再配合一些精细的花纹,背后则是朝天门的图画,其他的则是以五岳为背景,然后以红橙蓝绿青紫不同颜色,还有纸币自大渐小作为区别。
这样虽然成本高上不少,但是却是简单易记,只要记住不同颜色和背景、大小对应的宝钞面值,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夫,都能轻易的分辨出来对应的宝钞面值。
这可是他屈尊,与匠坊的大师傅讨论一月有余,才定下的方案。虽然剽窃自后世的创意,但他却毫不在乎,也不会有人敢向他这个皇帝要专利费。
“就是这版了!马上开印,先印上五十万两吧。”
已经在这上面花费了近月,而且看过十数版其他的宝钞样品后,朱聿鐭也有些审美疲劳了,直接拍板决定道。
第105章 风波
宝钞虽然已经定了方案,但是对于朱聿鐭来说,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
果然一出了这处皇家匠坊,外面便是围的满满当当的文武百官们,放眼一看,无数红色的,绿色的,蓝色,褐色的‘衣冠禽兽’们早就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这也是朱聿鐭自己惹的祸事,他事先并没有跟任何人沟通过,直接照搬后世天朝的银行系统。
在后世银行系统是绝对的事业编制,中央银行甚至都是国家部级干部,但朱聿鐭觉得大明这个年代的人,肯定还接受不了一个掌柜却是达到部级的位置,因此在这里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他成立的皇家钱庄总掌柜,他思量许久,为了方便总掌柜的工作开展,决定给他一个正四品的右佥都御史的加衔。
当时各部都明白这是个实权位置,人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将这个职位吞下,甚至户部与都察院甚至都开始互撕了数日。
户部以印钞局,本就直属于户部为由,要求从户部调人入皇家总钱庄,组建起班子来。
但是都察院,却是死死咬住这个总掌柜官衔可是右佥都御史,那是他们都察院的职位,自然需要都察院派人过来!
在如今只是仓促成立的绍武朝廷中,还完全来不及形成新的势力格局,也就更是谈不上党争,因此如今的都察院委实是个清水衙门,虽然如今的俸禄远远超过崇祯时期,下发的也很及时,但单靠这点俸禄,哪里支撑的起这些官员的风光体面?
因此对于这个明显很有油水的皇家钱庄,都察院也顾不得面子问题了,誓死都要将这个位置拿在手中。
甚至刚刚从湖广窜回来的王大用,都耐不住寂寞,不顾他的东厂还只是一个架子,也不断的朱聿鐭耳边聒噪,话里话外,这皇家之事,交给自家的奴婢才是最稳妥和安全的。
原本这三方虽然不断的吵闹和撕咬,但却根本不可能祸及朱聿鐭的身上,甚至三方还需要朱聿鐭来给他们撑腰,压制其他两方。
但后来大家都醒过味来,这个钱庄显然是一个油水极大的地方,吏部很快反应过来,也加入了战团。
吏部加入也有完全拿的出手的理由,那便是吏部本就负责天下官员的选拔,因此,他们完全有理由有资格将这个大掌柜的任命拿到手里。吏部向来便是六部最大的巨头,他们一加入,顿时让争夺战更加的惨烈起来。
兵部随后也插了一脚进来,虽然他们知道争不到最重要的大掌柜位置,但是却是可以塞进去自己人分一杯羹。而且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需要军队把守,因此需要再多加武将镇守。还需要安排兵部的人员,协调保卫力量与钱庄之间的沟通。
眼见兵部这般不要脸了,礼部也坐不住了,大肆扬言万事皆有礼法,皇家钱庄这种新事物,礼部自然需要有人坐镇其中,以免礼法有误,折了皇家的体面!
相比其他四部都有自己的理由,工部与刑部就比较尴尬了,能够拿的出来的理由根本没有,但也发出了他们的声音,要求派人进驻,以备不时之需。
六部齐上阵,内阁也不稳了,因为内阁诸辅大多都身兼一部之职,不能不对正面的人有所支持。
皇家钱庄虽然还未开张,但因为整个绍武朝廷上下都疯狂的为之争夺之下,如今在广州城声势却是达到顶点。
几乎所有广州人都在闲暇时间讨论着这最火热的政治事件,人人都唾沫横飞,茶馆酒肆之内,无数人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热闹的讨论着六部哪一部最后能够夺得彩头,时不时有人因为观点犀利,直指重心,而引起旁听者重重的叫好声。
说的人洋洋得意,听的人如痴如醉,毕竟这种指点江山的派头,可不是随时能够遇的上的。
大半月来,大家也渐渐达成了基本共识,户部与吏部是最大的可能赢家,而且吏部还占据着小步的优势。
不过朝野上下的一切猜测,都在朱聿鐭的一道旨意之下,嘎然而止,人人都如同见鬼一般的差点将眼珠子都瞪了出来。
因为绍武皇帝对于六部和都察院,甚至新成立的东厂,都没有选择,而是向整个广州城公开招聘,甚至根本不限身份,只要有过钱庄经验的都可以报名参选这个位置。
这个举动宛如天降陨石砸进大海,立即引起了一波滔天的海啸。
这年代的官员,可都是读书人出身,如今这么一个关键位置,哪怕名义上只是一个大掌柜,而且官身也仅仅是虚衔,但竟然要从最下贱的商贾之中选拔而出,立时便引起了文官们的反弹。
群情汹涌之下,甚至大家伙连何腾蛟这个闻贼的三司会审都顾不上了,每日间都只是堵在朱聿鐭行宫前哭诉,要求皇帝尊重太祖遗训,立即收回成命。
但是朱聿鐭却是不可能选择官员来干这个职业,他更需要的是有经济常识的人,而不是要一个只会讲夫子微言晓义,一遇到经济帐就只会骂一句奇淫巧技的酸丁。
若不起,他只能躲着。
军营中他是去不了了,虽然在如今天下大乱,武将地位节节提高的情况下,如今的文官们虽然已经不可能,再象崇祯初年那般压制武夫,视之为奴婢,但是绍武朝毕竟立国太短,武将们还没有成长起来,在没有形成武勋集团的情况下,面对文官们,他们还是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躲在军营之中,朱聿鐭依旧免不了被这些文官人骚扰,索性直接搬进皇家匠坊之中,每日跟这些大匠们讨论宝钞的细则,来一个惹不起,躲的起。
皇家匠坊是由锦衣卫与东厂把守的,这些人可不会怵这些文官,倒是让朱聿鐭很是清净了多日,但朱聿鐭却是不可能永远的躲在这里不出动,那国家肯定要乱套。
今日在将所有方案都敲定后,朱聿鐭也不得不出来面对这些忠臣孝子们,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如今绍武朝廷地盘只有数省,其中湖广刚刚被拿下还在梳理阶段,需要处理的政务并不多,因此这里团聚的官员数量之多,让朱聿鐭都有些头疼。
他头一次觉得,大明朝的官员委实多了一些,自己是不是应该将一些只拿工资不干事的官员清理一些?
感谢把盏龙血热,一缕蔚然成风,帮梦飞雪等几位小伙伴的打赏。另外也要吐嘈一下,星期天还要让人加班的资本家。
第106章 玩火
围在匠坊外的人群,也不全是朝廷的官员,在外围还有部分年岁不一的百姓打扮之人。
这些人远远的避开官员们,在外围聚集成一个圈子。只看他们那一个个精明的眼神,再加上相互之间隐隐的敌意,朱聿鐭明白,这些人肯定是各个商行的掌柜一类的人物,也是他未来要选拔出来的钱庄掌柜人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朱聿鐭终于从那个匠坊中出来,无数的官员与百姓,都如同狂风吹过的麦浪,一层层的倒伏下来,山呼万岁之间不绝于耳。
“平身!”
朱聿鐭根本不打算在这里多待,轻喝了一声,便即上了撵车。
“陛下,臣有本奏!”
“陛下,臣亦有本要奏!”
眼见朱聿鐭抬脚就要走人,刚刚爬起来的官员们,顿时不乐意了,一片嘈杂的声音汹涌而来。
“大胆!君前岂容喧哗!肃静!”
锦衣卫指使使许门泽暴喝一声,带着十数名锦衣卫立即上前,刀剑出鞘,将一众沸腾的官员拦在御撵之外。
“先回行宫!把他们带回府衙登记造册,然后回去等候朕的旨意。”
朱聿鐭并不打算在这里跟这些文官们开撕,步伐不停登上撵车,将手一指那些明显是来应征的掌柜们,吩咐许门泽道。
皇帝已经有了旨意,而且也说明了行程。这些官员们虽然心中恼怒,但却不敢再有阻拦,跟在撵车之后,向着行宫而去。
如今的绍武临时行宫,原本的都司署已经扩建了数次,如今占地已经十数亩,虽然远远比不上两京的皇城气魄雄浑,但却已经不下于各地的王府规模。
毕竟绍武政权不断的扩张之中,朝廷本身的规模也日渐扩大,内阁、六部、六科,都督院,通政司,布政使司,大理司,提刑司等这种权力部门一个个重新建立起来,小小的都司署早就容不下这么多的文武官员。
好在朱聿鐭的皇宫佳丽几乎被一扫而空,只剩下两个女儿,一个五岁的儿子,需要的后宫不需要太大,否则这临时行宫规模还得再扩大个一倍以上。
到了这个规模,下面的群臣觉得还需要再扩大,但是朱聿鐭却是不同意了。他觉得如今的规模,已经足够绍武朝廷上下办公,再行扩建完全就是为了充面子而已。
如今他虽然不缺乏钱粮,但却不敢随意浪费在这种面子工程上,他还有太多需要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离开钱粮的支持,一样也进行不下去。
大明上朝之时,大多在乾清殿,但朱聿鐭对这个名字实在腻歪,便将新建的乾清殿改为太和殿。
此时的朱聿鐭端坐在龙椅之中,目光有些飘移,打量着下面似乎早就准备好火力全开的群臣,嘴角带笑,只等对方发难。
“有本早奏,无本